一個好的IP可以帶給創作者無限大的潛在利潤,操作得當,最極端的例子就像JK羅琳人生大翻身。她是一個最好用來討論IP產業的引子,目的是為了讓有意經營自己IP的創作者有個美好藍圖,明白如今的文化產業邁入一個多角化跨媒介的資源整合狀態,把腦中故事寫出來並出版成書,不再只是終點。只要把握一些訣竅,擁有貼近產業現場的眼光,一魚多吃是有可能發生的。
我的論文研究題目與IP產業正好有深切關聯,懷抱著希望創作者能在相對不友善的創作環境中,獲得讓點子得以續命的機會,作為創作者的推力累積更多優秀作品。
完成《IP時代必備的創作指南》這本書的兩名作者亦都從事內容產業教授並實際創作的相關人員,因為兩人的創作媒介都以網路平台為出發點,書中的問題討論其發表創作途徑也都會以網路為主,如果是想要認識傳統出版流程的讀者會跟期待有所出入。以及真正提到如何畫分鏡圖的地方只有一回,如果是期待能學到更技術性的漫畫繪製技巧的讀者,這本也不適合。
直接說結論的話,這本書提出的解決辦法沒有說特別新穎,常見的問題好比想要解決沒有新點子,寫不出好作品的困擾,一樣還是總歸那句,與其預設那麼多問題,實際寫寫看,有東西出來比較重要。但為了輔助讀者能真正參透什麼叫「實際寫寫看」,作者們會提供學習單,還有圖表拆解,用簡明方式輔助文字讓讀者可以更輕易理解。書中整理共近六十個題目,分成八大類別,創作細節,行銷作品,連載作品實際會遇到的問題,都包辦在內,這種一問一答的方式最能清楚解決困惑,讓讀者立即性學習所需。把這本書人型化,其實它在講的內容就等於我之前在做故事開發工作時,持續要跟創作者溝通跟釐清的問題。
「所謂的故事,是某個主角想做到某件事,但是卻很難達成。」(頁151)
像是書中提到,作者要必須能用一段(兩三句)話組成你的故事,簡介要愈簡單愈好,腦中所想的那些細節現在一次放入,與實際上寫起來到底感覺怎麼樣,並不是這時候適合展現的。不過以往合作的作者們並不擅於這麼做。那句話老實說就算看似無趣也毫無所謂。一句話存在的重點只是要讓創作者明白你到底知不知道自己在寫什麼,故事想表達的重點在哪,而那些後面還沒想到,無法細節化的劇情轉折,甚至有可能在動筆的時候就隨著劇情延伸,加上作者與角色的情感增生與積累,自然而然長出適合它的模樣。也是在讀到作者們實行我曾經採取的方式,更讓我相信之前造成作者困擾的期待,並不是空穴來風,實屬讓我有欣慰一些。
另外,這本書也大量採用幾本比較有名的寫作書使用的寫作工具作為背書解釋,比如在如何完成三幕劇的篇章中,就引用了《作家之路》的英雄旅程的十二個階段,還有《先讓英雄救貓咪》的三幕十五轉帶出不同形式的三幕劇是怎麼安排故事節奏的,它的起伏跌落如何分配才不會讓讀者失去興趣。三幕劇簡言之就是套版的故事模型,寫作最忌諱的就是在什麼都還沒做之前就對自己過度苛求,那是要在你寫完的時候才要費盡心思投入的。追求套版一點也不為過,是因為眾多我們熟悉的,甚至內化而有所期待的劇情本都是以這種方式在運作,基於熟悉而從中獲得快樂,這是人在享受過程經由萬萬千千銷售、票房所得證之,但一樣還是要自我警惕,它的存在就是導航,跟著走大家踏出來的大路,過度相信使致把你引入單向道直至死胡同的電腦就別相信了。
其餘,這本書可愛的地方在於它全彩而且平宜近人的書寫方式閱讀起來不會像在啃教科書一樣,讀到中途就食之無味而棄之。根據講述的單元會視情況提供簡易教學單,讓讀者參照格式自行擬一份能夠幫助作品完成的企劃書。好比為了要讓故事求得更為飽滿,維持節奏,除了完整主線之餘,如果想要增加支線可以依序列出支線任務名稱、陪同者、支線內容、支線中預期的問題、解決辦法、解決後所獲得的,換言之不過就是類番外篇,只不過它有助於拓展故事空間乃至時間,是為了讓主線能夠更有層次。
但也如我文章前半所言,因為這是出發自韓國講師的心得分享,有一些是屬於那個文化圈所流行的元素,可能在台灣還不至於流行甚至是已然為一股趨勢。像是韓漫常見題材是以奇幻兼戀愛並行的「奇愛」類型故事,它雖是借用歐洲宮廷的古典歷史感為背景,主角多是懷有現代思維的女性,兩種具有衝突感的時空碰撞,更凸顯主角的果斷與行動力,不過就並非台灣創作圈活躍的類型。其舉例的作品也都是當前火紅的韓漫、小說,雖然作品名字陌生,就算不懂是一部怎樣的作品,倒也不至於因此在理解上難行。至於合約部份,能提供的協助也有限,不過這本來就是比較有正確答案的問題,就如同作者們所及,都是要由作者跟合作方洽談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條件,那就是一份好合約。
你如果好奇:一部作品能不能抓一個個性消極的人來當主角?不存在敵人的故事是否成立?主角沒有慾望要怎麼推動故事?有精神疾病的人怎麼當主角?上述這些問題感興趣的話,都可以在這本書中找到解答,它們也是我未曾想過,但作者確實給出不錯答案的題目。整體來說,意外學到一些不錯的東西,只是談的內容比較淺,如果對一切都還迷惘的創作者,可以考慮這本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