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的人力資源困境(8)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然而讓你有房有車,真的是解決少子化的方法?根本就不是。我們之所以會認為這是必備,是因為我們的父母當年就是這樣,並將這基礎作為穩定的價值核心。一旦這個價值,遇到全球化後的激烈變化,產業掏空、失業率上升,投資的職涯泡水,身邊總會遇到一些比慘的,心情怎麼可能會好?所以,將技術繼續推升下去,產出新的產業,創造更多價值,是不是正確的方向?是,也錯。

既對也錯,這是包牌嗎?

不是這樣,人類要突破資源與人口困境的交錯,提升技術讓資源可利用性變高,增加更多的資源,降低能量消耗,是最直接有效的做法。

假設,今天我們發現一種新的石頭發電法,可以替代化石燃料,還沒多少汙染,且到處挖都有,那會是怎樣的情況?

能源成本大為降低,將會出現無數相關產業,準備替代現有產品,光是世代交替需要的職缺,舊有資源的回收利用,人類立刻就多出一百年的擴張期。這種技術擴張不亞於大航海時代,以前是市場跟資源獲取的擴張,冷戰結束後是市場的整合。

我們現在欠缺的,說是核融合發電也可以(哈哈)。

能解決人才需求快速提昇技術,全球化不對嗎?

不開玩笑,假設我們突然有一種無線輸電方法,還沒多少能量損耗,且輸電效率高,所有的電線都可以剪了,這可不是只有電器商品。光是大樓配線就要全改,新式大樓將有更多空間,建造成本與時間降低,大量工作機會出現。在新式建築與產品普及前,亦有充足時間讓舊產業慢慢轉型、凋零。

那為何說錯?因為沒那麼簡單,技術的堆疊也是金字塔,下圖可以清楚地見到,每疊高一層技術,需要投入的資源量是指數上升。這還是面積,真實金字塔是體積,更加的誇張,你以為突破只有付出那一點點,是因為其他人投入了無數資源,你只是剛好放上頂端那塊磚的人。

raw-image

何謂缺工,何謂欠缺有能力的工?什麼又是失業,什麼是不得已的失業?

左圖:產業需求金字塔。右圖:人力結構金字塔。在產業結構單純時(上)教育提升人力水準即可滿足需求,到了技術進步後則沒辦法。

左圖:產業需求金字塔。右圖:人力結構金字塔。在產業結構單純時(上)教育提升人力水準即可滿足需求,到了技術進步後則沒辦法。

這張圖可以解釋很多問題了,當一個國家的產業結構,技術面不高,可以想成基礎工業跟農漁礦業就好,此時的人力要填滿不難,尤其是較高層次的產業,如果各位還記得前幾篇的教育效果,就能理解教育可以解決大部分問題。而且在這種有希望的年代,生育率不會低。

但進入技術提升的年代,人口數量絕對跟不上,越往上就越看得出,缺乏高階人力的嚴重性。如果沒有全球貿易,自己玩自己的,那保持這種金字塔構造,教育就算拉上去,也不至於讓上下轉換困難。麻煩就麻煩在,全球化是唯一有效可以快速拉升人類技術的制度,也唯有如此才讓人類在數十年間,取得數百年規模的進步。

一個沒有藍領的社會,真相是僧多粥少吃不飽

但這是一種跨國犧牲,本國產業外移,造成連鎖反應,產業崩潰,大量失業。使得補貼金額更高,教育拔尖的壓力更大,但教育真的可以解決這些問題嗎?請讀者自己把上面那張人力圖修一修,你會發現以台灣為例子,最佳的辦法大概是讓幾乎每個人都變成大學生,在文法商理工各科系都取得中高階能力,把整個金字塔壓縮成一個核棗型。

raw-image

現實是,每一個老師都會跟你翻白眼,因為數學不會就是不會。管你念哪一科,要擁有中上層的能力,就必定依附智力常態分布,天生智力偏中下者,要往上拉到中上就越耗資源。

換言之,想做到有教無類,通通拉上去,稅率大概要衝到80%,每一個產業的利潤都會被吃掉,簡稱不可能。然而教育水準越拉不高,掉到那條線下的,面對的未來就愈發絕望。

人類在群體壓力上,反映出的就是少子化的現象,當爬到中上階層所需要的資源,已經是父母輩的10倍,那代表沒有取得父母10倍資源者,不會願意投資到下一代。

而在文化上,教育與求職壓力,形成上個世紀的嬉皮,幾十年後的今天,則是暫時被稱為躺平的世代。標榜的都是被壓迫,需要透過非常手段取得自己應有的。這些失敗者特別偏愛左派,越激烈越好,才能凸顯自己躺平的價值。那右派的失敗者呢?去加入極右打算動手搶了。

少子化的真相:無法超越上一代,放棄投資下一代

少子化不是買不起房子造成的,這是極淺薄的表象,其真正的原因,可以解讀為,人類在本能上希望下一代過得更好,也希望自己可以過得比上一代好。當發現無法過得比上一代好,就會延緩下一代更好的想法。

然而技術成長伴隨的資源擴充,以及能量消耗的速率並非一致,一個線性成長,另一個指數成長,很快就會死亡交叉,人類會在很短的時間內,形成一個短暫的平衡。

那麼為何未開發國家的生育率一樣很高?基準很低罷了,不管是去已開發國家當移工,還是乾脆當恐怖份子搶劫,只要能稍微取得一點點已開發國家資源,就遠勝過未開發國家原本太多。既然未來無限,那當然是繼續生,更不用說教育水準較低的影響,讓未開發國家的人對於預測未來的能力也較差。

這也不僅僅是未開發,已開發國家的中下層民眾也是,對於生育養育的未來思考,不如中上層高等教育(平均而言)。只是先進國家的墮胎方便,醫療、公衛水準高,能有效控制人口成長(很有趣的是,強調經濟因素是少子化原因者,極少提到全世界生育率下降,跟避孕技術的成熟有很大關係)。

技術革新需求促使科學至上,階級差異將更為慘烈

所以,技術的提升是改變的根本,全球整合是為了讓總人口基數增加,有更多頂尖人力,可以突破這個世界的枷鎖(天元突破)。

這就是筆者為何說,欠缺人文素養,道德低落的結果會走向《銃夢》的世界。因為解決方法之一,就是大量增加人口,製造人為的階級,當人口基數增加,用極激烈的教育考核,篩選出菁英分子。而資源量固定的情況下,只能徹底犧牲下層,創造一個新貴族階級。

這不是說夢話,西方已經有這種教徒,開始想要創造新的貴族階層,只是好聽一點的稱呼這叫做科學。

你也可以解讀為,打算透過新的文憑制度,去控制每個階層,從你讀書開始就貼標籤。

如同我們聯考世代,對那些考不上高中,或考不上高職的偏見是什麼?將之明文化就是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普普文創-avatar-img
2024/03/11
現代社會的人力資源困境似乎無解,到最後只會富的越富,窮的越窮,對立加大。
avatar-img
王立第二戰研所
31.4K會員
1.4K內容數
王立第二戰研所在方格子的主要基地
王立第二戰研所的其他內容
2024/11/03
歐美的保守模式,可以通稱為新自由主義右派思維,從上個世紀80年代後而來,用光譜來區分包含狹義上的保守派,以及傳統的自由派。恢復傳統文化精神,或是重新喚起過去文化中的精華,本質上都是一種固化,各位可以想成要打造一個本國新金字塔,階級什麼的都要回歸。
Thumbnail
2024/11/03
歐美的保守模式,可以通稱為新自由主義右派思維,從上個世紀80年代後而來,用光譜來區分包含狹義上的保守派,以及傳統的自由派。恢復傳統文化精神,或是重新喚起過去文化中的精華,本質上都是一種固化,各位可以想成要打造一個本國新金字塔,階級什麼的都要回歸。
Thumbnail
2024/09/29
上週提的,什麼是受益者只看眼前,不看過去?全球化的初期,提供各種補貼好讓藍領階級甘願,同年代的人曉得,所以對補貼不會有太大反感。隨著時間過去,下一代就不會這樣想,中產階級的學生看到勞工拿教育補貼,只會感到生氣,各位有沒看到台灣有大學生抱怨,說補助私立大學生沒道理?
Thumbnail
2024/09/29
上週提的,什麼是受益者只看眼前,不看過去?全球化的初期,提供各種補貼好讓藍領階級甘願,同年代的人曉得,所以對補貼不會有太大反感。隨著時間過去,下一代就不會這樣想,中產階級的學生看到勞工拿教育補貼,只會感到生氣,各位有沒看到台灣有大學生抱怨,說補助私立大學生沒道理?
Thumbnail
2024/09/22
困境到現在,已經變成生存問題,如果台灣基礎製造業崩潰,所有的零組件都要去其他國家下單,這是好事?確實依照比較利益原則,其他國家若都是好朋友,的確沒關係。但有一個很大的誤解,筆者發現有人誤讀早年全球化現象,在第一次大戰前,英國艦隊縱橫七海,全球化程度非常之高,就算兩國之間交戰,經貿往來也不見得會中斷。
Thumbnail
2024/09/22
困境到現在,已經變成生存問題,如果台灣基礎製造業崩潰,所有的零組件都要去其他國家下單,這是好事?確實依照比較利益原則,其他國家若都是好朋友,的確沒關係。但有一個很大的誤解,筆者發現有人誤讀早年全球化現象,在第一次大戰前,英國艦隊縱橫七海,全球化程度非常之高,就算兩國之間交戰,經貿往來也不見得會中斷。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扣掉核融合,即便今年已經聽到輸出大於輸入的好消息,走到商轉、普及,進而開始改變世界,筆者大概看不到了,依照經驗幾十年跑不掉。技術的驅動力如此,但這只是指整個系統的技術性,人性的驅動力是什麼?這個答案,叫做「市場」。
Thumbnail
扣掉核融合,即便今年已經聽到輸出大於輸入的好消息,走到商轉、普及,進而開始改變世界,筆者大概看不到了,依照經驗幾十年跑不掉。技術的驅動力如此,但這只是指整個系統的技術性,人性的驅動力是什麼?這個答案,叫做「市場」。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對地球現況的批判以及對人類自私的反省,呼籲改變發展模式以維護地球生態和兒童成長環境。地球、環境、生態、人類發展、科技便利、盲目追求享受等,都是文章的核心關鍵詞。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對地球現況的批判以及對人類自私的反省,呼籲改變發展模式以維護地球生態和兒童成長環境。地球、環境、生態、人類發展、科技便利、盲目追求享受等,都是文章的核心關鍵詞。
Thumbnail
我突然瞭解為什麼這個世界是現在這個樣子了。 以電力問題為例,我們為什麼還沒辦法有一種完全乾淨的能源來給人類使用。 不是科技的問題,我相信那個技術就在那邊,就在我們垂手可得之處。
Thumbnail
我突然瞭解為什麼這個世界是現在這個樣子了。 以電力問題為例,我們為什麼還沒辦法有一種完全乾淨的能源來給人類使用。 不是科技的問題,我相信那個技術就在那邊,就在我們垂手可得之處。
Thumbnail
這次的主題是講全球化困境,透過解說製造業的形式,所以筆者不打算把每個產業都科普,再說也做不到。 花了五周,大致談了鋼鐵製造,有興趣的朋友只要稍微查一下,就會發現鋼鐵品項非常多,會用到各種元素摻雜。稍稍思考,我們不難得出一個結論,冶煉或許過程都差不多,但原物料的獲取就絕對不單純。 
Thumbnail
這次的主題是講全球化困境,透過解說製造業的形式,所以筆者不打算把每個產業都科普,再說也做不到。 花了五周,大致談了鋼鐵製造,有興趣的朋友只要稍微查一下,就會發現鋼鐵品項非常多,會用到各種元素摻雜。稍稍思考,我們不難得出一個結論,冶煉或許過程都差不多,但原物料的獲取就絕對不單純。 
Thumbnail
我覺得是健康的人身健康在未來會是稀缺物 因為環境的惡化跟人口減少 導致遺傳疾病顯性的狀況增加健康的人身會是新的夥伴導向 所以財富會重新流向生物科技與西藥廠
Thumbnail
我覺得是健康的人身健康在未來會是稀缺物 因為環境的惡化跟人口減少 導致遺傳疾病顯性的狀況增加健康的人身會是新的夥伴導向 所以財富會重新流向生物科技與西藥廠
Thumbnail
隨著全球氣候變化日益嚴峻,本文詳細探討了可再生能源作為替代石化能源的潛力和優勢,以及在不同應用領域的應用和發展前景。
Thumbnail
隨著全球氣候變化日益嚴峻,本文詳細探討了可再生能源作為替代石化能源的潛力和優勢,以及在不同應用領域的應用和發展前景。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工業的迅速發展和科技的進步極大地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然而,隨著文明的進步,污染問題也日益嚴重。不可否認,我們的需求日益增加,各種新產品和新技術層出不窮,而這些發明創造無一不需要資源的消耗和工業的支撐。在這樣的背景下,污染似乎成為了我們生活的一部分,難以避免。 現代工業與污染的悖論 現代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工業的迅速發展和科技的進步極大地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然而,隨著文明的進步,污染問題也日益嚴重。不可否認,我們的需求日益增加,各種新產品和新技術層出不窮,而這些發明創造無一不需要資源的消耗和工業的支撐。在這樣的背景下,污染似乎成為了我們生活的一部分,難以避免。 現代工業與污染的悖論 現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