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現代製造業看全球化困境(5)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也因為如此,這讓我們在資訊獲取時,很難得到真正專家的意見,就像筆者常酸中文資料,三不五時就要提兩句中國最棒,可不是見不得人好,而是很簡單的一個常識,如果中國擁有這麼多超棒的礦區,也投入了生產,那為何大家還是買其他國家的?總不能跟筆者說,因為大家都想賠錢去辱華吧。

這次的主題是講全球化困境,透過解說製造業的形式,所以筆者不打算把每個產業都科普,再說也做不到。 

花了五週,大致談了鋼鐵製造,有興趣的朋友只要稍微查一下,就會發現鋼鐵品項非常多,會用到各種元素摻雜成各種合金。稍稍思考,我們不難得出一個結論,冶煉或許過程都差不多,但原物料的獲取就絕對不單純。 

各位可以想成,你玩最新的模擬遊戲,挖礦的礦區種類有幾百種就好,十幾個礦區才能產出足以生產現代材料的加工廠。這種遊戲玩不下去的,地圖蓋滿滿的礦區,加工廠才兩三個,連科技樹都點不上去。

工廠外移降低成本?掏空底層製造業的陷阱

回到製造業看全球化的主題上,現代製造業是非常複雜的,源自於人類花了數百年的時光,累積出非常龐大的材料資料。筆者舉一個例子,合金是混合物,把好幾種元素混在一起,二元合金是兩個元素,三元是三個,那麼人類在三元合金上有多少研究成果?

數以萬計,最基本的三相圖,可以形成合金的資料就數千筆了,更別說現代合金材料還能混合到四種以上,膝蓋想都知道其複雜度。若各位可以理解,每一種合金的性質研究,都要研究所以上程度投入數個月,才能獲得些許成果,你就會對人類文明產生龐大的敬意。

不會動不動覺得只有自己最懂人類未來。

我們開始談製造業的複雜前,要先回到第一篇所說的,生產流程很難集中到一家工廠上,在前幾篇的原物料概論上,大致上可以明白,原物料的精煉純化,或許還可以在幾家廠區內做一條龍的處理,有些則不會。

為何?

要考慮半成品的特性,例如提高純度的過程中,過渡產物若很容易氧化,那麼最好的方式就是同產線接著處理,而不是運送這批物質,冒著氧化風險送去其他地方代工省成本。又或者是輸送固態的半成品,總是比液態、氣態來得方便。

所以,千萬不要以為,生產製程為了降低成本,什麼都可以拆開代工,包括台灣在內,許多國家都吃過這種虧。原本以為外移其他國家降低成本很合理,但這家廠移走後,打破了原本產業區塊的平衡。也就是,某A廠搬走,省下了他自己的人力成本,但對於下游BCD廠來說,還得花力氣去海外把A廠的東西送回來,久而久之有人開始受不了,B廠也跑走,CD壓力更大,最後全部都跑了,變成ABCD通通到了他國建立一個新的工業區。

  • 編:美國近年持續布局讓製造業回流

技術必隨工廠外移,代工只是寅吃卯糧

人力成本確實降低,但對本國技術人力來講是毀滅性的,因為具有跨國流動能力的人沒那麼多,先進國家以為技術主管移動,去他國教育訓練本地員工,就可以省下大批成本,這在短期內都能成立。

實際上能省下的成本沒那麼多,而且競爭很快就會進入紅海。具體來說就是,一個國家的人力成本會低,不外乎兩種情況,一種是人力素質很低,另一種是國家經濟不好,幣值比較低。

外移工業區降低成本,如果是低階人力,那確實有其優勢,但涉及技術培養,等於長久下來,提高了外國人力成本,因為其技術能力提高,競爭力增加,外商與本土產業相比,優勢漸漸降低。若放大格局,外國透過吸引外資興建工業區,得到經濟成長,勢必提高生活水準,進一步促使匯率提高。

白話一點,外移之所以可以降低成本,是因為我們從高技術的地方跑到低技術區,低技術區的人力成本當然比較低,若連環境成本都可以省略,價格優勢自然出來。而這種降低成本的方式,在邏輯上是資訊落差,也就是除非你讓外國永遠陷入混亂,工人技術無法提升,國家經濟好轉不起來,消費力持續低落,俗稱殖民化。

不然,外國犧牲自己來成就我們的意義在哪?人家一定會想盡辦法獲取技術,提高本國經濟,強化國家實力。時間一拉長,變成跟我們一樣的先進國家,資訊落差不再,優勢也不再,會從合作者變成競爭者。

問題在於,全球化開展後數十年,為何都沒凸顯出來?而在近20年內,狀況加速惡化?

將「中國」納入體系,使全球化系統超速崩壞

答案就是在中國上,這不是偏見,是量體。

已開發國家的人口,美洲有3億7千萬,歐洲約4億5千萬,亞洲2億2千萬,紐澳3千萬,合計10億7千萬,而中國一個國家人口就超過13億。

這什麼意思?全球化的開展前身是關稅暨貿易總協定(GATT),於二戰後只有20多國參與,到了台灣經濟起飛期的1960年代,才在美國甘迺迪總統任內,20多變成60多國。70年代上升到超過100國,90年代進行過一次更新,並建立了世界貿易組織(WTO),這才算正式奠定現今認知的全球化基礎。

二戰後的先進國家都是工業大國,於60年代之後開始進行產業外移,也就是我們課本說的,將競爭力低的產業移出去。但課本沒講的是,決定產業轉移的並非經濟理由,都要先從政治出發。在美國,就是國務院若不同意,不能在冷戰時期將技術外移到沒有貿易協定的國家。

說白了,就是「自己人」才能享受到工業國家的產業外移,用金字塔結構的角度來看,即是將下層產業轉給比較窮的盟國,那本國就可得到低價產品,降低的成本可以發展本國高階技術,盟國賺錢後也會回頭來買本國的高價產品。

雙贏,前提是盟國,而且人家不大。

那麼重點只是在盟國嗎?筆者為何說中國是關鍵?逢中必反?

逢中必反可說是堪比軍事上「料敵從寬」的咒語,用來阻止思考非常方便。


avatar-img
26.3K會員
1.3K內容數
王立第二戰研所在方格子的主要基地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立第二戰研所 的其他內容
不純粹的閱讀,你必然得到純粹的結論,例如看到討厭的同學發臉文,心裡開始品頭論足,最後得出他失戀失業的無能結論。嗯,或許討厭的同學只是單純實驗做失敗而已。 這年代了解不純粹的純粹很重要,還記得2024總統大選,有許多工程師小草放大自己的專業能力,覺得別人都很笨,用極大的意義解讀其他政治人物的動機?
上週講完流程了?還沒,記得鎳、鉻、鎢這些元素嗎?要製作各種不銹鋼,特殊鋼,欠缺其他元素可不成。有沒發現,筆者沒有說挖鎳礦、鉻礦,鎢、錳、鉬等其他金屬元素,好像都不是稱呼為礦,這怎麼回事?若要查鎳礦、鉻礦,確實是可以查到什麼,但自然界存在的形式就比鐵複雜,鐵是以氧化鐵形式存在,透過碳的還原可以得到生鐵
很久以前,筆者就被問到,讀這麼多書怎麼可能保持純粹?寫書的人有自己意識形態,讀者也有,純粹想必是奢言。嗯,沒錯,但筆者要表達的純粹,是一種閱讀初始目的很純粹,然後得出的不純粹結果。簡單說,不抱持特定想法,依照本心去閱讀,最後得出的結果,即是純粹的不純粹。
上週稍微講到鐵的冶煉,對於煉鋼來說,還有煤碳這個部分,煤碳可以拆多少部分出去?一樣很多。先從最基本的開始,煤炭產量哪個國家最多?依照維基資料,中國產量遠遠超過其他。實際上,煤碳的種類蠻多的,中學程度會知道的項目:煤包含煙煤、褐煤、無煙煤、泥煤。
軍事類一樣,戰史是對軍事有興趣的入門書,不是找武器大全喔,軍武跟軍事是兩件事。戰史也有分難易度,如果你完全沒有基礎,也沒當過兵,對軍事一竅不通,那筆者推薦看電影,總得先有興趣再說。因為軍事的戰史類叢書,沒有一本是入門導讀型。
現代製造業難道跟以前製造業不同?呃,沒有不同,製造的最基本邏輯,原物料送加工變成品,當然不會變。問題在於現代材料科學的複雜化,我們就先從最基本的鋼鐵開始,國中課本有說,鐵根據碳含量,可以分為生鐵、鋼鐵、熟鐵。而鋼鐵可以依據添加的其他元素,變成不鏽鋼等各種材料。
不純粹的閱讀,你必然得到純粹的結論,例如看到討厭的同學發臉文,心裡開始品頭論足,最後得出他失戀失業的無能結論。嗯,或許討厭的同學只是單純實驗做失敗而已。 這年代了解不純粹的純粹很重要,還記得2024總統大選,有許多工程師小草放大自己的專業能力,覺得別人都很笨,用極大的意義解讀其他政治人物的動機?
上週講完流程了?還沒,記得鎳、鉻、鎢這些元素嗎?要製作各種不銹鋼,特殊鋼,欠缺其他元素可不成。有沒發現,筆者沒有說挖鎳礦、鉻礦,鎢、錳、鉬等其他金屬元素,好像都不是稱呼為礦,這怎麼回事?若要查鎳礦、鉻礦,確實是可以查到什麼,但自然界存在的形式就比鐵複雜,鐵是以氧化鐵形式存在,透過碳的還原可以得到生鐵
很久以前,筆者就被問到,讀這麼多書怎麼可能保持純粹?寫書的人有自己意識形態,讀者也有,純粹想必是奢言。嗯,沒錯,但筆者要表達的純粹,是一種閱讀初始目的很純粹,然後得出的不純粹結果。簡單說,不抱持特定想法,依照本心去閱讀,最後得出的結果,即是純粹的不純粹。
上週稍微講到鐵的冶煉,對於煉鋼來說,還有煤碳這個部分,煤碳可以拆多少部分出去?一樣很多。先從最基本的開始,煤炭產量哪個國家最多?依照維基資料,中國產量遠遠超過其他。實際上,煤碳的種類蠻多的,中學程度會知道的項目:煤包含煙煤、褐煤、無煙煤、泥煤。
軍事類一樣,戰史是對軍事有興趣的入門書,不是找武器大全喔,軍武跟軍事是兩件事。戰史也有分難易度,如果你完全沒有基礎,也沒當過兵,對軍事一竅不通,那筆者推薦看電影,總得先有興趣再說。因為軍事的戰史類叢書,沒有一本是入門導讀型。
現代製造業難道跟以前製造業不同?呃,沒有不同,製造的最基本邏輯,原物料送加工變成品,當然不會變。問題在於現代材料科學的複雜化,我們就先從最基本的鋼鐵開始,國中課本有說,鐵根據碳含量,可以分為生鐵、鋼鐵、熟鐵。而鋼鐵可以依據添加的其他元素,變成不鏽鋼等各種材料。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書看的時候內心得到很大的震撼,但或許是因為非材料相關背景出身,心靈震撼大,但要寫心得時又不知從何下手,對於原料世界供應鏈的緊密、神奇,實在難以言喻,本書透過說故事的方式,講述幾個主要原料:砂、鹽、鐵、銅、鋰、石油等原料在世界的旅程,生動的描述,彷彿身臨英國早期工業區,或是腳下就是南美無盡的深坑。
Thumbnail
《供應鏈戰爭》帶領讀者瞭解現代電子產品背後的原料從開採到最終產品的歷程,探討人類在追求科技與經濟發展過程中所付出的代價。透過親身的探訪經歷,作者不僅詳實報導採礦過程,更進一步引導讀者思索原料開採對生態及人類健康的影響。本書讓讀者思考如何更有效地使用資源,並減少對環境的損害。
Thumbnail
【內附有聲文音擋】不知道讀者們有沒有過好奇心,為什麼中國好像隔三差五的就會出現甚麼鋼鐵產能過剩、太陽能板產能過剩乃至於到今天的電動車出口傾銷受到歐美各國的關稅壁壘抵制? 好像只要哪個產業被中國給盯上了,那麼那個產業就注定走入紅海市場,價格殺的深不見底?
Thumbnail
產業摘要:歐盟通過《淨零工業法案》提高歐盟工業廠商在淨零減碳上所需的製造技術。中國進口進口工具機被中止。全球貨櫃海運面臨多重問題,包括地緣政治因素仍將持續影響全球。美國國務院「公司」協助各國排除因中國施壓的經濟問題。好物:《文化地圖》的分類,表達方式高達256種方式,職場上該選擇哪種溝通方式最好呢?
Thumbnail
產業新聞:美國對中國電動車、太陽能電池等產品加徵高額關稅。另外,全球減碳的目標下,臺灣鋼鐵企業中鋼剛持續研發節能減碳技術,並積極協助下游客戶進行碳管理的輔導。然而,中鋼也面臨著減碳帶來的成本挑戰。最後,分心有分好壞,觀念好物分享如何利用適度的分心來專注工作。
大盤熱錢資金目前流往鋼鐵 車用 營建 航運 電纜 化工
大盤熱錢資金目前流往鋼鐵 車用 航運 觀光 AI
Thumbnail
今天盤面除了大家都已熟知的台積電,另一項焦點族群是沉寂許久的鋼鐵類股。其中,龍頭股中鋼不只單日大漲 4.2%、近五個交易日更有將近 9% 漲幅,帶動鋼鐵族群齊漲。 如果放眼過去一週,鋼鐵類股的股價甚至高居台灣產業之冠。鋼鐵短線、題材究竟在反映什麼?基本面真的復甦了嗎?如何搭配製造業循環投資?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書看的時候內心得到很大的震撼,但或許是因為非材料相關背景出身,心靈震撼大,但要寫心得時又不知從何下手,對於原料世界供應鏈的緊密、神奇,實在難以言喻,本書透過說故事的方式,講述幾個主要原料:砂、鹽、鐵、銅、鋰、石油等原料在世界的旅程,生動的描述,彷彿身臨英國早期工業區,或是腳下就是南美無盡的深坑。
Thumbnail
《供應鏈戰爭》帶領讀者瞭解現代電子產品背後的原料從開採到最終產品的歷程,探討人類在追求科技與經濟發展過程中所付出的代價。透過親身的探訪經歷,作者不僅詳實報導採礦過程,更進一步引導讀者思索原料開採對生態及人類健康的影響。本書讓讀者思考如何更有效地使用資源,並減少對環境的損害。
Thumbnail
【內附有聲文音擋】不知道讀者們有沒有過好奇心,為什麼中國好像隔三差五的就會出現甚麼鋼鐵產能過剩、太陽能板產能過剩乃至於到今天的電動車出口傾銷受到歐美各國的關稅壁壘抵制? 好像只要哪個產業被中國給盯上了,那麼那個產業就注定走入紅海市場,價格殺的深不見底?
Thumbnail
產業摘要:歐盟通過《淨零工業法案》提高歐盟工業廠商在淨零減碳上所需的製造技術。中國進口進口工具機被中止。全球貨櫃海運面臨多重問題,包括地緣政治因素仍將持續影響全球。美國國務院「公司」協助各國排除因中國施壓的經濟問題。好物:《文化地圖》的分類,表達方式高達256種方式,職場上該選擇哪種溝通方式最好呢?
Thumbnail
產業新聞:美國對中國電動車、太陽能電池等產品加徵高額關稅。另外,全球減碳的目標下,臺灣鋼鐵企業中鋼剛持續研發節能減碳技術,並積極協助下游客戶進行碳管理的輔導。然而,中鋼也面臨著減碳帶來的成本挑戰。最後,分心有分好壞,觀念好物分享如何利用適度的分心來專注工作。
大盤熱錢資金目前流往鋼鐵 車用 營建 航運 電纜 化工
大盤熱錢資金目前流往鋼鐵 車用 航運 觀光 AI
Thumbnail
今天盤面除了大家都已熟知的台積電,另一項焦點族群是沉寂許久的鋼鐵類股。其中,龍頭股中鋼不只單日大漲 4.2%、近五個交易日更有將近 9% 漲幅,帶動鋼鐵族群齊漲。 如果放眼過去一週,鋼鐵類股的股價甚至高居台灣產業之冠。鋼鐵短線、題材究竟在反映什麼?基本面真的復甦了嗎?如何搭配製造業循環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