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現代製造業看全球化困境(18)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筆者其實不怎麼明白這些年,媒體對於推崇自我發展,人人都要當老闆的奇妙作法,或許人的心中都想要當老大,老二哲學只是說說。

這個困境到現在,已經變成生存問題,如果台灣基礎製造業崩潰,所有的零組件都要去其他國家下單,這是好事?確實依照比較利益原則,其他國家若都是好朋友,的確沒關係。

但這有一個很大的誤解,筆者發現有人誤讀早年全球化現象,在第一次大戰前,英國艦隊縱橫七海,全球化程度非常之高,就算兩國之間交戰,經貿往來也不見得會中斷。

當中不乏認為,軍事只是解決政治爭端的,跟經濟可以無關,更有親身經歷,兩國正在殖民地衝突,在歐陸的雙方依然搭車談生意,好像沒發生戰爭這回事。

政治歸政治經濟歸經濟?不是蠢就是壞

結果我們都曉得,一次大戰爆發後,還是全部斷得一乾二淨。其實戰爭前英國政治人物就有提出,德國化學工業的提升,已經開始侵占英國市場,當英國士兵的制服染料都是德國產的,這會有多嚴重?有沒發現這跟台灣這兩年講資訊戰很像,狀況也的確類似,不乏英國人認為,不過是個染料,對軍隊哪有影響。

人家想的是,今天是衣服,那明天會是什麼?涉及國家生存的軍事基礎,不能商量的事情,本就沒得商量,就算成本更高也得要出。

猜猜看當時英國反對者怎麼說?簡單,扣軍火商掮客,貪汙圖利的帽子,有沒發現跟台灣一個樣。

  • 編:連這種時候都要扯一下潛艦國造,簡直惡德已極。

最後,就是一戰爆發,再也沒人提當初自己有多愛好和平。

有沒發覺現在的氛圍很像?重點是信任,中國的急速擴張,打破了全球化基礎的金字塔結構,導致各國利益嚴重受損。如果這個損害,完全可以控制在勞工階級內,那一切都還好談,只要加速經濟整合,受害的勞工階級就會如歷史上消失的底層,連史書的一句話都不會留下。

面對全球化過度天真,「強國」奪利終成國際惡夢

問題出在前面提到的,勞工階層要能夠接受損害,先進工業民主國家,需要對選票負責,故採取失業救助與提升教育兩條路解決。

失業救助包含救濟金與職訓,提升教育是給勞工下一代希望,可以透過受大學教育成為白領,也就是階級提升。成功轉型的國家,無一例外都是有底蘊,勞工在經濟成長期獲得足以安家的資本,國家本身對失業勞工就很好,加上各種教育津貼,足以讓勞工放棄抗爭。

這想也知道有問題,階級提升如果是全民都拉高,等於在國內沒有拉高,人人念大學,只是讓文憑重要性從大學變成博士,其他的改變不大。

那為何可以支撐這麼多的補助?前面幾篇都提過,全球化可以大幅降低生活成本,產業轉型提升加速,先進國可以快速累積資本,累積100塊,拿個30塊來辦教育不過分吧,還可以存70呢。

各位也看出問題了,如果降低的成本不夠多,提升的產值不夠大,那麼煙火放完後,還有多少富餘可以無限制補助?另一個問題,當後進國的技術提升,開始進入中產階級市場,成本卻又比較低,先進國的競爭優勢還在嗎?

講白了,後進國若不甘願把技術提升紅利都讓給先進國,硬是要進去搶市場,原先開心發財的中產階級就遇上了極大的阻礙。

左右兩翼皆謀取全球化紅利,藍領無聲慘淪祭品

更慘的是,勞工一點預期的好處都沒撈到,因為小孩學歷都提高了,但後進國家開始來搶中產市場,孩子工作更加難找。

我們現在看到的各種缺工、低薪現象,本質上就來自於高速流動的全球化下,競爭也加速數倍的結果,這是好事還是壞事?放到全人類的角度來看或許競爭很棒,換做你小孩唸到台大研究所出來起薪四萬不到,一定想翻桌。

要怎麼說呢,全球化最初在政治人物的規劃中,就是一種廣義的帝國主義,以前羅馬帝國把行省規劃成農產區,那麼這邊的主要工作就是提供帝國核心源源不絕的糧食。今天工業先進國想要降低成本,邏輯上也是要把產值變低,人工成本相對高的產業外移,讓邊緣地區承擔隱性成本,然後本國的公民可以得到全體的提升。

不要再提這是左派右派的想法了,兩邊都一樣,至少現在想的都是藉由全球化獲利,而且都要透過資本家發財。

差別是,兩邊賣的商品不同。畢竟沒錢怎麼發展組織,各位真的相信那些運動團體的經費都是樂捐來著?

重點是,藍領勞工在先進國內是很倒楣的,第一個被犧牲,拿補貼還要被罵,最後還是被拿光光,為何?

一樣,不公平,但受益者只看到眼前,從不看過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立第二戰研所
36.2K會員
1.4K內容數
王立第二戰研所在方格子的主要基地
王立第二戰研所的其他內容
2024/11/19
講這麼多的意義在於,規範不見得是壞的,限制你的可能是一種保護,好比青春期的子女總覺得父母限制太多,但這些限制也是保護,不然放青春期少男少女直接進社會,生活所需自己想辦法,各位想想在現代社會將如何?
Thumbnail
2024/11/19
講這麼多的意義在於,規範不見得是壞的,限制你的可能是一種保護,好比青春期的子女總覺得父母限制太多,但這些限制也是保護,不然放青春期少男少女直接進社會,生活所需自己想辦法,各位想想在現代社會將如何?
Thumbnail
2024/11/12
在這裡我們開始進入到比較內層的討論了,解放真的代表自由嗎?投機世代為何認為一切都可以拆解,這種行為究竟是自由,還是另類的制約,進入思想的牢籠?
Thumbnail
2024/11/12
在這裡我們開始進入到比較內層的討論了,解放真的代表自由嗎?投機世代為何認為一切都可以拆解,這種行為究竟是自由,還是另類的制約,進入思想的牢籠?
Thumbnail
2024/11/05
而主觀與客觀性可說是針對現象與本質的一體兩面,故在解放上其實殊途同歸,只是人類活在既有的時空下,出生就受到了現有制度的影響,導致不同思想流派在判斷解放的議題上,有完全不同的切入角度。
Thumbnail
2024/11/05
而主觀與客觀性可說是針對現象與本質的一體兩面,故在解放上其實殊途同歸,只是人類活在既有的時空下,出生就受到了現有制度的影響,導致不同思想流派在判斷解放的議題上,有完全不同的切入角度。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人都是趨利的,只要有利可圖,風險高也有人想試試看。我們要找到的是驅動力,從這邊切入就能明白,以中國有很多人口,故可以填補一切的思維,為何打一開始就弄錯方向。
Thumbnail
人都是趨利的,只要有利可圖,風險高也有人想試試看。我們要找到的是驅動力,從這邊切入就能明白,以中國有很多人口,故可以填補一切的思維,為何打一開始就弄錯方向。
Thumbnail
進入整個系列的主題,為何現代製造業跟前幾篇說的關聯如此之大?這就回到最前面幾篇,解釋原物料生產邏輯的路上,我們可以稍微想一下,在台灣的台GG工程師群,與一萬公里外的稀有元素礦廠工程師群,哪一個說罷工不幹,對這個世界的影響比較大?或者說,缺了誰,誰會活不下去?
Thumbnail
進入整個系列的主題,為何現代製造業跟前幾篇說的關聯如此之大?這就回到最前面幾篇,解釋原物料生產邏輯的路上,我們可以稍微想一下,在台灣的台GG工程師群,與一萬公里外的稀有元素礦廠工程師群,哪一個說罷工不幹,對這個世界的影響比較大?或者說,缺了誰,誰會活不下去?
Thumbnail
這個系列想要解釋一下,為何有產業實務經驗的智庫研究員,對當前的全球化越來越抱持疑慮。不是政治經濟理論,更不是軍事文化交鋒,比較是基於對全球產業鏈的理解。
Thumbnail
這個系列想要解釋一下,為何有產業實務經驗的智庫研究員,對當前的全球化越來越抱持疑慮。不是政治經濟理論,更不是軍事文化交鋒,比較是基於對全球產業鏈的理解。
Thumbnail
面對這種已知的風險,先進國家怎麼處理,台灣又怎麼去回應? 基本上,全部都在犧牲本國農業與輕工業,將土地、資本集中在有競爭力,技術具有獨特性、低替代性的產業上,高替代的就外移,去低廉成本的地方生產。與左右派一點屁關係都沒,大家都在犧牲,差別在於右派是直接砍死,左派政府是先打...
Thumbnail
面對這種已知的風險,先進國家怎麼處理,台灣又怎麼去回應? 基本上,全部都在犧牲本國農業與輕工業,將土地、資本集中在有競爭力,技術具有獨特性、低替代性的產業上,高替代的就外移,去低廉成本的地方生產。與左右派一點屁關係都沒,大家都在犧牲,差別在於右派是直接砍死,左派政府是先打...
Thumbnail
在民生製造業幾乎崩掉的現在,談重啟製造業似乎很蠢,但筆者的看法是,全球化開始逆轉的今天,與其想辦法把工廠從中國搬到東南亞,再一路搬去非洲,還不如直接回台。現狀台灣的勞工薪資已經夠低,而義務教育訓練出的程度,高於同等級國家的其他勞工,這哪裡不是競爭優勢?
Thumbnail
在民生製造業幾乎崩掉的現在,談重啟製造業似乎很蠢,但筆者的看法是,全球化開始逆轉的今天,與其想辦法把工廠從中國搬到東南亞,再一路搬去非洲,還不如直接回台。現狀台灣的勞工薪資已經夠低,而義務教育訓練出的程度,高於同等級國家的其他勞工,這哪裡不是競爭優勢?
Thumbnail
前言: 在全球化的時代,國際交流扮演著促進經濟、文化、科技發展的關鍵角色。台灣,儘管面臨地緣政治的挑戰,卻以其獨特的方式在國際舞台上展現出積極參與的姿態。本文將深入探討台灣在國際交流中的努力,以及這種積極參與的趨勢所帶來的專業見解和建議。 台灣的國際舞台角色: 經濟合作的重要性: 台灣是全球
Thumbnail
前言: 在全球化的時代,國際交流扮演著促進經濟、文化、科技發展的關鍵角色。台灣,儘管面臨地緣政治的挑戰,卻以其獨特的方式在國際舞台上展現出積極參與的姿態。本文將深入探討台灣在國際交流中的努力,以及這種積極參與的趨勢所帶來的專業見解和建議。 台灣的國際舞台角色: 經濟合作的重要性: 台灣是全球
Thumbnail
所以,認清公平與信任法則,跟開放市場拚經濟,這跟架構的關聯是什麼? 筆者要說的是,我們是否有一些前提,對國民就業有想像,還是一切交給市場就好?如果這個世界徹底公平,每個國家互通有無,好比說台灣勞工今天要去日本工作,可以買張機票就過去,到美國蓋廠房也是隨叫隨到,具有高度的移動能力,那的確是一點錯都沒。
Thumbnail
所以,認清公平與信任法則,跟開放市場拚經濟,這跟架構的關聯是什麼? 筆者要說的是,我們是否有一些前提,對國民就業有想像,還是一切交給市場就好?如果這個世界徹底公平,每個國家互通有無,好比說台灣勞工今天要去日本工作,可以買張機票就過去,到美國蓋廠房也是隨叫隨到,具有高度的移動能力,那的確是一點錯都沒。
Thumbnail
614/614!國際企業第四版 2024.0101.1319 2024.0120.2124 全文分為2部分,1記錄、2心得 1記錄 國際企業用最簡單的方式來說是「進行國際貿易」的企業。 國際企業對文化的考量要放在第一位,文化直接或間接影響眾多層面,包含社會、價值觀、宗教、信仰
Thumbnail
614/614!國際企業第四版 2024.0101.1319 2024.0120.2124 全文分為2部分,1記錄、2心得 1記錄 國際企業用最簡單的方式來說是「進行國際貿易」的企業。 國際企業對文化的考量要放在第一位,文化直接或間接影響眾多層面,包含社會、價值觀、宗教、信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