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極性情感疾患

含有「雙極性情感疾患」共 17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雙極性情感疾患 -「躁鬱症」 因筆者本人是躁鬱症患者,故選此作為這個專題在《現代精神醫學》章節的首篇。 本篇討論躁鬱症在現代精神醫學的性質和地位,以現代的觀點探討躁鬱症,包含如何應對、判定標準、由來與醫學角度的解析,讓人簡單的理解躁鬱症究竟是什麼樣的病,且現代精神醫學是如何應對躁鬱症。
在日常生活中,情緒常常影響我們的心情與行為,本文章探討憂鬱與焦慮這兩種情緒的存在意義,以及如何正視並合理宣洩這些情緒。透過作者的親身經歷,我們看到情緒的多樣性與價值,例如憂鬱有時能促使反思,而焦慮則可以提高我們的注意力。每種情緒都有其獨特的價值,應該被接納與理解,而不是被忽略或指責。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每年中秋節前,病患都會拿著網路上的警告文章來門診詢問,像是吃安眠藥的人能不能吃文旦(柚子)?或是平常能不能含葡萄柚果肉的手搖飲。在這篇文章中,我們統整最近5年台灣各種身心科藥物,透過文獻回顧與兩個藥物交互作用資料庫比對。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產後精神病是罕見的嚴重的精神病狀態,通常需要緊急住院治療。與產後憂鬱症不同,未經治療的產後精神病隨著時間會越來越嚴重,除了影響媽媽本人與嬰兒的安全,也可能對於整個婚姻家庭帶來重大影響。
Thumbnail
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出現情緒高亢和情緒低落的狀況,但是若因為情緒過高或情緒過低而對生活、課業與工作造成影響,便可能是罹患情感性疾患。
Thumbnail
沐浴在冬日的暖陽,101就近在眼前。這是關於一個人在面對雙極性情感疾患的歷程,並逐漸理解生命中發生的好與壞都成為生命的養分,滋養並成就了現在的模樣。十年後,終於看到陽光灑落。
Thumbnail
我們過去所經歷的一切,好的壞的都是,造就現今的我們。很開心聽聞Vivi走過陰暗的歲月,如今沐浴在陽光之下。文章寫得很感性,對人充滿關懷,搭配的照片也美呦,加油。❤️
我一向熱愛我的工作,時常蹺課去工作,導致延畢? 並不是,剛剛那句是大家看到的樣子,實際上,我多半的蹺課原因,是“我不敢去上課”。 因為大一的時候被系主任針對,當然我白目也是有,但系主任總是明的暗的暗示著我的行為,儘管我什麼事都沒有做,後來我生病,開始有恐慌症,只要看到系主任我就會很焦慮,無法呼吸
Thumbnail
疾病的世界很難懂 常人的世界也有難以理解的時候 但我們能擁有多少自我肯定能力 來面對我們現在的樣子
Thumbnail
有一些病症帶來的困擾 是外表看起來很正常 但身體無時無刻都在經歷疼痛 腦中出現各種自殘傷人的片段 因為怕自己的失控嚇到旁人 而不得不時刻壓抑自己 每天都在恐懼之中 害怕有一天自己崩潰 害怕自己不再是自己 疼痛這種事很主觀 情緒這種事很虛幻 總之不是肉眼可見的症狀 有時候要我形容 我也不知道從何說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