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孩子學會好好生氣?——別讓情緒變成麻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你有沒有發現,孩子一生氣,你也跟著火大?

「孩子怎麼生氣,家長才不會生氣?」這句話,在我的演講中總是不斷重複,因為每當我問台下的家長或老師,有多少人和孩子之間建立了這種默契時,舉手的人總是少之又少。

這意味著什麼?


這表示 孩子沒有被教導如何適切地表達自己的生氣情緒。當孩子不知道該怎麼辦時,他們往往會本能地用最直接的方式來發洩:


✔ 大喊大叫

✔ 哭鬧摔東西

✔ 動手打人

✔ 罵髒話、甩門


你可能會覺得:「這樣的行為怎麼能被接受?當然要教他們不能生氣!」但其實,生氣是正常的,我們不應該否定孩子的情緒,而是要教他們如何「好好生氣」,不讓自己惹上麻煩。


為什麼學會「好好生氣」很重要?

我們常在新聞上看到,因為一場車禍糾紛,一方甚至雙方失控動手,最後鬧上法庭,甚至導致悲劇。這些人是不是從小沒學會如何好好表達生氣?

當孩子從小沒有練習控制情緒,長大後就很可能用錯誤的方式發洩,像是動手打人、破壞東西、辱罵他人,這些行為會帶來嚴重後果,例如:

  • 在學校違反校規,甚至影響學業和人際關係
  • 在社會上觸犯法律,導致賠償或官司糾紛
  • 無法處理人際衝突,影響職場和家庭關係

這些後果不僅影響當下,更可能讓孩子未來的人生變得困難。


孩子該怎麼練習「好好生氣」?

我們不能要求孩子「不准生氣」,但可以引導他們用更合適的方式來表達憤怒,例如:

用語言表達:教孩子說出自己的感受,例如:「我現在很生氣,因為……」


用冷靜方法代替動手:深呼吸、數到十、離開現場冷靜一下


給孩子選擇:讓孩子知道,他們可以選擇用和平的方式解決問題,而不是暴力


家長以身作則:如果孩子看到大人遇到問題時能冷靜處理,他們也會學著這樣做


情緒管理 不是一蹴可幾的事,而是需要 反覆練習,只有透過日常的引導與練習,孩子才會慢慢學會「如何好好生氣,而不讓自己陷入麻煩」。


反思時間:你會怎麼做?

💡 情境題 1


如果你的朋友在遊戲時故意搶走你的東西,讓你很生氣,你會怎麼做?


A. 直接推他,讓他知道你的不爽


B. 大聲罵他,讓他感受到你的憤怒


C. 深呼吸,然後跟他說:「這樣讓我很生氣,下次可以不要這樣嗎?」


答案解析


選 C 的話,你就做對了!透過語言表達你的不滿,讓對方知道你的感受,而不是用暴力或憤怒的語氣回應,這樣比較容易解決問題。



💡 情境題 2


如果你發現自己快要爆發了,你可以怎麼做來冷靜自己?


A. 先離開現場,給自己時間冷靜


B. 馬上發脾氣,讓別人知道你的不滿


C. 把情緒憋住,不讓任何人知道





答案解析

A 是最好的選擇!

當情緒快要失控時,先離開現場,讓自己冷靜下來,這樣比較不會說出傷人的話或做出後悔的行為。



最後給你的鼓勵

學會「好好生氣」,不是讓你不生氣,而是讓你在憤怒時,還能保持理智,不做出讓自己後悔的事。


生氣不是錯,錯的是不懂得怎麼處理它。

當你學會管理情緒,你會發現,自己能更好地和別人溝通,也能讓人更願意聆聽你的想法。希望你從今天開始,試著「好好生氣」,讓情緒成為你的力量,而不是你的麻煩! 😊

avatar-img
1會員
79內容數
七年北漂寒窗,寄居於木柵邊疆,牧養後山森林,享受獨有的山水景緻,常常在深夜漫山短跑。 學成後,幸運走在心理師的路上,歸隱已七年之久,成為學生的玩伴,歷遍鄉村民情,反璞歸真。 寫作的契機,是想記住與每個生命相逢的激盪、激昂,創造生命勾連生命的漣漪。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Peter 的巷口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一位媽媽帶著約七歲的孩子,當孩子吵著要玩手機時,媽媽先是拒絕,但最後還是拿出「備用機」給他。瞬間,孩子安靜下來,媽媽也低頭滑手機,整個車廂恢復平靜。 這樣的畫面,或許大家並不陌生。但這樣的陪伴,真的對孩子有幫助嗎?
在當代多元科技的時代,父母與孩子在使用科技載體(如手機、平板、電腦)上的衝突確實成為普遍的家庭挑戰。這樣的衝突往往涉及孩子的自由需求與父母的擔憂(如過度使用、影響學習或睡眠),需要更有策略和合作的方式來解決。
運用星座、生肖、紫微斗數或星盤等工具來理解孩子,可以幫助父母更有系統地了解孩子的天生特質,進而更適切地因材施教。然而,這些工具應作為參考,而非唯一的育兒依據,並需結合科學育兒理念。
協調工作與生活,並同時面對孩子的成長挑戰,是許多父母共同的難題。這需要反思自己的教養方式,克服早期創傷與不成熟,為孩子的心理健康提供安全的基礎。
當代家庭面臨著多重經濟壓力與關係挑戰,孩子常常成為被忽視的存在。許多父母因忙碌與科技的發達而失去了與孩子的情感交流。這篇文章探討了陪伴在孩子成長中扮演的關鍵角色,強調陪伴不需要華麗的形式,而在於真摯的互動與情感的傳遞,讓孩子在困難中感受到家庭的溫暖與支持。
一位媽媽帶著約七歲的孩子,當孩子吵著要玩手機時,媽媽先是拒絕,但最後還是拿出「備用機」給他。瞬間,孩子安靜下來,媽媽也低頭滑手機,整個車廂恢復平靜。 這樣的畫面,或許大家並不陌生。但這樣的陪伴,真的對孩子有幫助嗎?
在當代多元科技的時代,父母與孩子在使用科技載體(如手機、平板、電腦)上的衝突確實成為普遍的家庭挑戰。這樣的衝突往往涉及孩子的自由需求與父母的擔憂(如過度使用、影響學習或睡眠),需要更有策略和合作的方式來解決。
運用星座、生肖、紫微斗數或星盤等工具來理解孩子,可以幫助父母更有系統地了解孩子的天生特質,進而更適切地因材施教。然而,這些工具應作為參考,而非唯一的育兒依據,並需結合科學育兒理念。
協調工作與生活,並同時面對孩子的成長挑戰,是許多父母共同的難題。這需要反思自己的教養方式,克服早期創傷與不成熟,為孩子的心理健康提供安全的基礎。
當代家庭面臨著多重經濟壓力與關係挑戰,孩子常常成為被忽視的存在。許多父母因忙碌與科技的發達而失去了與孩子的情感交流。這篇文章探討了陪伴在孩子成長中扮演的關鍵角色,強調陪伴不需要華麗的形式,而在於真摯的互動與情感的傳遞,讓孩子在困難中感受到家庭的溫暖與支持。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孩子的情緒管理對其成長非常重要。本文將探討如何建立開放的溝通環境,教導孩子識別情感,鼓勵情感表達,教導情緒調節技巧以及強化積極的情感經驗。
Thumbnail
陸陸續續會有家長會反映跟孩子溝通時不被理會而感到困擾,因此想用這篇文章分享一些經驗,讓家長做為參考!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當孩子和老師之間出現對立情況時,家長應該如何面對和處理。文章提出將情緒和事實分開來處理,並且強調了對溝通和解決問題的重要性。媽媽們應該從中立、實事求是的立場去引導和教導孩子,讓他們學會理性思考和溝通。這將有助於減少矛盾和培養孩子的情商。
Thumbnail
在引導孩子理解情緒時家長可以參考情緒的發展階段,各種情緒是有不同的先後順序的,較複雜的情緒如:驕傲、罪惡感等,會到大一點點才會出現。 而EQ裡強調,除了洞察、控制自己的情緒,觀察他人情緒也十分的重要,而觀察他人的情緒反應需要能了解、推估別人的心理狀態,根據年齡的發展也會有不同的心智成熟度。 情緒
Thumbnail
常覺得和兒子說話時,會小小被他激怒。 一次例行性到學校,師長告訴我,希望兒子在與他人有不同看法時,不要急著通盤否定他人的觀察與推論。 兒子雖天性善良卻說話直白,這在他人眼中叫做白目,對和錯對他而言,就像是非題。我苦思良久才想到解方。 我建議他在不同意他人意見時,以微微點頭說:「有可能喔」來
Thumbnail
當孩子抓狂,自己又很忙或是很累,往往容易理智斷線,然後就變成親子衝突,其實爸爸媽媽們可以這樣做…
Thumbnail
生氣是一個正當且正常的情緒反應,不論是因為需求沒有被滿足、受到挫折、被攻擊,生氣都是一個自然而然發生的反應。而學齡前的孩子,因為口語表達還不完善,更容易在累績需多負面情緒後直接爆炸,2-3歲的孩子也因為心智年齡的發展開始要求"獨立",各種不要不要以及反抗大人的協助與意見,反覆的遭遇挫折而容易暴躁生氣
Thumbnail
在家裡明明就很「搞威」,而且說不定還很吵,怎麼在外面就「沈默是金」,而且越鼓勵還越退縮?其實可以用社交焦慮的觀點來理解孩子唷
Thumbnail
相信有小孩的父母,都有被小孩惹毛過的經驗。在發飆過後,後悔自己剛剛的暴怒,甚至發飆只是造成小孩更嚴重的哭鬧,到頭來什麼問題都沒解決。 關於小孩教養的書,之前分享過《一本你希望父母讀過的書(孩子也會慶幸你讀過)》 ,《高情商媽媽的說話術》則是以更白話的方式,分享如何把怒氣轉為正向教養。書中提到,其
Thumbnail
許多家長會困惑地問: 「佳均老師,有時孩子在有情緒(生氣)時,我同理孩子會“有效”,但更多時候,我的同理卻帶來反效果,孩子就會更暴氣,我到底要不要同理孩子呢?」 下次,在孩子開始有點變得歡歡、或著急時, 別急著要他冷靜! 而是要試著去理解, #誘發孩子升起情緒的因子 為何?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孩子的情緒管理對其成長非常重要。本文將探討如何建立開放的溝通環境,教導孩子識別情感,鼓勵情感表達,教導情緒調節技巧以及強化積極的情感經驗。
Thumbnail
陸陸續續會有家長會反映跟孩子溝通時不被理會而感到困擾,因此想用這篇文章分享一些經驗,讓家長做為參考!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當孩子和老師之間出現對立情況時,家長應該如何面對和處理。文章提出將情緒和事實分開來處理,並且強調了對溝通和解決問題的重要性。媽媽們應該從中立、實事求是的立場去引導和教導孩子,讓他們學會理性思考和溝通。這將有助於減少矛盾和培養孩子的情商。
Thumbnail
在引導孩子理解情緒時家長可以參考情緒的發展階段,各種情緒是有不同的先後順序的,較複雜的情緒如:驕傲、罪惡感等,會到大一點點才會出現。 而EQ裡強調,除了洞察、控制自己的情緒,觀察他人情緒也十分的重要,而觀察他人的情緒反應需要能了解、推估別人的心理狀態,根據年齡的發展也會有不同的心智成熟度。 情緒
Thumbnail
常覺得和兒子說話時,會小小被他激怒。 一次例行性到學校,師長告訴我,希望兒子在與他人有不同看法時,不要急著通盤否定他人的觀察與推論。 兒子雖天性善良卻說話直白,這在他人眼中叫做白目,對和錯對他而言,就像是非題。我苦思良久才想到解方。 我建議他在不同意他人意見時,以微微點頭說:「有可能喔」來
Thumbnail
當孩子抓狂,自己又很忙或是很累,往往容易理智斷線,然後就變成親子衝突,其實爸爸媽媽們可以這樣做…
Thumbnail
生氣是一個正當且正常的情緒反應,不論是因為需求沒有被滿足、受到挫折、被攻擊,生氣都是一個自然而然發生的反應。而學齡前的孩子,因為口語表達還不完善,更容易在累績需多負面情緒後直接爆炸,2-3歲的孩子也因為心智年齡的發展開始要求"獨立",各種不要不要以及反抗大人的協助與意見,反覆的遭遇挫折而容易暴躁生氣
Thumbnail
在家裡明明就很「搞威」,而且說不定還很吵,怎麼在外面就「沈默是金」,而且越鼓勵還越退縮?其實可以用社交焦慮的觀點來理解孩子唷
Thumbnail
相信有小孩的父母,都有被小孩惹毛過的經驗。在發飆過後,後悔自己剛剛的暴怒,甚至發飆只是造成小孩更嚴重的哭鬧,到頭來什麼問題都沒解決。 關於小孩教養的書,之前分享過《一本你希望父母讀過的書(孩子也會慶幸你讀過)》 ,《高情商媽媽的說話術》則是以更白話的方式,分享如何把怒氣轉為正向教養。書中提到,其
Thumbnail
許多家長會困惑地問: 「佳均老師,有時孩子在有情緒(生氣)時,我同理孩子會“有效”,但更多時候,我的同理卻帶來反效果,孩子就會更暴氣,我到底要不要同理孩子呢?」 下次,在孩子開始有點變得歡歡、或著急時, 別急著要他冷靜! 而是要試著去理解, #誘發孩子升起情緒的因子 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