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找一個方法來做所有科目的筆記,是行不通的。這是我從高中到現在,看了一堆生產力和讀書相關文章及影片得出的結論。請聽我娓娓道來🙂。
根據不同「學習的科目」、「做筆記的目的」以及「做筆記的時機」,當然會有不同的適用方法。
我來舉三個例子:在「學習自然科學」時,「記憶」很重要。舉凡專有名詞,或身體的反應機制,都需要記在腦袋裡,才能考過期末考的選擇題和簡答題,所以整理重點和邏輯梳理很重要,一切都是為了更好的記憶和背誦;在「學習法律」時,則完全不一樣,期末考只有幾題詳答題,考試常是開書考(可以帶課本和講義的),因為他們需要制定打贏訴訟的策略、需要從過去的判決中找到類似的案例。這些不是讓學生全部背起來的資料,所以做出來的筆記是在需要的時候,能快速拿出來參考的東西;又或者,「以創作為目的」的筆記,就需要從蒐集各種資料獲得,並從中找出新的觀點,讓自己有一個新穎的論述。
這邊提供一個大原則:
把知識分解成不同的區塊,再用自己的方式重建起來。
學習的過程,了解整個知識的架構真的非常重要。我每次接家教的第一堂課,都會跟他們說「要知道你們到底在學什麼」。一個知識點要放在哪個的位置、跟其他知識點的關聯是什麼,至關重要。尤其是在大學,知識點何其多,很多時候要靠自己讀書的時候,就是要用這個原則,才會把學到的內化成自己的東西。
我記得我的高三班導是數學老師,她是第一個要我們去「看課綱」的老師。那時候還小,不知道這有什麼好看的,就只是標題而已啊。現在才知道這是多基本,卻又多深奧的智慧。你學到的東西不知道要安放在哪個位置、等待提取,那等於是白學。
這邊先整理怎麼念「生物類學科」的方法,畢竟我是獸醫系的。
以下再多幾個很多人推薦、有些事自己也試過的小法法:
大概是高三的時候,我結束玩社團的生涯,開始決定要認真念書。
然而,從那時候一直到現在,我都沒有一個固定做筆記的方法。常常在網站上查「學霸如何做筆記」、「千萬不要這樣做筆記」之類的影片,也嘗試過很多不同的方法,希望可以一次就永遠記得剛學會的東西,但常常沒堅持多久,就又回到我的舒適圈:在課本上畫螢光筆、在筆記本上整理一些之後也不會回去看的東西。
這個寒假,是我的最後一個寒假,再加上近幾年陸續聽到不同的筆記法,決定好好利用開學前的時間,好好審視這些曾經聽過、使用過好像有幫助到自己的方法,來把過去的筆記系統砍掉重練。一開始都是把課本知識簡化、寫一行一行的字在筆記本裡,但發現我從來不會回去看,而且回去看會發現整個概念還是要從課本重新理解,因為去掉太多脈絡,只剩關鍵字的時候,太精鍊反而不好吸收;試過「康乃爾筆記法」,但常常會被格式侷限,不是關鍵字寫太多,就是中間空白處太小,上課的時候很難立刻切割線性的知識,後面又要花太多時間去符合格式;「卡片和筆記法」把知識切得太細碎,原則是一張卡片只能有一個知識點,用 Notion 就會整個頁面只有一句話,而且這個方法主要是讓你可以從看似無關的一堆概念中產生新想法,但是讀生理學或病理學不需要這樣。
而且很有趣的是,只要你查一種讀書方法,就會有人跳出來說「為什麼你不要用這種讀書方法」,然後有點激進的把那個方法的缺點放大,有點像為了反對而反對。
總之,現在的短期目標是大四下不要被當,然後畢業後的獸醫師國考可以一次就過。希望現在研究出來的方法,可以幫我順利達成目標。
考過國考之後再回來寫成果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