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寫日記習慣的方法:晨間日記、間歇式日記、人生作業和感恩日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從小,我就一直有想要培養寫日記的習慣。跟朋友寫交換日記、買一大堆筆記本、上網看了很多做手帳的技巧,但是維持最久的一次是國三住校時,正處於思考「人生的意義、朋友的意義」的年紀。那時候念書也不用花很多時間,所以連續寫了三個月的日記,之後就再也沒有任何一次嘗試,是持續到一個月以上的。

也是在這個寒假,看了很多寫日記的好處和方法的影片、也有好幾個會說「寫日記可以改變人生」,但我只是純粹想要記錄生活而已,畢竟「寫自傳」也是在我的 bucket list 上。那既然學了這麼多,想說用用看新的方式,再重新培養一次這個習慣吧!


以下是我用的 4 個寫日記的方式:

晨間日記(Morning Pages)

在 <The Artist’s Way> 裡,作者 Julia Cameron 提到的方法是:利用一大早起床的時間,把腦中所有想到的事情都記錄下來,透過文字梳理腦中的想法。

👉好處:

  1. 很多問題待在腦袋裡的話不會自己解決,要寫下來才容易看清楚癥結點或解決方法。
  2. 可以更能記錄靈感發生的瞬間,讓有創意的想法透過視覺呈現在眼前。

👉作法:

  1. 睜開眼做的第一件事(可以在上廁所之後)
  2. 拿紙筆寫
  3. 想到什麼寫什麼,完全不用管邏輯、文法。
  4. 要寫滿三大頁(但我調整成只寫一頁,因為中文字需要的空間太小了,寫三大頁會寫快一小時)


間歇式日記(Interstitial Journaling)

在 <Replace Your To-Do List With Interstitial Journaling To Increase Productivity> 裡,作者 Tony Stubblebine 提到的方法是:不要列待辦清單,用間歇式日記在每個工作的切換之間把事情記錄下來,是個結合「番茄中工作法」和「晨間日記」的做法。

👉好處:

  1. 可以把腦中想的事情都卸下來到,不會一直有一部分的注意力放在剛剛做完的事情。
  2. 可以更快速的切換到下一個要做的事。
  3. 可以更有意識的利用時間。

👉作法:

  1. 寫下時間
  2. 一段話紀錄剛剛做的事,可以加上想法心得。
  3. 接下來要做什麼事,要設定時間。


人生作業(Homework For Life)

在 <Storyworthy> 裡,作者 Matthew Dicks 說透過這個練習,可以發現每一天都有值得說的故事。

👉好處:

  1. 更加活在當下,體會不曾用心感受的事情。
  2. 更會說故事,發現身邊到處都是不曾發覺的題材。

👉作法:

  1. 在一天結束之後,回想今天有哪一件事可以變成一個值得說給朋友聽的故事。
  2. 花大概 5 分鐘,用幾句話寫下來。


感恩日記(Gratitude Journaling)

這個其實我忘記是在哪看到的,但有很多人和很多研究,都有提到感謝的力量。

👉好處:

  1. 更珍惜身邊的人事物,更能發現世界的善意。
  2. 每天其實都比想像中的還要美好。

👉作法:

  1. 每天結束之後回想至少三件值得感謝的人事物,寫在日記裡。


以上這些方法,我目前執行了一週,也許等年中或年末再來分享使用心得!(如果有成功繼續下去的話XD)


參考資料:

Replace Your To-Do List With Interstitial Journaling To Increase Productivity:https://betterhumans.pub/replace-your-to-do-list-with-interstitial-journaling-to-increase-productivity-4e43109d15ef

Change Your Life by Journalling in 2024: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8vwGLMTx5I

avatar-img
13會員
16內容數
菜雞獸醫生在南非的實習紀錄!想親眼看見其他世界的樣貌,就從決定衝一波的那一刻開始。從頭開始的準備、簽證、食衣住行育樂、人生故事、到所思所想,慢慢說給你聽。( ・ㅂ・)و ̑̑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Awei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想要找一個方法來做所有科目的筆記,是行不通的。這是我從高中到現在,看了一堆生產力和讀書相關文章及影片得出的結論。請聽我娓娓道來🙂。
SYMCO 活動簡介 申請相關資訊 ・申請資格 ・報名流程 ・活動費用 ・需自行負擔的費用 ・真心話 ・活動相關資訊
狩獵場以及提供 game drive 的動物保護區,竟是保育做的最好的兩個地方。 保育工作,對於南非的生態來說至關重要。這幾天,我們的工作都圍繞在這個範圍,而其中,犀牛保育的權威和我們聊了好一陣子的保育議題。
獸醫工作實作篇: 1.羚羊 2.犀牛 3.水牛 4.大象 同場加映:吐便便遊戲
自己就像在拍國家地理頻道,每個轉角都可以期待驚喜。
想要找一個方法來做所有科目的筆記,是行不通的。這是我從高中到現在,看了一堆生產力和讀書相關文章及影片得出的結論。請聽我娓娓道來🙂。
SYMCO 活動簡介 申請相關資訊 ・申請資格 ・報名流程 ・活動費用 ・需自行負擔的費用 ・真心話 ・活動相關資訊
狩獵場以及提供 game drive 的動物保護區,竟是保育做的最好的兩個地方。 保育工作,對於南非的生態來說至關重要。這幾天,我們的工作都圍繞在這個範圍,而其中,犀牛保育的權威和我們聊了好一陣子的保育議題。
獸醫工作實作篇: 1.羚羊 2.犀牛 3.水牛 4.大象 同場加映:吐便便遊戲
自己就像在拍國家地理頻道,每個轉角都可以期待驚喜。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基礎教育中的寫作訓練價值被低估,它不只是追求完美文章,更是深層次的思維轉化與表達能力培養。寫作訓練幫助學生內化思維、提升穩定表達能力、強化思考能力,最終培養學生面對學術和生活挑戰的適應力。學校應提供充足的閱讀與寫作訓練和教師指導,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最終實現『寫作是為了更好地思考與交流』的目標。
Thumbnail
本篇文章介紹了麗薩·克龍的著作《你能寫出好故事》,她是一位知名的故事教練,透過腦科學與心理學的研究,揭示了成功故事的要素與寫作方法。文章詳述了吸引讀者的故事要素,包括情節、人物、挑戰和變化等,並強調了突出焦點及製造衝突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高效構建引人入勝的故事。它是每位寫作者不可或缺的創作指南。
Thumbnail
  建築作為藝術的分支,西洋建築從古典主義建築、中世紀建築、文藝復興建築、巴洛克建築、學院派建築、到現代主義建築、功能主義建築、未來主義建築、表現主義建築、國際主義建築、解構主義建築、地域主義建築等,其建築史的背後亦是一套思想的發展。然而,建築理論是如同藝術理論般「起源皆非由作者提出」、「在
『寫作和想法是密不分的,好的想法需要好的文章來詮釋』 「寫作和想法是密不分的,好的想法需要老的文章來詮釋」這句話強調了寫作和想法之間的緊密關聯。寫作是將我們的想法具體化、詮釋和傳達給他人的過程。而好的想法需要透過寫作來展現和解釋,才能真正被理解和接受。對於領導者來說,具備卓越的說服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這篇文章介紹寫日記的方法,包括晨間日記、間歇式日記、人生作業和感恩日記,並分享了作者的個人心得和參考資料。
Thumbnail
關於王乾任 (Zen大) 所著的《作文課沒教的事:培養寫作力的6項修練》(LINK)不是一本很好讀的書,意思是,它不是一本會讓人翻開第一頁,就一直被作者的文筆吸引到最後一頁捨不得放下的書,它不是。因此,好不容易將它讀完,我鬆了一口氣。 就看完書整體印象而言,如同上述所說,這不是一本吸
Thumbnail
有時候,當你需要和上級、部屬或同事溝通時,需要撰寫郵件或傳送訊息,你是否會擔心遣詞用句是否適當?或是當你需要撰寫工作報告、計畫、面試及考核的評語時,是否感到時間緊迫壓得喘不過氣?當你在領導團隊時,你需要反饋和指示,是否覺得自己的表達不夠清晰,無法有效地傳達你的想法?
Thumbnail
雖然住在台灣八年了,但我們一家真的成為台灣人了嗎?這個問題最近一直盤旋在腦海之中。我們家只要是假期,都會台灣南北東西無處不去,我們對台灣各地的情況,比不少台灣朋友更熟;對所居住城市的歷史,往往比本地人更清楚。然而這樣我們就是台灣人了嗎?天爸為此感到懊惱。
Thumbnail
有沒有一種方式,可以同時自學兩種以上的技能? 累積零股的同時,也同步累積英文金融寫作力。 自從經歷創業失敗後,更明白資金與時間的可貴。即便有了工作與收入後,也會不斷地想要提升自己。於是,我開始問自己,有沒有一種方式,可以同時累積多種技能? 隨自己興趣喜好,同時增長金融、財務的知識。
Thumbnail
現在無處不談著習慣對人生改變的重要性。 看看各大書店的暢銷排行榜,少不了原子習慣這本國際暢銷書。 回頭看看我自己的例子,事實證明,對於想要改變的人來說,培養習慣確實是一件非常強大,也是一種很實際(practical) 的方式。
Thumbnail
基礎教育中的寫作訓練價值被低估,它不只是追求完美文章,更是深層次的思維轉化與表達能力培養。寫作訓練幫助學生內化思維、提升穩定表達能力、強化思考能力,最終培養學生面對學術和生活挑戰的適應力。學校應提供充足的閱讀與寫作訓練和教師指導,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最終實現『寫作是為了更好地思考與交流』的目標。
Thumbnail
本篇文章介紹了麗薩·克龍的著作《你能寫出好故事》,她是一位知名的故事教練,透過腦科學與心理學的研究,揭示了成功故事的要素與寫作方法。文章詳述了吸引讀者的故事要素,包括情節、人物、挑戰和變化等,並強調了突出焦點及製造衝突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高效構建引人入勝的故事。它是每位寫作者不可或缺的創作指南。
Thumbnail
  建築作為藝術的分支,西洋建築從古典主義建築、中世紀建築、文藝復興建築、巴洛克建築、學院派建築、到現代主義建築、功能主義建築、未來主義建築、表現主義建築、國際主義建築、解構主義建築、地域主義建築等,其建築史的背後亦是一套思想的發展。然而,建築理論是如同藝術理論般「起源皆非由作者提出」、「在
『寫作和想法是密不分的,好的想法需要好的文章來詮釋』 「寫作和想法是密不分的,好的想法需要老的文章來詮釋」這句話強調了寫作和想法之間的緊密關聯。寫作是將我們的想法具體化、詮釋和傳達給他人的過程。而好的想法需要透過寫作來展現和解釋,才能真正被理解和接受。對於領導者來說,具備卓越的說服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這篇文章介紹寫日記的方法,包括晨間日記、間歇式日記、人生作業和感恩日記,並分享了作者的個人心得和參考資料。
Thumbnail
關於王乾任 (Zen大) 所著的《作文課沒教的事:培養寫作力的6項修練》(LINK)不是一本很好讀的書,意思是,它不是一本會讓人翻開第一頁,就一直被作者的文筆吸引到最後一頁捨不得放下的書,它不是。因此,好不容易將它讀完,我鬆了一口氣。 就看完書整體印象而言,如同上述所說,這不是一本吸
Thumbnail
有時候,當你需要和上級、部屬或同事溝通時,需要撰寫郵件或傳送訊息,你是否會擔心遣詞用句是否適當?或是當你需要撰寫工作報告、計畫、面試及考核的評語時,是否感到時間緊迫壓得喘不過氣?當你在領導團隊時,你需要反饋和指示,是否覺得自己的表達不夠清晰,無法有效地傳達你的想法?
Thumbnail
雖然住在台灣八年了,但我們一家真的成為台灣人了嗎?這個問題最近一直盤旋在腦海之中。我們家只要是假期,都會台灣南北東西無處不去,我們對台灣各地的情況,比不少台灣朋友更熟;對所居住城市的歷史,往往比本地人更清楚。然而這樣我們就是台灣人了嗎?天爸為此感到懊惱。
Thumbnail
有沒有一種方式,可以同時自學兩種以上的技能? 累積零股的同時,也同步累積英文金融寫作力。 自從經歷創業失敗後,更明白資金與時間的可貴。即便有了工作與收入後,也會不斷地想要提升自己。於是,我開始問自己,有沒有一種方式,可以同時累積多種技能? 隨自己興趣喜好,同時增長金融、財務的知識。
Thumbnail
現在無處不談著習慣對人生改變的重要性。 看看各大書店的暢銷排行榜,少不了原子習慣這本國際暢銷書。 回頭看看我自己的例子,事實證明,對於想要改變的人來說,培養習慣確實是一件非常強大,也是一種很實際(practical) 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