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我就一直有想要培養寫日記的習慣。跟朋友寫交換日記、買一大堆筆記本、上網看了很多做手帳的技巧,但是維持最久的一次是國三住校時,正處於思考「人生的意義、朋友的意義」的年紀。那時候念書也不用花很多時間,所以連續寫了三個月的日記,之後就再也沒有任何一次嘗試,是持續到一個月以上的。
也是在這個寒假,看了很多寫日記的好處和方法的影片、也有好幾個會說「寫日記可以改變人生」,但我只是純粹想要記錄生活而已,畢竟「寫自傳」也是在我的 bucket list 上。那既然學了這麼多,想說用用看新的方式,再重新培養一次這個習慣吧!
以下是我用的 4 個寫日記的方式:
晨間日記(Morning Pages)
在 <The Artist’s Way> 裡,作者 Julia Cameron 提到的方法是:利用一大早起床的時間,把腦中所有想到的事情都記錄下來,透過文字梳理腦中的想法。
👉好處:
- 很多問題待在腦袋裡的話不會自己解決,要寫下來才容易看清楚癥結點或解決方法。
- 可以更能記錄靈感發生的瞬間,讓有創意的想法透過視覺呈現在眼前。
👉作法:
- 睜開眼做的第一件事(可以在上廁所之後)
- 拿紙筆寫
- 想到什麼寫什麼,完全不用管邏輯、文法。
- 要寫滿三大頁(但我調整成只寫一頁,因為中文字需要的空間太小了,寫三大頁會寫快一小時)
間歇式日記(Interstitial Journaling)
在 <Replace Your To-Do List With Interstitial Journaling To Increase Productivity> 裡,作者 Tony Stubblebine 提到的方法是:不要列待辦清單,用間歇式日記在每個工作的切換之間把事情記錄下來,是個結合「番茄中工作法」和「晨間日記」的做法。
👉好處:
- 可以把腦中想的事情都卸下來到,不會一直有一部分的注意力放在剛剛做完的事情。
- 可以更快速的切換到下一個要做的事。
- 可以更有意識的利用時間。
👉作法:
- 寫下時間
- 一段話紀錄剛剛做的事,可以加上想法心得。
- 接下來要做什麼事,要設定時間。
人生作業(Homework For Life)
在 <Storyworthy> 裡,作者 Matthew Dicks 說透過這個練習,可以發現每一天都有值得說的故事。
👉好處:
- 更加活在當下,體會不曾用心感受的事情。
- 更會說故事,發現身邊到處都是不曾發覺的題材。
👉作法:
- 在一天結束之後,回想今天有哪一件事可以變成一個值得說給朋友聽的故事。
- 花大概 5 分鐘,用幾句話寫下來。
感恩日記(Gratitude Journaling)
這個其實我忘記是在哪看到的,但有很多人和很多研究,都有提到感謝的力量。
👉好處:
- 更珍惜身邊的人事物,更能發現世界的善意。
- 每天其實都比想像中的還要美好。
👉作法:
- 每天結束之後回想至少三件值得感謝的人事物,寫在日記裡。
以上這些方法,我目前執行了一週,也許等年中或年末再來分享使用心得!(如果有成功繼續下去的話XD)
參考資料:
Replace Your To-Do List With Interstitial Journaling To Increase Productivity:https://betterhumans.pub/replace-your-to-do-list-with-interstitial-journaling-to-increase-productivity-4e43109d15ef
Change Your Life by Journalling in 2024: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8vwGLMTx5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