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風險創業』基本邏輯

2024/02/10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回到創業最初的「基本邏輯」,創業的基礎還是跟人的本質有關,那就是「性格」。

不管是因為生理影響心理,又或是心理影響生理,易怒焦躁的狀態並不適合創業。

從上一篇所提到的「能力陷阱」得知,當創業者是以自己會甚麼為出發點創業,而非真的想要解決甚麼「實際問題」時,就是最危險的時刻。

我自己就是工程師創業的,每次講到「能力陷阱」,都會反思自己是不是也掉坑了。

很多時候「技術」出身的人會特別著迷於最新的技術,而非這個技術能幫客戶解決甚麼問題,或幫社會帶來甚麼價值。

另外,本章節開宗明義就講到「現金流」,其實不管是企業或是個人,現金流就是命脈,一旦被斷、神仙難救,不管做甚麼事情,先想清楚自己的「安全防護網」有沒有架好,那就是短期的現金流是否能夠支撐日常用度,這點非常重要。

當我聽到「皮質醇」的作用與壞處時,就在想每次突然爆氣的時候,難道當下是被皮質醇濃度過高所影響到,因為我事後都會覺得有點莫名其妙,為何會這麼生氣。

換個想法,如果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緒,會不會能抑制皮質醇的分泌呢? 真是個有趣的壓力荷爾蒙阿!

按照書中所說,那每天一早起來應該先做自己喜愛的事,讓身體分泌「催產素」,使人變得更淡定與愉快。

把自己的生活過好,同時也把公司的事做好,對未來充滿信心,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本章重點摘要如下:

  • 做企業最重要的是「現金流」,而不是淨資產;如果現金流永遠處於緊蹦的狀態,一旦遇到資金市場緊縮,就有可能斷炊。
  • 人永遠會「下意識選擇」自己最熟悉的那條路,如果小時候熟悉的路線是痛苦和壓力大,那麼在創業時,二話不說就會選擇那條那你感覺最痛苦的道路;如果小時候是熟悉的是喜悅、快樂和自信,那麼很自然地會選擇那條安全、舒適的創業道路。
  •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認知局限」,我們必須「理解」父母在認知局限下做出的選擇。唯一一種正確的對待方式,那就是感謝。
性格對創業的影響是最大的,這也是創業的基本邏輯之一。
  • 三個生理學上的概念:催產素、腎上腺素和皮質醇。
  • 「催產素」是大腦產生的一種荷爾蒙,男女都有,是人與人之間親密關係的起源;當人體催產素濃度上升時,會隨之釋放大量能夠緩解壓力、延緩衰老的荷爾蒙,並促進細胞新生。
  • 「腎上腺素」是人體分泌的一種荷爾蒙。當你經歷某些刺激,或承擔巨大壓力時,身體就會分泌這種化學物質,它會為身體活動提供更多能量,使你的反應更加快速。
  • 當你挑戰危機、感受其樂無窮時,依靠的就是腎上腺素的力量,它會讓你處理興奮的狀態。但當你每天面對的都是「挑戰還是逃避」的困境抉擇時,創業風險係數就會比較高。
  • 「皮質醇」俗稱壓力荷爾蒙,是腎上腺皮質在緊迫反應裡產生的一種荷爾蒙。體內過多的皮質醇會讓血糖升高、食欲增加、體重上升以及感到疲勞等。
  • 皮質醇濃度過高,還會讓你比其他人更容易焦慮、發飆、莫名其妙生氣;很多創業家後來得了癌症、抑鬱症或心血管疾病,都跟皮質醇的濃度過高有關。
  • 催產素可以抵消皮質醇的負面作業,所以要懂得愛,才能分泌催產素,變得淡定、愉快。
  • 「性格決定成敗」性格如果易怒,總是處在與人爭鬥的狀態中,腎上腺素的濃度就會過高,皮質醇的指數也會變高,就更容易焦躁不安、發怒。
  • 這是一個「惡性循環」,也是一個死結;不僅會讓創業過程充滿艱辛和風險,還會危及健康。
  • 如果性格較為平和,帶著愛與希望創業,那更容易分泌大量的「催產素」,自然地接受新生事物,帶著快樂的心情面對創業中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
性格好的人,創業的結果往往壞不到哪兒去。
  • 「低風險創業」的底層邏輯有很多,其中最為核心的當屬「優雅地解決一個社會問題」。
  • 這個世界上所有偉大的公司,都是因為解決了一個巨大的矛盾才有所「成就」。
  • 「經營的本質」就是遇到矛盾,然後解決矛盾。所有偉大的創新都是完成不可能的使命。
創業者最重要的力量就在正視矛盾、解決矛盾,而不僅僅在發現。
  • 發明人創業風險很大。因為他們愛的不是他要去解決的社會問題,而是他的發明;一旦遇到問題,他想的不是最好的解決方案,而是要將他的發明推廣到全世界。
  • 很多發明人只關心自己的發明,而不關心這個發明到底能解決哪種社會問題;發明的目的應該是有「效率」解決當前存在的社會問題,而不是帶來新的問題。
創新不是基於推理,而是要為人服務。你要不計一切代價展示聰明還是選擇善良?
  • 當某項發明僅僅是為了展示創業者的聰明才智,而非以社會存在的問題為「出發點」,在大部份情況下都會以失敗告終。
  • 「相信才能看得見」;管理就是最大限度地激發他人的善意。
  • 如果創業者在潛意識中帶有大量的鬥爭色彩、艱苦意識以及人性本惡的假設,那麼他所做的事情都會不自覺的引發他人的惡意。
  • 請把創業視為「人生的修煉」的過程。
閱讀可以用最低的成本來獲得別人經驗,培養閱讀能力,一生受益。但要記住,別只讓自己的大腦永遠處於「輸入狀態」,要適當地「輸出」自己的想法。透過閱讀輸入,再利用寫作輸出,就像「費曼學習法」說的一樣,教授到別人能夠了解,自己才算是領悟了這門學問。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