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別太認真 認真怎可放開自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大學學籍失效了,意味著我已不能再去見那陪伴過我四年間走過不少情緒低谷的大學輔導員。每次見面前,我總期待是否能在隱蔽於廣場大樓某一角,佈置舒適、溫馨的素色房間裡,把內心中壓得我寸步難行、透不過氣來的厭世陰暗面卸下一小塊,換回一點點對未來前路盼望的火花。然後人模狗樣的,走回這個異常沉悶,卻又驚喜十足的世界。


生活有時候還是很神奇的。有一次我剛推開大門走到廣場,就看到了張敬軒和謝安琪。他們在參與一個突擊的大學巡迴頒獎禮。我饒有趣味的看了一會兒迅速聚集的人群,拍了幾張模糊的照片放上IG打卡,就走了。


至少我現在還記得我那天下午見過他們,而不是那個學期上了些什麼課。


————————————————————————


我曾想像過,我和輔導的最後一次見面會是怎樣。


「我的大學是過得渾渾噩噩的。」


「沒有記憶了嗎?」


「沒有。」


我們繼續在靜謐中對視。


「空白一片,只記得幾個Python library names, 幾個Consulting models,幾個Accounting terms,所以當程序員、銀行家,還是會計師都不太夠專業。還記得躺到下午三點才勉強翻身下床,去吃個下午茶,再去『摺』圖書館,趕deadlines。」


「想想如果是換了另外一條路的你,現在會怎麼樣?」


我捲起早已駝著背的身子,低頭沉思時,腦海無法控制的跑過幻想的走馬燈。過了十數秒後,我才徐徐回答:「幹著一樣的事,衹是,換了地方。浪費更多金錢去交學費和生活費,罪咎感更大。但好像那時我是更想去走外國那條路,因為想證明自己,也想逃避面對自己對香港的失望和灰心。」


創作者正在準備中
請加入 時燼的沙龍 了解最新動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時燼的沙龍
1會員
35內容數
🚬 時間的灰燼 ✍️ Columnist&guest editor at 電笠 🤝 歡迎合作/邀約/約稿
時燼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2/14
這裡的人都走的好慢,我起初常常走路時幡然發覺周遭的人都仿佛在退後。於是我才開始提醒自己,還是從著這裡的生活節奏吧。「趕住去死咩」。 這裡的街上也比香港冷清,大概十時左右便只剩數個不緊不慢地遊蕩的老人。 此時走到街上,我會想起與妳並肩在昏黃街燈下悠悠散步的日子。 那時的我會故意放慢腳
2024/02/14
這裡的人都走的好慢,我起初常常走路時幡然發覺周遭的人都仿佛在退後。於是我才開始提醒自己,還是從著這裡的生活節奏吧。「趕住去死咩」。 這裡的街上也比香港冷清,大概十時左右便只剩數個不緊不慢地遊蕩的老人。 此時走到街上,我會想起與妳並肩在昏黃街燈下悠悠散步的日子。 那時的我會故意放慢腳
2024/02/14
自我懂事以來,我心底總帶著一種人生不應只該如此的失落。我時刻意識到,我和現在身處的空間其實是可以抽離的。我這秒跟我母親說我愛吃炸魚薯條,其實大多並不是因為我真的喜歡吃,而是因為我實在想不到,我此刻想吃的是什麼,但她居然往往就這樣信了。 內心跟表象居然可以完全毫無關聯,所以我就想,這是代表我永遠
2024/02/14
自我懂事以來,我心底總帶著一種人生不應只該如此的失落。我時刻意識到,我和現在身處的空間其實是可以抽離的。我這秒跟我母親說我愛吃炸魚薯條,其實大多並不是因為我真的喜歡吃,而是因為我實在想不到,我此刻想吃的是什麼,但她居然往往就這樣信了。 內心跟表象居然可以完全毫無關聯,所以我就想,這是代表我永遠
2024/02/14
文人都很喜愛用雨作浪漫和淒美的聯想。 一覺醒來,瞟到窗外下雨後,視聽的意象落到名家筆下,會揮灑成以下句子 : 「生鏽的感情又逢落雨天,思想在煙圈裡捉迷藏。 推開窗,雨滴在窗外的樹枝上霎眼。 雨,似舞蹈者的腳步,從葉瓣上滑落。 扭開收音機,忽然傳來上帝的聲音。 我知道我應該出去走走了。」
2024/02/14
文人都很喜愛用雨作浪漫和淒美的聯想。 一覺醒來,瞟到窗外下雨後,視聽的意象落到名家筆下,會揮灑成以下句子 : 「生鏽的感情又逢落雨天,思想在煙圈裡捉迷藏。 推開窗,雨滴在窗外的樹枝上霎眼。 雨,似舞蹈者的腳步,從葉瓣上滑落。 扭開收音機,忽然傳來上帝的聲音。 我知道我應該出去走走了。」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粉專改為自在窩之後,真的太自在了!完全長草狀態了! 暑假得知自己轉學考成功後,真的有一種不真實的感覺。 求學時代的自己,其實身體常常是不舒服的狀態。 只要有壓力,我不是嗜睡就是掛急診。 常常覺得自己不是一個讀書的料,但又很努力地讀書。 文科可以拿很高分,但理科完全就是個位數。 後
Thumbnail
我的粉專改為自在窩之後,真的太自在了!完全長草狀態了! 暑假得知自己轉學考成功後,真的有一種不真實的感覺。 求學時代的自己,其實身體常常是不舒服的狀態。 只要有壓力,我不是嗜睡就是掛急診。 常常覺得自己不是一個讀書的料,但又很努力地讀書。 文科可以拿很高分,但理科完全就是個位數。 後
Thumbnail
他們很好,但我恐怕沒有機會再靠近一點。
Thumbnail
他們很好,但我恐怕沒有機會再靠近一點。
Thumbnail
  從「老師」變成「學長」,悠悠轉換得自然,高中時不請自來的鬱悶感,在大學校園裡好幾趟的腳踏車環校玩耍間煙消雲散。大學果然真很大,大到明明她跟章軒都在同一間學校,圖書館也好、學校餐廳也好,或是悠悠會去拜訪的男宿也好,可以完全見不到面。她感覺自己不再跟章軒來往後,感受到的愜意與自由,是他們青春期的傷口
Thumbnail
  從「老師」變成「學長」,悠悠轉換得自然,高中時不請自來的鬱悶感,在大學校園裡好幾趟的腳踏車環校玩耍間煙消雲散。大學果然真很大,大到明明她跟章軒都在同一間學校,圖書館也好、學校餐廳也好,或是悠悠會去拜訪的男宿也好,可以完全見不到面。她感覺自己不再跟章軒來往後,感受到的愜意與自由,是他們青春期的傷口
Thumbnail
一切都是我的甜蜜幻想,人生哪有那麼簡單?
Thumbnail
一切都是我的甜蜜幻想,人生哪有那麼簡單?
Thumbnail
畢業十年了重新踏入校園 其實蠻期待的 一直以來都很喜歡學習新事物 在上班期間有時候會去上一些產業人才投資方案的課程 上過攝影課、韓文課、不動產經紀人的課、吉他課 不管是跟工作有關無關我都是一個熱愛學習的人 但老實說是因為我常常感受到焦慮且總覺得自己不足 所以拼命的學習但這些學習是真的有用
Thumbnail
畢業十年了重新踏入校園 其實蠻期待的 一直以來都很喜歡學習新事物 在上班期間有時候會去上一些產業人才投資方案的課程 上過攝影課、韓文課、不動產經紀人的課、吉他課 不管是跟工作有關無關我都是一個熱愛學習的人 但老實說是因為我常常感受到焦慮且總覺得自己不足 所以拼命的學習但這些學習是真的有用
Thumbnail
我很想念那段在學校裡的日子:有你,有我,有人們,有朋友,許多人坐下來一起討論事情。
Thumbnail
我很想念那段在學校裡的日子:有你,有我,有人們,有朋友,許多人坐下來一起討論事情。
Thumbnail
不要迷戀深淵的縱身一躍,而要嚮往天際的翱翔翻飛。 這是一個憂鬱過多的年輕世代。我們師生在各自的道路上,兜兜轉轉,進到了同一間教室,這是千山萬水後奔來的緣分。選擇坐在最邊緣的位置的,不在少數。只要願意回應我的話語的,我便一定全力維護他(她)。來一個,救一個。別讓遺憾太多。
Thumbnail
不要迷戀深淵的縱身一躍,而要嚮往天際的翱翔翻飛。 這是一個憂鬱過多的年輕世代。我們師生在各自的道路上,兜兜轉轉,進到了同一間教室,這是千山萬水後奔來的緣分。選擇坐在最邊緣的位置的,不在少數。只要願意回應我的話語的,我便一定全力維護他(她)。來一個,救一個。別讓遺憾太多。
Thumbnail
我在輔大讀研究所時的種種不適應,導致我一直懷念在台大快樂的日子。我常在聖心堂的彌撒結束後回台大校園走走,看看以前上課的地方,還跑到總圖辦了張校友借書證,以便賴在裡面看書報……
Thumbnail
我在輔大讀研究所時的種種不適應,導致我一直懷念在台大快樂的日子。我常在聖心堂的彌撒結束後回台大校園走走,看看以前上課的地方,還跑到總圖辦了張校友借書證,以便賴在裡面看書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