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現場1 : 老師妳會跳科目三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前情提要 : 教學現場是我的沙龍【我要長大!!】中的第二個系列主題,因為對教學很有興趣,所以想記錄我在不同領域教學時學習到的事~

 

在小學熱舞社教課的時候,小朋友問過我和另一位老師會不會跳科目三,我們兩個都不會,於是小朋友就開始七嘴八舌地教我們跳,我因為看不太懂所以亂學一通,換來他們的尖叫、大笑聲,這是我那天上課很開心的回憶之一。

 

其實看到小孩跳科目三,我是很開心的,一方面是看他們自己跳得很開心,另一方面是覺得他們能透過自學與練習來學舞其實很厲害,也希望他們能帶著這份成就感與經驗,感受到跳舞的樂趣,繼續學習下去。

 

我在他們的年紀時,也是因為SUPER JUNIOR的SORRY SORRY、少女時代的GEE,以及WONDER GIRLS的NOBODY等韓國MV舞蹈在亞洲流行起來,因而開始自學跳舞、愛上舞蹈,長大一點之後再去學習街舞。現在舞蹈在臺灣以及全世界都變得更普及,很大程度是由於韓國kpop文化的流行,偶像的舞蹈難度逐代提高,也讓粉絲的舞蹈能力越來越好;而YOUTUBE、IG等社群平台讓大眾能分享影片或者發起有趣的舞蹈挑戰,讓跳舞的門檻變得更低、更容易親近。很多人其實和自己的身體很不熟,透過簡單的舞蹈開啟對身體的認識不失為好方法。

 

反對中國文化滲透臺灣的人大多很排斥科目三,

於是我想 : 「不跳科目三的話,臺灣有什麼歌是可以跳的呢?」

這個問題我和朋友去KTV唱歌時也會想,因為臺灣的KTV幾乎沒有韓國歌曲,如何滿足我們愛跳舞的心呢!?我首先想到的是小學運動會都會跳蔡依林的歌,早期的【美人計】、近一點的【玫瑰少年】,接著想到最近在關注的臺灣女團選秀節目【未來少女】,裡面的「緋紅魅影」,她們在節目上表演的每首歌跟舞我都超喜歡 ! 而且實力很強,聽第一首【BO$$Y】就入坑。其實臺灣有編舞的歌曲有很多,也有非常多厲害的舞蹈老師,只是這些舞連在臺灣也未能掀起學習的風潮,因此很難勝過中國的科目三。

 

不久前五月天主唱阿信在演唱會上跳科目三,也引發社會的討論。以五月天在臺灣的名聲、地位以及資源,他們也很有機會創造出以自己的歌為主的舞蹈,讓社會大眾學習與模仿,但是他卻選擇中國的流行事物來與大家同樂,我對此感到很可惜。

 

這學期我想多教小朋友臺灣的舞曲,或是用臺灣歌手的音樂來編舞,像哈妹老師就很常用中文歌來編舞,好美 ! 此外我也要把緋紅魅影和蔡依林的歌學起來,目前還在學的美人計很多漂亮的voguing動作,相信也是很棒的教材~


raw-image



四大主題 : 東南亞移民工在臺灣的生活、馬祖西莒打工換宿小故事、讀書分享、設計最適合自己的職涯的實驗故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我原先以為異化是指做著看不見價值的工作項目,現代來說像是跑行政公文,過去則是在工廠流水線工作等等,生產著不是自己使用的產品;其實為了工作賺錢養家活口,我們沒辦法跟自己的家人多相處,反而要去服務別人的家人,甚至還會把氣出在自己家人身上,我想這件事就是異化了。
有次和姊姊們逛夜市時,我在猶豫是否要買一件衣服,我姊說了一句話 : 「一定會有更適合的」意思是要我不用急,也不需要遷就自己,這句話我也會在生活中用來提醒自己,去追求更滿意的事物吧! 「如果你有值得追求的目標,那就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版本,而不是為了保護自我而淡化的版本」作者也這麼說。
我發覺自己什麼都想做好,然而這個「好」其實很空泛飄渺,缺乏明確的指引,或是可以量化評估的指標,這也導致了我容易迷失自己。是時候要去定義自己的成功、自己的「好」了。
最近在工作上遇到一些事情,是我認為沒那麼公平的,同樣的事情,A可能比B做得更不用心,卻因為運氣好或某些原因,沒有被發現,而B卻會被指責、承受壓力。其實,一樣的事情,我在職場中並不是第一次遇到了,只是在過去,我是A,同事是B,這次換成我當B,看著那幸運的A。
他回答﹔「我有碰妳嗎?」我說﹔「上禮拜、上上禮拜、上上上禮拜都有,你可能太習慣了所以沒發現」,然後他向我道歉完,我就轉身離開,走了幾步後開始跑了起來。 我覺得很噁心。 我的身體從事發前到當天睡前都在發燙,就算是我正在打字的此刻也一樣。
今年下半年,我做了與過去截然不同的生涯選擇,我找到舞蹈教學的工作,將時間都花在跳舞上,不只三日不讀書,而是面目可憎了三個月。選擇跳舞工作的我,是想一圓從小就有的跳舞夢,一邊精進舞蹈能力,一邊用跳舞來賺錢;我的心裡覺得很新鮮有趣,同時卻隱約感覺到和過去的自己有某種斷裂。
我原先以為異化是指做著看不見價值的工作項目,現代來說像是跑行政公文,過去則是在工廠流水線工作等等,生產著不是自己使用的產品;其實為了工作賺錢養家活口,我們沒辦法跟自己的家人多相處,反而要去服務別人的家人,甚至還會把氣出在自己家人身上,我想這件事就是異化了。
有次和姊姊們逛夜市時,我在猶豫是否要買一件衣服,我姊說了一句話 : 「一定會有更適合的」意思是要我不用急,也不需要遷就自己,這句話我也會在生活中用來提醒自己,去追求更滿意的事物吧! 「如果你有值得追求的目標,那就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版本,而不是為了保護自我而淡化的版本」作者也這麼說。
我發覺自己什麼都想做好,然而這個「好」其實很空泛飄渺,缺乏明確的指引,或是可以量化評估的指標,這也導致了我容易迷失自己。是時候要去定義自己的成功、自己的「好」了。
最近在工作上遇到一些事情,是我認為沒那麼公平的,同樣的事情,A可能比B做得更不用心,卻因為運氣好或某些原因,沒有被發現,而B卻會被指責、承受壓力。其實,一樣的事情,我在職場中並不是第一次遇到了,只是在過去,我是A,同事是B,這次換成我當B,看著那幸運的A。
他回答﹔「我有碰妳嗎?」我說﹔「上禮拜、上上禮拜、上上上禮拜都有,你可能太習慣了所以沒發現」,然後他向我道歉完,我就轉身離開,走了幾步後開始跑了起來。 我覺得很噁心。 我的身體從事發前到當天睡前都在發燙,就算是我正在打字的此刻也一樣。
今年下半年,我做了與過去截然不同的生涯選擇,我找到舞蹈教學的工作,將時間都花在跳舞上,不只三日不讀書,而是面目可憎了三個月。選擇跳舞工作的我,是想一圓從小就有的跳舞夢,一邊精進舞蹈能力,一邊用跳舞來賺錢;我的心裡覺得很新鮮有趣,同時卻隱約感覺到和過去的自己有某種斷裂。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前幾天,跟一位朋友聊當模特兒老師的近期狀況 讓我重新審視教學的內容與模式📕
近期韓劇「外傷重症中心」熱播,劇中醫療現場的高壓與挑戰,醫生分秒必爭搶救生命的樣態引人入勝。然而,教育現場的老師,又何嘗不是如此?許多孩子滿身傷痕,可能來自家庭冷漠、社會壓力,或是一次次失敗帶來的自我懷疑與放棄。他們的眼神充滿無助,彷彿在問:「老師,我還有救嗎?」 然而,當醫療體系崩壞,再優秀的醫
本篇重點 : 為什麼選擇成為線上老師?|遠距上課的優缺點|面授課&遠距課的比較 開始線上教學也差不多第五個年頭,加上在校實習也七年左右了,雖然不是十年、二十年的資深老師,但也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與心得, 想紀錄一下自己一路走來的血淚史((˃ʍ˂)),希望也能幫助到想從是華語教學工作的人。
在碩博士的學術生涯中,學習往往被認為是嚴肅的、集中的活動,如閱讀文獻、撰寫論文、參加學術會議。然而,日本作者荒木博行與海老沢潮在《独学の地図》中提出了一個新穎的觀點:學習不僅限於課堂和研究,而是發生在我們體驗生活的每一個瞬間。學習可以被定義為「體驗前後的差異」,這一觀點對碩博士生具有特別的啟示性,讓
聽一個到台灣求學的外國人說,因為語文基礎差所以需要在心裡把老師講的中文念好幾遍才能理解意思…… 就覺得,這情形我也有過啊? 難道我其實是外國人?! 大概進入國小正式開始有系統的學習之後,我就一直不太能理解為什麼一個老師用一個方式就要三四十個小孩都達到一樣的理解?是這樣的,如果在開始
Thumbnail
昨天是ABC小朋友上課的第一天,真是把我們三個老師搞得哭笑不得🤣° 早上老師幫他上數學的時候,我們發現孩子看不懂中文,需要用英文解說題意,這孩子非常的smart,解說之後立馬可以作答,這時姊姊鬆了口氣,慶幸自己是留英回來的° 中午之後則是正音課程開始,跟這孩子講中文真的是雞同鴨講,
Thumbnail
經驗分享教學心得,從高中文學到華語教學,面對不同年齡、背景的學生,教學策略大不同。分享教學重點和融入遊戲的方式,並保持學生學習興趣。下週總複習即將來臨,期待進一步分享!
Thumbnail
一位媽媽在面對職場轉職需求時重新拾起英語,發現Atlas101的線上課程。該課程以託福和雅思考試為基礎,並提供發現式學習法,助你全面提升英語能力。
Thumbnail
前幾天,跟一位朋友聊當模特兒老師的近期狀況 讓我重新審視教學的內容與模式📕
近期韓劇「外傷重症中心」熱播,劇中醫療現場的高壓與挑戰,醫生分秒必爭搶救生命的樣態引人入勝。然而,教育現場的老師,又何嘗不是如此?許多孩子滿身傷痕,可能來自家庭冷漠、社會壓力,或是一次次失敗帶來的自我懷疑與放棄。他們的眼神充滿無助,彷彿在問:「老師,我還有救嗎?」 然而,當醫療體系崩壞,再優秀的醫
本篇重點 : 為什麼選擇成為線上老師?|遠距上課的優缺點|面授課&遠距課的比較 開始線上教學也差不多第五個年頭,加上在校實習也七年左右了,雖然不是十年、二十年的資深老師,但也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與心得, 想紀錄一下自己一路走來的血淚史((˃ʍ˂)),希望也能幫助到想從是華語教學工作的人。
在碩博士的學術生涯中,學習往往被認為是嚴肅的、集中的活動,如閱讀文獻、撰寫論文、參加學術會議。然而,日本作者荒木博行與海老沢潮在《独学の地図》中提出了一個新穎的觀點:學習不僅限於課堂和研究,而是發生在我們體驗生活的每一個瞬間。學習可以被定義為「體驗前後的差異」,這一觀點對碩博士生具有特別的啟示性,讓
聽一個到台灣求學的外國人說,因為語文基礎差所以需要在心裡把老師講的中文念好幾遍才能理解意思…… 就覺得,這情形我也有過啊? 難道我其實是外國人?! 大概進入國小正式開始有系統的學習之後,我就一直不太能理解為什麼一個老師用一個方式就要三四十個小孩都達到一樣的理解?是這樣的,如果在開始
Thumbnail
昨天是ABC小朋友上課的第一天,真是把我們三個老師搞得哭笑不得🤣° 早上老師幫他上數學的時候,我們發現孩子看不懂中文,需要用英文解說題意,這孩子非常的smart,解說之後立馬可以作答,這時姊姊鬆了口氣,慶幸自己是留英回來的° 中午之後則是正音課程開始,跟這孩子講中文真的是雞同鴨講,
Thumbnail
經驗分享教學心得,從高中文學到華語教學,面對不同年齡、背景的學生,教學策略大不同。分享教學重點和融入遊戲的方式,並保持學生學習興趣。下週總複習即將來臨,期待進一步分享!
Thumbnail
一位媽媽在面對職場轉職需求時重新拾起英語,發現Atlas101的線上課程。該課程以託福和雅思考試為基礎,並提供發現式學習法,助你全面提升英語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