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方格子鐵人賽計畫來到第七天,本來打算今天要更新行銷觀點,想了想,寫寫W吧。
W是女生,個性慢熟敏感,在群體中往往是最安靜的那位。然而只要熟起來就會發現她的熱情很內斂,而且與人往來十分真誠,總是「事事有回覆,件件有後續」。W的朋友圈多為相熟長達十年以上的好友,可見其真誠待人的程度。然而 W 卻是著名的「怪人磁鐵」。
她總是吸引到莫名其妙的桃花(也許該稱之為爛桃花),而有趣的是,這些對象向W尋求愛的時候,往往是對方正處在極度低谷的時候。幾年前她被一位曾經的好友瘋狂追求。兩人認識許久,因為年紀差距且對方早有家室,所以W未曾多想,畢竟每次聚會對方的另一半也會同行,大家都認識彼此,一切非常公開透明,然而有一天對方就變了。
他開始早晚噓寒問暖、每天找話題聊天、找案子給她做。而某天一起對方更開始聊起她的夫妻關係如何冷淡、另一半如何難以溝通,最後的引爆點,則是對方試圖聊限制級話題並邀約。
W表明自己只將對方當普通朋友看,全數拒絕。不料對方在碰壁幾次後直接翻臉,痛斥W忘恩負義、如何糟蹋他的一片赤誠⋯⋯等等。後來W在不堪騷擾之下將對方封鎖,她憂鬱了一陣子才慢慢找回生活的步調。不過這故事還沒完,幾年後某一晚,在W都快忘記有發生過這件事後,她收到一通陌生的簡訊:那是來自對方的道歉訊息。
對方先是陳述自己那段時間是如何低潮才會做出那些事,懇求W的原諒。W思考幾天後回訊,訊息中請他好好生活、往後不必聯繫,然後將這個號碼繼續封鎖。
不過,這也只是W遇過眾多騷擾事件的其中一個,只是情節大抵都非常類似:一些在感情生活中低潮的人找W訴苦、W認真聆聽並安慰、他們開始試圖越線。近年來已經發生三次。
W曾經問我,難道溫柔待人也錯了嗎?她只是認為訊息有來有回是禮貌,更何況朋友一場,看到對方心情不好,能力所及內能夠幫忙開導也算一種朋友義務,為什麼她只是做了朋友該做的事,就要反被這些人攻擊呢?
他們只是把止痛藥弄錯成解藥而已。
人在最黑暗的時候,對於「被愛」感的渴求就會越強。W擅長傾聽也擅長安慰人,對於溺水者來說,提供了一種被重視的感覺,是一種心靈浮木。
在因為生活不如意消沈的時候,難免就會懷疑起自己的價值,同時質疑自己是否值得被愛。W的傾聽與鼓勵就像止痛藥,可以緩解他們的痛苦,最後他們依賴、愛上W這帖止痛藥。
止痛藥的作用是緩解不舒服,讓身體在康復過程中別那麼不堪忍受。但「止痛」不是目的,康復本身才是。當對方將舒緩痛苦與解決痛苦混淆在一起,事情繼續演變下去,對方想越線似乎也不難理解。
W是有血有肉的人,她不堪無止盡的索求,更何況是越線的索求。她想要(她也有責任)去保護自己的界線,這行為也觸怒了對方,於是對方開始攻擊她。
不過,難不成要扼殺對人的溫柔與尊重,從此對待旁人一律從60分開始才是對自己最安群的嗎?
如果答案是「YES」,那這世道對溫柔的人也太殘酷。
如果答案是「NO」,但未來萬一再發生一樣的事呢?
應該沒有人能一直將自己放置在這種境地而不委靡。
想一想,就覺得很心疼。
人都說越黑暗的時候光越耀眼。或序這是因為黑暗非常需要光芒。那麼又有誰知道光芒需要什麼呢?有誰來聽聽光芒的需求呢?
兩邊我都覺得挺悲傷的。
對於需要靠「被愛感」「偏愛感」來療傷的人們,願你們早日從傷痛中解放,但也請認清不論誰的包容都是非常珍貴的禮物,並且沒有誰有義務無止盡地提供。
唯一能永久照耀自己的那道光不在外面,你自己的心裡面。
止痛藥也不是解藥,解藥永遠都在自己身上。
也願W能早日從這種挫折中走出,未來每一天,生活中都充斥著善良、正直、體貼的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