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的葡萄乾(很感人)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到中鋼的外包商工作也一年多了…

 在職場上,包含在部隊的生涯也是,我一直很努力的想當個邊緣人。

 把工作做好,把人帶好,保持靜默,長官(老闆)不會注意到我就好。

 也沒想要去當隻領頭羊,更對那種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位置沒興趣。

 

只想安安靜靜的領著薪水,或是當個薪水小偷,低調順暢的喘著氣就好。

 永遠都是,不求第一,但求不敬陪末座即可。

 穩穩當當的當個「老二哲學」的奉行者。

 

怎奈,自己那種不喜歡被啃,和自視正義的性格,卻每每把自己推到了風口浪尖…

 

 從以前,不論甚麼鳥78會議,只要沒人點我的檯,待會議一結束,

我能馬上遁入散會的人海中,消失的無影無蹤,彷彿我沒來過。

 

 今天,在煉鋼廠的主任會議上,忽然被點了檯!

 主任「W□□□顏明政」!

 原本,已經低著頭偷滑手機的我,忽聞自己的名字被點…

 我慌張的抬起頭左顧右盼了一下,尋找剛剛那個叫我名字的聲音。

 當下一股不祥的預感冉冉的襲上心頭。

 我腦袋飛快的運轉著!

 一幕一幕如跑馬燈的倒帶回想著,這個月我轄管的2個廠,好像沒甚麼大缺失發生吧?

 可是,幹嘛點我名呢?

 從被點名開始到這裡,頂多就幾秒鐘,但心裏卻是有千軍萬馬的問號與忐忑!

 「我們恭喜顏明政,榮獲2月份最佳工安進步獎,獎金1000元」主任

 這樣的會議,我已經開過8次了,就沒看過會議上頒過甚麼進步獎。

主任:

「那個…顏明政」 

「你要不要發表一下得獎的感言?」

 嗯…

 主任,我可不可以等獎金有1000萬時,在發表得獎感言?

 語畢,整個會議室哄堂大笑。

 

 記得,上一次得進步獎的時候,那是在國中三年級上學期的第二次月考…

 你們絕對想像不到我進步的軸距到底是幾分?

 A:1分!

 當司令台上一直重復著…

 「三年12班顏明政」

 「三年12班顏明政」

 「三年12班顏明政」

 但,當下正趁著蹲下時,跟同學抓起小石子,就玩起了方格子裡OOXX攻防的我,

 根本沒去理會周遭的聲音,更不知道,司令台上此時此刻正呼喊著我的名字。

 

同學們看著司令台上的聲聲呼喚,而我卻無動於衷...

全班的同學,開始如狐蒙ㄧ般的伸長了脖子,探著頭,在隊伍裡搜尋我的身影…

玩的正入神的我,對同學的呼喚,那是一點也沒感覺,我依然跟蹲在我對面的同學,

沉浸在那泥土地上的小方格的廝殺之中。

 

直到,老師也產生了疑惑,扭過頭來,看著我們兩個低著頭在廝殺著...

 「顏明政,你在幹嘛?」

 「司令台上在叫你了,還不趕快上去。」

 此刻,我也如狐蒙般的抬起了頭,左顧右盼一臉的狐疑的回了老師?

 老師,我這個月沒幹甚麼壞事吧?

「是誰說你幹壞事了?」

「上台去領獎,快點!」

 喔!

 我一上台,根本不知道我到底上台要領甚麼獎?

 我輕聲地,問了一旁兩個跟我一起上台領獎的同學:

 ㄟ,這是在領甚麼獎啊?

 「進步獎啊!」

 喔!

  

在那九年的國民義務教育裡,只要司令台上叫到我的名字,那肯定沒一件好事!

 要嘛,打架!

 要嘛,幹壞事,東窗事發!

 要嘛,幹壞事,人贓俱獲!

 反正,那段日子裡的經驗告訴我,司令台上只要點到我的名字,那就代表著得去伏

 法了!

 

 但,國中三年級的這次進步獎,是我始料未及的事。

 但,其實這裡面是有一段故事的…

 我們這三年12班的程度,雖然也是B段班,但絕大多數都是偏科比較嚴重的同

 學。

有些同學理科強,有些文科強,沒有人在放牛。

 而我…只有英文比較厲害一點!

 就是,英文從來都沒想考過2位數的分數,棒吧!

反正...

1~5題答案都是「A」,

6~10題答案就都是「B」,

11~15是「C」!


如果,我們去跟A段班的車拚,肯定會有一兩科跟不上。

所以,才會有我們三年12班。


這次月考,全班因為以下的事件,總成績退步很多!

待分數出來後,一堆同學被打慘了!

血肉模糊啊!

 只有我和幾個,負責傳小抄出去的同學幸免於難而已。 


因為...

月考那天,我們的監考老師,是個女老師。

她穿著一襲薄紗的藍色上衣,就跟現在制服酒店,那種薄紗是一樣的那種布料。

一眼就能看穿,薄紗底下的秘密!

 

當大部分的同學們,私底下交頭接耳,竊竊私語的在議論著某個狀況時,我處於

狀況外,只趕忙著把小抄趕緊做好,盡速傳出去。

這個事件,是在考試都結束後,我才知道...

 

原來,那位監考女老師的奶奶跑出來了!

女老師的奶奶跑出來了!

女老師的奶奶跑出來了!

女老師的奶奶跑出來了! 

而且,還帶了粒葡萄乾!

 

而,薄紗的外衣讓女老師的奶奶無所遁形,也讓奶奶的葡萄乾一覽無遺!

就這樣,他們一整天都在偷喵女老師的奶奶,和奶奶的葡萄乾。

以至於,我們幾個傳出去的小抄,根本沒有作用。

他們根本沒時間寫考卷!

因為,大夥們把時間都花在老師的奶奶上了!

 

所以,才會有1分也能得進步獎的我。

    這裡沒有甚麼特別,只是喜歡寫寫字,喜歡讓每個看倌走進,每個真實故事,而身歷其境... 也許,感同身受; 也許,心有戚戚焉...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立夏前的畢業典禮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20年最後的一個冬天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軍校同學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秋葉與酒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
    奶奶的離世與家族關係的反思(2)說一個意外的插曲是嬸嬸和親戚之間的摩擦,小叔一家人回來後嬸嬸對著小叔破口大罵,大意上是說小叔在奶奶住院將近一週的期間不曾去醫院探視過她,奶奶在世時也叨念著都沒看到小叔來看她、還有對小嬸成日無所事事碎念,最後對著奶奶說「你現在沒辦法念他們了,妳就記得託夢去念他們」。嬸嬸的怒火不停,繼續說大伯也沒去醫院
    Thumbnail
    avatar
    桔閔
    2023-10-31
    奶奶的離世與家族關係的反思(1)奶奶她前幾天以高齡88歲在醫院嚥下最後一口氣,家中長輩們說她是個很有福份的人,逝世前沒有經歷到台灣平均八年的臥床期,她在醫院躺了六天,最終在睡夢中離世;除此之外,家族也是子孫滿堂,今天仔細算算發現我們也已經是個近三十人的大家族了,其中還有五個曾孫...
    Thumbnail
    avatar
    桔閔
    2023-10-31
    奶奶的肝硬化其實知道奶奶肝硬化的那一刻感覺還好 過幾年後檢查出奶奶有肝癌 那真是讓我感受到許久沒有發生過的,無法抑制悲傷的哭泣 強忍著淚水也忍不住 心情平復後 慢慢的等待醫師的處置 肝癌雖然經過射頻燒灼後 目前都未復發 但肝硬化所造成的腹水與肌少症卻漸漸的侵蝕著奶奶的生活品質,有時甚至出現失智傾
    Thumbnail
    avatar
    修物誌
    2023-08-29
    奶奶的呼喚扮家家酒啦、跳格子啦、跳繩啦⋯ 然後隔壁的小朋友也都會來一起玩
    Thumbnail
    avatar
    銀河系人魚🧜‍♀️
    2023-05-03
    奶奶的財產如何讓12位孫子繼承?(遺贈、代位繼承與拋棄繼承規劃)1.案例背景 爺爺、奶奶(高齡90歲)有 4 個小孩(甲乙丙丁),4 個小孩又分別有 3 個子女(即孫子,共 12 位,A~L)。 爺爺、大哥甲及小弟丁已於多年前身故。 繼承系統表如下圖: 2.需求 奶奶欲將財產分配給 A~L 共 12 位孫子,於奶奶身故後,由孫子平均繼承。 3.法定繼承人分析 依
    Thumbnail
    avatar
    蔡佳峻
    2022-10-01
    奶奶的「白馬孫子」—2022年8月號281期《蒲公英希望月刊》前幾天,美秀在大街上被孫子公主抱的消息,很快傳遍菜市場。街坊鄰居一見美秀,開口就是「活到這把歲數,還有這種福氣!」「妳真好命!」美秀雖有些難為情,卻藏不了喜悅:「我也想不到,我孫子這麼孝順、這麼帥!」
    Thumbnail
    avatar
    蒲公英希望基金會
    2022-08-03
    avatar
    二宮
    2022-05-25
    奶奶的一篇感性告白那天是年假的倒數第二天;我們帶了幾道菜到奶奶家一起吃飯。 爺爺離開一年多了,奶奶一個人生活,這一路過來的心情,只是她老人家沒有說吧!?一進奶奶家聽到的就是廣播電台的聲音...,或許奶奶其實並不孤單,很多時候奶奶知道的社會時事比我們還多。 新時代的來臨,也是身理與心理年齡交互展現的一種舞台。
    Thumbnail
    avatar
    仔仔
    2022-02-12
    奶奶的神奇菜園,高雄鳥松總說自己任教的學校位處不山不市的地方,其實自己從小生長的地方大概也是不市不郊的,尷尬地夾在中間。以前總會學表哥說話,所以有好一陣子,都會學她們一起喚住在同一個屋簷下的奶奶做「我鳥松的奶奶」。後來到新竹求學,鄉愁泛濫之際,在南邊生活的奶奶和她的小菜園相遇了。更新奶奶和菜園的故事,成了當時的重點樂趣。
    Thumbnail
    avatar
    Annie Chou
    2021-03-21
    奶奶的新車昨天,奶奶買的新車牽來了,是一千三百CC的純白色福特嘉年華。奶奶想擁有自己的車,已經是一個古老的故事了。 大約十二、三年前,她在幾次奮鬥後,終於考得了駕照,便興緻勃勃地想買車,記得那時的標的是福特全家福,一種沒屁股的小車。我們曾一起去表伯開的車行洽談,還讓他請了一頓飯,可是後來再三考慮,覺得經濟方面
    avatar
    JB Tan
    2006-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