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知道,越知道知道得太晚太少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這次規劃爬低山行程,遇見最大的困難是交通。

除了季節是冬天的緣故,我想另外一個原因是路線性質。

不同於夏天去爬的那些大山大路線,為了紓解人潮、為了解決停車場車位不足、為了許多人其實都需要不同點進出,那些路線的公共交通雖然說不上十分發達,但至少資訊清楚。

但查詢低山的登山口資訊,會發現交通方式幾乎都只有開車前往一種:Yamap上面私人分享的軌跡是如此,當地官網上的標示也是。剛好旁邊有遊樂或遊覽設施(滑雪場、溫泉……)的話還比較容易找到目標去自行連結轉乘方式,沒有的話,真的就只好從Google Map上根據停車場位置來撈針。

因此即使查找愛知縣附近冬天能爬的,一下子就找到猿投山,但幾番都因為覺得自己應該到不了登山口,差點放棄。

 

到了名古屋車站的那天傍晚,從loft轉戰好日山莊,就在店門口看到了名古屋近郊低山路線推薦的看板。結了帳,摸了摸掛在旁邊的四角友里的背包後,差點忘記去記錄拍照。

人家都特地把猿投山擺在眼前介紹給我了,還說是愛知縣內最推薦給入門者的山,這下子不去好像會對不起自己。

 

掃瞄了上面的QR code,是好日山莊自己的網頁,有登山路線介紹和民眾投稿的登山心得。

http://www.kojitusanso.jp/tozan-report/detail/?fm=26637

旁邊其他還有:三重縣的多度山、藤原岳,和岐阜縣的鳩吹山。

旁邊其他還有:三重縣的多度山、藤原岳,和岐阜縣的鳩吹山。


但是,介紹看板上「即使從名古屋市內也很方便到達」這句話說的一定又還是開車。

就是沒有人可以告訴我要怎麼搭乘大眾運輸過去。

 

將下載的gpx地圖放大再放大,看到登山口不遠處有神社,猿投神社。

就用神社當搜尋基準,打開Google Map看看附近有沒有公車牌的圖示。

有!而且名稱就如預期的叫「猿投神社前」。

 

(用猿投山登山口為目標,用Google Map路線規畫也有試過,但上面自動轉換給的目的地叫「猿投神社太鼓殿」,我不確定太鼓殿的位置,因此決定自己鎖定能掌握位置的公車站牌)

 

查詢的結果,我要搭地鐵轉乘名鐵到「上豐田」站,再從上豐田站轉乘巴士到猿投神社,然後從神社走到登山口。

 

這天天氣很好,到處灑滿了騙人的陽光。冷是依然很冷但不那麼冷了,難以想像前一天竟然那麼濕,每一個角落都塞滿了水似的那麼濕。

 

搭了往豐田市的列車(對,就是滿街跑的豐田車的豐田市),在上豐田站下車。出站之後,外面除了停車場和馬路此外幾乎什麼都沒有的場景已經嚇不到我了。

還有一個計程車的招呼站,上面有大大的電話號碼。

 

Google了公車站牌的位置,找到了站牌。看看時刻表,怎麼跟我查的差了6分鐘。

想說大概是跟前天御在所岳的巴士一樣吧,以現場為準。

站牌上有QR code,可以顯示公車動態。

掃來看看,覺得真是厲害,連預計會慢幾分鐘都看得出來。

而且,在每一站站名都詳細的排列出來後,我看到「猿投山登山口」這一站,在猿投神社前兩站的位置。

那我為什麼不搭到猿頭山登山口?我好像應該直接搭到登山口下車就對了?

 

玩著公車動態,一邊小抱怨一直顯示delay的訊息,一邊看著對面站牌,想說應該不會是去對面等車吧?

彼時還不知道令人傻眼的自己又要重出江湖。

彼時還不知道令人傻眼的自己又要重出江湖。


明明還有10分鐘,明明到對面去(如果逕自穿越的話)不用30秒鐘,看看之後就算要走再回來也花不上兩分鐘,我竟然寧可站在那裡,也沒有邁開腳步。

執著於「自己完全準確(很難得)的站在Google定位點上」這件事情,忘記了所有定位都有偏差這件事情,尤其這馬路才兩線道寬,前後差不到10公尺。

 

當我盯著手機螢幕,正想著公車不是要來了嗎的時候,隱約覺得對面有甚麼龐然大物開過去,一切都來不及了。

 

我穿越了早10分鐘該穿越的馬路,才確認對面的公車時刻表跟我查的一模一樣。

 

下一班呢?請等兩個小時。

 

該說幸好我常常犯蠢,所以震驚也就是兩秒而已?

立刻搬出最後底線安慰自己:幸好這個蠢不會影響到人身安全。

 

以時間來說,晚兩個小時起登沒有不行,但這兩個小時在這裡要做甚麼?

不想要隨便賦予意義,但剛剛出站時我竟然那麼注意的看到了計程車招呼站的牌子,難道是一種安排?

 

沒空去感覺自我感覺,再次任意穿越馬路,往計程車招呼站走去,打了電話。

五分鐘之後,計程車就來了。

 

司機說,登山口有好幾個,你是要去哪個?

(驚,雖然知道這本來就正常但我沒查到有好多登山口這件事情。)

幸好我知道要去神社,於是說了要去神社那個登山口。

 

利用在車上的時間好好調整心情。

看向窗外,剛好看到名為「登山口」的公車站牌。

打開手機地圖,確認現在自己的所在位置,思考剛剛在公車站的決定。

如果我搭公車,在這裡下車的話?

 

跟司機確認了我不是只要到神社,還要往上到登山口停車場。

 

登山口停車場顯而易見。除了登山告示牌,清潔的廁所也是令人感謝的設備。

 

看見了小心熊出沒的標示。

這次因為是冬天,沒有帶熊鈴。前一週在熊野古道偶有標示,但遇到的人也都沒有帶,因此自己覺得冬天不用帶熊鈴應該是對的。

不過這個標示蠻新的。雖然沒寫日期,可是看不出來是不是夏季或秋天遺留下來的,還是這個季節此處也會有熊。

 

不是那麼確定,只能期望熊熊不要因為今年冬天沒那麼冷就突然醒來。

(這天遇見的人大約有四成有帶熊鈴。

所以到底這一塊區域冬天是不是還是要帶一下比較好,還是那些人本來就很愛掛熊鈴?)

raw-image
raw-image


在我準備的同時,也有幾組人馬正在車子旁邊整裝。

看來即使是週間,猿投山也是一個人氣不小的低山。

 

一開始是林間車道。然後會看到岔路口,要在那邊左岔上行。

似乎巨木、巨岩對日本人來說都是具有靈性的,因此都會個各命名。


raw-image
沒有停下來看解說牌,不知道這個水車的作用。

沒有停下來看解說牌,不知道這個水車的作用。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有稍陡的坡,也有平緩的腰繞道路。

天氣很好,但可能樹多招風(?)一路上風颯颯的吹。

raw-image
raw-image


以山腳下的猿投神社為主社,山上有東之宮、西之宮兩個分社。

如果東之宮西之宮都去,可以繞一個大O,但我選擇的路線就是經東之宮來回。

現在想來有點後悔。以標準時間的路徑規畫顯示,兩者差約70分鐘。當時覺得蛤~~差一個多小時喔,現在覺得,嗯,差差不多一個小時而已嘛。

但就是這樣囉。事後可以有一百種想法,但當下的顧慮也並非不切實際,沒有對錯之分。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走著,也才知道原來這是「東海自然步道」的一部分。

raw-image


看到「黑雲母花崗岩」的解說牌,其實更疑惑了。

花崗岩我知道,但是「猿投型」是甚麼?

想要試著了解的現在,也還是不明所以。

但這才知道除了堅硬的花崗岩,在歷史文化上,猿投地區生產古代著名的陶器。猿投窯從古墳時代到鎌倉時代運作了有千年之久,是瀨戶燒和常滑燒的源流。

瀨戶去過(買了用了也摔了其中一兩個),常滑去過(買了用了千萬別摔啊),但多年來我竟不知道原來他們的起源是這裡。

raw-image


如果早一點知道,我的心情應該會很不一樣吧。

沒辦法,世間所有事物都是越去了解,越知道自己知道得不夠多。

 

看到了往「武田道登山口」的指標。

依照方向判斷,我如果搭公車從「猿投山登山口」那站下車,應該就會走這個武田道上來。

也沒有不行。離線地圖上也有標示路徑,用指標上告知的耗時看來,路程是差不多的。

raw-image


現在已經無從得知,不過當時如果真面臨這個情況,我到底會怎麼做呢?

有點過度依賴既定規畫、不信賴自己臨時更改能力的我,當時會怎麼決定?

 

接著到「大岩展望台」分歧,一定要去看看的。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展望台上人來來往往,有的很親切遇到人都打招呼的,也有的完全不理人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

果然不管哪一國,爬山的人也都是百百種啊。

 

到了岔路口,依照規劃我從東之宮那裏上去。

不過也是到了現在,根據去過的印象,重新審視了手中的地圖,定下心來看閱讀這個告示牌,才覺得我應該要去一下西之宮的。

即使不繞O型,單是從這個點往返西之宮也是很好的選擇,而且那裏看來有很有趣的遺跡,我竟然就這樣沒有去。

raw-image


嘆。

不過,比起依然甚麼都不知道,寧可晚了點還是知道,即使會覺得遺憾。

連遺憾都不知道該遺憾,或許比較幸福但比較悲傷。

 

到了東之宮的外鳥居。

此去一路陡上,還滿有一點運動的感覺。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東之宮規模不小,建築很古雅。

喜歡這裡的氛圍。

raw-image
raw-image
不知道需要多久,還是別隨便外加行程。

不知道需要多久,還是別隨便外加行程。


穿過神社,繼續上行。

有林間的展望窗口可以看向南阿爾卑斯山脈。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繼而來到了山頂的三角點。

展望非常好,四周不是沒遮蔽但風超級大。一路上風都很大但就是山頂的風特別尖銳。趕緊把薄刷毛穿起來,但Alpha Direct本來就不擋風,此時更是無法發揮效用。不想挖到背包底下找外套,只好匆匆拍了照,趕快回頭下山。

raw-image
raw-image
御嶽山和伊吹山都名列百名山

御嶽山和伊吹山都名列百名山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正在想好多人都是繼續往前走,或從那一頭上來的,為什麼呢?

看來完整的走完東之宮和西之宮O型路線的人不在少數。

 

可能是一個離市區不遠、停車方便、路徑清楚,又各種地形都有一點點,爬升下降都不誇張的郊山的緣故,碰到好多三五好友約來聊天健行,也有好多練越野跑的人。

 

回程看到了去程沒有很注意到的青蛙石。

raw-image
raw-image


又回到了東之宮和西之宮路線相通的O型另一頭。

這裡有一個廁所,冬天因為水管可能結冰,所以馬桶不提供沖水。旁邊有好些裝了水的寶特瓶,就用那些來沖馬桶和洗手。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小小的繞了另外一條路走,發現這邊步道侵蝕得好厲害。我整個人都要被包在壕溝裡的感覺。

raw-image
回首再看看這個岔路口

回首再看看這個岔路口

raw-image


下山算是順順利利。快要到停車場的時候,想看看公車班次再決定我要用多少時間在神社裡面晃,結果發現沒有收訊。

raw-image


只好先到了神社再說。

 

猿投神社占地不小,而且我好喜歡這種黑黑舊舊的木造建築。

以為是小地方,但舞台規模相當大──是過往非常興盛繁榮的痕跡。

悠閒繞行,看到了一個像鐘樓的地方。原來這就太鼓殿!Google Map一開始幫我設定的起始點。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有趣的是,猿投神社的鳥居顏色不是一般的朱紅色,也沒有維持原木的顏色,而是漆成暗紅──咖啡的顏色。不只如此,連在馬路邊的外鳥居,顏色竟是暗金色。

到底是為什麼呢?

raw-image
raw-image


金色的鳥居下面就是公車站牌,我早上理應要在那邊下車的站牌。

我現在在對面,確認了時間班次沒有問題,但是還有40~50分鐘的等待時間。

於是在這邊的椅子上(太感謝了竟有兩張長椅)吃起午餐來。

吃完午餐,開始編輯剛剛旅程的App紀錄和照片。可以不用去顧慮照片上傳可能佔掉的網路流量真好,反正這是最後一個整天在日本了。

raw-image
看到對面公車先到,還是嚇得從椅子上彈起來。

看到對面公車先到,還是嚇得從椅子上彈起來。


這次有順利搭到公車,順利回到上豐田站,再順利回到名古屋,順利吃到我的手羽先。

非常感謝這個候車處立牌如此顯眼。否則我連叫計程車要怎麼叫都很傷腦筋!(上豐田是無人站,沒有站務員可以問)

非常感謝這個候車處立牌如此顯眼。否則我連叫計程車要怎麼叫都很傷腦筋!(上豐田是無人站,沒有站務員可以問)


這天一路上最明顯的感覺就是手臂很冷。

氣溫5-6度。上山的時候,單穿Montbell的長袖排汗衣,軀幹部分不會覺得冷,是微微發汗微微涼的舒適。

維持這樣很好因為就不用一直擦汗,頭髮也不太會濕。但手臂很冷,指尖更是凍到發僵。

這時我想到Yamatomichi 的Alpha袖套。

昨天在店裡看到,還正想說這東西有點莫名其妙,我應該不會有用得上的機會吧。

結果這天根本超適合。

如果有那一對袖套,手臂和手掌可以適度保溫和散熱,那一定好完美。

可是如果重來一次我會買嗎?不知道。覺得應該用不上的想法依據是台灣的行山經驗,覺得有需要的情境是日本冬天的爬山心得。

不過此後到底會有多少冬天在日本低山上走的機會呢?這就更不知道了。

 

不知道Alpha袖套這種東西之前,不知道有這種解決方案,因此也就不構成一個問題。但知道了之後,衍伸出新的問題是我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否真的需要它,在買來用過幾次之前,應該都不會真的知道。

 

不知道便不知道,連不知道甚麼都不知道。

一個知道,衍伸出許多的不知道,一整個沒完沒了。

還好我的腦容量有限,托運行李重量也有限,事情還是可以暫時穩當的告一段落。

 

 

本日記錄:

 

https://yamap.com/activities/29671036

 

 

這次才剛結束,就馬上開始期待下次。

雖然可想而知一定又是一個必須不斷解決自己製造的問題的過程,只願白眼總是能好好翻回來歸位。不管甚麼樣的行程,一切的最終目標就是平安完成,然後好好坐在這裡,認真的認真的,用文字,頂住遺忘。

    3會員
    39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山とヤマ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O型的另一邊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經山經海,買東買西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終於到了參拜的時刻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總是忍不住念成 Mallorca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今我來思
    閱讀時間約 14 分鐘
    嗨!東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
    創作者要怎麼好好休息 + 避免工作過量?《黑貓創作報#4》午安,最近累不累? 這篇不是虛假的關心。而是《黑貓創作報》發行以來可能最重要的一篇。 是的,我們這篇講怎麼補充能量,也就是怎麼休息。
    Thumbnail
    avatar
    黑貓老師
    2024-06-29
    閱讀心得—蒙格之道這本書是查理·蒙格的公司每日期刊股東會談話整理匯集,分成股東會報告及股東問答,編者應該是彼得·考夫曼,每年都可以看到股東會蒙格的發言,傳統報紙業逐漸開始沒落,從2014開始,蒙格管理的公司每日期刊主要業務開始長達七年的虧損,可以看到蒙格開始說要轉型,一直到公司轉虧為盈,公司的變化,很慢但有效果。
    avatar
    楊晨寶
    2023-12-20
    蒙格之道:關於投資、閱讀、工作與幸福的普通常識蒙格之道:關於投資、閱讀、工作與幸福的普通常識 偉大的投資思想家查理蒙格每年於「每日期刊公司」股東會的談話,當中包含了蒙格的投資理念和人生觀。
    Thumbnail
    avatar
    蔡孝祺
    2023-12-13
    阿崴閱讀-蒙格之道要是知道我會死在哪裡就好啦,那我將永遠不去那個地方 好書分享:蒙格之道-關於投資、閱讀、工作與幸福的普通常識 2014-2022每日期刊股東會問答 作者:查理蒙格 翻譯:RanRan 天下文化出版 阿伯又來了,今年99歲,與老巴的傳奇合夥人又有書可以看了!這些年發生了許多事情,美國川
    Thumbnail
    avatar
    阿崴
    2023-10-21
    【閱讀摘要】德古拉伯爵:血液與復仇的傳奇_摘自「奇怪的歷史知識增加了!不能只有我知道的趣味歐洲史」這兩天,茶碗蒸一躍成為熱門新聞話題,於是我又去找chat GPT瞎聊🤪 看完chat GPT的回答,我突然覺得我被chat GPT說教了一番,也就是它跟我說「如果你想做A這件事,就用A的方法,而不要妄想著用B的方法達到A的結果」
    Thumbnail
    avatar
    Tsuting Lin
    2023-10-15
    - 閱展雜糧 04 - 劍之道:中國與意大利的武士文化, 香港大館 劍之道:中國與意大利的武士文化, 香港大館
    Thumbnail
    avatar
    The Omnivore 雜糧人口
    2023-09-18
    閱讀速寫——《存在之道》「我相信,只要能提供一個真誠理解的環境,建立一種親近而持續的關係,每個人都能探索並理解自我及自身的問題,並且解決這些困難。」 「 我放手以同樣的信任對待自己的工作團隊,致力建立一個環境,使每個人把整個團體的目標當成自己的責任,團體也為每位成員負責。我獲得授權,我也將這個權力完全下放給團體。」 人本主
    avatar
    月讀聚樂部
    2023-06-15
    知識就是力量?為什麼你知道得越多,卻做得越差?知識就是力量 我想你學習時,一定聽過知識就是力量,這句話,然而知識真的是力量嗎? 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經驗?讀了很多書,看了很多文章,生活卻沒有太大改變,反而越弄越糟糕? 或是在你專研的領域,雖然懂得更多,卻也搞砸許多事。 最近在看人類大命運這本書,提到一個讓我感觸很深很有趣的概念。
    Thumbnail
    avatar
    jimmy
    2021-07-26
    [喜悅之道]: 愛自己的抽抽樂今天翻抽到第4章「愛自己的藝術」。 其中的一個段落寫到: 『如果你每天都想將你的大我帶進你的生活,而增加你的自我之愛,那就找一項靈魂的特質,每當你有一些時間,就去思考它。
    Thumbnail
    avatar
    30女子好生活
    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