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覺得人生到了這個「坎站」(台),最大的好處就是---「不必假裝自己還年青,也不必動不動就拿「老」當藉口,就是「做自己」罷了!」
我想到以前曾加入了一個書法社團,看人家臨摹得好像,自己卻是獨創的四不像,書法本是心境的表出,你不是創寫字帖的書法名家、所以也很難揣摩到他當時的心境,除了筆法形似外,或許也少了那麼一點個人的特色吧!我始終覺得對字帖上的字如果沒有感覺的話,寫出來也只是依樣畫葫蘆罷了!
這其實就是我對於書法或是藝術的看法,模仿得很像,卻缺乏自我獨特性,然後大家形成某一種共識,認為一定要表現出某些形式才會形成共同認可的美感經驗。
我不否認學習第一步需要經過模仿,可是接下來就要發揮你個人的特殊性,將你的自我灌注在書法或藝術作品裡面,這一步很少人敢跨出來,所以總是躲在原創的餘蔭當中,不敢離開師父作自己的大師,所以放眼望去雷同性很高的書法或藝術到處都是,想要留下一個深刻印象的卻是少有。
就像我前面講的,我寫書法不喜歡臨摹,卻喜歡意到筆隨,寫自己有感覺、有心境的字,對我而言,書法也是表情達意的一種方式,老是臨摹別人暢快淋漓下的手筆,最終只能畫形而不能傳神吧!
相傳「王羲之」的「蘭亭集序」是一時興起之作,後來想要模擬當時的心情寫出同樣水平的曠世之作已是不能,顯見在當時的情境之下,結合了個人的心境寫出來的藝術作品是沒有辦法複製的,即使是本人,更何況是那些許許多多、終其一生不斷臨摹「蘭亭集序」的書法家,或許在心緒境界上也難以揣摩於萬一吧!
總之後來我寫書法就是寫自己喜歡的字或是當下的心情,關係好的朋友寫名字就是端莊秀逸,關係不好的陌生人名字就潦草將就,完美憑心情而定,在書法和心境上我著重於心境,這好像練武功一樣,我是先練內功,再由內而外,將功夫完整展現。
我後來還發現我們現代人書法寫不好的原因在於紙張,以前古代人寫的紙質粗糙,反而運筆拖筆有著力點,現代人用的書法紙太過平滑,寫字不容易使力,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開始用略顯粗糙的面紙來寫書法,或是直接將紙張先揉個幾次,等到它上面有皺褶或有些高低不平時再來寫,於是就會出現易於運筆拖拉、有立體感的書法了。
前幾年買了兩隻毛筆和一個空白字帖,這字帖很好玩,毛筆沾水就可以寫出黑色的毛筆字,不過沒過多久就會因為乾燥而不見,所以我常常寫下了自己覺得還滿意的書法,慌忙間要用手機拍照時,書法已經消失一半了,這使我想到好的書法真的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有時在心境適合下,加上天時和地利得以保存下來,大部份的好作品或許湮滅於浩瀚歷史長河中,就連「蘭亭集序」的真跡,也在「唐太宗」的堅持下跟著一起埋到土裡,其他的又有什麼可說的呢?
在某些程度上,我們也和快乾字帖上的字一樣,如果以整個宇宙無垠的時空來看的話,也是出現一下,便即隱沒,即使如此我們還是要努力活出特別的樣子,一種屬於自己的樣子,即使是自開自謝、無人聞問,這其實就是生命的本質和奧秘,或許不被期待,卻依然努力活得生機盎然,一如起初的理想和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