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縱貫線八堵站至蘇澳的宜蘭線鐵路將在今年迎來通車百週年!過去往來宜蘭得穿越數個隧道,讓「丟丟銅仔」為旅行伴奏。但因應北迴線開通而展開路線改善工程,宜蘭線從地方鐵道升級為幹線鐵道的過程中不少舊隧道就此荒廢,列車電氣化與空調化也讓乘客再也感受不到從隧道間落下的水滴。那些荒廢的隧道去哪了?這次的宜蘭線舊線跡踏查系列將鎖定在因為改線而失去鐵路運輸功能的隧道,尋找這些隧道現今的模樣。
隨著縱貫線通車及東部統治局勢穩定,長年被擱置的東西部聯絡鐵路的重要性越來越高。鐵道部於是在1916年提出了宜蘭線及枋寮線的五年建設計畫。宜蘭線八堵猴硐間於1917年11月正式開工,共分為由澤井組承包起點至3哩53鎖50節的第一工區(0公里至約5.9公里)、鹿島組承包3哩53鎖50節至6哩61鎖的第二工區(約5.9公里至10.9公里),以及大倉組承包6哩61鎖至9哩的第三工區(約10.9公里至14.5公里)。歷經一年半的施工,八堵瑞芳間率先於1919年5月5日通車,1920年1月27日再通車至猴硐。
由大倉組負責的第三工區在1917年11月22日於瑞芳舉行開工儀式,包含從瑞芳街至猴硐間路線、第三瑞芳隧道、第二基隆河橋及此次踏查的猴硐連續隧道群。大倉組創辦人大倉喜八郎是新潟出身,他年僅21歲時就自立門戶從事貿易行業,並在1873年與數位資本家合資在東京成立了大倉組商會。隨著事業版圖擴張,大倉組在1880年代跨足了土木事業,參與過的建設包括明治時代接待外賓的鹿鳴館、東亞第一條地下鐵──東京地下鐵銀座線。日本統治臺灣之後也積極參與縱貫線鐵道、烏山頭水庫大壩等等基礎建設。戰後大倉組的土木部門改稱為大成建設,完成了青函隧道、臺灣國道三號高屏溪橋等大型建設,持續活躍於營造業界。
從柑坪社區出發沿著跨越鐵道的陸橋下方的巷道穿越瑞芳舊街,渡過基隆河向左走即可抵達猴硐連續隧道群。猴硐連續隧道群包含了長152.083公尺的第一員山隧道、長39.328公尺的第二員山隧道、長32.187公尺的第三員山隧道,以及長48.260公尺的猴硐隧道。由於四座隧道都是單線規格,因此在1980年代的雙線化工程中遭到捨棄,由山側新建的福住隧道與示德隧道取代。四座隧道在鐵道拆除之後轉為道路使用,但在近年自行車旅遊風氣盛行之下,由新北市政府納入瑞芳與猴硐間的自行車道路線。2012年新北市政府正式將四座隧道以「舊宜蘭線猴硐隧道群」的名義公告為歷史建築,成為受到文化資產保存法保障的鐵道文化資產。
四座隧道洞口皆以石砌構成,內部則是石砌加上紅磚拱頂;當中第一員山隧道首先在1917年12月11日自北口開工,但原計畫其實只有三座隧道。多了一座隧道的原因是因為員山連續隧道沿途地質主要是堅硬的砂岩層,尤以第二員山隧道的開挖特別困難,1918年2月20日南口導坑開工以來一天進度甚至不到2呎(約61公分),因此工程單位決定變更設計,將第二員山隧道中間約23公尺切除,使得第二員山隧道一分為二,造就從第三員山隧道南口望去特別的連續隧道景觀。由於隧道年久失修,目前管理單位在內部架有鋼架及防護網以防止磚塊掉落,內部不時也有蝙蝠駐留。
猴硐隧道是離猴硐車站最近的一座隧道,從車站往遊客中心的半路上就能看見它。過去要從猴硐遊客中心開車進入猴硐站前都要經過這座隧道,但近年地方政府在隧道的基隆河側另外開闢了新道路,場長探索當日又遇到隧道被用紐澤西護欄封閉,不知道何時能再度恢復通行。
其他宜蘭線舊隧道踏查系列:
【時光土場】尋找宜蘭線舊隧道(一)四腳亭連續隧道
【時光土場】尋找宜蘭線舊隧道(二)瑞芳連續隧道
【時光土場】尋找宜蘭線舊隧道(三)猴硐連續隧道群
參考資料:
臺灣總督府鐵道部,《臺灣總督府鐵道部第十九年報 大正六年度》,頁44-48。
臺灣總督府鐵道部,《臺灣總督府鐵道部第二十年報 大正七年度》,頁39。
臺灣總督府鐵道部,《台鐵縱斷全圖》(1940)
北投埔林炳炎,〈鹿島組在台灣〉
維基百科:宜蘭線鐵路擴建工程、舊宜蘭線猴硐隧道群、大倉財閥
探訪時間:2023.8.
完稿時間:20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