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筆記|美遍在萬物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那些為我們所獨有的,使我們覺得自己有價值的感覺,往往只是電光石火的一瞬,要 是我們不懂得抓住和品嚐這一瞬,我們便沒有成長,也沒有興奮。 〗─Eric Hoffer : The True Blieve

..............................................

美學家為了說明審美的原理,用了龐大的體系,繁瑣的論證,闡述美是什麼?怎麼才美?先師趙滋蕃教授多年前在文藝美學課程笑稱:「這是聰明人所幹的傻事。」當代中國著名的美學家朱光潛把美分類為「自然美」和「藝術美」。然而「自然美」 可以化為「藝術醜」,而「醜事物」又可以化為「藝術美」。美的質素究竟是先在的, 還是後設的?還真的不容易釐清。

審美主體對客體的情感反應,畢竟得使用感官能力,但是,審美的判斷活動,有時又常超越感官層面...哇歐,怎麼辦?越來越複雜,是不是?其實,還不如用單純的心,以直觀的視角,無所為而為地玩賞物象來得有趣。

友人透過Line傳來這張紅色的葉片,你衹需重拾嬰孩的心,就能看到它的美。不是嗎?上帝創造萬物之後,「看著一切所造的都甚好。」(創1:31)美遍在萬物,當我們以 「無所為而為」的單純之心「玩賞」週邊的一切,是否也覺得「甚好甚好」…這樣的心,和上帝同心。

友人相贈網路圖片

友人相贈網路圖片



avatar-img
7.0K會員
736內容數
沙龍主持人十多年前曾在UDN設置〔韓孟子的藝文空間〕開始數位平台寫作,至今仍然勤於筆耕,作品散見各平台。有基督信仰,思維正向誠摯,擁抱多元價值,對各知識領域都懷有敬意。樂於結交文友,携手同行;共同實現寫作理想。歡迎文友以合宜文字、開放心態暢談世事、分享生活思維與閲讀的蹤跡;更歡迎文友推薦加入,関注贊助,瀏覽追蹤。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Fred Chou-avatar-img
2024/03/03
1
美也需要自我的領悟, 對 “自然本質” 的珍惜與一點點堅持,或許。
1
林漢清-avatar-img
2024/03/02
1
嗨,晚安!於行道初見此葉也吸睛,橄欖葉特像照片所顯!
1
李建崑-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3/02
晚安,漢清兄。美心,見物美
韓孟子的藝文沙龍 的其他內容
當你看到這個題目的時候也許會啞然失笑,這間厠所還能引發你什麼正面思考或有意思的「觀感」?是的,我很正經地說,館方很有景觀設計的概念,其設想還真的有見地~。
從彰化開車返台中,行經台鐵成功車站附近便利超商稍作休息,順便進入成功車站懷舊一下。這個車站後側邊就是成功嶺基地,引發我半個世紀前的美好記憶。我在民國58年(1969)年7月考上大學,當年7、8月間立刻接到入伍令,進入成功嶺參加大專暑期軍事訓練,直到10月初才離營入學正式就讀。
藝術欣賞的趣味,都呈現在「物」(藝術作品)、「我」(審美主體)之間的往復迴環。 所以,有關荷蘭國際攝影大師埃爾溫.奧拉夫(Erwin Olaf Springveld)的個人大展 《埃爾溫‧奧拉夫:完美時刻-未竟世界》還有一些討論的餘地,值得再説幾句。
在我的研究生階段,曾經和師長合寫過一些推廣教育著作,比如説《國學導讀》(全 三册)、《國學常識》、《國學常識精要》,拿到很優厚的稿費,既貼補了家用,也能買些自己需要的電腦設備,感謝我的指導教授邱燮友教授,待我真是恩重如山。
塔門古稱「佛塔」, 是惠潮與廣州府海路交通的一個中途補給站。明朝.萬曆年間所編的《粵大記》就有相關記錄。塔門居民多以捕魚為業,但隨著近 海漁業式微,年輕人大半到市區另找工作,兒童亦往市區就讀,以致島上學校最終也停辦。
第一次看到白千層,大約在民國58年(1969),當時剛考上中興大學。九月間來台中報 到,發現不止國光路兩側行道樹種值白千層,連廣闊的校園裏,也到處是白千層。這種 原生澳洲的耐旱植物都有相當樹齡,我當時是個大學新鮮人,行走其間,引起我特別的 注目,自此留下數十年的美好記憶。
當你看到這個題目的時候也許會啞然失笑,這間厠所還能引發你什麼正面思考或有意思的「觀感」?是的,我很正經地說,館方很有景觀設計的概念,其設想還真的有見地~。
從彰化開車返台中,行經台鐵成功車站附近便利超商稍作休息,順便進入成功車站懷舊一下。這個車站後側邊就是成功嶺基地,引發我半個世紀前的美好記憶。我在民國58年(1969)年7月考上大學,當年7、8月間立刻接到入伍令,進入成功嶺參加大專暑期軍事訓練,直到10月初才離營入學正式就讀。
藝術欣賞的趣味,都呈現在「物」(藝術作品)、「我」(審美主體)之間的往復迴環。 所以,有關荷蘭國際攝影大師埃爾溫.奧拉夫(Erwin Olaf Springveld)的個人大展 《埃爾溫‧奧拉夫:完美時刻-未竟世界》還有一些討論的餘地,值得再説幾句。
在我的研究生階段,曾經和師長合寫過一些推廣教育著作,比如説《國學導讀》(全 三册)、《國學常識》、《國學常識精要》,拿到很優厚的稿費,既貼補了家用,也能買些自己需要的電腦設備,感謝我的指導教授邱燮友教授,待我真是恩重如山。
塔門古稱「佛塔」, 是惠潮與廣州府海路交通的一個中途補給站。明朝.萬曆年間所編的《粵大記》就有相關記錄。塔門居民多以捕魚為業,但隨著近 海漁業式微,年輕人大半到市區另找工作,兒童亦往市區就讀,以致島上學校最終也停辦。
第一次看到白千層,大約在民國58年(1969),當時剛考上中興大學。九月間來台中報 到,發現不止國光路兩側行道樹種值白千層,連廣闊的校園裏,也到處是白千層。這種 原生澳洲的耐旱植物都有相當樹齡,我當時是個大學新鮮人,行走其間,引起我特別的 注目,自此留下數十年的美好記憶。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有恒產者有恒心,無恒產者無恒心。苟無恒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孟子·滕文公.上》 孟子這段話,原指擁有穩定資產或經濟基礎,才能擁有穩定的心志與道德操守。然而,這句話不僅適用於經濟面,也能延伸至職業發展、教育、家庭乃至精神層面,全面影響個人與社會的穩定。
Thumbnail
我原來是避談政治的,因為我並不是政治人物,也非狂熱的政治運動分子,但今天看到旅美律師盧正邦在YouTube 三分多鐘的短視頻,真的很有感觸,不免破了先例,談談我對最近兩岸政情的觀察和感受。
Thumbnail
二月是初春,那麼,青春便如人生的二月,是一段你我最美好的時光。這段時光稍縱即逝,不加以把握,或將留下懊悔。一句古老諺語説得好:「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青春是一段沒有回頭路的單向旅程,唯有奮力前行,方能在歲月的長河中,留下璀燦的印記。 青春,是挑戰極
Thumbnail
作為一個數位平台創作者,處身在一個價值世界中,每天都會遇到價值評判;無論是評估藝術、文學、音樂作品,或是衡量歷史、學術、工藝製作,我們總是在賞與鑑之間游移,試圖在美與真、情與理之間尋求平衡。然則,如何避免謬賞與誤判?如何在主觀感受與客觀分析之間找到契合點?這是值得深思的問題。
Thumbnail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價值觀的交織與碰撞,也愈加頻繁;猶如繁星,匯聚夜空,構成當代文明豐富多元的面貌。懷抱多元價值,不僅是理解世界的基石,更是推動社會進步的動力。
Thumbnail
美是生命/呈現所能 想像感受的 一切面貌與內涵 美更應是且存靈魂 故也 醒眼清念己心問 生活日行藏魂乎
1. 探索美學的感知: - 「“美學”這個詞在古希臘文裡面,與“感覺”是一樣的字根,代表美不能脫離感覺。」這三句話,摘錄自傅佩榮的西方哲學課,引發了我對現代社群文章的思考。傅佩榮老師的這段話,讓我理解到,「詩詞」其實是很貼近生活的,幾乎就是那個時代的「社群貼文」。只是古早的時代,有條件讀書
Thumbnail
當我們接觸大自然時,會心生嚮往,覺得美得無與倫比,那麼人呢?我們是否會覺得自己很美呢? 長久以來,我們用各種偏見將自己一層一層地包裹起來,遮掩住原本的樣貌,即使真實樣貌的自己是那麼美麗,但我們卻始終感覺自己缺少什麼,不斷告訴自己哪裡不夠好。 「我真的很糟糕」的信念會根深柢固存在於潛意識裡
Thumbnail
講到國文課本的時候,有不少人覺得「文言文比較美」,但真的探討「美」卻又不知所以然。現在文學理論講到的美粗粗略略大概有三個方向
Thumbnail
美感,或說美,是一種如同痛感、涼感等單一的感受,亦或是一種綜合的感受?8大藝術中,文學、音樂、繪畫、彫塑、舞蹈、建築、戲劇、電影,有7大是跟視覺有關的藝術,僅有音樂是非視覺性的藝術。美感是僅屬於視覺與聽覺的嗎?亦或味覺也因美食而有了美感?近來社會上大推美感教育;從教科書、字體、以及鼓勵學生參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有恒產者有恒心,無恒產者無恒心。苟無恒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孟子·滕文公.上》 孟子這段話,原指擁有穩定資產或經濟基礎,才能擁有穩定的心志與道德操守。然而,這句話不僅適用於經濟面,也能延伸至職業發展、教育、家庭乃至精神層面,全面影響個人與社會的穩定。
Thumbnail
我原來是避談政治的,因為我並不是政治人物,也非狂熱的政治運動分子,但今天看到旅美律師盧正邦在YouTube 三分多鐘的短視頻,真的很有感觸,不免破了先例,談談我對最近兩岸政情的觀察和感受。
Thumbnail
二月是初春,那麼,青春便如人生的二月,是一段你我最美好的時光。這段時光稍縱即逝,不加以把握,或將留下懊悔。一句古老諺語説得好:「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青春是一段沒有回頭路的單向旅程,唯有奮力前行,方能在歲月的長河中,留下璀燦的印記。 青春,是挑戰極
Thumbnail
作為一個數位平台創作者,處身在一個價值世界中,每天都會遇到價值評判;無論是評估藝術、文學、音樂作品,或是衡量歷史、學術、工藝製作,我們總是在賞與鑑之間游移,試圖在美與真、情與理之間尋求平衡。然則,如何避免謬賞與誤判?如何在主觀感受與客觀分析之間找到契合點?這是值得深思的問題。
Thumbnail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價值觀的交織與碰撞,也愈加頻繁;猶如繁星,匯聚夜空,構成當代文明豐富多元的面貌。懷抱多元價值,不僅是理解世界的基石,更是推動社會進步的動力。
Thumbnail
美是生命/呈現所能 想像感受的 一切面貌與內涵 美更應是且存靈魂 故也 醒眼清念己心問 生活日行藏魂乎
1. 探索美學的感知: - 「“美學”這個詞在古希臘文裡面,與“感覺”是一樣的字根,代表美不能脫離感覺。」這三句話,摘錄自傅佩榮的西方哲學課,引發了我對現代社群文章的思考。傅佩榮老師的這段話,讓我理解到,「詩詞」其實是很貼近生活的,幾乎就是那個時代的「社群貼文」。只是古早的時代,有條件讀書
Thumbnail
當我們接觸大自然時,會心生嚮往,覺得美得無與倫比,那麼人呢?我們是否會覺得自己很美呢? 長久以來,我們用各種偏見將自己一層一層地包裹起來,遮掩住原本的樣貌,即使真實樣貌的自己是那麼美麗,但我們卻始終感覺自己缺少什麼,不斷告訴自己哪裡不夠好。 「我真的很糟糕」的信念會根深柢固存在於潛意識裡
Thumbnail
講到國文課本的時候,有不少人覺得「文言文比較美」,但真的探討「美」卻又不知所以然。現在文學理論講到的美粗粗略略大概有三個方向
Thumbnail
美感,或說美,是一種如同痛感、涼感等單一的感受,亦或是一種綜合的感受?8大藝術中,文學、音樂、繪畫、彫塑、舞蹈、建築、戲劇、電影,有7大是跟視覺有關的藝術,僅有音樂是非視覺性的藝術。美感是僅屬於視覺與聽覺的嗎?亦或味覺也因美食而有了美感?近來社會上大推美感教育;從教科書、字體、以及鼓勵學生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