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自行車如何挑選:續航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KHS曾經詢問過筆者個人意見,希望知道自行車的續航力到達幾公里後,就可以滿足使用者需求;筆者基於自行車的活動判斷,除了過硬的一日雙北、北高、雙塔的挑戰賽外,大部分的單車活動會控制在200公里以內,因此筆者建議電動自行車的續航力達到250公里,就可以滿足90%以上的使用情境。然而這標準,是針對把騎自行車當作休閒活動而做出的計算 ,實務上筆者更傾向選擇續航力50公里以下的車款。主要是筆者的使用習慣是將電動自行車作為短距離的代步工具,合理的單趟通勤時間應壓縮在30分鐘以內可抵達,對照目前電動自行車的25公里時速限制法規來看,那就是交通距離在10~12公里左右的使用範圍;一日來回的使用距離也就僅會在20公里左右,因此50公里的續航力足以滿足兩倍的安全使用係數,足以提供日常通勤使用。

而電動自行車的續航力主要還是受到電池容量的影響,越長的續航力就代表著越沉重的電池,同時還有者更昂貴的價格。這兩點恰恰對於自行車業者及使用者產生巨大的影響,因此筆者對於自行車產業的續航力之戰十分感冒,也更傾向低續航力的產品。


續航力與重量:

自行車產業追求輕量化競爭已然好長一段時間了,這電池重量就宛如萬惡深淵,讓自行車廠商又愛又恨。當廠商持續追求輕量化目標時,續航力就會大幅度的衰減;反之,一旦追求續航力競爭,就要煩惱沒電時的車重變成騎乘者的惡夢,或是在搬運自行車時的沉重負擔。

其實電動自行車的車重是有法規限制的,明定要求整體總重量要在40公斤以內,但這重量的標準,要說騎是勉強能騎,但若要搬車爬樓梯,肯定會勸退一堆使用者。目前自行車廠商大多會控制在20公斤以下,則在有限的電池重量下,電動自行車的續航力就受到影響。


電動自行車車重限制

電動自行車車重限制


如何在有限的電池容量內提高續航力,這部分倒是筆者比較能運作的題目。首先是馬達的部分,一般廠商大多是希望提高馬達效率,然而正常的電動自行車馬達效率,都已達到80%以上的水準,期待馬達效率在拉高,那經濟效益並不高; 如同考試一般,考及格只要稍微看一下書就行,但要考到80分以上,就要開始認真念書,目標是90分以上就不能偷懶,之後每增加一分要花的精力就是倍增,馬達效率的提升也是如此,後面要提高那1-2%效率,所需要花費的成本可能是之前的倍數。

馬達最高效率其實只是一個使用點,並非恆定值;可參考下圖範例,在不同的使用轉矩值,就會有不同的轉換效率。在電動自行車的真實使用情境下,馬達效率其實會不斷的改變;倘若使用者並未將馬達操作在最高效率點,那高效率僅僅是一種擺飾而已,對續航力無實際幫助。因此筆者第一步做的,並非是拉高馬達最高效率點,而是確保使用者能盡可能的將馬達操作在高效率區間內。


馬達效率非恆定值

馬達效率非恆定值


此外,正常的馬達使用,在高速時是不太需要過度耗電的;就像汽車高速巡航時,反而省油的情況是相同的。經過長期的測試驗證,當電動自行車時速維持在時速25公里時,其實僅需耗電約120W的功率,而非標示的250W;以下圖的實際例子來看,電池實際電壓為39V,平均電流為3.8A,代表馬達平均使用的輸入功率為148.2W。然而有趣的是,中國制的電控並不會主動降低耗電需求,仍然會維持在250W的耗電;若是改為台灣製的電控,並針對真實行駛的負載需求做優化調整,就能有效的提高整體續航力。將馬達與驅動器進行系統優化後,即可增加20-30%左右的續航力。


電動自行車數據監控

電動自行車數據監控


續航力與價格:

電池已然成為電動自行車中最貴的零配件,且目前的電池技術仍有壽命衰減問題,大約兩年左右,使用者會開始明顯感受續航力的下降。然而電動自行車的電池也被法規限制,包括電池外觀、尺寸、安裝位置及規格等等,無法任意的更換,只能回原廠處理,這時的費用往往十分驚人;筆者身邊的使用者最誇張是一年換一次電池,單次更換的費用約為一萬元。如此高的價格,是因為原廠配置的電池容量大,為高續航力的車款。這代表當消費者購買高續航力的電動自行車時,除了一開始購買的車價外,還要負擔更為昂貴的成本,就是後期電池的維護費用,可能變成一輩子的支出。


電動自行車電池法規

電動自行車電池法規


重點整理:

確認自己的使用目標,不要一昧的追求數字之爭,規格越漂亮,負擔就越重。

#可擔任業界顧問、講師

#個人經營歡迎贊助

馬達製造的專家-路昌工業

電動生活體驗-哿暢機電

電機產業的專業代工生產廠-富竹企業社

馬達技術傳承計畫

想要馬達的技術嗎?想要的話可以全部給你,去找吧!

我把所有的知識都放在那裡了。

avatar-img
273會員
237內容數
歡迎贊助或是多點廣告,謝謝 可擔任業界顧問、講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馬達技術傳承計畫 的其他內容
中置馬達作為目前電動自行車的主流,但筆者的直覺卻對這項產品不甚喜愛。一開始筆者只是單就自行車的造型來看,中置馬達就是硬是擠了一大坨東西在車架的下方,實在有礙觀瞻。當然輪轂馬達也是甚為突兀,但剛好變速飛輪的發展越來越多段,面積也就越來越大,擋住了裝在後輪的輪轂馬達,使得後驅的輪轂馬達開始不那麼難看,也
重量在自行車產業內一直是個很重要的KPI,為兵家必爭之地。筆者曾經詢問過業界人士,其比較的基準單位是以10公克為一個差異標準;當然公斤(Kg)仍是個很重要的指標,會帶來強烈的心理感受差異,如3.1公斤跟2.9公斤在銷售時的落差感受,就是一道明顯的門檻對比。 然而轉換到電動系統時,這種目標的追求就很
本文主要針對電動自行車的動力源擺放位置,以及前輪驅動或後輪驅動時的優缺點進行分析比較,方便大家自行選擇理想的電動自行車。 目前市面上電動自行車的動力配置如上圖所示,可分為前輪驅動的前置前驅(FF),後輪驅動的後置後驅(RR)以及中置後驅(MR)共計三種型式,以下將依序各別介紹說明之。 ===
承襲上篇介紹的內容,這次與大家分享自行車輪胎規格的更多細節,除了再一次描述自行車輪胎規格的標示,也順道從這個輪胎尺寸介紹網站中揭露更多歷史與行銷層面對輪胎規格制定的影響,本文會擷取其中一些資訊作為分享,有興趣的讀者們可自行瀏覽其網站內容。 在正式進行討論前,先提一個造成現代這麼多種輪胎規格及標示法的
本次藉由參與2022時代騎輪節活動,測試電助力自行車的表現。 先附上完賽證明書,賽程距離為103公里,筆者共耗時6小時又13分鐘才完賽,遠遜於主辦單位預估的三個半小時至四小時之間。主要是筆者並無騎乘自行車的習慣,也並為進行練習,在個人腳力上會遠不如其他參賽人員;基本上筆者就是單純想靠馬達參與賽事的心
介紹各類電動載具的輪胎影響及相關計算方式。 隨著近日電動載具的蓬勃發展,除了馬達之相關特性如:效率、續航力、加速度以外,另一個影響甚大的關鍵部件就是輪胎,不同的輪胎規格會直接影響到載具的適用時速、騎乘感受及應用場合等等。下式為計算電動載具加速時間t(sec)的數學式,其中S為時速(km/hr),Wd
中置馬達作為目前電動自行車的主流,但筆者的直覺卻對這項產品不甚喜愛。一開始筆者只是單就自行車的造型來看,中置馬達就是硬是擠了一大坨東西在車架的下方,實在有礙觀瞻。當然輪轂馬達也是甚為突兀,但剛好變速飛輪的發展越來越多段,面積也就越來越大,擋住了裝在後輪的輪轂馬達,使得後驅的輪轂馬達開始不那麼難看,也
重量在自行車產業內一直是個很重要的KPI,為兵家必爭之地。筆者曾經詢問過業界人士,其比較的基準單位是以10公克為一個差異標準;當然公斤(Kg)仍是個很重要的指標,會帶來強烈的心理感受差異,如3.1公斤跟2.9公斤在銷售時的落差感受,就是一道明顯的門檻對比。 然而轉換到電動系統時,這種目標的追求就很
本文主要針對電動自行車的動力源擺放位置,以及前輪驅動或後輪驅動時的優缺點進行分析比較,方便大家自行選擇理想的電動自行車。 目前市面上電動自行車的動力配置如上圖所示,可分為前輪驅動的前置前驅(FF),後輪驅動的後置後驅(RR)以及中置後驅(MR)共計三種型式,以下將依序各別介紹說明之。 ===
承襲上篇介紹的內容,這次與大家分享自行車輪胎規格的更多細節,除了再一次描述自行車輪胎規格的標示,也順道從這個輪胎尺寸介紹網站中揭露更多歷史與行銷層面對輪胎規格制定的影響,本文會擷取其中一些資訊作為分享,有興趣的讀者們可自行瀏覽其網站內容。 在正式進行討論前,先提一個造成現代這麼多種輪胎規格及標示法的
本次藉由參與2022時代騎輪節活動,測試電助力自行車的表現。 先附上完賽證明書,賽程距離為103公里,筆者共耗時6小時又13分鐘才完賽,遠遜於主辦單位預估的三個半小時至四小時之間。主要是筆者並無騎乘自行車的習慣,也並為進行練習,在個人腳力上會遠不如其他參賽人員;基本上筆者就是單純想靠馬達參與賽事的心
介紹各類電動載具的輪胎影響及相關計算方式。 隨著近日電動載具的蓬勃發展,除了馬達之相關特性如:效率、續航力、加速度以外,另一個影響甚大的關鍵部件就是輪胎,不同的輪胎規格會直接影響到載具的適用時速、騎乘感受及應用場合等等。下式為計算電動載具加速時間t(sec)的數學式,其中S為時速(km/hr),Wd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本文探討AI筆記工具的優缺點、選擇建議及未來趨勢,比較NotebookLM、OneNote+Copilot、Notion AI、Obsidian+GPT插件和Palantir Foundry等工具,並強調安全注意事項及個人需求評估的重要性。
Thumbnail
全方位分析脫離繼承戰的方法,大膽猜測誰會成為卡丁國下一任國王。
基於節省資源與運動的好習慣 上下班或外出,能騎腳踏車就騎腳踏車 很遠的話,則盡量搭乘大眾運輸工具 上面的觀念,只是提醒大家隨時放在心上喔! 盡力做喔! 我會盡力想看看上班日能否騎腳踏車出門,如果當日還有其他地方要去,那就不騎腳踏車上班。或需趕時間回家的日子,就不要騎腳踏車上班。 自己衡量
Thumbnail
近期在機場,越來越常看到有人騎「電動行李箱車」,現在台灣也買的到,我們實際測試,速度最快可達時速13公里,不過價格要價近2萬元,但這種車可以騎上馬路嗎?據了解,這一種行李箱車,屬於個人行動器具,因此騎上道路,是依照各縣市自行規定,但大多縣市都不開放騎上馬路.騎樓等場域,只能在封閉空間,而且最大行
Thumbnail
世界自行車日是對自行車這種獨特、耐用、可持續的交通工具的全球性慶祝,象徵著人類進步與發展,為人類交通和環保帶來積極影響。文章內容分享臺灣相關自行車活動路線,以及作者完成50公里騎行挑戰的心得。最後呼籲人們關注環境和健康,並提醒每一次踏上自行車都是對地球的一份承諾。
Thumbnail
因為幾天前提到自己習慣騎的一條能訓練也能愜意騎的百K路線 在這邊把它紀錄起來,分享給大家。 兩年前入坑自行車時是個9x公斤重的奔四中年男子,長期的工程師作息也將身體弄壞得差不多了,所以我就在思考要做什麼運動來調整一下體重,本來曾簡單慢跑但並沒有深入持久,體中也就升升降降升升降的(XD 多了一個升)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Tern Quick Haul D8電動輔助貨運自行車的規格亮點、助力模式、騎乘體感、系統續航力、裝載能力等測試與使用心得。此外,也提供了建議購買的消費族群,以及入手前需要作的心理建設和還有停放空間的考量。
Thumbnail
現行的電動自行車內部至少存在3種以上不同應用的感測器,本文就針對各種不同用途的感測器種類一一介紹說明之。 一、馬達驅動感測器:使馬達正常運轉 於永磁馬達中,大多採用3顆霍爾感測器(Hall Sensor)為下圖中亮綠色的元件,其原理係利用永久磁鐵NS極性的不同,當磁場流經霍爾感測器感測後,會對應
Thumbnail
電動自行車產業喜歡玩數字之爭,因此有段時間筆者常被要求拉高馬達轉矩值;以中置馬達為例,開始基本要求的轉矩值為50Nm,之後一路擴增到120Nm,現今是否有再持續增加,筆者就沒有再追蹤下去了。 筆者不愛這數字之爭,主要是從系統搭配的角度來看,就算馬達能作到如此大的轉距動能輸出,其實整台電動自行車並沒
Thumbnail
挑選電動自行車規格時,針對電池的部分有幾個常見規格描述,如電壓(V)、安時(Ah)及瓦時(Wh)等,其關聯性如下圖的數學式所列,也就是電壓值(V)乘上電流值(A)就等於功率(W),再導入時間函數並以小時(h)為單位來定義,將此定義作為一種電池容量的描述。由於安時(Ah)與瓦時(Wh)皆係用於告知電池
Thumbnail
筆者剛開始接觸電動自行車產業時,大馬力及時速45公里的車款正在風頭上,因此廠商希望筆者能設計一款出力達到1馬力(1hp=750W)的動力馬達。筆者就在原本250W的體積空間內嘗試加大馬力,經過一段時間的實驗測試,最大曾經達到1,000W的輸出功率;若能進一步優化散熱設計,預計將可達到1.5KW的功率
Thumbnail
KHS曾經詢問過筆者個人意見,希望知道自行車的續航力到達幾公里後,就可以滿足使用者需求;筆者基於自行車的活動判斷,除了過硬的一日雙北、北高、雙塔的挑戰賽外,大部分的單車活動會控制在200公里以內,因此筆者建議電動自行車的續航力達到250公里,就可以滿足90%以上的使用情境。然而這標準,是針對把騎自行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本文探討AI筆記工具的優缺點、選擇建議及未來趨勢,比較NotebookLM、OneNote+Copilot、Notion AI、Obsidian+GPT插件和Palantir Foundry等工具,並強調安全注意事項及個人需求評估的重要性。
Thumbnail
全方位分析脫離繼承戰的方法,大膽猜測誰會成為卡丁國下一任國王。
基於節省資源與運動的好習慣 上下班或外出,能騎腳踏車就騎腳踏車 很遠的話,則盡量搭乘大眾運輸工具 上面的觀念,只是提醒大家隨時放在心上喔! 盡力做喔! 我會盡力想看看上班日能否騎腳踏車出門,如果當日還有其他地方要去,那就不騎腳踏車上班。或需趕時間回家的日子,就不要騎腳踏車上班。 自己衡量
Thumbnail
近期在機場,越來越常看到有人騎「電動行李箱車」,現在台灣也買的到,我們實際測試,速度最快可達時速13公里,不過價格要價近2萬元,但這種車可以騎上馬路嗎?據了解,這一種行李箱車,屬於個人行動器具,因此騎上道路,是依照各縣市自行規定,但大多縣市都不開放騎上馬路.騎樓等場域,只能在封閉空間,而且最大行
Thumbnail
世界自行車日是對自行車這種獨特、耐用、可持續的交通工具的全球性慶祝,象徵著人類進步與發展,為人類交通和環保帶來積極影響。文章內容分享臺灣相關自行車活動路線,以及作者完成50公里騎行挑戰的心得。最後呼籲人們關注環境和健康,並提醒每一次踏上自行車都是對地球的一份承諾。
Thumbnail
因為幾天前提到自己習慣騎的一條能訓練也能愜意騎的百K路線 在這邊把它紀錄起來,分享給大家。 兩年前入坑自行車時是個9x公斤重的奔四中年男子,長期的工程師作息也將身體弄壞得差不多了,所以我就在思考要做什麼運動來調整一下體重,本來曾簡單慢跑但並沒有深入持久,體中也就升升降降升升降的(XD 多了一個升)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Tern Quick Haul D8電動輔助貨運自行車的規格亮點、助力模式、騎乘體感、系統續航力、裝載能力等測試與使用心得。此外,也提供了建議購買的消費族群,以及入手前需要作的心理建設和還有停放空間的考量。
Thumbnail
現行的電動自行車內部至少存在3種以上不同應用的感測器,本文就針對各種不同用途的感測器種類一一介紹說明之。 一、馬達驅動感測器:使馬達正常運轉 於永磁馬達中,大多採用3顆霍爾感測器(Hall Sensor)為下圖中亮綠色的元件,其原理係利用永久磁鐵NS極性的不同,當磁場流經霍爾感測器感測後,會對應
Thumbnail
電動自行車產業喜歡玩數字之爭,因此有段時間筆者常被要求拉高馬達轉矩值;以中置馬達為例,開始基本要求的轉矩值為50Nm,之後一路擴增到120Nm,現今是否有再持續增加,筆者就沒有再追蹤下去了。 筆者不愛這數字之爭,主要是從系統搭配的角度來看,就算馬達能作到如此大的轉距動能輸出,其實整台電動自行車並沒
Thumbnail
挑選電動自行車規格時,針對電池的部分有幾個常見規格描述,如電壓(V)、安時(Ah)及瓦時(Wh)等,其關聯性如下圖的數學式所列,也就是電壓值(V)乘上電流值(A)就等於功率(W),再導入時間函數並以小時(h)為單位來定義,將此定義作為一種電池容量的描述。由於安時(Ah)與瓦時(Wh)皆係用於告知電池
Thumbnail
筆者剛開始接觸電動自行車產業時,大馬力及時速45公里的車款正在風頭上,因此廠商希望筆者能設計一款出力達到1馬力(1hp=750W)的動力馬達。筆者就在原本250W的體積空間內嘗試加大馬力,經過一段時間的實驗測試,最大曾經達到1,000W的輸出功率;若能進一步優化散熱設計,預計將可達到1.5KW的功率
Thumbnail
KHS曾經詢問過筆者個人意見,希望知道自行車的續航力到達幾公里後,就可以滿足使用者需求;筆者基於自行車的活動判斷,除了過硬的一日雙北、北高、雙塔的挑戰賽外,大部分的單車活動會控制在200公里以內,因此筆者建議電動自行車的續航力達到250公里,就可以滿足90%以上的使用情境。然而這標準,是針對把騎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