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ant FD606 改裝 18VeKits 電輔系統紀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會挑選這款Giant FD606,主要是輪轂馬達面對16吋輪框的編輪挑戰,過往筆者遇過幾次16吋的客戶詢問,但自行車組裝廠及編輪師傅都告知無法進行而作罷。偏偏筆者又曾經看過實際成品,如下圖所示,僅是與常見的交叉式編法不同,改採用直拉式的作業,因此讓筆者產生好奇心,為什麼無法沿用交叉編輪的手法,而廠商認為無法生產的原因為何?

raw-image

其實無法生產的原因較為單純,主要是距離過短不好施工以及操作空間不足無法使用自動化設備生產所造成的限制,因此少量試作是可行的,但大量生產就會窒礙難行。然而更多的細節之處,還是得親自動手測試,未來也才好找到解決的辦法。

實際操作後,確實發現16吋編輪是無法完全依照傳統的作法施工,如下圖所示,即便筆者已經從直拉式的編法改回交叉式作業,但正常的編輪時,幅條不僅是交叉相疊,同時會交錯地擺放在幅條孔的內外兩側,然而16吋因為幅條長度不足,若放在外側幅條孔時,會導致幅條過度與輪轂馬達的外殼干涉,造成內外兩側的幅條行程不同,需要使用不同的幅條長度來補償修正,如此一來工藝難度就更為複雜,因此僅能全都從幅條孔的內側穿出。

raw-image

解決掉編輪的工作後,再來就是將內襯、內外胎安裝完成,就可以進行後續組裝。所幸Giant FD606的前叉寬度為標準的100mm,因此18VeKits 的電輔前輪是可以直接安裝的,僅需要對正一下輪胎中心在鎖緊固定螺母即可。

raw-image

然而中古車往往會有些缺陷,試騎時發現後方的鼓煞的阻力很弱,無論怎麼調緊煞車線都沒辦法強化剎車力道,將後輪拆除後才發現煞車皮斷裂僅剩不到一半,如下圖所示。

raw-image

所幸更換鼓煞也算是駕輕就熟了,買一組完整的鼓煞回來更換費用也不高,但一量尺寸去調貨才發覺不對勁,台灣常見的鼓煞尺寸為90跟70兩種,怎麼Giant跑出個80的特規品出來,如下圖所示。後來一路找到大陸去,發現這是大陸的規格品,心裡真是萬馬奔騰,不挑台灣零件規格,挑個大陸尺寸真是找人麻煩阿。但為了能順利使用,也就只能從大陸購買煞車皮回來繼續維修。

raw-image

等待煞車皮不遠千里的到來後,就要開始拆除舊煞車皮;由於鼓煞採用的是傳統的鉚釘組裝工藝,僅能破壞拆除,一般是直接使用鑽頭或砂輪機破壞鉚釘的任一端後,就能將鉚釘抽出,如下圖所示。

raw-image

另外還有一個固定處,是使用螺母鎖附的,僅需要鬆脫螺母,如下圖所示,就能將舊的煞車皮完整卸下。內側還有個彈簧扣,是要執行煞車皮歸位工作的,不可遺失,安裝新的煞車皮時,也需要同樣扣入。

raw-image

雖然筆者也有鉚釘工具,但其實鼓煞空間是足夠的,即便改採螺絲及螺帽的固定方式,其實也不會產生干測,因此就改變了安裝方式,如下圖所示,實裝後也確實如預期的不影響後續組裝且煞車功能都正常。

raw-image

再來就是後輪的恢復工作,沒想到又遇到了鍊條順序的混亂,不僅是找不到正確的鏈條走向甚至重複的嘗試過程中開始打結了,最終只能認命的拆鍊條才能重新理順。後輪的安裝困難度真的比較高,一個疏失可能要處理的工作量就越來越多,往往還需要使用到特殊工具;即便有拆鍊條的專用工具,筆者在拆除時也犯了將軸心完全脫離的錯誤,導致後面根本無法安裝,需另外想辦法將軸心壓入約2mm左右,才能使用鍊條工具來恢復原貌。

raw-image

將鍊條斷開之後,變速器的安裝就變得簡單許多,只需要順著飛輪及變速器上的齒輪走過,如下圖所示,之後將鍊條斷開處再連接起來,就可以完成。

raw-image

最就則是將車架、鼓煞及煞車線三者結合固定完成,如下圖所示,僅是利用一個夾片、螺絲及螺母來對車架執行緊迫加壓的效果,確保鼓煞及煞車線能卡在車架上。最後調整煞車線的鬆緊度,以符合個人煞車力道的調節。

raw-image

最後則將18VeKits 電輔系統的控制器安裝於座管上,調整至座椅下方的位置,並將指撥油門安裝於握把上,最後將輪轂馬達及指撥油門的出口線與控制器連接測試,就完成了改裝作業,成果如下圖所示。

raw-image

指撥油門安裝教學請參考:18VeKits 電輔輪指撥油門安裝紀錄

控制器安裝教學請參考:18VeKits 電輔輪電控系統安裝紀錄


18VeKits 電輔輪賣場連結:

http://e-rim.com/ekitstw/


#可擔任業界顧問、講師

#個人經營歡迎贊助


馬達製造的專家-路昌工業

電動生活體驗-哿暢機電

電機產業的專業代工生產廠-富竹企業社


馬達技術傳承計畫

想要馬達的技術嗎?想要的話可以全部給你,去找吧!

我把所有的知識都放在那裡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馬達技術傳承計畫
281會員
263內容數
歡迎贊助或是多點廣告,謝謝 可擔任業界顧問、講師
2025/04/25
之前改裝升級Dahon Vitesse D7時發現,Dahon的機構設計工程師專業素養非常高,各種組裝尺寸拿捏得異常緊湊;此次則見證到另一個更古老的版本,如下圖所示,而且是連型號都查不到的單速版本,只知道在社群內都稱呼其為老貂。透過老貂的拆裝,再次證明了,Dahon的細節拿捏顯然是一脈相承的,很可能
Thumbnail
2025/04/25
之前改裝升級Dahon Vitesse D7時發現,Dahon的機構設計工程師專業素養非常高,各種組裝尺寸拿捏得異常緊湊;此次則見證到另一個更古老的版本,如下圖所示,而且是連型號都查不到的單速版本,只知道在社群內都稱呼其為老貂。透過老貂的拆裝,再次證明了,Dahon的細節拿捏顯然是一脈相承的,很可能
Thumbnail
2025/03/28
意外在回收廠看到這台整體外觀還不錯的捷安特ALUXX 6000,如下圖所示,而且還能正常騎乘,因此就帶回來,準備升級為18VeKits電輔車,做個老車活化的環保再利用,為地球多盡一份心力。 然而ALUXX 6000之所以會在回收廠,往往事出必有因,如下方照片所示,其後變速煞把的上蓋不知道甚麼原因飛
Thumbnail
2025/03/28
意外在回收廠看到這台整體外觀還不錯的捷安特ALUXX 6000,如下圖所示,而且還能正常騎乘,因此就帶回來,準備升級為18VeKits電輔車,做個老車活化的環保再利用,為地球多盡一份心力。 然而ALUXX 6000之所以會在回收廠,往往事出必有因,如下方照片所示,其後變速煞把的上蓋不知道甚麼原因飛
Thumbnail
2025/02/24
原先是交給車行安裝18VeKits電輔輪於前輪位置,但沒想到車行拆除後才發現Dahon Vitesse D7的前叉寬度過小,無法順利安裝;因此委請筆者將整台車取回,協助改裝並量測相關尺寸做紀錄,以利將來改裝Dahon車系時的施工參考流程。 Dahon Vitesse D7實車如下圖所示,筆者會有興
Thumbnail
2025/02/24
原先是交給車行安裝18VeKits電輔輪於前輪位置,但沒想到車行拆除後才發現Dahon Vitesse D7的前叉寬度過小,無法順利安裝;因此委請筆者將整台車取回,協助改裝並量測相關尺寸做紀錄,以利將來改裝Dahon車系時的施工參考流程。 Dahon Vitesse D7實車如下圖所示,筆者會有興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對筆者而言,這套計算工具是一種無可奈何的產物,既認為它並不正確,但在缺乏詳細資訊的情況,也僅能以此推估馬達特性。主要是因馬達產品的規格,部分廠商僅提供了功率數據,但更為直接的轉矩及轉速則不一定有;其中轉速較為容易使用轉速計獲取,但轉矩值的量測,除了要使用更為昂貴的轉矩計之外,還須將馬達拆卸為獨立個體
Thumbnail
對筆者而言,這套計算工具是一種無可奈何的產物,既認為它並不正確,但在缺乏詳細資訊的情況,也僅能以此推估馬達特性。主要是因馬達產品的規格,部分廠商僅提供了功率數據,但更為直接的轉矩及轉速則不一定有;其中轉速較為容易使用轉速計獲取,但轉矩值的量測,除了要使用更為昂貴的轉矩計之外,還須將馬達拆卸為獨立個體
Thumbnail
內轉子馬達的定子繞線加工,雖以馬達設計觀點理當如出一轍,皆屬槽開口向內之定子設計;然就馬達製造領域而言,卻還得再進一步分類。首先是集中繞與分佈繞的繞法差異,會將對應的馬達生產機台分為針嘴式與入線式兩種類型,本文將以集中繞針嘴式無刷馬達製造工藝介紹說明為主。 以針嘴式稱呼此馬達製程,顧名思義就是在定
Thumbnail
內轉子馬達的定子繞線加工,雖以馬達設計觀點理當如出一轍,皆屬槽開口向內之定子設計;然就馬達製造領域而言,卻還得再進一步分類。首先是集中繞與分佈繞的繞法差異,會將對應的馬達生產機台分為針嘴式與入線式兩種類型,本文將以集中繞針嘴式無刷馬達製造工藝介紹說明為主。 以針嘴式稱呼此馬達製程,顧名思義就是在定
Thumbnail
不同於無刷馬達擁有較多的極數可能性,其他類型的馬達大多採用2極、4極為主,甚至鮮少達到6極的規格設計,有刷馬達的情況亦是相同。除了從馬達設計的觀點來看,越高速運轉的馬達,其極數配置應當越少,方可避免過多的鐵損產生之外,有刷馬達當遇到多極需求時,還有個槽滿率下降的困擾,會導致馬達效率降低。 以下圖為
Thumbnail
不同於無刷馬達擁有較多的極數可能性,其他類型的馬達大多採用2極、4極為主,甚至鮮少達到6極的規格設計,有刷馬達的情況亦是相同。除了從馬達設計的觀點來看,越高速運轉的馬達,其極數配置應當越少,方可避免過多的鐵損產生之外,有刷馬達當遇到多極需求時,還有個槽滿率下降的困擾,會導致馬達效率降低。 以下圖為
Thumbnail
在馬達的領域當中,大小其實是有明確區別的,也就是個別馬達公司或是工廠能製造的馬達是有大小差異的;以東元為例,一顆馬達可能比人還要龐大,若要求他們製作只有手掌大小的馬達時,會轉給子公司東元精電生產。因為大馬達所使用的生產設備及工法,甚至是師傅的標準作業程序等等都會與小馬達大相逕庭,無法通用。 這準則
Thumbnail
在馬達的領域當中,大小其實是有明確區別的,也就是個別馬達公司或是工廠能製造的馬達是有大小差異的;以東元為例,一顆馬達可能比人還要龐大,若要求他們製作只有手掌大小的馬達時,會轉給子公司東元精電生產。因為大馬達所使用的生產設備及工法,甚至是師傅的標準作業程序等等都會與小馬達大相逕庭,無法通用。 這準則
Thumbnail
在有刷馬達的轉子生產案例當中,一直有個讓筆者覺得有趣但又雞肋的設計,此舉會讓生產難度大幅度地提升,但三不五時就會出現,那就是斜槽轉子。 斜槽的設計是為了降低馬達頓轉轉矩的存在,雖然名為轉矩,但卻是個不受歡迎的存在;一般人較常接觸的場合僅在嘗試用手去轉動馬達時,在剛要轉動的瞬間,會有種卡卡的感覺,那
Thumbnail
在有刷馬達的轉子生產案例當中,一直有個讓筆者覺得有趣但又雞肋的設計,此舉會讓生產難度大幅度地提升,但三不五時就會出現,那就是斜槽轉子。 斜槽的設計是為了降低馬達頓轉轉矩的存在,雖然名為轉矩,但卻是個不受歡迎的存在;一般人較常接觸的場合僅在嘗試用手去轉動馬達時,在剛要轉動的瞬間,會有種卡卡的感覺,那
Thumbnail
解決了馬達設計上的難題,下一步就是馬達生產上的困擾,以下分為不同的部分一一說明之。 一、繞法變化 平角線若採用傳統馬達繞線法,首先會遇到進出口線的空間問題,導致平角線無法使用傳統馬達線圈的堆疊方式;如下圖所示,會有起繞線堆疊在線圈最內側,需要有額外的空間讓線材跑出來,但平角線缺乏任意成形的自由度
Thumbnail
解決了馬達設計上的難題,下一步就是馬達生產上的困擾,以下分為不同的部分一一說明之。 一、繞法變化 平角線若採用傳統馬達繞線法,首先會遇到進出口線的空間問題,導致平角線無法使用傳統馬達線圈的堆疊方式;如下圖所示,會有起繞線堆疊在線圈最內側,需要有額外的空間讓線材跑出來,但平角線缺乏任意成形的自由度
Thumbnail
這是筆者常用的馬達設計調整手法,但原意是用於馬達工作電壓變換時,更改繞線條件的計算,如110V的馬達要更改為220V的使用電壓時,需針對繞線條件進行修改。會僅變更繞線條件而非整顆馬達修改,主要是其他材料的變動成本較高,而漆包線徑的調整是馬達當中最容易的項目;因此會發現市面上不同工作電壓的馬達外觀大小
Thumbnail
這是筆者常用的馬達設計調整手法,但原意是用於馬達工作電壓變換時,更改繞線條件的計算,如110V的馬達要更改為220V的使用電壓時,需針對繞線條件進行修改。會僅變更繞線條件而非整顆馬達修改,主要是其他材料的變動成本較高,而漆包線徑的調整是馬達當中最容易的項目;因此會發現市面上不同工作電壓的馬達外觀大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