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脂前先搞懂!體脂肪分成2種雖然皮下脂肪過多,可能是你/妳想要開始減脂的動機,但內臟脂肪影響的健康,其實更令人擔憂。當體脂率降低時,兩種類型的脂肪都會減少。
根據調查,九成減重的人面臨復胖困擾,關鍵點在「體脂肪」。現代醫學測量肥胖不再只用體重,而是體脂肪;對於是否須減肥,不再只以「體重」做標準,改以「體脂率」做判斷。體脂肪藏在身體的哪部位?
人體體脂肪分皮下脂肪及內臟脂肪二種,最容易儲存在腹部,大腹公、小腹婆就是典型的體脂肪過多;此外,下巴、手臂也是體脂肪容易囤積的位置,雙下巴、蝴蝶袖也是體脂肪過多的現象。體重正常≠體脂肪正常
判斷肥胖不是看體重,而是體脂肪,若未能將體脂肪降到標準值,減掉的是水分或肌肉,勢必提高復胖機率。例如外表身形纖瘦,但體脂肪率在30%以上,這種俗稱「泡芙族」,雖然外表不胖,仍是肥胖。反之,很多運動員體重超重許多,但體脂肪率只有20%,不能稱之肥胖。體脂肪率男女不同
體脂肪率是指體重有多少百分比是由脂肪所構成,男性正常體脂率在14〜23%之間,女性在17〜27%之間,年紀越大體脂率越高,30歲的男性超過25%、女性超過30%即為「肥胖」。如果一位60公斤的男性,體脂率為20%,其身體的脂肪重量為體重(60公斤)×體脂率(20%)=12公斤。維持健康之最低體脂肪量:男性3%、女性10~12%。體脂肪過高過低均不利康
體脂肪率若超過30%,健康開始走下坡,心血管疾病等風險因子升高,超過40就容易引發內分泌失調;體脂肪過低也不利健康,女性會有停經症狀。醫師強調,真正對健康有害的是脂肪,不是肌肉、水,因此減重要減的是脂肪,而不是體重!
體脂不是越低越好,告訴你過低的危險 很多人在減脂時追求極低的體脂肪率,但其實「脂肪」是我們身體所必需的能量,幫助我們維持體溫、保護器官、緩衝外來撞擊、也是賀爾蒙、皮膚等的構成成份。所以體脂肪應該是保持在一個適當範圍,有好的體態,也能夠保持健康。體脂過低可能會造成:
內臟脂肪標準內臟脂肪最精準的檢測方式是透過醫院CT或MRI掃描,家用或大型inbody也可以測量內臟脂肪,雖然準確度不如精密儀器來的高,還是有一定參考價值。內臟脂肪比例 1~9%:正常男性平均4~6%、女性平均2~4%,是正常的標準9.5~14%:偏高可能有肥胖問題,需立即調整生活作息及飲食,以免日後慢性疾病風險增加。14.5~30%:過高需立即就醫及開始減重,此階段會增加罹患多種嚴重危及生命的疾病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