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股票創高、全民瘋投資時機點剛好又再次看完這本好書【投資最重要的事】,讓我在這瘋狂的行情中有了一盞明燈,不至於迷失了方向。
【投資最重要的事】的作者霍華馬克思是橡樹資本創辦人,管理著超過1000億美元的資產,在投資圈的地位不亞於股神巴菲特。馬克思時常對時局撰寫MEMO進行評論,在市場貪婪及恐慌時給出的真知灼見時常點醒投資人,讓投資可以一直朝著合理、理性的腳步前進,投資是長期活動,比的不是誰短時間賺得多,而是誰可以走得遠。尼采的「殺不死我的,使我強大。」,要強大的前提是不能被殺死。
股票市場耐人尋味的地方在於它是一種違反人性的活動,之所以會違反人性是因為投資本身就是由人所參與的行為,人的情緒往往是趨吉避凶,當股市大好的時候人們紛紛湧入,造成人們深怕錯失賺錢的機會,這股貪婪的盡頭就會在一丁點的裂縫下急轉直下,人性由貪婪轉為恐懼,崩盤自此發生。
因此拿捏進出就要有所憑據,不被其他人影響就要有自己的看法,「第二層思考」可以幫助我們用不同於表象所看到的角度思考一件事情,例如最近S&P500沒有納入PLTR造成該股股價下跌,表現上失去了進一步股價增長的機會,但是事實上公司的基本面並沒有改變,股價下跌完全是投資人失望的情緒造成,那此時就是一個很好的介入時機。
而要有第二層思考,就需要對於市場有一定的了解,衡量股價位階時不隨市場起舞,而是在衡量價值與價格的關係後再採取行動,才能確保自己的投資是在一個正確的方向,才可以不會被其他外界雜訊影響自己。
股價的高漲不盡然象徵著之後會走向下跌的走勢,但高漲的股價本身卻就是風險,作者用汽車舉例,使用者購買安全性較高的汽車,反而會造成駕駛習慣上的疏忽,因為認為車子夠安全,事故發生率反而變高;而購買安全性不那麼高的汽車,反而會因為有風險意識而降低事故率。
因此風險的來源並不全然是因為非系統性風險,而是來自於安心感,當認為某檔股票會持續漲高、前景看好、分析師皆提高目標價時,風險就發生了,即使公司體質再怎麼健全,風險最高的時候反而是一切看起來都很好的時候。
另外一個常見的錯誤認知是承擔越多風險報酬就越高,要有高報酬就需要承擔風險,但承擔了風險不代表就會有高報酬。承擔高風險代表的是一個報酬與虧損的標準差拉大,承擔風險可能帶給人們高報酬,但同時也會放大可能的虧損。
市場就像一個不斷來回擺動的鐘擺,在極度恐懼與極度貪婪之間不斷拉扯,不論盪到哪一邊都有風險,在極度貪婪時的風險就是隨時會虧損的風險;在極度恐慌時的風險就是錯過未來股票上漲而得不到應有的報酬的風險。辨識極度貪婪跟極度恐懼不難,難在於趨勢要怎麼辨識,這就考驗投資人對於景氣的判讀以及對於主動投資個股的認知,才能做出相應的決策。
看到現在這個時局,許多初入投資世界的人無不瘋狂湧入市場,信貸者還不少,馬克思在書裡多次提醒,不管什麼事情,遇到「好到不像是真的」的事情,洞察雷達應該要警鈴大作。試想現在股票的瘋狂漲勢代表什麼?代表很多人還沒有獲利入袋高歌離席,不可能永遠漲下去,當發現好像有好到不像是真的事情,緊接而來的就可能會是墜入深淵的災難。
如果有那麼好的事情,為什麼會輪到我們,巨型投資機構憑什麼要把獲利拱手讓給一介小散戶,他們要的只是為了要找到一個好時機收割,股票價格會起伏始於人性,當有人收網時,市場情緒通常會急轉直下,出現戲劇性的暴跌。
因此承認自己知道的事情有限、未來其實是不可控的,才能在做任何決策時為自己預留「備餘」,賺取合理的報酬,而非短暫的巨大財富。因此在投資組合裡的進攻與防守就要以與直覺相悖的策略執行,當行情大好時需要採取部分防守,例如提高現金或購買債券;在行情不好時找到被低估的股票積極進攻。
我認為馬克思的真知灼見對於投資理念誠然有很有建設性的建地,但是要實施起來並不容易,因為我們畢竟都是人,不是機械,要有機械般的心智,卻又要洞察人性,並用想像力假設未來可能的劇本,相同的情境時常卻要有不同的想法。
因此隨著投入市場的時間越久,除了發揮金錢的複利以外,對於心智的鍛鍊也是具有複利效果的,待得越久會更加強大,但前提是要存活下來。
投資很難,卻很重要,馬克思的【投資最重要的事】不但是一本教我們投資基本心態的好書,也是值得應用在各種牽涉到人性議題上的寶典。
喜歡我的文章的話,希望你可以:1️⃣ 動動手按一下愛心❤2️⃣追蹤我的方格子3️⃣追蹤我的粉絲專業、IG4️⃣或不吝按下「贊助」不吝請我喝杯咖啡支持我持續創作,我也會把你們的支持當作動力持續更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