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

2024/03/10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近藤麻理惠從五歲起,就把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生都奉獻給了整理這門藝術。經過苦心鑽研和無數調整之後,她才驚覺,「心動」是唯一正確的取捨標準。於是,她拋開讓人愈做愈沮喪的收納技巧,自創「麻理惠整理魔法」,至今已幫助上萬人獲得怦然心動的幸福人生。她的「怦然心動」系列作品在日本銷售突破 200 萬本,並在 2015 年獲美國《時代雜誌》評選為年度百大影響力人物。麻理惠目前已是日本知名整理諮詢顧問,其開設的「少女的整理收納課」、「社長的整理收納課」和「心動人生整理魔法學校」皆獲得高度評價。
《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2011)

《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2011)

這部作品想要傳授的整理方法,並非一般物理上的整理收納技巧。如果只執著於利用物理的收納技巧,來想辦法在房子裡創造出更多空間,像是利用隔板在櫃子裡隔出更多空間,或是使用特殊的折法讓衣櫃可以塞進更多衣服等等,隨著時間過去,這些多出來的空間,還是會慢慢地被新東西填滿,過往的雜亂又會悄悄地蔓延開來。

整理並且長時間維持整潔的關鍵,其實在於心態,只要心態對了,一旦收拾整齊,就不會再變亂了。很不可思議,對吧?所以作者才稱之為「整理的魔法」 — 表面上我們整理的是物品,但真正整理的其實是我們自己的人生;當物品歸位時,也是我們重新出發的時刻。

我寫下這本書,就是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夠靠整理魔法,在最喜歡物品的圍繞下,度過怦然心動、光輝閃亮的每一天。

整理與收納

收納的技巧能為你在短時間內創造出可以容納物品的空間。作者從幼稚園開始,就非常熱衷於學習研究新的收納方式,像是把面紙盒打開做成抽屜、收集可以收納雜物的商品等等。作者後來才開始意識到,房間反而因此充斥著為了收納而生的商品,而被收納起來的物品只是從視線中隱藏起來,空間還是持續被物品給填滿。

整理最重要的是「丟棄」,如果不把非必要的東西丟掉,就無法挪出空間給我們真心喜歡的東西,當生活周遭都是令我們心動的東西,生活就會自然而然地變得美好。作者給出一件物品是否直得留下的評判標準很純粹,就是將物品拿在手上時,會不會讓你有「怦然心動」的感覺 — 如果有,就留下;如果沒有,就丟棄。

但是丟棄物品說實在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某些物品可能不會讓我們感到心動,但是會有很多其他不能丟的理由,例如擔心未來會用到、擁有特殊意義、害怕浪費等等。可是認真回顧一下,大多數這些捨不得丟棄的物品,最後的下場往往都是被堆積在家裡深處,造成了另一種浪費。整理和評斷是否丟棄物品的過程,會促使我們開始正視和物品之間的關係,每一件物品都有它來到我們身邊的任務,不管是解決眼前的問題,或是單純帶來購物的快樂,當物品完成任務時,它就已經沒有繼續待著的理由了。解放物品,有時候也是為了解放自己。

空間的使用不該是為了過去的自己,而應該是為了將來的自己。

整理的哲學

整理表面上是在整理物品,本質上卻是在整理自己的過去。作者諮商過的許多客戶,在整理中漸漸了解到他們人生中什麼是必要的、什麼是不必要的,什麼該做、什麼又該戒。整理的魔法就在於,它會幫助你找出打從心底心動的使命。

作者分享了一個原本任職於大型科技公司的客戶,客戶依據心動與否的標準,在整理結束之後,發現留下來令她心動的書籍,全部都與社會福利有關,她因此發現自己內在潛藏的熱枕。在整理課程結束後,準備了一年,她辭掉了工作,成立了保母事業的公司,一邊摸索一邊享受著每天的工作。

事實上,在整理課結束之後,幾乎所有人都有了很大的轉變,無論是自立門戶、轉換工作跑道、對於工作有了某些意識上的改變等等。除了工作之外,在興趣或是家事上,每天生活中意識到自己「喜歡事物」的時間自然而然增加,連平日的生活也都變得朝氣蓬勃。

經過整理、物品減量之後,自己在生活中重視的是什麼,還有價值觀,都會變得一目了然。

整理的方法

整理的第一步就是「丟棄」,在丟棄完成前,不能進行任何後續動作。將所有物品依照類別,從原本收納的空間裡,集中放到眼前,將物品個別拿在手上,感受物品帶給你的感覺。

作者憑藉著自己過往累積的多年整理經驗,建議我們可以先從衣服開始,接下來是書籍、文件、小東西,最後才是紀念品。紀念品是丟棄難度最高的東西,為了保持整理的節奏,建議留到最後再來處理。

以衣服作為例子,首先,必須要一件不剩地,將衣服從各個收納空間取出集中起來,如果之後才發現漏了某個抽屜裡的衣服,一律丟掉;接著,可以先嘗試從非當季衣物開始判斷,因為沒有迫切的使用需求,可以更純粹地感受到衣服是否帶來心動的感覺;最後,就是一件一件衣服拿在手裡觸摸,感受心動,判斷該留或是該丟。在這個過程中,可能多少會擔心丟了太多,未來是不是就沒有衣服可穿了,但是只要遵循選擇心動的準則,一定會留下對自己而言必要的數量。

當丟棄工作完成後,就可以進到整理的第二步「決定所有物品的定位」,這裡就屬於收納的範疇了。物品的定位核心準則,就是「按物品分類」,同種類的物品只能集中收納在同一個地方;如果是多人同住,則再「按所有人分類」。

過去我們可能會按空間分類物品,例如客廳和房間都有充電器,但是這樣的分類方式會讓我們無法隨時掌控自己擁有物品的數量,而且在需要物品時無從找起,最後可能還會得出家中該類物品數量不足的結論,進行補貨。將物品依照種類集中收納在一起,可以讓我們清楚地了解到,生活最低所需的物品數量,並且讓每個物品都只有一種直覺的收納方式,減少收納時心智上的負擔,更容易維持空間的整潔。


這部作品最讓我驚艷的地方,是作者解釋整理背後的哲學,過去我都只是認為整理就是每隔一段時間不得不進行的苦差事,甚至有時候還以亂中有序感到自豪。一直到讀完這本書才恍然大悟,整理物品其實同時也是在整理自己的過去,釐清自己的生命軌跡,並且承諾自己一個更美好的未來。

當生活週遭都只有自己喜歡的事物,會是什麼感覺呢?現在的我還無法體會,但是心裡已經躍躍欲試作者分享的整理魔法,在現在自己對未來感到徬徨的階段,或許就是整理的最好時機了。

真正的人生,是在「整理之後」才開始的。

延伸閱讀

  • 《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 2》(2013)by 近藤麻理惠
    • 這本書接續今天介紹的第一集,提供了詳細做法與疑問解答,對於想要進一步探討整理心法的讀者,可以參考看看。
  • 《丟棄的藝術》(2001)by 辰巳渚
    • 這本書啟蒙了年幼的麻理惠,讓她對於整理和收納的議題有了更深的體悟,對於和我一樣念舊捨不得丟東西的人,應該很值得一讀。


17會員
33內容數
記錄看過的書,以及從中體會到的感悟,並期盼透過這些記錄,能讓你偶然於此邂逅觸動共鳴的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