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tCotCot 出版社的創辦人暨總編Odile Flament及比利時插畫家Anne Crahay帶來的精采分享「比利時創意共振:圖文編織生命故事的詩意繪本出版對談」的第三部分,由Anne Crahay來聊聊多元媒材創作。
【相關專題】
比利時繪本創作者 Anne Crahay(安妮・克拉海) 透過拼貼技法,與 CotCotCot 出版社社長 Odile Flamen 合作出版了兩本書:《La sourire de Suzie》(蘇西的微笑)、和《Mes p'tits doigts》(我的小手指),打開了她對於繪本創作方式的新領域,所以這兩本書比起她和其他法國出版社的合作的出版品,顯得非常新穎,她創作時也採用非常獨特的方式去做。
像《La sourire de Suzie》(蘇西的微笑)完全沒有打草稿做分鏡,Anne直接拼貼,所以書中主角小女孩蘇西的長相顯得有些奇怪。在合作中,Odile 完完全全讓Anne自由發揮,她沒有先給 Odile 看過草稿,但她與其他出版社合作時必須先把草稿秀出來,讓出版社看了一遍,才可能認同接下來要走的方向,《Pourquoi tu pleux ?》( 你為什麼在下雨?)這本書就是這樣。
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跟不同出版社的主編合作會是不一樣的工作方式,這使得創作者創作不同作品時,採用的創作手法也會有所差別。有點像是在是在製作動畫,要嘗試不同的姿勢,不同的動作,才會找到最後要呈現出來的效果。
Anne 希望跟大家的就是分享她跟 Odile 合作出版的作品,給她自由的緯度是有多大。當她在畫另一個出版社的《Pourquoi tu pleux ?》( 你為什麼在下雨?)這本書的時候,在她打完草稿時,就已經知道這本書結果會長成什麼樣子。可是跟 Odile 合作時,她完全不知道書最後的模樣。
在《Pourquoi tu pleux ?》( 你為什麼在下雨?)的手稿中,我們可以看到 Anne 提到過的Kozo紙的纖維,就是書中女孩頭上方這個白色的紙。讀者有時候會看到畫面中加好幾層的紙,不只有一張,而是有好幾張。所以這本書也是前面提及的,使用攝影的方式,不是用掃描,然後做一些調整才調出印刷能夠表達出來最好的效果。
還有一本與另外一家出版社合作的繪本《Je suis un arbre》(我是一棵樹),這本書特別的地方是一本就是訂製的書,文字是由另外一位作者提供的。不過訂製書與她自己自由創作的書,她不認為其中有什麼差別,都是很樂意去做的事。對她來說,這是非常好的機會去探索另一位作家的思想和他的做事方式,以及他想表達的意義。
Anne 談起《Je suis un arbre》(我是一棵樹)這本繪本。這本書裡面運用了很多不同的鏤空,有種子的形狀、有雨滴形狀,也有小圓孔。她每次要創作一本書的時候,會去思考及尋找是否有最合適的創作手法能將故事表達出來,她在這本書選擇的是「蛋彩畫」。這是文藝復興時期的一種畫法,將雞蛋混入繪畫顏料當中來繪畫。
她當初選擇這種畫法時完全不知道效果會是如何,因為她從來沒有做過,可是她現在有信心這個決定應該是對的、選擇這個畫法是是正確的。因為這本書是在講生命誕生的故事,所以她選擇用這種特別的技法,因為蛋與生命是有關係的。
Anne 承認自己非常想要控制她畫出來的畫面的效果,她一直試著避開當個控制狂。她目前在這方面還有進步空間,但是還沒達成。她也會在高難度技法中試圖找出折衷辦法。
Anne 再次說明,跟不同的就是出版社合作的方式,所表現出來的這些故事都不一樣。最近台灣出版她一本書《什麼話該說?什麼話不該說?》,原文書名是《L'ours et le pinson》(小熊與小雀的故事)。在這本書中,Anne 也是用拼貼的方式,我們可以看得出來沒有那麼立體,因為她是在賽璐璐片上繪畫,不是畫在白紙上,塑膠片塗上壓克力顏料,會呈現出一種透明度,Anne 在別的地方找不到這種透明度。
Anne 本身也是在比利時列日高等藝術學院裡任職繪畫老師,Anne 說她的學生也有在追蹤童里的IG,透過童里認識其他插畫與繪本世界,她感謝這個童里能如此廣泛涉獵,讓大家看到這麼多不同的美麗的繪本,連歐洲人也透過童里發掘歐洲繪本。
Odile 非常高興這次有機會透過台北國際書展,以及比利時台北辦事處邀請她們來台灣推廣她的出版品,在台灣的市場上面,希望版權這邊可以推動,同時多多認識台灣創作者,還想看看台灣繪本,透過她的出版社,帶到歐洲去發展,期待此行有一些交流。
Anne 答:
我通常畫的方式是把蛋黃跟顏料先混淆在一起,那混起來以後這個混淆度沒有辦法太仔細,因為我畫的線條通常是非常非常精細、非常精準的,蛋彩畫其實讓我可以比較隨興一點。
原本我也擔心,加入醋會不會散發出臭味,有個很重要的部分要提一下,歐洲目前比較是在傾向於畫出那些我們不想要畫出來的東西,例如:學生們如果是左撇子就用右手畫,此時就會畫出那些原本不想畫、沒想到可以畫出來的東西。這是一種探索,學習另外一種方式。
目的比較是讓創作者可以放縱自己的創作,不要那麼的拘謹想要畫出自己要的效果,比較讓藝術發揮藝術,當我們在技巧上面那麼的執著的話,我們可能會忘記情緒(情感),我們可能會對於這些技巧的琢磨的要求太高了,以至於藝術的情緒都進不去,藝術的靈感就進不去了。
Odile 答:
應該是創作者與出版社之間先認識對方,爾後才有合作,那這是我的理解。首先 Anne 的畫的上面就有很深的詩意在裡面,我已經知道 Anne 的文字的風格有我想要的詩意。所以我們之間已經有一個默契,才能讓真正創作和合作發生。我第一次和 Anne 互相通Email的時候就已經感覺得到她的詩意了。
我與畫家,或是與作者合作,都是有一些心靈的默契,好像樹根跟樹根之間在地底下會有關聯的這種感覺。無形當中,大家已經認識了。
我其實每次投入在新出版計劃的時候,都會有這個疑慮,到最後我能否找到我所要的,我所期待的,還有與眾不同,所以我任何的合作都是跟創作者有一種默契,還有一種雙方共識,這不表示我們是好朋友,或是我們的關係很好,這是一種可能是第六感吧,心中默默會有聯繫。
有時候這個感覺找不到的話,我會認為別的出版社會比較適合,或者是我自己沒有這個能力去出版這部作品。無論如何都是一個互動性的,不是單向的,都是緣份吧,有種超血緣性的緣份,就能促成一部作品。
Anne 也坦白說:
其實她們兩個合作不一定都是每次都得到共識。這中間都還是需要很多的互動,很多的爭吵,很多的談判。到最後無論如何,我認為 Odile 給我很大的自由的空間,給我很大的尊重、比較客觀的看法,這都是對我很大的支持。
所以《Mes p'tits doigts》(我的小手指)這本書當初有幾隻手,在Odile看來是比較老的手,她還看到有些是5歲小孩的手,所以我重畫一部分,因為在這本書裡面可能要保持一定的一個嬰兒小手的概念,當初我為了一隻手重畫了五次,對我來說這個是很累的,總之這過程有點像是一對情侶在吵架。
Anne 答:
透明膠片可以讓我達到一些效果,大部分紙張會吸收那些顏料,如果是在透明膠片上面,彩色就不會模糊掉,不會被吸收掉,畫完第一層之後還可以再往上面再去做一些調色,對。在膠片背後再畫一層,正面呈現出的顏色會不一樣。所以我會在那個膠片後面也塗色,透過這種方式夠找到我最喜歡的顏色。我會盡量把所有的整個平面都塗滿,這樣子就不會有反光的問題出現,可是如果中間還會有反光,則會用Photoshop把反光塗掉,所以也要感謝電腦的幫忙。
Anne 答:
首先這本故事是先有的,然後我以五幅畫來講述一個失去自然微笑的孩子,畫出自己的假微笑的故事。在進入整本書的創作之前,這五幅畫被 Odile 認可以後,我才開始著手創作全書文字和圖像。Odile放手讓我去做,之後她畫出不同的版本,有一些版本被 Odile 刪掉。所以整個過程也不是完全沒有打草稿,但是這本書裡面包含最原始的五幅畫。而很妙的是,這五幅畫原先是在布魯塞爾書展做出來的,當初是為了另外一個跟鐵路有關而做,這個故事到最後又變成蘇西的微笑。
讀者問:為什麼選擇繪本做創作與出版?能否給插畫家一些建議?
Anne 答:
我認為其實繪本最棒的一個能夠表達本來很哲學的一些內容,用很簡單很精要的方式去表達出來。因為哲學通常是複雜的方式去表達。那其實繪本可以讓我們一針見血的表達一些沒有辦法表達出來的哲學的意義。
第二個是因為我從小就喜歡畫畫,長大順理成章地當插畫家。我小時候,我媽媽有一個很好的朋友,也是比利時知名的插畫家,他說插畫家可以在家裡從事創作,所以我就非常嚮往長大以後可以從事這個工作。
Odile 答:
我自己知道,我不太會畫畫,文字能力沒有很強,我最大的樂趣就是跟這麼多位有才華的人 一起,比起那些以前其他工作 ,我非常享受出版社編輯這個職業。
Anne 答:
對繪本創作者的建議,因為我自己其實也是老師,我給我的學生的建議通常都是不要把自己關在一種繪畫的風格內,我把插畫家比喻為演員,拿到什麼劇本,就演出來。去感受,去發揮,不要把自己關在一個籠子裡面,不要約束自己,希望大家聽下來也有對我們的這個創作方式還有出版方式,有一些不同的靈感。
【相關專題】
Anne Crahay(安妮・克拉海)
Anne Crahay(安妮・克拉海)1973 年出生於Verviers,是比利時童書繪本作家和插畫家 。
安妮・克拉海 在列日聖呂克德高等藝術學院(ESA)學習平面藝術。在義大利、法國和墨西哥之間從事了三年的志願工作後,她定居在阿登地區,首先在那裡從事動畫電影工作,之後成為獨立平面設計師。
自2007年至今,安妮・克拉海 已經出版了四十多本書,在不同繪畫風格和主題之間游刃有餘。除了創作給小小孩的幼幼書系列與三至六歲的繪本系列之外,近年也投入對於更深層的精神與情感的繪本作品,同時間安妮也在列日聖呂克德高等藝術學院教授圖像和插畫。
安妮・克拉海 希望透過她的作品,能夠超讓孩子們從內心感到平靜,提供了一些小小的練習,學習生活與認識情感和感受。她用詩意的文字和圖像來表達有時難以傳達的感覺,正向的文辭可以激發孩子的想像力,幫助他們感受並掌握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