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卑鄙的人,但不是賊」─從《卡拉馬助夫兄弟們》談殺人與道德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raw-image



卡拉馬助夫兄弟的長兄─米卡,被控殺了自己的父親,據旁人的證詞,在其父親費道爾身亡之前,米卡曾數度告訴他人要殺了父親,(為了感情的事兒,這裡就不多提了)事實卻是,殺了父親的兇手是費道爾的私生子,後來為卡拉馬助夫家的廚師─司米爾加可夫。


從事發之後、米卡的懺悔、司米爾加可夫的自白和自殺,到法院最後依然判定米卡有罪,從中圍繞著的核心道德議題是─何謂犯罪(殺人)?何謂懲罰(道德譴責、刑罰)?


殺人的條件是什麼?很想殺人跟真的去執行殺人的動作有什麼分別呢?一個可以持續的發生,可以不斷殺了又活、活了又殺,另一個發生了,便永遠停止了殺人這個動作,一切無法再重來。一個是「精神性」的殺人;一個是「物質性」的殺人。


目前刑罰只處罰物質性的殺人行為,因為相較於精神性的殺人,被殺者喪失了生存的權力,而生存的權力是他人任何權利都不可侵犯的,所以必須接受懲罰,而懲罰的目的是幫助殺人犯能夠誠心悔改,不再犯罪,所以需要懲罰。先姑且不論懲罰的成效如何,我想問的是,我們懲罰對人了嗎?如果懲罰對人了,那還會有冤獄事件的發生嗎?精神性的殺人我們懲罰不到,因為我們無法限制每一個人的思想,亦如恐怖主義是不可能被滅絕的,因為它是一種思想。物質性的殺人相對起來容易判斷,但是,人雖然被殺了,真的是殺人者想殺嗎?依刑法二十二章,殺人罪分為:普通殺人罪、殺直系血親尊親屬罪、義憤殺人罪、母殺嬰兒罪、加工自殺罪、過失致死罪。所以殺人罪除了「人死了」這個結果是相同的之外,殺人發生的「過程」,其實是由很多可能所造成的,所以我們不應該、也很難將殺人的過程簡化為有人被殺死了的單一結果,而應該從殺人的念頭發生始,到構思整個殺人計畫,最後執行成功,這一整個過程「都」發生,才是我認為名副其實的殺人罪,因為這不只觸犯了刑罰,更根本的問題是殺人者違背了倫理道德,而這才是刑罰所應該懲罰的部分,而不是只看結果而不探究原因,更簡單化了殺人者與被殺者與社會環境與道德價值之間的關係。


難道精神性的殺人就不應該懲罰嗎?或者說,難道就符合道德嗎?《卡拉馬助夫兄弟們》所探討的其實就是「精神性殺人是否應該受懲罰」的問題,當然作者最後給了一個應該接受懲罰的結果,但是我想問的是,精神性殺人接受懲罰的效果是什麼?如果說物質性殺人接受懲罰是為了「避免」再犯,那麼精神性殺人;不曾真實發生的事情,也就沒有談不談得上避免再犯的可能了嗎?我認為精神殺人的確觸犯了倫理道德的罪,但是畢竟不同於物質性殺人的事實,所以他必須接受一種,不同於「懲罰」,而是避免再犯、再精神殺人的「療育」。


人有很多種情緒、有很多種感知,甚至情緒與感知還會隨著時間成長,產生新的「自我知識」。而情緒,是表達的一種工具、媒介,情緒本身沒有好壞,例如:當我很生氣,氣到想殺人,想殺人這個因為情緒而產生的想法,本身沒有好壞的判準,只要不影響到他人,我認為情緒能夠盡情的發揮。所以,產生生氣的情緒本身沒有好壞,但是,是什麼讓生氣的情緒產生殺人的想法?如果情緒是一種動態平衡的過程,那麼也許想殺人就讓他想,因為,第一,如果只是想,並不會真的影響到他人。第二,情緒在平衡的過程中,變動性成為情緒自然的發生現象,一定是有喜、有怒、有哀、有樂,只是什麼環境、原因導致「極端」的情緒,所以應該「避免」的是極端的情緒,而心裡的、精神性的「療育」是其避免再犯的方法。


沒有人是從出生就開始想殺人的,「想」殺人他必須有幾種「概念」,例如殺人這個被殺者會感到痛苦、殺人能夠免於再受被殺者影響(行為、語言等影響)、殺人能夠更實現殺人者的價值、目標、幸福……等等。所以,或許我們不喜歡他人「想」殺人,但是如果他是一種情緒化下產生的想法,我認為我們無可厚非,頂多希望他能夠多點正向能量之類的,因為情緒、思想,並不存在好壞的差別,雖然我們會覺得他不太道德。


那麼是什麼讓我們覺得他不道德呢?如果精神殺人者不被別人知悉他「想」殺人,那麼是不是就沒有道不道德的問題了呢?如果世界上只剩一個人,我們不會去談道德,或者說那一個人就是唯一的道德、唯一的價值,道德之所以被討論,因為道德是「別人與我之間的關係」,所以如果沒有別人,精神殺人並不構成違反道德。亦如,如果我不向別人訴說、讓對方了解我「想」殺人,那麼精神殺人並不違反道德。但是如果向別人訴說、讓對方了解我「想」殺人,那麼我認為就構成了違反道德的條件,因為這有可能影響、甚至破壞「別人與我之間的關係」。


Ps:《卡拉馬助夫兄弟們》結尾是阿萊莎參加了伊柳沙的葬禮,他保證會永遠記著伊柳沙,即使他們可能會分開永不得相見。我想如果杜斯妥也夫斯基多活了幾年,下一本《卡拉馬助夫兄弟們》會是一本談論關於死亡的哲學吧,如果殺了這個人或者這個人死了,他對我來說還活著嗎?那麼什麼算是死亡呢?

2016/2/19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辯證人生
68會員
668內容數
「我以為别人尊重我,是因為我很優秀,後來才明白,别人尊重我,是因為别人很優秀。」——魯迅
辯證人生的其他內容
2025/02/11
  《消逝的德國人》(Kopfgeburten oder Die Deutschen sterben aus)出版於1980年。作者為1999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鈞特・威廉・葛拉軾(Günter Wilhelm Grass,1927—2015)。   1980年代,那是個東西德尚未統一的年代
Thumbnail
2025/02/11
  《消逝的德國人》(Kopfgeburten oder Die Deutschen sterben aus)出版於1980年。作者為1999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鈞特・威廉・葛拉軾(Günter Wilhelm Grass,1927—2015)。   1980年代,那是個東西德尚未統一的年代
Thumbnail
2025/01/25
音樂請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dZ1_hoNgZ8 「不論夜有多,深腳步多沉重,有人在等你回家。」   這首歌多少首體現了,去年下半年平日晚上上德文課(臺北歌德學院),回到家常已近十一點的情境。感謝內人始終為我留一盞燈。   年
Thumbnail
2025/01/25
音樂請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dZ1_hoNgZ8 「不論夜有多,深腳步多沉重,有人在等你回家。」   這首歌多少首體現了,去年下半年平日晚上上德文課(臺北歌德學院),回到家常已近十一點的情境。感謝內人始終為我留一盞燈。   年
Thumbnail
2025/01/21
  昨日(20)結束了為期三天的學科能力測驗(GSAT,General Scholastic Ability Test)(下稱學測),先辛苦所有監場員、考生、學校及家長,並預祝所有考生金榜題名、寒假愉快。   筆者第一次擔任學測的監試委員(監試?監視?覺得這名稱不太優雅,考選部主辦的考試稱
Thumbnail
2025/01/21
  昨日(20)結束了為期三天的學科能力測驗(GSAT,General Scholastic Ability Test)(下稱學測),先辛苦所有監場員、考生、學校及家長,並預祝所有考生金榜題名、寒假愉快。   筆者第一次擔任學測的監試委員(監試?監視?覺得這名稱不太優雅,考選部主辦的考試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其實當他重新被詛咒纏身時並不是誰帶走他,而是他的父親發現他和姑母不對勁,親自將他擠上馬車送走的。但那輛馬車並沒有帶他走多遠,駕車的馬夫連同馬車也一同被火焚身,而他的耳邊不時傳來惡魔的呢喃,幾乎就在發瘋的崩潰邊緣。
Thumbnail
  其實當他重新被詛咒纏身時並不是誰帶走他,而是他的父親發現他和姑母不對勁,親自將他擠上馬車送走的。但那輛馬車並沒有帶他走多遠,駕車的馬夫連同馬車也一同被火焚身,而他的耳邊不時傳來惡魔的呢喃,幾乎就在發瘋的崩潰邊緣。
Thumbnail
  ◎案例一:以下為網路請示資料:   我跟我雙胞胎弟弟兩個被我媽家裡借卡負債幾百萬,我弟最近又因工作手臂斷掉,我媽個性太硬、愛喝酒,結婚又離婚好幾次,我這幾年也很不順,也感覺好像有個無形女人跟在我身邊好幾年,身體越來越差!想問師兄是有冤親債主,還是祖先有事想講或前世是什麼因果.....
Thumbnail
  ◎案例一:以下為網路請示資料:   我跟我雙胞胎弟弟兩個被我媽家裡借卡負債幾百萬,我弟最近又因工作手臂斷掉,我媽個性太硬、愛喝酒,結婚又離婚好幾次,我這幾年也很不順,也感覺好像有個無形女人跟在我身邊好幾年,身體越來越差!想問師兄是有冤親債主,還是祖先有事想講或前世是什麼因果.....
Thumbnail
  難得有機會及機緣能為眾生服務,分享一位請示者的故事。這位請示者上網搜詢因果,看到精舍的文章,他覺得很有感應,也很有道理。他說:「問題很多,不知道怎麼問?」於是,他就說了他這一生的故事。   父母從事殺雞的行業,家中三個兒子,他是老大。當完兵,自己不知道做什麼工作,因為..........
Thumbnail
  難得有機會及機緣能為眾生服務,分享一位請示者的故事。這位請示者上網搜詢因果,看到精舍的文章,他覺得很有感應,也很有道理。他說:「問題很多,不知道怎麼問?」於是,他就說了他這一生的故事。   父母從事殺雞的行業,家中三個兒子,他是老大。當完兵,自己不知道做什麼工作,因為..........
Thumbnail
卡拉馬助夫兄弟的長兄─米卡,被控殺了自己的父親,據旁人的證詞,在其父親費道爾身亡之前,米卡曾數度告訴他人要殺了父親,(為了感情的事兒,這裡就不多提了)事實卻是,殺了父親的兇手是費道爾的私生子,後來為卡拉馬助夫家的廚師─司米爾加可夫。 從事發之後、米卡的懺悔、司米爾加可夫的自白和自殺,到法院
Thumbnail
卡拉馬助夫兄弟的長兄─米卡,被控殺了自己的父親,據旁人的證詞,在其父親費道爾身亡之前,米卡曾數度告訴他人要殺了父親,(為了感情的事兒,這裡就不多提了)事實卻是,殺了父親的兇手是費道爾的私生子,後來為卡拉馬助夫家的廚師─司米爾加可夫。 從事發之後、米卡的懺悔、司米爾加可夫的自白和自殺,到法院
Thumbnail
也沒有比親眼目睹母親遭人殺害,更驚悚的事, 更可怕的行兇的人是自己父親,這一幕絕對是一生一世也擺脫不了的夢魘。 法國作家菲利普.貝松的新書《這不是社會新聞》講的正是這樣事件。 故事採用第一人稱,講述者是十九歲少年, 有一晚他接到十三歲的妹妹蕾雅打來的電話:劈頭就說:「爸爸剛剛殺了媽媽。」
Thumbnail
也沒有比親眼目睹母親遭人殺害,更驚悚的事, 更可怕的行兇的人是自己父親,這一幕絕對是一生一世也擺脫不了的夢魘。 法國作家菲利普.貝松的新書《這不是社會新聞》講的正是這樣事件。 故事採用第一人稱,講述者是十九歲少年, 有一晚他接到十三歲的妹妹蕾雅打來的電話:劈頭就說:「爸爸剛剛殺了媽媽。」
Thumbnail
除了我的母親以外,和我相處最久的人是師傅,而不是本該被拜託照顧我的舅父。母親留下一筆遺產,據說是賤賣父親贈送她的首飾所得。但她當放債人的哥哥只是睜著小眼,從小塔般的帆船金幣裏花了其中一小部份來打發我,而餘下放進了自己的口袋。 那時我還小,不懂得他這樣做有何用意。但在我懂事之前,他早已經將我托付
Thumbnail
除了我的母親以外,和我相處最久的人是師傅,而不是本該被拜託照顧我的舅父。母親留下一筆遺產,據說是賤賣父親贈送她的首飾所得。但她當放債人的哥哥只是睜著小眼,從小塔般的帆船金幣裏花了其中一小部份來打發我,而餘下放進了自己的口袋。 那時我還小,不懂得他這樣做有何用意。但在我懂事之前,他早已經將我托付
Thumbnail
2022.4.29 一位個案過去在父親生病期間,雖然有其他手足兄弟,但他們卻把照顧父親的責任丟給她,她一邊照顧自己的家庭、工作,卻仍是一肩扛起中風及失智爸爸的照顧工作,一個人努力硬撐到脊椎出問題到最後不得不開刀而個案父親離開後,個案感覺自己無怨無悔為家人付出但卻被拋棄了,過去其他親人將照顧父親的責
Thumbnail
2022.4.29 一位個案過去在父親生病期間,雖然有其他手足兄弟,但他們卻把照顧父親的責任丟給她,她一邊照顧自己的家庭、工作,卻仍是一肩扛起中風及失智爸爸的照顧工作,一個人努力硬撐到脊椎出問題到最後不得不開刀而個案父親離開後,個案感覺自己無怨無悔為家人付出但卻被拋棄了,過去其他親人將照顧父親的責
Thumbnail
有一位久未聯絡的朋友的某位遠親問老師父,自己的家運不好,家人生病的生病、離婚的離婚、失業的失業、失聯的失聯,每個人都溺水自身難保。 朋友的遠親從曾祖父、祖父、父親,三代人都以屠宰、簽賭、詐騙為業,到了他這代,也就是第四代。雖然第四代沒有沾染前人惡習,卻也因為男主人身體不好在家待業,太太為了補貼
Thumbnail
有一位久未聯絡的朋友的某位遠親問老師父,自己的家運不好,家人生病的生病、離婚的離婚、失業的失業、失聯的失聯,每個人都溺水自身難保。 朋友的遠親從曾祖父、祖父、父親,三代人都以屠宰、簽賭、詐騙為業,到了他這代,也就是第四代。雖然第四代沒有沾染前人惡習,卻也因為男主人身體不好在家待業,太太為了補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