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血觀音》談世界最可怕的不是眼前無愛的未來,而是那沒有永恆想像的未來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血觀音》的精神主旨在於:「世界最可怕的不是眼前的刑罰,而是那無愛的未來。」未來是指還未發生的事情,是否百分之百會發生,不知道,但我們「相信」之所以會有未來在於,我們能夠「想像」未來。既然未來是建立在想像之上的,那麼可怕的不是無愛的未來,而是對未來沒有了盼望的想像。


19世紀丹麥哲學家齊克果(Kierkegaard)認為「人類介於時間性與永恆之間」。人類一生的時間性雖然是有限的,但是人們心中都存在著並且能夠認知意識到一種「永恆感」。比方對於忠誠的永恆(婚姻)、對生活的永恆(安於現狀)、對自然的永恆(生生不息)、對種種跨時空性的永恆(宗教經典、聖域)等。永恆感是建立在想像之上的,而想像則是建立在觀察與經驗之上。如同科學以歸納法推論出「全世界的烏鴉都是黑的」一般,是一種經驗式的、全稱判斷式的,只要有一隻非黑色的烏鴉便可推翻其觀察與經驗下的理論。所以,永恆感也並非真正的永恆,永恆感也會隨著觀察與經驗(記憶)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想像,產生新的永恆。


永恆感的「方法」若是一種科學式的觀察與經驗下的歸納與演繹,那麼永恆感的發展是否猶如科學哲學家孔恩(Thomas Kuhn)所說的科學「典範(paradigm)」的發展般;是非線性、不可共量性的?抑或是如同哲學家波普(Karl Popper)認為科學理論是暫時的、尚未被證偽的假設、是僅具階段性的?例如:婚姻(忠誠)的永恆性如何被證偽?有一絲絲的不忠就非永恆了嗎?還是正因為有不忠的部分而讓我們有機會修補關係(理論),邁向更永恆的「新」永恆呢?無法修補關係,不代表永恆感的消逝,而是新永恆感(婚姻)開始的可能。我們永遠不知道目前的永恆感是真的永恆還是暫時的永恆,我們僅能確信的是,永恆感讓當下產生永恆的可能。


當我們說「愛你一萬年」的時候,明明知道與現實(平均壽命80歲)不符,但卻沒有被欺騙的感覺在於,「愛你一萬年」的一萬年不是物理時間的一萬年,它是一種形容詞,形容永恆感、形容一種心理上對於愛情堅定不移、瞬間即是永恆的想像,那是建立在對未來的想像、對彼此的承諾與忠誠之上的永恆感。當我們失戀的時候,問:「你還相信愛情嗎?」時,問得不是是否有愛存在,而是是否有對愛產生永恆感的想像。回到本片的核心課題:「世界最可怕的不是眼前的刑罰,而是那無愛的未來」當我們沒有了對愛產生永恆感的想像時,是最可怕的嗎?而又是什麼讓想像趨於貧乏、對未來沒有了想像呢?


想像一位沒有未來的死刑犯和沒有愛的孤兒哪個比較可怕?沒有未來的死刑犯自然沒有對未來的任何想像,包括愛;孤兒雖然沒有愛,但還有未來、還有未來創造、選擇愛的可能。死刑犯當然還是能夠對未來有想像,但是那想像將趨於單一,就是想像看見明天的太陽。因此,未來的條件除了想像外至少還需要有所選擇的可能,而擁有行動力(健康)、思辨力(知識、反省)等讓我們得以擁有多元選擇及想像更美好未來的可能。


康德說:「人即目的,而非工具。」片中棠寧(吳可熙 飾)好不容易看似擁有逃離母親的控制的選擇時,卻依然無法逃離。在控制的愛底下所想像的未來是具有永恆性的嗎?若人們的選擇皆是趨向永恆的選擇,也就是當我們說這個選擇是比較好的選擇,原因在於,好選擇與內心永恆感的目的是一致的。


棠寧選擇了逃離控制的愛,因為那種愛不是愛、不是「愛你一萬年」對愛產生永恆感的想像的愛。逃離,即便一無所有,卻至少保有逃離控制後對未來「自由」想像的可能。「世界最可怕的不是眼前無愛的未來,而是那沒有永恆想像的未來。」

2017/12/9

    5會員
    527內容數
    哲學博士生/建築系畢/證照:高考公務員、工地主任、古蹟工地負責人/前地方文資薦任公務員(建築工程職系)/研究領域:建築哲學、文化資產哲學。由「哲學性」、「反思性」角度,評論文學、建築、哲學、時事、影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音樂藝術、文化資產、公職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從<血觀音>所看到的複雜家庭、對立關係以及各自的渴望」本片簡介 1990年代的臺灣,「棠府古董店」老闆娘棠夫人,為了政府的都市計畫案「彌陀計畫」向各方人士穿針引線,棠夫人獻了一尊名貴的觀音菩薩佛像,給國會龍頭「王院長」夫人,正值棠夫人盛讚佛像多麼珍貴稀有時,佛像的手卻意外斷裂......
    Thumbnail
    avatar
    茶齋誌佑
    2023-12-17
    逆境來臨時幫自己的正能量補血,從挫折中復原-《啟動你的韌性開關》「韌性」是人在面臨極度危險或創傷性的事件時,維持相對穩定、健康的心理與生理功能運作的能力,也就是「應對挫折或受傷害的復原力」。《啟動你的韌性開關》從我們自己的內在心態、和其他人的互動,以及對未來的看法等三大部分來談如何強化心理韌性。指引你幫自己增加正能量,在遭遇挫折時能夠快速恢復,保持良好的身心狀態
    Thumbnail
    avatar
    我是老查
    2023-11-17
    《花月殺手》鮮血從地裡發出吶喊,電影裡沒說完的故事二十世紀初的歐塞奇領地,因石油帶來的龐大利益,莫莉的姊妹們陸續喪命,身邊的族人也一個個離奇死亡。但這不只是一個人心貪婪的故事,也是一場根源於體制的邪惡,由上而下的種族屠殺。
    Thumbnail
    avatar
    林倚
    2023-10-31
    鮮血獻祭之外,阿茲特克人原來也有獨特的香事文化——從人神關係與日常生活中談起你是否也知道阿茲特克文明的香事文化呢? 或許對大多數的亞洲人或臺灣人而言,這是相當陌生的。多數人或許甚至會直覺性的認為「香不是亞洲(尤其是中國、日本)才有的文化嗎?」⋯⋯
    Thumbnail
    avatar
    廢柴男子怎麼辦?
    2023-02-25
    原母的抉擇:從《原住民身分法》談一段有血無份的認同歷程自《原住民身分法》規定之議題延燒以來,司法院大法官就《原住民身分法》第4條第2項是否違憲進行憲法法庭言詞辯論,我認為最大的癥結點大抵聚焦在以「漢父原母的家庭生活、文化狀態與從姓」去判定婚生子女是否為「真正的」原住民,並且原父比其原母之子女更容易取得原住民身分、傳承文化,為此我感到不太平等且不認同。
    avatar
    Cidal
    2022-09-22
    從《熱血司祭》談《黑幫少爺愛上我》的KP現象然而BOC想要做甚麼?拍一部戲劇將所有演員簽下來,也就是說第二次的聚集這些演員在等戲拍攝的過程中,都與BOC簽約了。所以當然戲劇當然是他們想涉略的事情,但是接下來要拍甚麼戲劇?很明顯他們並不是想要走傳統賣腐的,在黑幫之後就是直接推出很劇情走向的電影
    Thumbnail
    avatar
    小羊麥仔劇聊了喵
    2022-08-04
    經血:從嫌惡的丟棄到接納的洗滌我看見自己未曾關注過的一面,那是從我身體而出,默默地被我排斥的隱穢與骯髒
    Thumbnail
    avatar
    Jamie
    2022-05-15
    從熱血棒球動漫中的失誤與輸球,學習個人品牌的應戰策略!最近有經營個人品牌的整理師朋友在經營Facebook粉絲專頁及官網一段時間後,對於需要持續增加按讚數維持人氣感到內心愈來愈無力和疲累,覺得自己的熱情快被磨光了。 如果你現階段也有這樣的感覺,恭喜你,你已經走到你的突破口,再堅持一下就要開始往「上」走了啊! 不論是工作、進修或是做任何一件事,當遇到卡
    Thumbnail
    avatar
    Wix網頁玩家 布蘭達&維尼
    2019-10-28
    反送中:走出無力的幽谷,香港人從血和汗尋找自我 自2016年起的旺角衝突,「武力抗爭」(與警方使用「對等武力」,不再固守不攻擊他人的非暴力教條)的湧浪在香港持續翻滾。香港自80年代起的民主運動一直奉行「和理非」(和平、理性、非暴力)原則,主要以遊行集會人數營造壓力;但自2014年雨傘運動起,「公民抗命」一詞深入民心
    Thumbnail
    avatar
    羅冠聰
    2019-06-18
    從現在開始,就是我的戰鬥了! ──《噬血狂襲》動畫心得算是各方面都很不錯的大雜燴動畫,當代奇幻、校園戀愛、降妖除魔等等應有盡有。 如果硬要說的話,缺點在於核心衝突的解套太好猜,然後作者肯定是故意的之男主女主大絕招。
    Thumbnail
    avatar
    黑糖醬
    2018-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