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三部曲之三:談歷史教育的人文精神以建築史為例

Kuan Ju Lee-avatar-img
發佈於哲學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建築史在建築教育中是不可或缺的一環,以鄙人在淡江建築時的必修學分表為例,建築史系列課程包含二年級上下學期的〈中國建築史〉、〈西洋建築史〉,三年級上下學期的〈現代建築史〉、〈當代建築設計思潮〉,及4年級的〈台灣建築史〉,畢業門檻為五選三(每科2學分,合計6學分)。比較其他學校的建築史課程,建築史之餘建築教育呈現多元的學習內容,例如:中原的〈日本近代建築史〉、金大的〈台閩建築史〉、聯合的〈室內建築史〉等。但建築史之餘建築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性是什麼?而建築史的教學方法及內容,是否提供了學生思考何謂歷史?何謂建築?如何從歷史的角度看建築等問題?


查淡江建築〈世界建築史〉的教學目標為:1. 從過去的建築發展中理解環境,建築與人的互動關係。2. 綜觀不同文化體之建築發展而逐漸建立對於建築的深刻理解。3. 啟發對於環境與建築的主動性思維,以回應當代的建築議題。及〈台灣建築史〉的教學目標為:1. 讓同學瞭解台灣建築的構成:多元民族的多元建築文化。2. 讓同學瞭解台灣建築的發展歷程:漢民族及原住民的建築,清末洋務運動、日本殖民時期建築、戰後的發展。3. 瞭解「傳統」與「現代」的辯證。關鍵字為:人文、文化、環境、發展歷程的辯證。由此可知,建築史不是技術史、更不是科學史,人文精神更非僅是建築系需要,更是所有作為人,不管是理工科系與否的基本精神。那麼建築史的教育是否有達到此一人文精神教育的目的呢?建築史是歷史嗎?或說具有歷史的性質嗎?


以我學習建築史的經驗為例(除了沒修當代建築設計思潮外,其他課都修過了),課堂上並不討論建築史是否有目的?建築史是否是進步的?何謂建築史的意義?建築如何成為建築史?什麼是建築史學家的任務等問題,但我認為這部分恰巧才是訓練建築人能夠透過建築史思考自我意義、辯證等人文精神發揚的關鍵所在。


韓非在《五蠹》中寫道:「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獸眾,人民不勝禽獸蟲蛇;有聖人作,構木為巢,以避群害,而民悅之,使王天下,號之曰有巢氏。」有巢氏自此被稱為中國第一位建築師,但建築史的對象不是建築師,而是「建築」。是誰、如何決定了建築史的建築?人的觀察必然帶有偏見(文化、語言、傳統、歷史等前結構),而我們在學校所學習的建築史,便是由建築史學家所決定,如同科學與否是經過科學專家所組成的小團體所決定。任何建築史的描寫必然是偏見的、片段的,而無法完整客觀的呈現(哲學定義上的客觀)。任何建築史學家所提出的理論,皆不脫從當時時代脈絡及自我偏見去理解、去詮釋(解釋)。因此,建築史的對象不是建築,而是建築的「意義」。


科學方法適用於研究建築史嗎?建築史的發展是否如同孔恩(Thomas Kuhn)所認為典範科學之間是不連續的、不具積累、不可共量性的關係嗎?建築史的對象不若科學研究的對象是普遍的、物質的、相對客觀的。今天在台灣做的實驗,與在美國做的實驗,其結果是百分之百一致的。因為科學的本質是數學的、是驗證的,與建築史研究的環境、文化、發展歷程的辯證等因素是截然不同的,因此科學方法的普遍法則並不適用於建築史的研究。那麼建築史具有典範嗎?其典範是否如同典範科學般的發展歷程:從前典範時期→確立典範時期→常態科學時期→到科學革命時期呢?還是如同典範哲學的發展:本體論(形上學)→意識哲學(知識論)→語言哲學(詮釋學)呢?建築史的發展具有普遍性嗎?除了反映環境及技術的演進外,建築史等同於思想史嗎?抑或建築史等同教育史呢?這些答案有賴建築史學家來回答。


建築作為一在空間中佔有體積、在使用關係上佔有時間的物質、或稱藝術、文本、語言等精神象徵的媒介。建築做為文本,其意義遠大於建築師(作者)賦予的意義,因為使用者的理解、使用必然較建築師所設計、所理解得更好,當建築被完成時,它有了自己的生命與歷史,而決定建築是否名留青史的,不是建築師的設計,而是建築與人們對話後、辯證後產生的超越個人成為集體思想或情感內涵。建築師不是神,建築史在歷史中或許不那麼重要,但建築史在建築教育中做為發揚建築人文精神卻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應該培養建築人思考建築史與自我的意義及實踐與建築史不斷對話、理解的可能。

2018/2/4

avatar-img
49會員
576內容數
「我以為别人尊重我,是因為我很優秀,後來才明白,别人尊重我,是因為别人很優秀。」——魯迅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辯證人生 的其他內容
真理問題在詮釋學的脈絡中便是意義與否的理解問題,何謂歷史的意義?歷史是否如同經典般是跨時空、效應(影響)歷史的存在呢?詮釋學認為經典的跨時空性必須滿足兩項條件:1.經典為某時代最具代表與原創的東西。2.此原創性的東西進入跨時代。反映到歷史便是歷史是某時代最具代表(如集體記憶的事件;改朝換代、
何謂歷史?歷史為何重要?如何理解歷史?歷史學家的任務是什麼?理解歷史之於我的人生有什麼幫助?在過往學習歷史的經驗,歷史是有客觀的、有標準答案的,但是在考卷、教科書之外,上述那些關於歷史的問題在學校教育中(包含歷史系所)並不被討論。本書便是以哲學後設的立場,打破我們對歷史刻板的認知,例如:歷史
「所有一切都始於假設,並以假設作結。」我們有可能不假設(預設)來獲得「認識」嗎?如同尋找百分之百無庸置疑的知識、或絕對的客觀。科學知識從觀察與經驗而得,感官經驗是否也是一種假設呢?我們永遠無法脫離感官的限制,亦如我們無法知道蝙蝠的感覺是什麼?(沒有視覺、僅靠聽覺且聽得見超音波)若無法超出感官
美感,或說美,是一種如同痛感、涼感等單一的感受,亦或是一種綜合的感受?8大藝術中,文學、音樂、繪畫、彫塑、舞蹈、建築、戲劇、電影,有7大是跟視覺有關的藝術,僅有音樂是非視覺性的藝術。美感是僅屬於視覺與聽覺的嗎?亦或味覺也因美食而有了美感?近來社會上大推美感教育;從教科書、字體、以及鼓勵學生參
本書從談論為什麼人會思考、何謂思考所歷程及包含的要素、進而談論如何訓練思考能力。我們常說要訓練思考能力,但若不訓練,難道人就不會思考嗎?又,不會思考指得是什麼呢?是不懂、不理解、不會舉一反三、不會考試、不會解決問題、不知道問題、還是腦死呢?又為何要訓練思考呢?思考若是人的天性,不訓練難道就不
相信多數人都有這樣的經驗,願意無償的準備一場驚喜;投入時間、投入金錢、投入似乎源源不絕的愛。在準備的過程中不覺得累、甚至還樂在其中,那是種很踏實的感覺,因為我們很確定我們應該、想要這麼做。為什麼為心愛的人準備這一切的「過程」會如此甜美呢?由愛做為行動的動力(機)來源與其他行動本質上有什麼差異
真理問題在詮釋學的脈絡中便是意義與否的理解問題,何謂歷史的意義?歷史是否如同經典般是跨時空、效應(影響)歷史的存在呢?詮釋學認為經典的跨時空性必須滿足兩項條件:1.經典為某時代最具代表與原創的東西。2.此原創性的東西進入跨時代。反映到歷史便是歷史是某時代最具代表(如集體記憶的事件;改朝換代、
何謂歷史?歷史為何重要?如何理解歷史?歷史學家的任務是什麼?理解歷史之於我的人生有什麼幫助?在過往學習歷史的經驗,歷史是有客觀的、有標準答案的,但是在考卷、教科書之外,上述那些關於歷史的問題在學校教育中(包含歷史系所)並不被討論。本書便是以哲學後設的立場,打破我們對歷史刻板的認知,例如:歷史
「所有一切都始於假設,並以假設作結。」我們有可能不假設(預設)來獲得「認識」嗎?如同尋找百分之百無庸置疑的知識、或絕對的客觀。科學知識從觀察與經驗而得,感官經驗是否也是一種假設呢?我們永遠無法脫離感官的限制,亦如我們無法知道蝙蝠的感覺是什麼?(沒有視覺、僅靠聽覺且聽得見超音波)若無法超出感官
美感,或說美,是一種如同痛感、涼感等單一的感受,亦或是一種綜合的感受?8大藝術中,文學、音樂、繪畫、彫塑、舞蹈、建築、戲劇、電影,有7大是跟視覺有關的藝術,僅有音樂是非視覺性的藝術。美感是僅屬於視覺與聽覺的嗎?亦或味覺也因美食而有了美感?近來社會上大推美感教育;從教科書、字體、以及鼓勵學生參
本書從談論為什麼人會思考、何謂思考所歷程及包含的要素、進而談論如何訓練思考能力。我們常說要訓練思考能力,但若不訓練,難道人就不會思考嗎?又,不會思考指得是什麼呢?是不懂、不理解、不會舉一反三、不會考試、不會解決問題、不知道問題、還是腦死呢?又為何要訓練思考呢?思考若是人的天性,不訓練難道就不
相信多數人都有這樣的經驗,願意無償的準備一場驚喜;投入時間、投入金錢、投入似乎源源不絕的愛。在準備的過程中不覺得累、甚至還樂在其中,那是種很踏實的感覺,因為我們很確定我們應該、想要這麼做。為什麼為心愛的人準備這一切的「過程」會如此甜美呢?由愛做為行動的動力(機)來源與其他行動本質上有什麼差異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些討論對於地方文化課程設計有何幫助?為什麼要有這些認知呢?原因在於,地方文化課程的設計,核心在於尋找文化、教育和社會的交會點,在任意兩個領域思維的交會處,便會產生創新設計的切入點,而三者重疊之處,便是課程設計的關鍵核心。
Thumbnail
※對歷史三國有研究的大大不要太在意,只是為愛而寫♥(´∀` )※
寫給學生如何完成「學習歷程」的建議,初步建議或許未來有空會再修改,又或許有好的作品可以出現? 學歷歷程重點在於「學生」面對「問題」的「學習過程」與「反思」,如何完整地將一個「問題」(或主題、議題)呈現才是學習歷程的重點。 所以:重點不是「頁數」多寡、而是「內容」有沒有足夠的品質。
文化存則國存;文化亡則國亡   我們教出來的是那國的 在師院待了二十年,任職期間,因為擔任<教育實習>課程的關係,經常會帶學生到國小去參觀、見習、試教、實習,參觀過的班級算起來應該有六百班以上,坐在後面觀察老師們認真的教,學生用心的學,教的學的都是為國家的未來在打根基,喜悅之外又有著一份驕傲和
Thumbnail
建築師考試的學習與考試中,立面圖、剖面圖、平面圖及透視圖對於考生而言,是展現其設計能力和理解深度的關鍵工具。這些圖形不僅幫助考生展示具體的設計想法,也是溝通設計意圖與實現建築概念的基礎。
Thumbnail
前一篇提到維京時代可能有怎樣的教育內容,除了教會學校經典的文科訓練外,還有古北歐硬漢風格的「人格養成教育」。本文更深入一點,帶大家看看這些課綱還包含什麼意想不到的內容?包括瀕臨家暴邊緣的膽識測驗,以及鍛鍊藝文氣息的北歐神話經典導讀。
Thumbnail
「如果不能有邏輯地以清楚的文章組織說明一個觀念,包括設計觀念,即代表著不能清楚地構思自己的設計作品;也因為國外的建築碩士同樣如此要求」。5年前如此回答,至今也仍如此相信著。
Thumbnail
這是根據「重返國史大綱」系列講座的演講稿整合而成。這本書的封面設計是雅俗共賞、老少咸宜的⋯⋯
Thumbnail
台灣啟航:跨領域的解讀與對話,我對歷史學程的一些想法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些討論對於地方文化課程設計有何幫助?為什麼要有這些認知呢?原因在於,地方文化課程的設計,核心在於尋找文化、教育和社會的交會點,在任意兩個領域思維的交會處,便會產生創新設計的切入點,而三者重疊之處,便是課程設計的關鍵核心。
Thumbnail
※對歷史三國有研究的大大不要太在意,只是為愛而寫♥(´∀` )※
寫給學生如何完成「學習歷程」的建議,初步建議或許未來有空會再修改,又或許有好的作品可以出現? 學歷歷程重點在於「學生」面對「問題」的「學習過程」與「反思」,如何完整地將一個「問題」(或主題、議題)呈現才是學習歷程的重點。 所以:重點不是「頁數」多寡、而是「內容」有沒有足夠的品質。
文化存則國存;文化亡則國亡   我們教出來的是那國的 在師院待了二十年,任職期間,因為擔任<教育實習>課程的關係,經常會帶學生到國小去參觀、見習、試教、實習,參觀過的班級算起來應該有六百班以上,坐在後面觀察老師們認真的教,學生用心的學,教的學的都是為國家的未來在打根基,喜悅之外又有著一份驕傲和
Thumbnail
建築師考試的學習與考試中,立面圖、剖面圖、平面圖及透視圖對於考生而言,是展現其設計能力和理解深度的關鍵工具。這些圖形不僅幫助考生展示具體的設計想法,也是溝通設計意圖與實現建築概念的基礎。
Thumbnail
前一篇提到維京時代可能有怎樣的教育內容,除了教會學校經典的文科訓練外,還有古北歐硬漢風格的「人格養成教育」。本文更深入一點,帶大家看看這些課綱還包含什麼意想不到的內容?包括瀕臨家暴邊緣的膽識測驗,以及鍛鍊藝文氣息的北歐神話經典導讀。
Thumbnail
「如果不能有邏輯地以清楚的文章組織說明一個觀念,包括設計觀念,即代表著不能清楚地構思自己的設計作品;也因為國外的建築碩士同樣如此要求」。5年前如此回答,至今也仍如此相信著。
Thumbnail
這是根據「重返國史大綱」系列講座的演講稿整合而成。這本書的封面設計是雅俗共賞、老少咸宜的⋯⋯
Thumbnail
台灣啟航:跨領域的解讀與對話,我對歷史學程的一些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