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反建築與解構主義新論》談What is pure architecture?

2024/03/12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raw-image



  作者薩林加羅斯(Nikos .A. Salingaros,1952-)是德克薩斯大學聖安東尼奧分校(University of Texas at San Antonio)的數學系教授,他受建築理論學者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CAL)亞歷山大教授(Christopher Alexander,1936-)《模式語言》( A Pattern Language: Towns, Buildings, Construction,1977)及《形式綜合論》(Notes on the Synthesis of Form,1964)的影響,研究領域集中在城市與建築理論、複雜性理論和設計哲學,著有《建築論語》(A Theory of Architecture,2006)、《反建築與解構主義新論》(Anti-Architecture and Deconstruction,2004 4th Ed 2014)。


  《反建築與解構主義新論》收錄了作者的16篇論文,文中主要批評解構主義建築,但作者卻誤解了解構主義就是解構主義建築,雖然文不對題,但本書所提出關於建築教育的反思、建築演化的理論,對於什麼是純粹建築(pure architecture)倒是提出值得作為建築形上學奠基的可能進路。 


解構主義vs.解構主義建築


  有關解構主義請詳先前本人拙著〈從德希達談何謂解構主義:差異是意義形成的可能性條件〉(下方連結),簡單說,解構主義的核心理論是「反邏格斯(logos-centrism)中心主義」和「延異(différance)」;反邏格斯是反對西方傳統哲學二元對立的形上學,延異則是符號間的差異,延異在「存在」與「缺在」之間,主張所有事物無存在及任何本質,因此有了無限的可能性、無限的意義,延異成為任何意義的可能性條件。


  解構主義建築首次出現在1988年Philip johnson和Mark wigley於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策劃的解構主義建築展,將Frank Gehry、Zaha Hadid、Rem Koolhaas、Bernard Tschumi、 Libeskind、Coop Himmelb(l)au等建築師的作品集合在一起,貼上解構的標籤,向全球發布了解構主義建築的風格。


  然解構主義不等於解構主義主義建築,因為真正的解構主義建築是「延異」風格,而不是字面上的「解構」風格,甚至沒有所謂風不風格的問題的,如同泰國建築師Khun Duangrit Bunnag所言:「風格是種矛盾的說法,設計是沒有固定風格的(The design should not have style),而是在設計的內容中蘊藏著所有的可能性。如何看待建築量體的外型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整體設計的內容精神以及如何能創造出空間運用的所有可能性。」


  但若硬是要定義一種建築風格為「延異」有可能嗎?形式有可能在「存在」與「缺在」之間嗎?形式是一種物質現象的經驗感受,但延異作為反思結構主義的理論卻是先於經驗的(先驗),因此想要藉由建築理解延異完全是不可得的,但我們還是可以稱某個建築為延異建築,只是那並非延異本身,因為彼此完全是不同層次的問題(除非哪天我心裡想著100萬,我的口袋馬上就出現100萬)。


對解構主義建築的批評


  因為作者Salingaros對解構主義的誤解(認為解構主義沒有理論基礎),因此本書對於解構主義的批評我認為是對於「解構主義建築」風格的批評。解構主義建築有理論基礎嗎?若說理論是藉由理性論證而讓人理解,那麼解構主義建築當然有理論基礎,不然解構主義建築不會在建築史佔有一席之地。但什麼是解構主義建築的理論呢?


  本書提到建築史上的3大的思想家分別是:古羅馬建築師維特魯威(Vitruvius)著有《建築十書》(De Architectura)、義大利建築師帕拉蒂奧(Palladio,1508-1580)著有《建築四書》(I Quattro Libri dell’Architettura)、


  以及波蘭猶太裔美國建築師里伯斯金(Libeskind,1946-)設計過柏林猶太博物館(2001)、世界貿易中心一號大樓(2013)。《建築四書》是建立在維特魯威的堅固、實用、美觀3原則和比例和諧的數學理論之上,解構主義建築的理論是建立在其之上嗎?


  Salingaros認為:「解構主義建築風格中存在可以造成實體破壞的斷裂、鋸齒狀和傾斜的建築形式,目的是為了顛覆建築存在的目的和理由。」什麼是建築存在的目的和理由?Salingaros認為是延續歷史和人的生命力(適應人類使用和精神的需求),他提出一個「建築風格的棋盤模型」概念,說明風格為何重要,風格與建築存在的關係。棋盤本身代表建築風格的基礎,是具歷史與生命力的,「生命力是一種在數學上可以衡量的特性,有助於我們把建築的外形、空間和表皮整合成一可感知的系統,」因此棋盤歸類的是數學特性,與美學沒有任何關係。棋盤上的框框是各種的建築風格,如:古典主義風格、羅馬式風格、佛教風格、中國風格、拜占庭風格、印度風格、加泰隆尼亞風格、穆斯林風格等,彼此是個別又整體(生命力)的存在。而棋盤僅填滿了一半,另一半則是未來可能的建築風格。但Salingaros認為解構主義建築風格不在棋盤上,而是在棋盤之外,因為它與傳統的建築風格之間是割裂的、不連續的、沒有關聯的,接受解構主義建築,就是拋棄了可以闡釋人類社會與文明的關聯性和一致性。


  事實上解構主義建築作為一種風格,有可能完全與傳統建築風格沒有關係嗎?除非風格如同科學哲學家孔恩(Thomas Kuhn,1922-1996)提出的「典範移轉」(paradigm shift)般,認為典範與典範之間是不連續的、不可共量的。但問題是,Salingaros不認為傳統建築的風格之間是不連續的,他只認為解構主義建築風格與傳統建築風格之間是不連續的,但是什麼決定了風格「連續性」的屬性改變,還是Salingaros對於風格的誤用?還是只是為了批評而批評?


  Salingaros認為解構主義建築風格與傳統建築風格是對立的,解構主義建築風格是建立在破碎、不連續、非歷史情感的基礎上,它重視視覺刺激並使用高科技的材料(如Gehry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的鈦合金),有意識地違背構件的平衡、韻律和統一的建築基本規律,因此讓居住、工作或路過期間的人產生迷失感(暈眩),並且提出一些困惑而混亂的想法,用大家已經認可的行話術語來表達一些毫不相關的比喻(如Hadid:「要是我旁邊有一坨屎,我是不是也要去模仿它,和它和諧?」)。


  傳統建築風格則是建立在完整(幾何學式、裝飾的美感)、連續(有機複雜性)、歷史情感之上的,是建築與城市公共空間、人與自然環境、人與建築材質的一致性和穩定性的關係,它是從環境和歷史中進化而來,是有生命的建築,而非解構主義建築僅由「符號」構成、將注意力集中在建築的體積與表面,甚至形式與機能毫不相關的死亡建築。


  解構主義建築像是隔絕於城市,獨立冒出與環境格格不入,讓關係(人、環境、城市、歷史)的複雜系降低,就像溫室裡的花朵,人的抵抗力降低,便容易受病毒感染,而對抗病毒最明顯有效的方法就是將自然(陽光、空氣)、城市的複雜性引入建築,當複雜性重回人類演化的主要動力,藉此創造一種生命建築的美學環境。


建築教育如何培養建築演化的動力


  建築的生命力來自環境的有機複雜性,複雜性得以適應人類使用和精神的需求。然而在現代性的教育之下,教育建築理論僅僅是視覺上的,只看圖片而不理解其深層涵義與結構,訓練學生無視自己的直觀感受,僅追求新奇技術、時尚的建築形式。導致建築設計遠離生活,重設計而輕人性,例如:企圖操控遊客的路徑沿著特定道路,然而其便剝奪了遊客自己選擇方向的判斷力。設計不應該是是非題,而是選擇題、多重選擇題,甚至沒有標準答案,因著不同活動、不同使用者而有不同選擇使用的彈性。


  在引進西方個人主義、實用主義的教育理念之下,建築系學生無不以成為明星建築師為理想,但越重視個人的設計風格便越是傲慢地忽視歷史與城市發展的脈絡,即便有「基地分析(site analysis)」,也永遠是片段的、不連續的、次要的、甚至事後補充的。在僅重視建築形式的體積與表面之下,建築將與環境、建築機能毫無關係,這讓建築演化的動力不再是建築與環境、歷史、城市、人類使用及適應的複雜性,而是建築利潤最大化的追求。


  建築教育急需一套生命建築的創造標準(理論),建立在傳統建築與城市的基礎之上。當我們將建築存在的目的和理由從利潤、成就個人、諷刺傳統、追求短暫而荒謬的時尚,轉變為延續歷史和人的生命力的生命(人性)建築,我們將改變對建築專業的看法,從個人權力的狂熱轉為服務、滿足人類的需要和感情。建築師的角色不再是如同上帝創造世界的第一人稱,而是從旁協助的第三者(如:文化資產修復建築師)。如同文學家歌德(Goethe ,1710-1782)所說:「歷史的最大價值是它激起的熱情」,惟有具歷史情感複雜性的建築,才能讓這座城市的記憶不斷延續、傳承,並成為後人的最大資產與學習的典範。


結論:解構主義與純粹建築(pure architecture)


  解構主義提供的不是一種建築「風格」,而是一種思考建築的「方法」,避免建築教條化的方法。這也是為什麼教育哲學會納入解構主義的原因,因為解構主義讓差異、多元的價值成為可能。回到解構主義建築的批判,難道不正反映另一種教條嗎?


  何謂純粹建築?建築的純粹與康德純粹理性的純粹是不同的,建築是感官經驗的存有物(being),而純粹理性則是先於經驗的,如同海德格的存有(Being)。因此談論純粹建築的進路不會是如同海德格為形上學奠基的過程,因為建築不會問「究竟為什麼是『有』建築、而非『無』建築?」或「這是否是百分之百無庸置疑的建築」等形上學的問題。建築是存有物,建築的詮釋是感官的而非語言(思想)的,因此純粹建築會問的問題是:「建築是否與人類需求完美結合?」


  何謂完美的建築?過去人類最偉大的建築作品反應了人類對宗教的熱情,同時也反映了人類熱切的希望,人們用材料去表達自己對神和造物主的感情,並努力試圖用建築表達宇宙的複雜與美麗,藉由建築來達到與更高形式秩序(宇宙)的聯繫。而純粹建築,就是在對的時間用對的材料滿足對的需求(情感)的建築,就是建築給人「真」的感覺,而避免教條的建築就是能夠不斷拓展自身感官經驗及提供生命力的建築。

延伸閱讀:

〈從德希達談何謂解構主義:差異是意義形成的可能性條件〉

2019/2/2

3會員
522內容數
哲學博士生/建築系畢/證照:高考公務員、工地主任、古蹟工地負責人/前地方文資薦任公務員(建築工程職系)/研究領域:建築哲學、文化資產哲學。由「哲學性」、「反思性」角度,評論文學、建築、哲學、時事、影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音樂藝術、文化資產、公職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