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擁有個人事業或副業,但想不出什麼點子?
我從「自宅創業聖經」這本書上看到的方法,或許能幫助你找到新方向與靈感。
發想框架
- 自己喜歡與擅長的 x 對人有益的。
- 從生活中遇到的「困擾」去發想。
- 你花錢購買哪些服務?並且你能將這些服務做得更好。
- 問朋友「我為你做什麼事情,是你願意付費的?」
給自己一點時間深思,透過上述框架,深挖自己能做或想做的事業,思考出大家會「需要」的商品或服務。
服務也是一種商品
能商品化的不是只有實體物品,服務也可以。
- 嗜好模式:美甲、除毛、攝影
- 諮詢模式:企業顧問、個人輔導與指導
- 活動模式:舉行研討會、演講活動
- 仲介模式:仲介人、代理
變化公式
- 商品製作者:
- 自製商品:如文章、實體物品、服務等等。
- 別人的商品:別人製作的商品,但你用過覺得很棒。
- 合作的商品:每個人負責不同項目,一起打造的商品。
- 產品型態:物品 / 服務。
- 販售地點:網路 / 實體。
- 販售方式:自己販售 / 委託別人販售。
上述能整合成公式「製作者 x 型態 x 販售地點 x 販售方式。」
這公式,最多能有 24 種產品變化;或許能透過這公式的應用,讓點子延伸出更多可能。
最後,試著在生活中培養想商業點子的習慣。
準備筆記本或筆記 App,記錄每次靈光一閃的點子,或使用腦力激盪法,在中心寫下想解決的問題,以此做放射狀思考想出許多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