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開復自傳】青年學子口中的開復老師,從自傳看他的傳奇故事|見識之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李開復,歷任著名IT公司蘋果、微軟、Google的高階主管,他的一生有著與多位傳奇人物共事的豐富經驗,例如:與他擦肩而過的賈伯斯(蘋果)、賞識他並且曾有私交甚篤的比爾蓋茲(微軟)、為了招募他不惜與微軟展開世紀官司的施密特(Google)。

《世界因你不同》李開復著

《世界因你不同》李開復著

本書《世界因你不同》為李開復本人撰寫的自傳,文筆流暢的他將自己一生不平凡的經歷分享給所有後生晚輩,從經歷中闡明自己的人生準則。




通才教育造就語音專家李開復

出生於台灣,中學以後在美國求學。哥倫比亞大學是美國最早進行通才教育的大學,一年級新生有70%時間花人文文學、現代文明、音樂、體育、寫作、外語,奠定一個大學生所需要的核心知識和思考方式。

對於李開復來說,更重要的是:讓學習的專業不至於過早定型。

因為哥大學風開放,李開復才能從數學轉至電腦科學,在IT領域展開傳奇的一生。通才教育滋養學子的靈魂,成為學子思想的一部份。在人生遇見困難的時候,它們會在意想不到的時候跳出來幫你一把。如此形容並不為過:

「通」才教育造就了工程師出身、再「專」業不過的語音專家李開復。




加入蘋果公司

在語音領域首屈一指的李開復,於電腦科學最強的卡內基美隆大學博士畢業後,留任卡內基美隆。在他離終身教授不遠時,蘋果副總裁納格爾一句「你想一輩子寫一堆像廢紙一樣的學術論文呢,還是要做一些真正能改變世界的事?」說到李開復的心坎裡。

這與他一直以來的理念「把自己的影響力發揮到最大」是一致的。加入蘋果後,李開復在互動多媒體領域屢有建樹,成為公司最年輕的副總裁,iPod的成功也要記上他的一筆功勞。




創辦微軟中國研究院

蘋果人事的異動、錯誤的發展方向造成公司走下坡,於是李開復選擇到微軟最大化自身的影響力。家家戶戶的電腦都有Windows、Office,這讓微軟的產品對世人有莫大的影響力,也成為李開復轉職微軟的原因。

李開復到中國創立微軟中國研究院,經歷千辛萬苦,從無到有在中國創造了世界一流的研究院。而後回到美國總部,李開復協助微軟解決重大「中國風波」,並且做好微軟中國與中國政府之間潤滑劑的角色。




為了搶人!Google與微軟的世紀官司

李開復從微軟轉職到Google,引發系統軟體巨頭微軟與網際網路巨頭Google的世紀官司。

在上萬封電子郵件中尋找證據的同時,他看到自己最信任的人、最栽培的部屬在暗地裡對付他的那些文字,比起微軟栽贓的罪名傷他更重。

被告的這段期間,李開復體會了真正的人情冷暖。最後,司法還他一個清白,微軟大敗。對一個最為看重名譽的人,這是最好的禮物。

事後一次演講,有人問他為什麼減肥如此成功?他笑著說:「想瘦呀?讓微軟告你呀!」




幫助Google打進中國市場

Google聘請李開復到中國創辦Google中國,這是一份他夢寐以求的工作,也是一份極具挑戰性的工作。

許多跨國企業在中國的開展工作不順,而Google也要打開中國市場,迎接中國挑戰。除了中文搜尋的技術挑戰外,更大的問題是中國市場上的網路公司喜歡推出許多吸引人眼球的功能,這對草創時期的Google中國是一個有著致命吸引力的陷阱。

然而,在討論過後,李開復決定了Google中國的目標:第一年專注搜尋,第二年推出眾多產品,第三年看流量,第四年才看盈利。這四年的階段目標,讓Google中國避免重蹈其他跨國公司的覆轍,達成盈利的挑戰。




醉心教育,幫助年輕人

李開復的父親李天民,四川人,留學日本早稻田大學,中華民國第一屆立法委員。父親的中國情結,深深地影響李開復。

就職微軟期間,訪問計畫經濟時期的中國,讓李開復決心幫助中國學子。李開復認為中國人不比他笨,只因為現實的環境與條件,限制了中國人的發展,而自己是幸運的,有幸在美國受最好的教育,見識最進步的科學發展,自己應該幫助中國的後進。

於是,在完成自己許多夢想以後,李開復決心用自己最大的財富:多年與大師共事的職場經驗,幫助年輕人圓夢。婉拒Google坐擁高薪的續聘合約,李開復創辦創新工場,用自己豐富的經驗,成為創業者的導師。




學貫中西,成就李開復傳奇一生

從11歲起留學美國,讓李開復對西方文化有深刻了解。母親要求他固定寫中文,與姐姐們在家交談用中文對談,在高等教育校園中持續接觸中國文化,讓他能不忘本地繼續將自己對中國文化的認識向下扎根。

學貫中西,使李開復能在外國公司中擔任「與中國的橋樑」,並且做的很好。從李開復的經驗中,使我認識到:如果打算在(已有或打算在中國發展的)外商公司工作,「臺灣年輕人了解中國」的優勢。若今天有兩個能力相當的求職者A與B,而A對中國有十足的了解,B則否,那麼面試者自然會選擇A。臺灣學子勢必要看遠一點,將「瞭解中國的文化」化為自己的優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產品人來信
16會員
113內容數
關於產品,關於生產力。
產品人來信的其他內容
2024/11/15
在2023年致股東信中,亞馬遜CEO Andy Jassy詳細回顧了公司的業績,包括總收入同比增長12%,雲計算AWS與廣告業務亦創下新高。信中強調了對客戶體驗的持續改善,以及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投資與創新,描繪了亞馬遜對未來的願景與持續領先的決心。這封信不僅反映了過去的成就,還展示了未來的發展潛力。
Thumbnail
2024/11/15
在2023年致股東信中,亞馬遜CEO Andy Jassy詳細回顧了公司的業績,包括總收入同比增長12%,雲計算AWS與廣告業務亦創下新高。信中強調了對客戶體驗的持續改善,以及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投資與創新,描繪了亞馬遜對未來的願景與持續領先的決心。這封信不僅反映了過去的成就,還展示了未來的發展潛力。
Thumbnail
2024/11/15
本文翻譯和解讀了Amazon CEO Andy Jassy在 2022 年致股東的信件,詳述其面對的挑戰與成就,並展望公司的未來策略。Jassy強調了創新、運營調整及對員工文化的重視,並在物流效能與 AWS 的發展上提出了改善方案。這封信為投資者和業內人士提供了對Amazon未來增長潛力的深入分析。
Thumbnail
2024/11/15
本文翻譯和解讀了Amazon CEO Andy Jassy在 2022 年致股東的信件,詳述其面對的挑戰與成就,並展望公司的未來策略。Jassy強調了創新、運營調整及對員工文化的重視,並在物流效能與 AWS 的發展上提出了改善方案。這封信為投資者和業內人士提供了對Amazon未來增長潛力的深入分析。
Thumbnail
2024/11/15
在首次以執行長身份寄送年度股東信時,亞馬遜執行長Andy Jassy回顧了公司在COVID-19疫情期間的應對策略和表現。他強調了亞馬遜在線購物及雲端服務的重要貢獻,並分析了AWS與消費者業務不同的增長軌跡。信中提到的長期投資和對客戶體驗的持續改進,展現了亞馬遜的創新精神和靈活應變的能力。
Thumbnail
2024/11/15
在首次以執行長身份寄送年度股東信時,亞馬遜執行長Andy Jassy回顧了公司在COVID-19疫情期間的應對策略和表現。他強調了亞馬遜在線購物及雲端服務的重要貢獻,並分析了AWS與消費者業務不同的增長軌跡。信中提到的長期投資和對客戶體驗的持續改進,展現了亞馬遜的創新精神和靈活應變的能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摘要:老闆白手起家,創業後幾年仍舊要面臨轉型,來看看他如何順勢而行。 時光拉回二十七年前,想來個電腦軟硬體升級,追求速度感,換上最新系統設備,或是學校專用中古書籍,還要學生價,就是來一趟光華商場,它位於臺北市光華陸橋下方公共空間,裡面設立著許多不到三坪小店舖,也是學生打工賺錢的好地方。 自行組電
Thumbnail
摘要:老闆白手起家,創業後幾年仍舊要面臨轉型,來看看他如何順勢而行。 時光拉回二十七年前,想來個電腦軟硬體升級,追求速度感,換上最新系統設備,或是學校專用中古書籍,還要學生價,就是來一趟光華商場,它位於臺北市光華陸橋下方公共空間,裡面設立著許多不到三坪小店舖,也是學生打工賺錢的好地方。 自行組電
Thumbnail
Steve Jobs是美國的企業家和發明家,是蘋果公司的共同創始人之一。他於1955年出生在加州的舊金山,成長於硅谷,後來在1976年共同創立了蘋果公司。 他在蘋果公司擔任過多個角色,包括CEO、董事長和首席設計師。他的影響力和創新精神對整個科技行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創造了許多傳奇的產品,例如iPo
Thumbnail
Steve Jobs是美國的企業家和發明家,是蘋果公司的共同創始人之一。他於1955年出生在加州的舊金山,成長於硅谷,後來在1976年共同創立了蘋果公司。 他在蘋果公司擔任過多個角色,包括CEO、董事長和首席設計師。他的影響力和創新精神對整個科技行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創造了許多傳奇的產品,例如iPo
Thumbnail
當我們展書閱讀半導體公司旺宏電子的發展及吳敏求董事長的成長歷程,彷彿也跟著書的節奏重回臺灣70年代的社會變遷到現今,更看到臺灣企業家如何創業、堅持研發創新、面對各種前所未有的挑戰,吳敏求如何判斷,以什麼樣的心態及策略帶出經營團隊在危機中奮起的力量,相信您讀完這本書,不僅閱讀了作者的人生故事,更可以從
Thumbnail
當我們展書閱讀半導體公司旺宏電子的發展及吳敏求董事長的成長歷程,彷彿也跟著書的節奏重回臺灣70年代的社會變遷到現今,更看到臺灣企業家如何創業、堅持研發創新、面對各種前所未有的挑戰,吳敏求如何判斷,以什麼樣的心態及策略帶出經營團隊在危機中奮起的力量,相信您讀完這本書,不僅閱讀了作者的人生故事,更可以從
Thumbnail
1978年,我進入淡江大學就讀,選擇了一個當時熱門的科系「機械工程系」,在淡水校本部就讀每日要爬100多階的好漢坡,為了偷懶減輕負擔,轉系到城區部「電子計算機工程學系」(即今資訊工程學系),當初的冷門科系,卻是改變了世界產業趨勢的重要科技,我也一步一步的隨著趨勢進入跨領域的精采人生!!
Thumbnail
1978年,我進入淡江大學就讀,選擇了一個當時熱門的科系「機械工程系」,在淡水校本部就讀每日要爬100多階的好漢坡,為了偷懶減輕負擔,轉系到城區部「電子計算機工程學系」(即今資訊工程學系),當初的冷門科系,卻是改變了世界產業趨勢的重要科技,我也一步一步的隨著趨勢進入跨領域的精采人生!!
Thumbnail
John Sculley​是蘋果公司的執行長​,他比賈伯斯還要在前面一點​ 1983年​,那時候賈伯斯是蘋果公司的董事長,而​他最想搞的是麥金塔電腦。 ​他認為要讓蘋果公司繼續壯大​就需要一個有經驗的CEO​ ​ 那他盯上的人​,就是只上任一年​,就把百事可樂營業額​,推到超越可口可樂的-----
Thumbnail
John Sculley​是蘋果公司的執行長​,他比賈伯斯還要在前面一點​ 1983年​,那時候賈伯斯是蘋果公司的董事長,而​他最想搞的是麥金塔電腦。 ​他認為要讓蘋果公司繼續壯大​就需要一個有經驗的CEO​ ​ 那他盯上的人​,就是只上任一年​,就把百事可樂營業額​,推到超越可口可樂的-----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筆者對於前半生在Apple工作經驗的一些回憶與隨想。這段經驗非常值得感謝,而且看著這家公司日後的發展歷程,仍然是一件令人覺得樂趣無窮的事情。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筆者對於前半生在Apple工作經驗的一些回憶與隨想。這段經驗非常值得感謝,而且看著這家公司日後的發展歷程,仍然是一件令人覺得樂趣無窮的事情。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