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科工地主任報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2586人考僅507人合格 #合格率19.6%

#2586人考僅507人合格 #合格率19.6%



  原本表定考試結束後(9/10)45個工作天內(11/14)公告成績,結果提早了15天公告。就在昨晚晚餐時(很多人吃不好...),助教突然在群組丟出成績及考題與答案查詢連結。合格!(第一類科70分,第二類科66分)。雖然合格分數僅需60分(看到台北考區有第一類科84分,第二類科88分的怪物)、雖然僅考兩科(第一類科範圍為單元4~8、12,第二類科範圍為單元1~3、9~10、11~13)、雖然僅考選擇題(分為一般型考題及情境式之圖例題或實例題)、雖然有考古題可參考(不保證會出)、雖然一年可報考三次(一、五、九月)、雖然三年內皆可補考。但背後是繳了報名費36,100元(含考試費1,400元)、歷經220小時、及犧牲無數假日與夜晚上線點名的日子。


  220小時,從今年3/13第一堂課開始,到7/24的最後一堂課,僅最後一週因出國請假10小時(缺課時數不得超過18小時);期間還曾一邊參加研討會發表論文,一邊上課。上課時間除了每週一、三、五晚上,還有週六上下午(週日沒課)。平日晚上最晚有上到10:30的,看著螢幕上同學們使勁的保持清醒,或進入一動也不動的冥想境界...。線上課程的好處是免去舟車勞頓的時間,壞處則是除了坐在鏡頭前,想做什麼都可以;吃東西、抽菸是基本,還看過同學鏡頭對著家裡浴室門口,突然出現只穿著內褲的男子(好險有穿),或寵物貓突然入鏡,或一邊在工地灌漿一邊上課,或人在戶外聚餐,一邊開著鏡頭一邊吃(吃播?)。除了上下課需簽到,中間還會截圖點名,沒截到圖也別緊張,助教會提醒同學補截圖。上這麼久的課,為的是通過考試,然而,這次合格率竟比過往的25~30%還低。


  其實考試並不難,難的是花時間準備。從7/24的最後一堂課到9/10考試當天,中間隔了48天。然而,真正開始認真準備是在考前10天(含考試當天)。秘訣就是老老實實的做考古題;從106年第一次做到最112年第二次,共19次(110年因疫情僅考兩次),一次兩科,一科50題,共1,900題。寫完考古題已剩兩天,一天把課本從頭到尾翻一遍,一天複習做錯的題目。錯的題目能弄懂就儘量弄懂,如:為了學會計算ADM網圖,還上YT自學。正因為做過考古題,裸考成績平均落在50幾或60初(越後面越高,最高有到82分),深知自己的弱點並補強之,而非僥倖地認為不會考或用猜的。最後,考試當天到考場後,再針對容易忘記的題目、數字抓緊時間複習(雖然考完當下覺得成績會再高一點)。


  何謂工地主任?依據《營造業法》,「工地主任:係指受聘於營造業,擔任其所承攬工程之工地事務及施工管理之人員。」「營造業之工地主任應負責辦理下列工作:一、依施工計畫書執行按圖施工。二、按日填報施工日誌。三、工地之人員、機具及材料等管理。四、工地勞工安全衛生事項之督導、公共環境與安全之維護及其他工地行政事務。五、工地遇緊急異常狀況之通報。六、其他依法令規定應辦理之事項。」簡言之,工地主任就是工地的管理者兼執行長(CEO),是一件工程案中最了解工地的人,也是工程案中承擔一切的人;即業主、監造不管都歸營造廠管,業主、監造不做都是營造廠做。工地管理;管進度、管經費執行、管敦親睦鄰、管材料檢試驗、管環境整潔、區分事情的重要與緊急(重要且緊急先做,重要不緊急靠規劃,緊急不重要靠授權,不重要不緊急靠善用零碎時間),小至訂便當,大至協調各工種與工項。好的工地管理,除了避免「重工」、節省經費與時間外,更能讓工地保持甚至提高生產力,避免工人「空手走動」的時間。


  曾參與的工程經驗多為文化資產修復(古蹟、歷史建築),去年修了非文資的營區再利用工程(甲方),及更早於剛退伍時(九年前)的第一份工作-建銘營造的工程師,蓋寺廟(乙方),對象都為建築工程。然而,工地當然不只有建築工程;透過工地主任課程的介紹,有機會更全面的接觸建築工程以外的工程與專家學者,如:隧道工程、橋樑工程、道路工程。上課並非為了考試(考試看考古題即可),為的是聽這些專家學者們的經驗分享,印象最深的除了有王隆昌老師(前北科大土木系教授),說有工地主任、品管人員、職案人員證照者,月薪沒十萬以上可以去找他;說最痛恨技師租牌,認為專任工程人員應每天到工地,不同階段應有不同專業的技師進場。還有李宏徹老師(前國道新建工程局設施組組長)分享的隧道工程照片與故事;工人們在不見天日、悶熱的隧道內,脫得只剩內褲施工的日常,或颱風後隧道積水、缺氧的意外。及黃駥㺸(ㄆㄧㄥˊ)老師(前桃園八德工務課課長,現任主任技師),說工地出了狀況,公務員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咎責,營造廠想到的是如何解決問題;都是非常珍貴的經驗談。


  最後,當年在營造廠待不到半年,在工地被工人們尊稱為「李主任」的我,終於名副其實了。感謝當初在工地的郭奇威主任,雖然很操(上班看工地,下班看圖、算鋼筋、模板、混凝土數量)、很累(月休四天)、很危險(飛簷走壁),工地的經歷卻是一輩子帶著走的,並持續作為建築理論與實務辯證的養分。

2023/11/1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梁忕-avatar-img
2024/09/30
請問前輩,考試題型都是選擇題嗎? 是否有倒扣/計算題呢?
Kuan Ju Lee-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0/01
梁忕 您好,考題都是選擇題,無倒扣,網路上有考古題可下載參考。
avatar-img
辯證人生
54會員
591內容數
「我以為别人尊重我,是因為我很優秀,後來才明白,别人尊重我,是因為别人很優秀。」——魯迅
辯證人生的其他內容
2025/04/05
  「到哈佛學的時間很短,見到一些當時所謂的大師,感覺我學不到什麼東西,可是非常重要的,是我學習到他們的學習態度。無論多大了不起的人物的東西,他的學問都在課堂上被學生批判、被別的老師批判。人人都可以懷疑別人的價值,所以學習到一種思想方法、判斷方法才是最重要的,這是我在美國學到的東西,原來大學的目
Thumbnail
2025/04/05
  「到哈佛學的時間很短,見到一些當時所謂的大師,感覺我學不到什麼東西,可是非常重要的,是我學習到他們的學習態度。無論多大了不起的人物的東西,他的學問都在課堂上被學生批判、被別的老師批判。人人都可以懷疑別人的價值,所以學習到一種思想方法、判斷方法才是最重要的,這是我在美國學到的東西,原來大學的目
Thumbnail
2025/02/28
  《粗獷派建築師》(The Brutalist)入圍奧斯卡十項提名,內容描述1947年,二戰時曾在布痕瓦爾德集中營(Buchenwald)的猶太人、匈牙利裔、師承包浩斯的建築師拉斯洛(László Tóth),在戰後移民美國的故事。   撇開本片採用了VistaVision的拍攝技術、片
Thumbnail
2025/02/28
  《粗獷派建築師》(The Brutalist)入圍奧斯卡十項提名,內容描述1947年,二戰時曾在布痕瓦爾德集中營(Buchenwald)的猶太人、匈牙利裔、師承包浩斯的建築師拉斯洛(László Tóth),在戰後移民美國的故事。   撇開本片採用了VistaVision的拍攝技術、片
Thumbnail
2024/12/17
  「外國人來的時候,我們拿什麼給人家看?故宮?博物館?孔廟?我們老祖宗的東西?」「為什麼我們不能改善我們的生活,讓人家看我們現在在做些什麼?」——修澤蘭   看完展後,意猶未盡的上網搜尋了修澤蘭(1925—2016)的相關資料,意外發現前年(2022)「台灣女建築家學會」曾舉辦「修澤蘭建
Thumbnail
2024/12/17
  「外國人來的時候,我們拿什麼給人家看?故宮?博物館?孔廟?我們老祖宗的東西?」「為什麼我們不能改善我們的生活,讓人家看我們現在在做些什麼?」——修澤蘭   看完展後,意猶未盡的上網搜尋了修澤蘭(1925—2016)的相關資料,意外發現前年(2022)「台灣女建築家學會」曾舉辦「修澤蘭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本來想等確定新學年服務單位後再來回顧,但因為一些因素,拖到七月底還只能先底定。最後決定趁現在還能悠哉享受過渡期(?)趕緊把這一學年課務相關的心得好好整理面對。 這學年我的教職是從10月底退伍後才開始算起,到考季差不多半年,就算全職當考生,存款也能負擔這段時間,所以原本沒打算找兼課,直到快開學前接到
Thumbnail
本來想等確定新學年服務單位後再來回顧,但因為一些因素,拖到七月底還只能先底定。最後決定趁現在還能悠哉享受過渡期(?)趕緊把這一學年課務相關的心得好好整理面對。 這學年我的教職是從10月底退伍後才開始算起,到考季差不多半年,就算全職當考生,存款也能負擔這段時間,所以原本沒打算找兼課,直到快開學前接到
Thumbnail
雖然台灣的大學很油膩玩四年,但是考試還是有的,大部分的課程老師都是這樣安排, 大多只會考期中考,最後都會以期末報告結束,而期中考、報告、平常表現,大概分數比例40、50、10,所以期中考如果50分左右,在我們科系還有機會低空掠過,只要平常點名有出現, 其實還是可以過的,要知道大學的分數60跟10
Thumbnail
雖然台灣的大學很油膩玩四年,但是考試還是有的,大部分的課程老師都是這樣安排, 大多只會考期中考,最後都會以期末報告結束,而期中考、報告、平常表現,大概分數比例40、50、10,所以期中考如果50分左右,在我們科系還有機會低空掠過,只要平常點名有出現, 其實還是可以過的,要知道大學的分數60跟10
Thumbnail
以學校來說,通常會在「學測成績出來的時候」,早期流行公告學校裡有幾位滿級分的學生作為炫耀,但後來因台北名校學生曾發起拒絕學測成績被大作文章的抗議,而漸漸不是各校敢"公開張揚"的事了。 再來就是「大學錄取放榜的時候」,但因現今升學管道多元,高三學生從三年級上學期開始,到下學期畢業前夕,甚至畢業後八月
Thumbnail
以學校來說,通常會在「學測成績出來的時候」,早期流行公告學校裡有幾位滿級分的學生作為炫耀,但後來因台北名校學生曾發起拒絕學測成績被大作文章的抗議,而漸漸不是各校敢"公開張揚"的事了。 再來就是「大學錄取放榜的時候」,但因現今升學管道多元,高三學生從三年級上學期開始,到下學期畢業前夕,甚至畢業後八月
Thumbnail
  原本表定考試結束後(9/10)45個工作天內(11/14)公告成績,結果提早了15天公告。就在昨晚晚餐時(很多人吃不好...),助教突然在群組丟出成績及考題與答案查詢連結。合格!(第一類科70分,第二類科66分)。雖然合格分數僅需60分(看到台北考區有第一類科84分,第二類科88分的怪物
Thumbnail
  原本表定考試結束後(9/10)45個工作天內(11/14)公告成績,結果提早了15天公告。就在昨晚晚餐時(很多人吃不好...),助教突然在群組丟出成績及考題與答案查詢連結。合格!(第一類科70分,第二類科66分)。雖然合格分數僅需60分(看到台北考區有第一類科84分,第二類科88分的怪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