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一生都在追求成功,但多數人卻不得其門而入,可能是找不到方法,或是過於激進,也有人根本就不知道怎樣才算成功,畢生追求的是別人眼裡所認為的成功。
我認為追求成功的重點是在於那個過程,而非僅看是否達到那個所謂成功的目標,我們的未來都會因為我們目前所做的決定而改變,而我們的選擇與決定,通常來自於我們已養成的習慣與價值觀,在追求成功的過程,培養個人的習慣與人生價值觀就顯得更為重要。
這本書是由天下文化所出版,作者是史蒂芬.柯維,他被時代雜誌譽為人類潛能的導師,並獲選為全美25為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他在領導理論、家庭與人際關係、個人管理等領域夙負盛名。這本書即使已出版了30年,銷售超過4千萬冊,還是相當有閱讀價值。
這本書的主要內容如它的副標所寫,是在說明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作者也謙虛的表示,這七個習慣並不是他想出來的,這些原則更像是自然法則,他只是把它們蒐集起來,幫人們做綜合統整的工作。
書中強調,邁向成功應該要有的七個習慣,分別是「主動積極」、「以終為始」、「要事第一」、「雙贏思維」、「知彼解己」、「統合綜效」與「不斷更新」。以下我會為每一個習慣做精簡的解釋。
他人或環境都無法為你的人生負責,我們的自我意識是獨立的,可以自行決定外界的刺激對自身的影響程度。人類如果與其他動物一樣,只能聽命於本能與後天環境的影響,發展自然極其有限。
而人性的基本法則,正是追求圓滿人生的首要準則-主動積極(Proactivity)。這個字的涵義不僅止於採取主動,還代表人必須為自己負責,人有能力也有責任創造有利的外在環境。
責任感是很重要的觀念,能夠主動積極的人深諳其理,不會把自己的行為歸咎於環境或他人,做有意義的抉擇,而非全憑對外界環境的感覺行事。我們要學習自己做選擇,然後為自己的選擇與人生負責,主動積極的人會以行動來實現。
我們也應該要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目標,放下所有事情,拋開一切雜念想一想,在你的喪禮上,你希望聽到別人對你有甚麼樣的評語?你這一生有任何成就、貢獻或值得懷念的事嗎?你希望他們怎麼描述你,失去了你,對關心你的人會有甚麼影響?
以終為始的習慣可適用於生活的各個層面,可以發覺人們心底最根深蒂固的價值觀,間接觸及影響圈的核心部分,由個人最重視的期許或價值來決定一切。目標明確,才能領導自己與他人前進,成功並不完全取決於流了多少血汗,而是在於努力方向是否正確。
當我們想清楚了目標,就可以排除不合宜的價值觀與制約,並嘗試寫下你的生命憲法,藉此釐清生活的重心,然後就能看見該走的路,從此也會改變你看世界的視角。你可以有一份你個人的目標,在家庭上也可以有一個共同的目標。
習慣一探討你就是創造者,你主導一切,習慣二是心智的創造,而習慣三就是實體的創造,是實踐並具體化習慣一與二的內涵。書中建議要改變管理的重點,如何分辨輕重緩急與培養組織能力,是時間管理的精髓所在,找出真正重要的事情,別被瑣事牽著鼻子走。
事情可分為急迫與重要兩個象限,我們應該要兼顧急迫性與重要性,學習以原則為重心,並對不重要的事情勇敢說不。授權造就成長,放手之後的成就更大,而成功的授權是來自於有效的管理,若每個人都可以規律的處理基本要事,將會為生命帶來巨大的正面效益。
前面三點討論的是個人的成功,接下來的三點關係到的是公眾的成功。第一點是要培養雙贏思維,維持良好的人際關係,為情感帳戶加碼,儲存互賴的安全感,而有條件的愛會造成反效果,無私的愛才能成就美好。
人生不是零和遊戲,人際關係有六種樣貌,利人利己、損人利己、損己利人、兩敗俱傷與獨善其身,以上這五種都有其適用的地方,並非一定要追求利人利己,人際關係應該需要因事制宜,如果實在找不出雙方都能接受的方案,好聚好散也是一個選項。
第二點是適時地扮演知心人,要如何扮演知心人?就先從「聽話」做起,我們不只要用耳朵聽,還要聽懂別人的話,尤其是從對方的立場去聆聽。而且嘗試坦誠相對展現真實的你,以身作則和做人做事的方式,是你能否真正發揮影響力的關鍵,待人處事的方式會展現出你的人格,而非你刻意裝出來面對大眾的形象。
非常多人常習慣性的自以為是,價值判斷會令人不能暢所欲言,追根究柢則令人無法開誠布公,經常成為親子關係的障礙。自以為是的人常有四種反應傾向,對旁人的意見只有接受或不接受,依自己的價值觀探查別人的隱私,以自己的經驗提供忠告,根據自己的行為與動機衡量別人的行為與動機。
習慣六是統合綜效,我們要尊重人我殊異,尋求集體創新,同心協力創造價值,敞開胸懷,接納一切稀奇古怪的想法,同時也貢獻一己的淺見,歧異也可以是前進的基石,而有效的溝通可以讓統合綜效更強化。
我們要嘗試發現不同意見的價值,即使彼此充滿歧見,放下自我,努力溝通討論後,還是無法產生共識,還是可以相信彼此能找到第三種選擇。綜效不會自然發生,你得加以促成,先確定所面對的問題或機會,了解互相了解彼此的看法,經過腦力激盪討論構想後,找出最佳解決之道。
最後就是不斷更新,日復一日提升自己的能力,以上的習慣絕非容易養成,需要經歷日復一日的自省,長年累月的調整與累積,人生最值得的投資就是磨練自己,這種修養功夫完全得靠自己。我們得不斷的更新四大面向,生理、心智、靈性與社會情感層面。
你若要喜愛自己的價值,你就得為世界創造價值,成為支持周遭的力量。多用想像力,以一個人的現有表現期許之,他不會有所長進,以潛能與應有的成就期許之,他就會不負所望。前面介紹的四大面向應該要齊頭並進,不可偏廢,否則就難以竟全功。
書裡也分享高度無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分別是「消極回應」、「得過且過」、「要事最後」、「不贏就輸」、「先講為快」、「孤芳自賞」與「累壞自己」。想要往成功方向邁進,就應該要先避免以上這七個壞習慣。
每個人所追求的成功都不盡相同,我們都該努力成為自己所期望的那種人,即使我們從上一代傳承下來的行為模式不好,但只要你是個主動積極的人,就可以改變這種行為,樂於成為轉型人,人要改變思想才能改變現實。
博客來: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7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