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I多元共融

DEI多元共融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兩三年前唸研究所時

熱門話題是USR、CSR

去年開始的熱門話題為ESG、SDGs

近期又一個很夯的

就是今天的主題DEI

今天在聽經理人Podcast

總編會客室專訪女人迷創辦人張瑋軒

在談的議題就是DEI

什麼是DEI

D是Diversity 多元、多樣

E是Equity 公平

I是Inclusion 包容

講的是目前社會的現象


多元已經是常態

種族、語言、膚色、信仰、性別等等

這是最容易識別

也是最容易產生歧視的地方

甚至是成見

以前的男主外女主內

現在也已經不是這樣的環境啦

護士也有男生啊

以前軍中也是男女比9.9:0.1

現在也改變許多

而這集的專訪中

也提醒我們要注意避免這類先入為主的想法


公平

其實是不太容易的

女力崛起後

雖然投入職場的女性職人很多

公司升遷管道也看似順暢

但是還是有些玻璃天花板

看的到,卻到不了

這樣其實還是不公平

但是除了公平

我覺得還是要平等

以前在部隊擔任連長時

剛好是全面志願役的時候

當時女性同仁多了不少

但是因為是實兵戰鬥部隊

整體而言男女比例還是在8:2左右

當時基於保護心態

夜間勤務基本是不會排女性的

某次到軍團開會

聽到另一個單位士官長說他們沒有這樣做

因為他們是單位男女比已經6:4了

如果女性同仁不輪值夜間勤務

男性同仁就幾乎天天要輪值了

所以為了公平

大家一起輪

思考一下

當大家喊公平對待的時候

是不是真的做到平等這件事

還是只找有利的來要求呢?


最後的包容

這是要站在更高的層次來看待了

這幾年的彩虹遊行

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不管支持不支持

至少社會上漸漸包容他們的選擇

但是往往包容陌生人容易

包容親近的人難度較大

這是需要彼此溝通、理解及尊重的














avatar-img
江柏輝(白光)的沙龍
29會員
118內容數
學而有用,學以致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接續拜讀底層邏輯 看到這篇很有感的內容 裡面一段說到 當自己發生改變, 會發現周圍都是好人 並舉了黃勃的例子 生活中我們也不乏這種狀況 當你剛準備做點什麼改變 最常接收到的都是負面訊息 各種冷水潑上來 都會讓你懷疑自己的決定是否正確 但是 當你努力去做之後 失敗了-冷水變海嘯 成功了-冷水變吹捧
近期拜讀底層邏輯 第一篇就很有趣 劉潤提出三種對錯觀 1.法學家:看證據 2.經濟學家:看社會成本 3.商人:看損失 過往的學習 也都要我們學習看事情的不同面向 這篇的三個面向很值得細細思考
這篇是我3/7在讓知識有光課程所做的期末分享 Gipi院長期望大家分享的是屬於自己的東西 所以從自我盤點到命題發想再到內容覆盤 也花了不少心力準備的 感謝學院老師跟助教群、第三組的助教Terry及同學們 下面這些技巧除了工作場合外 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很有幫助的 一、工作掌握 二、檔案分類 三、資料備份
這週最有感的一句話 這是跟輔導行程時 聽到唐豪駿老師說的 剛好那天在上瓦基的卡片盒筆記課程 也聽到類似的話 筆記軟體只是工具 重點在建立自己的筆記系統 建立系統的重點 是在自己 如何做? 怎麼做? 為何做? 何時做? 可以做多久? 這也是近期想突破的點
這個假期過的很充實 連續兩天的課程 四位專業老師的教導 (維旎老師、若葳老師、云美老師、瓊月老師) 各地優秀同學的互動 收穫滿滿 能量滿滿 除了學習到豐富的知識 還玩了很多有趣又實用的遊戲 分享幾個印象深刻的 第一是學習321 第二是提問能力 第三是工具運用 第四是創意創新 第五是流質&晶質
最近在生活上遇到一些狀況 1.客廳電燈切換故障,會狂閃 2.大樓電梯很吵 3.開車在國道內線,車狂抖還掉速 在處理這些狀況時 也學習到一些處理的流程 第一是發現 第二是觀察 第三是處理
接續拜讀底層邏輯 看到這篇很有感的內容 裡面一段說到 當自己發生改變, 會發現周圍都是好人 並舉了黃勃的例子 生活中我們也不乏這種狀況 當你剛準備做點什麼改變 最常接收到的都是負面訊息 各種冷水潑上來 都會讓你懷疑自己的決定是否正確 但是 當你努力去做之後 失敗了-冷水變海嘯 成功了-冷水變吹捧
近期拜讀底層邏輯 第一篇就很有趣 劉潤提出三種對錯觀 1.法學家:看證據 2.經濟學家:看社會成本 3.商人:看損失 過往的學習 也都要我們學習看事情的不同面向 這篇的三個面向很值得細細思考
這篇是我3/7在讓知識有光課程所做的期末分享 Gipi院長期望大家分享的是屬於自己的東西 所以從自我盤點到命題發想再到內容覆盤 也花了不少心力準備的 感謝學院老師跟助教群、第三組的助教Terry及同學們 下面這些技巧除了工作場合外 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很有幫助的 一、工作掌握 二、檔案分類 三、資料備份
這週最有感的一句話 這是跟輔導行程時 聽到唐豪駿老師說的 剛好那天在上瓦基的卡片盒筆記課程 也聽到類似的話 筆記軟體只是工具 重點在建立自己的筆記系統 建立系統的重點 是在自己 如何做? 怎麼做? 為何做? 何時做? 可以做多久? 這也是近期想突破的點
這個假期過的很充實 連續兩天的課程 四位專業老師的教導 (維旎老師、若葳老師、云美老師、瓊月老師) 各地優秀同學的互動 收穫滿滿 能量滿滿 除了學習到豐富的知識 還玩了很多有趣又實用的遊戲 分享幾個印象深刻的 第一是學習321 第二是提問能力 第三是工具運用 第四是創意創新 第五是流質&晶質
最近在生活上遇到一些狀況 1.客廳電燈切換故障,會狂閃 2.大樓電梯很吵 3.開車在國道內線,車狂抖還掉速 在處理這些狀況時 也學習到一些處理的流程 第一是發現 第二是觀察 第三是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