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想過,春捲裡為什麼要包麵條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上午十點半,店外已大排長龍,春捲師傅們正忙得不可開交。

上午十點半,店外已大排長龍,春捲師傅們正忙得不可開交。

最近又是吃春捲的季節了,每年三月初,筆者住家附近的明新食品就會開始招募民間的包春捲高手,來應付清明節預購的大量人潮。份量小巧、口感清爽、營養均衡的春捲很適合作為現代都市人喜愛的「輕食」,不過清明節吃春捲(其實原來是四月初五的寒食節,但因為和清明節很接近,因此後來大家索性一起過)的由來卻是源自忠臣介子推的犧牲悲劇。面對不能開火煮食的這一天,一般人應該會想到吃生菜沙拉或壽司吧?但祖先們想到的卻是吃春捲!不過大家通常會在寒食節前日備好食材,所以春捲雖然可冷食,但裡面還包了雞蛋、豬肉等熟料,這樣算是百姓們「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智慧嗎 XD

在艷陽下為新鮮春捲耐心等候的民衆

在艷陽下為新鮮春捲耐心等候的民衆


春捲內餡是什麼時候出現熟肉的?而且竟然還有麵條?

在上下游的這篇報導中,受訪的三位春捲達人就解釋到早期的春捲只有豆干、雞蛋、高麗菜、豆芽菜、蘿蔔乾等簡單的配料,直到二三十年前,為了讓辛苦勞動的農民們能吃飽,才開始加入了豬肉、麵條。值得一提的是,油麵不僅是南部獨有的內餡,在新營甚至有豆菜麵春捲!另外,春捲也是一個完美融合甜鹹口味的食物,(發現台灣食物真的很愛甜鹹組合呢),甜甜的花生粉加上滷肉居然不會違和,還讓人吃了一口接一口...(雖然是輕食,但糖分和熱量也不容小覷啊)

source by shutterstock

source by shutterstock


春捲也要跟上時代浪潮

除了南北配料有差異,隨著人們的生活形式、口味改變,春捲也漸漸發展出不同風味,來滿足客人的需求;例如筆者最近在傳統市場訂購春捲時,店家就提供了全糖、半糖和無糖選項,對想要兼顧美味與健康的消費者來說,實在是太貼心了!也有店家發揮天馬行空的創意,在春捲裡加入烏魚子、烤鴨、鮑魚、優格…很適合喜歡嘗鮮的客人。至於常在廟口出現、據說來自宜蘭(確切來源已不可考)的春捲冰,更讓樸實親民的春捲皮搖身一變,從祭祖的神桌躍上了2018年國慶酒會的餐桌,成功俘獲巴拉圭總統伉儷的味蕾;也讓春捲冰成為台灣揚名海外的特色甜點。


帶上春捲踏青去

清明連假除了安排祭祖的行程,也很適合一家大小或三五好友到郊外春遊、野餐。在構思準備行前的餐點時,除了常見的三明治、披薩、餅乾,不妨考慮帶上自家手作的春捲吧!除了口感清爽低負擔,還可以自由選擇喜歡的配料,搭配出彩色組合,讓視覺和口感一次獲得滿足!

Photo by Samuel Chen on Unsplash

Photo by Samuel Chen on Unsplash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Juno的表達實驗室
11會員
21內容數
這裡記錄了書本知識落實到生活中會發生的大小事--從閱讀心得到參與活動的後記,或是對生活展開的種種思考,你都能在這裡找到。
Juno的表達實驗室的其他內容
2024/11/30
2024即將結束之際,人們熱烈討論的話題依然離不開Ai。當人工智慧的發展技術臻於成熟,在生活中無處不在的那一天到來,人類世界會產生怎樣的巨變?當它成為人類的親密夥伴、最佳幫手,和我們的習性愈來愈相似,人類又將如何找到自身的獨特性,得以和Ai和諧共處?
Thumbnail
2024/11/30
2024即將結束之際,人們熱烈討論的話題依然離不開Ai。當人工智慧的發展技術臻於成熟,在生活中無處不在的那一天到來,人類世界會產生怎樣的巨變?當它成為人類的親密夥伴、最佳幫手,和我們的習性愈來愈相似,人類又將如何找到自身的獨特性,得以和Ai和諧共處?
Thumbnail
2024/07/30
十八歲初次來台求學,在成大中文系和府城的滋養下對台灣好像開始有一點了解。以台南為家的我決定在南部尋覓第一份工作後, 開始踏上了人生第一次的求職之旅。
Thumbnail
2024/07/30
十八歲初次來台求學,在成大中文系和府城的滋養下對台灣好像開始有一點了解。以台南為家的我決定在南部尋覓第一份工作後, 開始踏上了人生第一次的求職之旅。
Thumbnail
2024/06/11
After hosting English speaking groups with a group of Taiwanese university students for the past 3 months, I found some useful tips to share.
Thumbnail
2024/06/11
After hosting English speaking groups with a group of Taiwanese university students for the past 3 months, I found some useful tips to share.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因爲發現家裡有包剩1/2的中筋麵粉,於是去買了塘塘的香椿醬,裏面有油有鹹,直接乾酪香椿餅。 醒麵糰及捲好香椿醬的麵糰,皆只醒20分鐘而已。 做成小小塊。晚餐就吃幾塊。其實自己烹煮的食物,會讓我想一塊接一塊吃耶。哈! 今天只用冷水揉麵糰。 第二階段醒麵時,我去查了培仁老師的影片。 她用冷
Thumbnail
因爲發現家裡有包剩1/2的中筋麵粉,於是去買了塘塘的香椿醬,裏面有油有鹹,直接乾酪香椿餅。 醒麵糰及捲好香椿醬的麵糰,皆只醒20分鐘而已。 做成小小塊。晚餐就吃幾塊。其實自己烹煮的食物,會讓我想一塊接一塊吃耶。哈! 今天只用冷水揉麵糰。 第二階段醒麵時,我去查了培仁老師的影片。 她用冷
Thumbnail
食物需要修剪才能成就美味,人的情緒和思緒不也如此?
Thumbnail
食物需要修剪才能成就美味,人的情緒和思緒不也如此?
Thumbnail
有沒有想過生活中的快與慢,如何用食物來調節?
Thumbnail
有沒有想過生活中的快與慢,如何用食物來調節?
Thumbnail
什麼樣的傳統炒麵,和什麼樣的店家會吸引你一再光顧呢?
Thumbnail
什麼樣的傳統炒麵,和什麼樣的店家會吸引你一再光顧呢?
Thumbnail
寒食節不開伙就能吃的春捲,何時出現了肉和麵條?三千年前因為介子推而在民間誕生的春捲依然陪伴我們,但隨著現代人的口味改變,春捲的內餡又變出了哪些花樣?
Thumbnail
寒食節不開伙就能吃的春捲,何時出現了肉和麵條?三千年前因為介子推而在民間誕生的春捲依然陪伴我們,但隨著現代人的口味改變,春捲的內餡又變出了哪些花樣?
Thumbnail
  眾所周知,饅頭是中國傳統麵食之一,是一種用發酵的面蒸成的食品。
Thumbnail
  眾所周知,饅頭是中國傳統麵食之一,是一種用發酵的面蒸成的食品。
Thumbnail
葡吉包子一次都會買好幾種不同的品項,蔥花捲是我很喜歡的。 六點起床放大同電鍋蒸,爬回被窩睡個20分鐘回籠覺。 起床煎蛋跟鮭魚餡餅。 上次沒依照包裝上的烹煮方式,今天決定乖乖遵照。 結果那個放水的步驟,真的嚇死為娘的我。 鍋內的油碰到水,霹靂啪啦的噴起,還好本人眼明手快的蓋上鍋蓋,要是一早就
Thumbnail
葡吉包子一次都會買好幾種不同的品項,蔥花捲是我很喜歡的。 六點起床放大同電鍋蒸,爬回被窩睡個20分鐘回籠覺。 起床煎蛋跟鮭魚餡餅。 上次沒依照包裝上的烹煮方式,今天決定乖乖遵照。 結果那個放水的步驟,真的嚇死為娘的我。 鍋內的油碰到水,霹靂啪啦的噴起,還好本人眼明手快的蓋上鍋蓋,要是一早就
Thumbnail
忘了多大年紀第一次吃到麵包,幾十年後,居然過著天天有麵包的日子。
Thumbnail
忘了多大年紀第一次吃到麵包,幾十年後,居然過著天天有麵包的日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