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大師面對面:李遠哲院士|講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Date : 2024/04/16日

活動資訊 : 淨零青年沙龍

舉辦方 : 臺大風險中心

紀錄人:Shanti Wu

Speaker


主持人 :

台大環境與職業健康科學研究所 詹長權 特聘教授

與談人 :

中央研究院 李遠哲 院士


Note & Enlightenment


專題演講

台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自去年(2023年)啟動「青年淨零力實踐平台」專案,於11月開設第一屆「淨零青年學院」,希望透過培訓課程創建國內青年在淨零知能與永續倡議上的共學網絡(hub)。

今年預計舉辦多場「淨零青年沙龍」,討論在系統轉型的壓力下,如何正視青年世代在能源、經濟與職涯上公平發展的需求。

首場「與大師面對面」的活動便邀請中研院李遠哲院士作為與談人,與台大環境與職業健康科學研究所詹長權特聘教授一同就「對焦公正轉型前景中的青年主體」給予專題演講,並逐一回應現場青年的提問。

李院長與詹長權特聘教授在演講中都展現出科學家對氣候變遷與當前淨零進程抱持的憂慮與無奈,科學讓他們看見人類即將面臨的未來,但社會的回應太慢了,趕不上全球氣溫上升的速度。目前全球的共識是依循2015年《巴黎協定》中將氣溫升幅限制在工業化前水平以上2°C 之内的目標,但即便是1.5°C,地球都不再是一個宜居的環境,所以李院士如實地告訴他的孫女,他留給她的只會是一個更壞的未來

守住上限1.5°C是維持社會穩定與健康生態的唯一機會,但現下社會的意識、決心和行動顯然跟不上溫度上升的速度

台灣需要更大的社會共識與積極的行動才有可能達成2030年28%的減碳目標。(全球如果要將平均升溫控制在攝氏 1.5°C內,必須在 2030 年減排至少 43%)



青年對談

有幸作為青年代表之一,事前花了一些時間梳理和草擬問題,出自與李院長相同者的化學專業,在挖掘永續議題的過程中意識到科學在永續中扮演的角色和局限性

科學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自然現象、發展技術、作出預測和風險管控,但無法幫助我們做社會溝通與推動社會的永續轉型,真正能改變集體認知與選擇的策略在人文、法律政策與商業專業中,顯然在永續轉型上面臨的複雜問題,非常需要跨域專業的溝通與整合。

所以我的問題是

面對永續轉型中的複雜問題,不同專業之間如何凝聚共識推動社會轉型?
在基礎研究中累積什麼樣的能力有助於參與永續相關的應用需求?

談到良好的跨域溝通,兩位講者建議能從「打破領域邊界」開始。李院長舉了一個很可愛的例子,他說雞和鴨其實是可以對話的,如果有一隻鴨是被母雞所孵育的,那他就會跟著母雞生活,這就是印痕效應。領域是人為區分的但在大自然裡面並沒有領域之分,如果要真正了解化學物質的結構和轉化,就需要知道物質運動的規律,所以必須學習現代物理與量子力學的知識。面對基礎研究中的未知和挑戰也是同理,跟隨好奇和問題拓展研究,一步步扎實的學習、積累,自然而然地就會練就解決問題的能力

此外,詹教授也提及促成跨域合作的另一個關鍵是超越「專業」裡的本位主義,保持理性與開放是促成學術交流最可貴的素養,也是在民主體制中凝聚大眾共識的基石。

另一位青年代表則針對企業經濟成長對減碳進程的影響提問:

節約與發展之間會不會是必然的衝突?還是有兩者平衡共存的前景存在。

李院長以對「永續發展」的省思回應,在僅剩七年的時間壓力下,我們是否還有選擇「經濟發展」的餘裕,還是應該先放下短期的成長思維,透過全力減碳建立長遠而穩定的永續模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非點敘事
1會員
7內容數
以問題為『點』,在真實情境觀察、感受與思辨,讓敘事在生命經驗中走向『線』,構築『面』,最終成為立體的故事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你想和國際學生有更多的交流機會嗎?那你一定不能錯過這個活動! 一起來擔任教育部的青年接待大使吧~ 這篇文章將會說明大使的面試流程和一些準備事項,若你剛好在準備青年接待大使的面試,一定要點進文章閱讀!
Thumbnail
你想和國際學生有更多的交流機會嗎?那你一定不能錯過這個活動! 一起來擔任教育部的青年接待大使吧~ 這篇文章將會說明大使的面試流程和一些準備事項,若你剛好在準備青年接待大使的面試,一定要點進文章閱讀!
Thumbnail
雖然常常接受採訪,但是很少有一篇專訪字數寫到七千多字,而且還是印刷的實體雜誌。 這幾年很多雜誌都停刊了,除了財經政論或八卦類的周刊外,其他以一般社會大眾為取向的刊物都敵不過線上媒體與如滔滔江水綿延不絕的網路訊息。 但是書店的雜誌架上似乎還是琳瑯滿目?我想大多是針對某些特殊族群的專業刊物吧,除了市
Thumbnail
雖然常常接受採訪,但是很少有一篇專訪字數寫到七千多字,而且還是印刷的實體雜誌。 這幾年很多雜誌都停刊了,除了財經政論或八卦類的周刊外,其他以一般社會大眾為取向的刊物都敵不過線上媒體與如滔滔江水綿延不絕的網路訊息。 但是書店的雜誌架上似乎還是琳瑯滿目?我想大多是針對某些特殊族群的專業刊物吧,除了市
Thumbnail
「你經常跟小學四年級演講嗎?」 「不太常,其實也不太喜歡!」 前幾天到小學演講後,老師送我到停車場路上問我,不知道是不是她看到這群學生非常活潑,從頭到尾都爭相舉手發言,以為我很擅長應付小學四年級的孩子。 我的回答讓老師嚇一跳,不過她也很快接受我的困擾:「我始終搞不清楚小四的學生成熟度如何,半大不小,
Thumbnail
「你經常跟小學四年級演講嗎?」 「不太常,其實也不太喜歡!」 前幾天到小學演講後,老師送我到停車場路上問我,不知道是不是她看到這群學生非常活潑,從頭到尾都爭相舉手發言,以為我很擅長應付小學四年級的孩子。 我的回答讓老師嚇一跳,不過她也很快接受我的困擾:「我始終搞不清楚小四的學生成熟度如何,半大不小,
Thumbnail
#SDGs13氣候行動 受到僑光科技大學觀光與餐旅學院的邀請, 分享關於「#SDGs趨勢應變及永續教育」的主題, 今天的對象都是參與教師研習的學校老師們, 大家利用一個上午的時間瞭解永續發展的議題⋯⋯ 而我們也就國際淨零趨勢、綠色轉型案例進行分享。 最特別的是,今天我與蕭老師連袂出席演講, 蕭老師以
Thumbnail
#SDGs13氣候行動 受到僑光科技大學觀光與餐旅學院的邀請, 分享關於「#SDGs趨勢應變及永續教育」的主題, 今天的對象都是參與教師研習的學校老師們, 大家利用一個上午的時間瞭解永續發展的議題⋯⋯ 而我們也就國際淨零趨勢、綠色轉型案例進行分享。 最特別的是,今天我與蕭老師連袂出席演講, 蕭老師以
Thumbnail
氣候變遷正嚴重影響著孩童的現在與未來。 年輕世代不只是氣候災難的受害者,更是擁有改變力量的領導者。就像聯合國聯合國常務副秘書長 阿米娜‧穆罕默德(Amina J. Mohammed)所言:「真正的永續發展,只能在最年輕人類的支持下方能達成。」因此,在走向更好的世界過程中,我們絕對不能忽視新世代的力量
Thumbnail
氣候變遷正嚴重影響著孩童的現在與未來。 年輕世代不只是氣候災難的受害者,更是擁有改變力量的領導者。就像聯合國聯合國常務副秘書長 阿米娜‧穆罕默德(Amina J. Mohammed)所言:「真正的永續發展,只能在最年輕人類的支持下方能達成。」因此,在走向更好的世界過程中,我們絕對不能忽視新世代的力量
Thumbnail
我與他聊到關於我想為台灣的教育付出時,他說他也認為在這個世界上有許多事物與教育息息相關,青少年的發展、心理健康、家庭關係等等,包括他自己現在的人生...。 身為青年世代的我們,「趁年輕」究竟可以做些什麼?
Thumbnail
我與他聊到關於我想為台灣的教育付出時,他說他也認為在這個世界上有許多事物與教育息息相關,青少年的發展、心理健康、家庭關係等等,包括他自己現在的人生...。 身為青年世代的我們,「趁年輕」究竟可以做些什麼?
Thumbnail
文章開頭我想先跟你分享,我知道看到「永續」兩個字的你,或許想著該不會又要講大道理或是喊口號了吧。不過,我不會花長篇大論告訴你永續是什麼,也不會告訴你答案,不過我可以透過自己的故事跟你分享,永續的核心理念其實就是解決問題,讓人類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而我們都比想像中的還更有影響力
Thumbnail
文章開頭我想先跟你分享,我知道看到「永續」兩個字的你,或許想著該不會又要講大道理或是喊口號了吧。不過,我不會花長篇大論告訴你永續是什麼,也不會告訴你答案,不過我可以透過自己的故事跟你分享,永續的核心理念其實就是解決問題,讓人類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而我們都比想像中的還更有影響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