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小學|真的沒有考試嗎?小學唯一的「大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加拿大小學沒有小考、大考、月考或期中期末考,我懷疑小朋友們根本不知道考試為何物,考試不是目前校園生活的範疇。

不過在三年級的時候會有一次「省級考試」,由EQAO (Education Quality and Accountability Offic),也就是教育品質與責任辦公室舉辦,是小學階段三年來的第一次考試。

EQAO的考試無關EQ,更無關IQ,而是對小學生的閱讀、寫作、數學能力的用電腦答題的統一測驗,在三、六、九年級期末分別有一次。


坦然的考試,考試的坦然

深知不需要在小學階段給孩子課業壓力,但是我嘛,從小可是身經百戰的考匠,考試就是一件事,這種慣性是很難改變的。

記得在考試當天早晨,我還提醒女兒:「今天是不是有考試,要認真作答喔。」只見小孩一派輕鬆地回答:「It’s not about us.」(重點又不是我們小朋友啊!」

有夠坦然。

為什麼能這麼坦然?那是因為這項考試可不是要找出哪個學生沒有乖乖讀書、有沒有準備、哪些學生比較厲害、哪題又粗心了……雖說是考試,但是抱著自然平常心上場就可以了。

EQAO的考試目的在於提升教學品質、探研影響課業表現的因素、用以改善現有的教學內容和方法,看來小女已經掌握這項重要情報,如此老神在在。

這樣的考試對我來說很陌生:不用準備、沒有壓力、不需排名的考試,是我的童年成長經歷中所沒有的體驗。(大家是不是都和我一樣呢?有考試就有排名,遇到嚴厲的老師少一分打一下,分數標準還客製化......)

所以這對我說簡直是,考試大解放!一項偉大的革命!這種感覺是:「我來答題,要是不會的話,教育官員、教材專家、師長教職們,你們看清楚了,哪裡需要調整吧。」怪了,竟有種學生是大爺的另類感受。

不得不說,我還蠻喜歡「學業表現的責任是共同的」這樣的隱含意涵,不將學習壓力全然放在孩子上,同時重視教育工作的反思。


以改善教學品質為目的的考試

在官方網站可以查看各校學生在EQAO評量中的表現,點選學校名稱,就會顯示多少比例的孩子超過這個年級應該達到的標準,而且沒有各校的橫向對比,這點我不由得感到有點欣慰。

孩子的感受也同樣被重視。評量包含了對孩子學科項目的問卷調查,顯示多少比例的孩子喜歡數學、閱讀等科目,還有覺得評量的內容難是不難。我覺得很棒的結果是,在成長心態項目 (Growth Mindset) 九成認為人的數學總是能更進步,也有超過八成說如果下功夫,幾乎每個人都能學會數學。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省級考試並沒有促使老師們一頭熱的督促學生「積極準備」或是「刷題」,完全就是平常心。考試前一週也不過收到一封解釋EQAO的信,並註明了「考試成果不影響學業成績」。

我不由得思考,這種為了教學環境進步的考試是不是才是考試的最重要的價值呢?

然而,最後媽媽不免還是要跟小孩叨唸一下…「嘿~即便不是『那種』考試,做什麼事情都要認真面對啊!孩子。」

 

心得 

我很讚許這種沒有壓力的考試,因為它能真實評量教學成果,從積極的角度來促進教學的改善。

這裡的教學蠻強調,在學校就把需要的知識學會了,學校沒有要求孩子回家以後還要特別作些什麼。所以,放了學,真的是一切看自己啊。 

不過平時沒有考試,也沒有作業,壓力是沒了,學生的程度就不能苛求了,沒有回家複習,老師的進度也不能太快速前進。每個孩子的學習法不同,如果沒在課堂跟上的話,如果不是家長用心了解予以協助,也就越來越跟不上了。

台灣的小朋友一定不敢相信,還有四年級生說不出出九九乘法表的答案吧?!所以,有一好,沒二好,是不是呢?



這篇接續上篇加拿大小學|沒有功課、沒有考試這樣真的能行嗎?都是那個媽媽的一家之言,很歡迎格友來激盪。


我是那個媽媽,喜愛閱讀、寫作、思考。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別忘記在右下角按下愛心、追蹤,讓我知道您喜歡。 感謝您的鼓勵與支持: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安立格-avatar-img
2024/04/10
頗有同感。依興趣在家自己教孩子,譬如九九乘法,數學應用題等等,對他們的影響是正面的,也無形中讓他們的學習更輕鬆,感覺很不錯。
那個媽媽-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4/11
安立格 很贊同,所以也很有彈性,小孩可以依照興趣按個人步調學習。
玄玄心-avatar-img
2024/04/10
以學生為本位的教育是我們所缺乏的,升學主義掛帥就會是考試領導教學。這樣看下來其實我覺得台灣的老師也滿可憐的耶😣
那個媽媽-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4/11
玄玄心 先生好有責任感,只是這樣老師壓力真的太大了!
氣泡水-avatar-img
2024/04/10
好想體驗一下 “學生是大爺” 的另類感受😂,這種考試應該讓台灣學生很羨慕吧。😄
那個媽媽-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4/11
氣泡水 我是很羨慕,小時候考試實在太多了,考不好還會被老師打手心耶
很棒!我記得這考試是沒有限制時間的,而且還可以問老師,甚至還有老師會提示~
那個媽媽-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4/11
冰兒 冰兒有實際體驗過啊?!孩子也沒說考試的過程,就是沒放在心上了吧😅
我兒子二年級就開始背九九乘法表,但實則安親班在一年級就會有意無意的導讀,其實跟雙語學校一樣。唉…台灣的教育啊!
那個媽媽-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4/11
林燃(創作小說家) 大概是大家都很急著贏在起跑點,壓力比較大,自己小孩也是低年級在台灣背的九九乘法。這裡沒有要求背誦,希望小朋友從多練習中熟悉,所以修行在個人了。
avatar-img
那個媽媽的沙龍
105會員
49內容數
Hi! 我是那個媽媽!
那個媽媽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2/17
本文介紹幾項聖誕季節的有趣小物與美食,這些特色小物與食物不僅增添了冬日的節慶氛圍,還帶來歡樂的聚會娛樂和美味享受。無論是家庭聚餐還是節日派對,這些都能為節日增添色彩與幸福感。
Thumbnail
2024/12/17
本文介紹幾項聖誕季節的有趣小物與美食,這些特色小物與食物不僅增添了冬日的節慶氛圍,還帶來歡樂的聚會娛樂和美味享受。無論是家庭聚餐還是節日派對,這些都能為節日增添色彩與幸福感。
Thumbnail
2024/12/10
聖誕樹作為年度節慶的重要象徵,擁有悠久的歷史與文化背景。本文將帶您深入探討聖誕樹的起源、傳統的演變及其如何成為現代家庭裝飾的一部分。還分享多種創意的聖誕樹佈置方式,讓您在這個冬季增添溫馨的節日氛圍,並啟發您的節日靈感。
Thumbnail
2024/12/10
聖誕樹作為年度節慶的重要象徵,擁有悠久的歷史與文化背景。本文將帶您深入探討聖誕樹的起源、傳統的演變及其如何成為現代家庭裝飾的一部分。還分享多種創意的聖誕樹佈置方式,讓您在這個冬季增添溫馨的節日氛圍,並啟發您的節日靈感。
Thumbnail
2024/12/02
降臨節是一個充滿期待的傳統,從12月1日開始倒數聖誕節,並且透過每日的驚喜與家人培養親密的連結。藉由DIY降臨曆,家庭成員可以一起創造獨特的儀式感,享受手作的樂趣與節日的喜悅。本文將介紹降臨節、降臨節日曆,並分享一些DIY降臨曆的靈感與商品推薦。
Thumbnail
2024/12/02
降臨節是一個充滿期待的傳統,從12月1日開始倒數聖誕節,並且透過每日的驚喜與家人培養親密的連結。藉由DIY降臨曆,家庭成員可以一起創造獨特的儀式感,享受手作的樂趣與節日的喜悅。本文將介紹降臨節、降臨節日曆,並分享一些DIY降臨曆的靈感與商品推薦。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考教甄是一條漫漫長路,有些人很幸運也很有實力的應屆上岸,但也有些人在教學上有不錯的實力,可是在讀書方面可能沒那麼擅長,導致屢屢挫敗在教甄的筆試上,想藉由分享我自己當時準備教甄時的讀書規劃,希望能給予尚未上岸的老師們一些幫助。
Thumbnail
考教甄是一條漫漫長路,有些人很幸運也很有實力的應屆上岸,但也有些人在教學上有不錯的實力,可是在讀書方面可能沒那麼擅長,導致屢屢挫敗在教甄的筆試上,想藉由分享我自己當時準備教甄時的讀書規劃,希望能給予尚未上岸的老師們一些幫助。
Thumbnail
上禮拜發表的生活紀錄,提到孩子剛入學,因為注音符號不熟,分數低落,這樣子看下來,似乎顯得我不太重視考試成績,成績真的不重要嗎?
Thumbnail
上禮拜發表的生活紀錄,提到孩子剛入學,因為注音符號不熟,分數低落,這樣子看下來,似乎顯得我不太重視考試成績,成績真的不重要嗎?
Thumbnail
想起有趣事,這是發生在高職的真人真事,有位同學考試,考券都選擇題,為什那位同學每一題都有填,卻還會0分呢? ※封面為AI生成※
Thumbnail
想起有趣事,這是發生在高職的真人真事,有位同學考試,考券都選擇題,為什那位同學每一題都有填,卻還會0分呢? ※封面為AI生成※
Thumbnail
再過幾天,國三同學們將面對人生中第一場大型考試:國中教育會考。  臺灣在免試入學的架構下,升學制度仍是避免不了的。  然而,會考實施多年,還是有很多家長對這制度一頭霧水;其實,要想弄清楚,就必須要知道什麼是「超額比序」? 
Thumbnail
再過幾天,國三同學們將面對人生中第一場大型考試:國中教育會考。  臺灣在免試入學的架構下,升學制度仍是避免不了的。  然而,會考實施多年,還是有很多家長對這制度一頭霧水;其實,要想弄清楚,就必須要知道什麼是「超額比序」? 
Thumbnail
【國中會考必考】   依照現在的出題方向來說,將課內的文章和所有的重點背起來,當作資料庫使用,先不要考量觸類旁通的情況下,理論上只有「六題」跟課文內容有直接相關,其他的根本就是綜合練習,而國文一科,又是「文史哲地」不分家,缺了哪一項都不容易,偏偏國文排序又高,放棄哪一科都不行。    
Thumbnail
【國中會考必考】   依照現在的出題方向來說,將課內的文章和所有的重點背起來,當作資料庫使用,先不要考量觸類旁通的情況下,理論上只有「六題」跟課文內容有直接相關,其他的根本就是綜合練習,而國文一科,又是「文史哲地」不分家,缺了哪一項都不容易,偏偏國文排序又高,放棄哪一科都不行。    
Thumbnail
省級考試只是另類體驗罷了?!考試不用準備,沒有壓力。提升教學品質、重視孩子的感受是考試的目的。評量結果可以在官方網站查看,包括學業表現和孩子的感受。
Thumbnail
省級考試只是另類體驗罷了?!考試不用準備,沒有壓力。提升教學品質、重視孩子的感受是考試的目的。評量結果可以在官方網站查看,包括學業表現和孩子的感受。
Thumbnail
這篇文章觀察加拿大公立小學的教育制度,探討學校功課的少與多對孩子的影響,提出反思教育現象的觀點。
Thumbnail
這篇文章觀察加拿大公立小學的教育制度,探討學校功課的少與多對孩子的影響,提出反思教育現象的觀點。
Thumbnail
考上與沒有考上的人有什麼差別呢?差在一個會考試一個比較不會考試,如此而已(運氣也是實力的一種)。而這考試既考不出思考力、考不出創意、考不出人品道德、考不出溝通能力、考不出長得帥不帥美不美等文字以外的所有能力;像個無知之幕一般,頂多以「字」取人(自認字還滿「藝術」的,辛苦閱卷老師了),只考會不
Thumbnail
考上與沒有考上的人有什麼差別呢?差在一個會考試一個比較不會考試,如此而已(運氣也是實力的一種)。而這考試既考不出思考力、考不出創意、考不出人品道德、考不出溝通能力、考不出長得帥不帥美不美等文字以外的所有能力;像個無知之幕一般,頂多以「字」取人(自認字還滿「藝術」的,辛苦閱卷老師了),只考會不
Thumbnail
來了!那個考試終於要來了 就這樣子終於到了高三,一到了高三所有的活動項目,全部都消失, 可以說終於有感受到離大考接近的階段,平時的考試也漸漸變多,幸好沒有補考,這邊我跟各位聽眾補充一下,一般高中的學校所要考的是學測,裏面就會是社會組,理工組部分,再來是高職生所要考的部分統測,而如果學測、統測
Thumbnail
來了!那個考試終於要來了 就這樣子終於到了高三,一到了高三所有的活動項目,全部都消失, 可以說終於有感受到離大考接近的階段,平時的考試也漸漸變多,幸好沒有補考,這邊我跟各位聽眾補充一下,一般高中的學校所要考的是學測,裏面就會是社會組,理工組部分,再來是高職生所要考的部分統測,而如果學測、統測
Thumbnail
從科舉制度以來,華人對於考試制度就很熟悉,然而我們想討論的是學測的信度與效度如何?學測成績牽涉到學生申請大學「繁星推薦」、「個人申請」及「考試分發」、「四技申請」、「軍校正期班」、「警察大學」等入學管道招生使用,重要性不言可喻。   從科舉制度以來,華人對於考試制度就很熟悉,然而我們想討論的是學
Thumbnail
從科舉制度以來,華人對於考試制度就很熟悉,然而我們想討論的是學測的信度與效度如何?學測成績牽涉到學生申請大學「繁星推薦」、「個人申請」及「考試分發」、「四技申請」、「軍校正期班」、「警察大學」等入學管道招生使用,重要性不言可喻。   從科舉制度以來,華人對於考試制度就很熟悉,然而我們想討論的是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