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小學|沒有功課、沒有考試這樣真的能行嗎?

那個媽媽-avatar-img
發佈於爸媽茶水間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聲明:各地的教育制度因為歷史文化風土民情而異,並沒有絕對的優劣之分,這系列文章不在鼓吹哪種方式最好,而是透過觀察加拿大公立小學的情形,重新思考長久以來存在的教育現象。

進入加拿大小學第一個驚奇就是:「回家不用寫功課嗎?

我在台灣接受教育,也曾在台灣陪伴小孩寫功課,很快就發現加拿大小學的功課少得可憐,一開始每周五拿回來一張單薄的A4紙,那就是唯一的作業了。升了年級換了老師,哈,除了偶而有法文的練習,還是有選擇性的可寫可不寫,回家作業根本是0,孩子真是樂得輕鬆啊。

早知歐美功課少,然而,做媽的還是忍不住心想,這真的可以嗎?要知道,忽然卸下「看作業完簽名」的重大家長職責,總覺得哪裡怪怪的,沒有作業,我怎麼知道孩子會不會,學習狀況如何?

不過,事實是我想太多了,根據孩子回來跟我分享的學習內容,學期末還拿回幾本在學校認真完成的「作業」,字體工整、圖文並茂,立刻決定,耶~老娘撒手不管了。


課堂就是練習時間


在加拿大小學階段,重視孩子思辨能力、表達能力、團隊合作的能力,而非快速的解題能力。一道數學題,老師會希望孩子把為什麼這樣解題的思路依步驟寫下來,而不是快速得到對的答案。

再者,如果孩子在學校上課學習,透過課堂練習就能夠學會,有沒有回家功課是不是就沒有這麼重要了,如果學習項目已經能駕馭,做N遍類似的習題有何意義?(畢竟這裡也沒有期中期末考啊~)

所以,有沒有回家功課就看老師決定了,但是即便是有,也真的很少。


沒有回家作業的好處


最顯而易見的好處是孩子有很多屬於自己的時間,以媽媽我所在的地區,小學從9:10開始,下午3:30就下課了,還不用花時間寫作業,所以,孩子課後可以做想做的事:閱讀、遊戲、彈琴、運動…..

其實一開始,忽然得到天上掉下來的時間,孩子還挺徬徨的:「好無聊啊~我還希望有多點回家作業。」

我還曾因為這個怪怪的心聲,在學期初的一對一親師對談婉轉地詢問老師:「那個,以後會有回家作業嗎?」得到了老師「正在研究」的回答,結果到學期末還是在研究中…仍然沒有回家作業。

不過在這期間,孩子已經擁抱自由運用的彈性時間了,他訂下遵行的時間表,進行他自訂的活動,所以也算是有機會學習如何運用時間

而小學階段,孩子需要自由遊戲時間,據研究,自由遊戲對語言、認知、自我調節和社會情感技能的發展至關重要。

當然,孩子們也沒有周末加強版作業和寒暑假作業。多出來的時間可以發展興趣從事家庭活動。(當然要打混也是混掉了……端看怎麼使用)

根據Psychology Today的一篇文章,也支持小學階段作業少的作法。根據研究小學生的家庭作業應該很少,並且目地在於建立自我調節和獨立工作技能。過多的家庭作業不再具有積極影響,反而可能安擾其他發展領域


讀到這裡是不是想問,那為什麼我的孩子功課這麼多?有必要嗎?其實,如果用正確的態度面對,回家功課有不少好處。正確的觀念是什麼? 回家功課只是學習的輔助,重點永遠是培養學習的意願和態度


回家作業的好處


養成練習習慣,對自己的作業負責:透過「按時交作業」這件事情,來培養責任心,以及對決定事情的優先順序,是很好的學習機會。

就台灣的學習環境,早早培養好學生回家完成作業的習慣。而在加拿大,到了高中時期回家作業也不少,孩子突然面臨「作業爆多的適應期」的額外壓力,有些孩子會大喊吃不消。

家長掌握孩子進度,老師掌握家長態度:爸媽知道孩子在學習什麼,如果覺得進度太快哪裡學習不好,就可以及時發現幫助孩子

有些學科不練寫不行:我大膽猜想,比起英文,學習中文還是相對複雜。如果不靠著多寫幾遍或許真的沒辦法耶!(真的是猜想,本身非語言學習專家) 


無論有沒有回家作業,小學階段都要鼓勵孩子做的事

曾經聽一位老師說:「回家功課的多寡往往是家長最分歧的地方。」給多少的回家功課,我感覺老師也難為,家長總是有各自對回家作業的想像。

如果老師有派發功課,站在培養責任心的立場上,要盡力完成沒錯。然而,在小學階段更要緊的不是學業表現,而是培養孩子價值觀、思維能力以及探索興趣的好時機

課後時間如果完全被功課以及學校的要求填滿,孩子失去選擇和自由運用時間的機會,那就太可惜了。重要的是,如果沒有了那些學校要求的,你想做什麼?

我相信上述這種極端狀況不多,但如果評估功課的量超過孩子負荷,那不妨試著跟老師討論適合孩子的方案。


結語


雖然我一開始因為孩子沒回家功課感到不安,後來發現,這樣其實家長們樂得輕鬆呢!

有功課也好沒功課也罷,重點是,孩子如果在小學階段能學習到時間的運用,養成自動自發的學習習慣,對自己付出的結果負責,對我來說那就是最有價值的學習成果

那身為家長的我們呢?週末的時間儘量讓孩子去探索,偶而放空也沒關係,孩子有想參加的課外活動,時間預算允許就讓他去,如果大人喜歡露營、運動就帶上孩子一起。小學階段孩子的同儕活動還有限,最能夠進行家庭活動了

(那個媽媽的感嘆:以後想約未必約的到啊~)



上述只是那個媽媽的一家之言,很歡迎格友來激盪。寫著寫著就又超過目標字數了,這還沒說到考試呢,未來有機會再來下集吧。


我是那個媽媽,喜愛閱讀、寫作、思考。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別忘記在右下角按下愛心、追蹤,讓我知道您喜歡。 感謝您的鼓勵與支持: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那個媽媽的沙龍
107會員
50內容數
Hi! 我是那個媽媽!
那個媽媽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07
阿曼達陶德的故事,十三年前震驚全球,也持續提醒著我們網路霸凌與兒少性剝削的嚴重性。本文回顧阿曼達的遭遇,探討事件背後的社會議題,並提供因應網路犯罪的建議,包含尋求專業協助管道與相關資源連結。
Thumbnail
2025/04/07
阿曼達陶德的故事,十三年前震驚全球,也持續提醒著我們網路霸凌與兒少性剝削的嚴重性。本文回顧阿曼達的遭遇,探討事件背後的社會議題,並提供因應網路犯罪的建議,包含尋求專業協助管道與相關資源連結。
Thumbnail
2025/04/01
隨著黃子佼事件等負面新聞引發社會關注網路兒童安全問題,本文作者分享自身經驗及觀察,提醒家長應教導孩子網路安全的重要性,並提出具體防範措施及應對策略。文章強調網路潛藏風險,並呼籲社會共同努力創造更安全的網路環境。
Thumbnail
2025/04/01
隨著黃子佼事件等負面新聞引發社會關注網路兒童安全問題,本文作者分享自身經驗及觀察,提醒家長應教導孩子網路安全的重要性,並提出具體防範措施及應對策略。文章強調網路潛藏風險,並呼籲社會共同努力創造更安全的網路環境。
Thumbnail
2025/03/20
父母的陪伴對孩子大腦發展至關重要,優質陪伴勝過長時間陪伴。文章從《從陪伴開始的全腦教養》出發,探討安全依附、高品質陪伴的重要性及具體實踐方法,並強調陪伴對孩子大腦神經連結、壓力反應、語言及社交能力、執行功能的影響。
Thumbnail
2025/03/20
父母的陪伴對孩子大腦發展至關重要,優質陪伴勝過長時間陪伴。文章從《從陪伴開始的全腦教養》出發,探討安全依附、高品質陪伴的重要性及具體實踐方法,並強調陪伴對孩子大腦神經連結、壓力反應、語言及社交能力、執行功能的影響。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𝘿𝙖𝙮 𝟴 𝙅𝙪𝙡𝙮 𝟴 𝘿𝙖𝙮 𝟵 𝙅𝙪𝙡𝙮 𝟵 𝘿𝙖𝙮 𝟭𝟬 𝙅𝙪𝙡𝙮 𝟭𝟬
Thumbnail
𝘿𝙖𝙮 𝟴 𝙅𝙪𝙡𝙮 𝟴 𝘿𝙖𝙮 𝟵 𝙅𝙪𝙡𝙮 𝟵 𝘿𝙖𝙮 𝟭𝟬 𝙅𝙪𝙡𝙮 𝟭𝟬
Thumbnail
早修不考試,師生醒腦時間 學生一大早來上學,晨讀完畢還是頭昏腦脹,不如做個收心小活動,我覺得比急急忙忙發作業練習還要划算。
Thumbnail
早修不考試,師生醒腦時間 學生一大早來上學,晨讀完畢還是頭昏腦脹,不如做個收心小活動,我覺得比急急忙忙發作業練習還要划算。
Thumbnail
省級考試只是另類體驗罷了?!考試不用準備,沒有壓力。提升教學品質、重視孩子的感受是考試的目的。評量結果可以在官方網站查看,包括學業表現和孩子的感受。
Thumbnail
省級考試只是另類體驗罷了?!考試不用準備,沒有壓力。提升教學品質、重視孩子的感受是考試的目的。評量結果可以在官方網站查看,包括學業表現和孩子的感受。
Thumbnail
這篇文章觀察加拿大公立小學的教育制度,探討學校功課的少與多對孩子的影響,提出反思教育現象的觀點。
Thumbnail
這篇文章觀察加拿大公立小學的教育制度,探討學校功課的少與多對孩子的影響,提出反思教育現象的觀點。
Thumbnail
高爾班的孩子每個星期二和星期四, 有著固定的閱讀仿寫功課,這樣的功課已經維持了將近兩個學期了, 而這份功課的主要目的並非著重在仿寫的部分, 而是在養成一個自己完成功課的好習慣。 一開始有不少孩子,在檢查功課時仍是空白著回來, 但是在經歷好幾次的來來回回後, 多數的孩子已漸漸地養成自行
Thumbnail
高爾班的孩子每個星期二和星期四, 有著固定的閱讀仿寫功課,這樣的功課已經維持了將近兩個學期了, 而這份功課的主要目的並非著重在仿寫的部分, 而是在養成一個自己完成功課的好習慣。 一開始有不少孩子,在檢查功課時仍是空白著回來, 但是在經歷好幾次的來來回回後, 多數的孩子已漸漸地養成自行
Thumbnail
剛剛看到一篇文章在講,這些年來台灣教育改革,因為採計分制的改變,而從分分必較,改成等級制,讓家長與孩子不要這麼分分必較。透過這種模糊化的策略,讓第二三志願學校也可能收到第一志願的學生,打破「志願取向」的升學考試,也試圖改變每一分都那麼重要的想法。 . 這個好,還是不好呢?真的很難說啊。 .
Thumbnail
剛剛看到一篇文章在講,這些年來台灣教育改革,因為採計分制的改變,而從分分必較,改成等級制,讓家長與孩子不要這麼分分必較。透過這種模糊化的策略,讓第二三志願學校也可能收到第一志願的學生,打破「志願取向」的升學考試,也試圖改變每一分都那麼重要的想法。 . 這個好,還是不好呢?真的很難說啊。 .
Thumbnail
記得以前小學一周上六天課,周六上半天課,而低年級只有星期三(還是一?)上整天。喜歡周六上課的原因是,可以帶玩具去學校玩。但我想談的不是半天與一天在學習上的效果孰優孰劣,或是周休二日與學習之間的關係,我想談的是,關於小學時候那提早半天放學的那個下午,你還記得都在做些什麼呢?如果現在每周有一天的
Thumbnail
記得以前小學一周上六天課,周六上半天課,而低年級只有星期三(還是一?)上整天。喜歡周六上課的原因是,可以帶玩具去學校玩。但我想談的不是半天與一天在學習上的效果孰優孰劣,或是周休二日與學習之間的關係,我想談的是,關於小學時候那提早半天放學的那個下午,你還記得都在做些什麼呢?如果現在每周有一天的
Thumbnail
在學校裡的上課時光真的很珍貴, 108課綱的課程規畫,大量刪減了學科課的節數,卻增加了探討活動(實驗)的次數。 美意是要學生透過"動手體驗"而能更切身感受欲探討的主題,而引發學習動機及求知慾! 但這就是"超級自相矛盾!!" 在考試(學測)領導教學之下, 得分CP值低的"實驗課",常被教
Thumbnail
在學校裡的上課時光真的很珍貴, 108課綱的課程規畫,大量刪減了學科課的節數,卻增加了探討活動(實驗)的次數。 美意是要學生透過"動手體驗"而能更切身感受欲探討的主題,而引發學習動機及求知慾! 但這就是"超級自相矛盾!!" 在考試(學測)領導教學之下, 得分CP值低的"實驗課",常被教
Thumbnail
剛接到放寒假的小孩,沒錯,小學生已經在今天中午放假了。 回到家後收到老師的通知,說孩子是五育前五名,下學期開學會頒獎。我不太懂現在的教育,一直以為期末會有成績單,可能我還停留在我小時候的印象。 現在沒有排名我覺得是很不錯,但也可以稍微讓家長知道孩子在學校的狀況。
Thumbnail
剛接到放寒假的小孩,沒錯,小學生已經在今天中午放假了。 回到家後收到老師的通知,說孩子是五育前五名,下學期開學會頒獎。我不太懂現在的教育,一直以為期末會有成績單,可能我還停留在我小時候的印象。 現在沒有排名我覺得是很不錯,但也可以稍微讓家長知道孩子在學校的狀況。
Thumbnail
我一度以為學生放寒假時會有較多的空閒時間, 因此想給他們一些寒假學習上的建議, 但當我無意中在學生的限動上, 發現一個孩子寫著「段考完之後,還有八分學習歷程要做……」的時候, 我突然想起, 對吼, 在108課綱之後, 學生的作息就是: 平時努力段考→段考完後拼報告→然後下一次段考→然
Thumbnail
我一度以為學生放寒假時會有較多的空閒時間, 因此想給他們一些寒假學習上的建議, 但當我無意中在學生的限動上, 發現一個孩子寫著「段考完之後,還有八分學習歷程要做……」的時候, 我突然想起, 對吼, 在108課綱之後, 學生的作息就是: 平時努力段考→段考完後拼報告→然後下一次段考→然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