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的療癒與復原|重整人生的藍圖,蛻變成更好的自己(二)

2024/04/15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Photo credit/張學岺 醫師


We rip out so much of ourselves to be cured of things faster than we should that we go bankrupt by the age of thirty and have less to offer each time we start with someone new. But to feel nothing so as not to feel anything - what a waste! “

— 《Call Me by Your Name》(2017)

 

       面對人生中的各種傷痛和無奈,我們多希望時光能快轉,再次跳到某個溫暖、充實、篤定的感覺中。尤其在婚姻關係不得不告終時,真不知道這樣傷痛又未知的日子何時才能轉晴?人們總會詢問快速的療癒與復原方式,我聽了常感到不捨與不忍,因為那代表痛苦大到令人急於逃脫、一刻也不願停留

       在我和來談者的生命經驗中,比起下達指令、告訴個案兩點連線直通終點的特定作法(我們也以謙虛與務實的態度面對一下:真的有這種事嗎?人的心能被這樣對待嗎?...),溫暖真誠地支持人們以自己的風格與步調邁向痊癒,反而相對快而踏實。本文介紹遭逢離婚的身心調適方式,提供給正在閱讀的你一些靈感。

 

「我要趕快站起來」:如同流沙中的掙扎

電影《以你的名字呼喚我》中,曾心碎過的父親對正在經歷情傷的兒子說:「就為了快一點痊癒,我們犧牲、剝奪自己的感受,以至於到了30歲時已經沒有感情可以付出…為了不要去感受(痛苦),而讓自己毫無感覺,實在太浪費了」。在遍體鱗傷時要求自己馬上振作、站起來,宛如身在流沙中的掙扎,越是奮力、越是深陷。我們抱著「趕快站起來」的願望,卻因此更加力不從心。其實,那些挫敗、不堪的心情代表我們受傷了,需要呵護與照顧傷口照顧得越好、後遺症越少,越能在起身時自由而持久的奔跑…這不就是我們想要的結果嗎?

但同時,我很欣賞人們對於「我要趕快站起來」的心願。換個角度看,「快一點」的願望表示你有一股向前邁進的內在能量。讓我們同時承認與接納這份心情,也允許自己好好對待各種情緒,為了重振生活而療傷吧。

 

離婚的低潮期療癒

       離婚是人生中如此困難的時刻,讓我們允許自己有低潮期吧。決定要照顧一下自己後,人們接下來的茫然是「那我要怎麼做呢?」,這邊提供一個小錦囊,若你願意不妨試試:

1. 從五個感官(視、聽、嗅、味、觸覺)尋找適合自己的安撫方式

每個人的感官優勢不一樣,能夠被撫慰的感受來源也就不同,像是:開闊地自然風景、饒富寓意的畫作、突破思維的好笑梗圖、電影、深沈的旋律和觸動心情的歌詞、蠟燭或花草的香氛、特別安撫你的食物、馬克杯溫暖的觸感、捏著絨毛娃娃的手感、貓貓的呼嚕、狗狗的體溫…等。你會發現,某些感官刺激特別療癒你。

 

2. 面對哭泣的態度

有些人會感覺到淤積著淚水,卻無處可洩;相反地,有些人少有掉淚的衝動。請不用特別敦促自己哭或不哭,那不代表你面對離婚的態度、你的人品,無需讓這成為額外的壓力。當眼淚落下,可以雙臂環抱自己、搓揉自己的手臂或者揉揉胸口安撫自己;哭完後可以用衛生紙輕拭眼角(避免紅腫)、稍微冷敷眼周,感受這份照顧與打理自己的舉動

 

3. 面對旁人的探問,如何回應

當身邊有人問起你的近況,可以緩下步調評估哪些人真誠可信賴、是你願意訴說的對象。關於感情的變化,你永遠有權利決定何時說、如何說、說多少內容。如果發現自己面對探問時會感到慌張、不知所措,可以事先想好簡單回應的句子(如:「還在消化中,謝謝你的關心呀,我先去忙一下噢」)。

 

4. 試試好上手的表達式寫作(Expressive writing)

書寫(writing)已經被許多研究證實有促進自我覺察、平緩情緒的良好效果,簡單且經濟實惠!準備好紙筆,你就可以開始來一場心靈自療:寫下讓你備感壓力的事,以及你的想法、感覺。透過筆尖摩擦紙張“沙沙沙“的觸感,感受自己獨有的字體、撇捺的輕重,看見自己的心思躍上紙面,遠遠比用3C記錄來得療癒。研究也指出,手寫較能促進大腦的活動噢。

 

也許你該找人聊聊

在本集文章的尾聲,我想再次對你說…

        離婚前、後都是心情特別脆弱、煎熬的一段時光。如果身邊有能夠放心訴說的對象,找人聊聊能降低面對離婚的孤獨感,在訴說過程中也能幫助自己整理想法。然而,有時人們會在一段時間後,因為顧慮傾訴對象的感受、擔心反覆同樣的話題,漸漸變得沈默而獨自承受壓力。有時因為離婚情況的複雜性高(如:牽涉到官司與監護權的壓力、擔憂孩子的身心安適...等),人們會發現與親友聊聊仍難以釐清方向或排解壓力

        如果你願意,可以嘗試尋求身心科醫師的專業諮詢,或與心理師進行心理諮商來幫助自己調適情緒、整理思緒與感受。許多人在這樣的過程中,除了得到精神上的支持與力量,也獲得自我覺察與對生活的洞察;並且,基於自我覺察的提升而做出適合自己的決定、重拾想要的生活步調。



*本文同時刊載於台北市政府衛生局心衛中心:https://reurl.cc/yLE34O  


謝遙臨床心理師目前於初色心理治療所執業,若需預約心理諮商請至此:https://reurl.cc/6QdXxy

8會員
16內容數
臨床心理師aka毛線球梳理師,電影/書/劇/動漫的心理學分析熱忱者。NTU臨床心理學碩士,專長為兒青、成人及神經心理學;在醫院與大學專任工作之後,進入社區服務民眾。 心理困擾像糾結的毛線球,牽牽絆絆、難分難捨。當看見絲絮/思緒裡頭的感受、需求、渴望、思考、意義,更加了解自己時,便有力量編織新的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