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的定義是什麽?如果只有兩三人按讚,但沒有放棄貼文,會衍生什麽價值?一句話,時間到了,書稿自然完成。如果放棄追求文憑,會有奇蹟發生嗎?
讓我們先看一段文字。『如何解構「放棄」?如何解讀「放棄」的不可能性,在不可能中找到可能性,從而和「他者」不期而遇。放棄,同時不放棄;發現「他者」,也隱藏「他者」。我看到你,也沒看到你;談情說愛,也不談愛說情;充滿激情,也秉持平常心;失眠,也打瞌睡。解構體制,同時申請補助。說出來,等於沒有說。如何解構「放棄」,有賴於思考「放棄」的一般經濟學。』以上充滿法國味的文字片段,難免覺得廢話一堆。
大學時代,面對這些神鬼文字符,實在無法承受,所以放棄。放棄即是割捨,簡單一句話,就是不想深造,以獲取博士學位。
我們如何放棄八卦,進而書寫法蘭西浪漫,比如說《情婦》指出卡繆寫給三位小三的情書,竟然一模一樣,這簡直是愛吃三杯雞的老饕。又如哲學家德希達在書房偷偷裝了一部電話,專門和情婦聯絡。
有趣的是,前一陣子,發現一本英文法指南的作者,是我任教大學的系主任。他一直鼓勵我拿博士學位,將來一定可以專任。但我立馬拒絕,無意研究無聊學者規定的課程,更不屑寫作論文。20年前,一位社會學博士友人告訴我,光是英語世界研究傅柯(Michel Foucault ) 的二手書,竟然有135 冊。足見世界上不乏幫他「發傳單」的小伙子!
但我喜歡閱讀,也樂於在報紙雜誌撰稿,畢竟有稿費收入,無需向文化單位或國科會補助。其實,這就是「解構」!省下書款,轉而親炙流行時尚,每天穿得時髦得體,諸多體驗,化為文字,以至於成書上市,更喜迎一票讀者。而那位天天覬覦學官的博士主任,經過二十多年,只能寫寫英文法。坦白說,有些高中生面對英文法倒背如流,何需博士來解圍?
張大千老棄敦煌,我則老棄天龍國。寫論文,就是放棄讀者,一篇論文,有多少讀者?
森博嗣是《放棄的價值》之作者,出身理工,擔任一家大學副教授,有一天心血來潮,計劃多賺點外快,於是花了幾個月時間,寫出推理小說。交稿之後,出版社同意出版,賣相也不錯。日後,繼續撰寫小說,但後來編輯開始出題目,希望他寫寫具有哲理的生活隨筆。「孤獨」、「閱讀」、「金錢」、「放棄」,這些題目相繼而來,於是出現《孤獨的價值》、《閱讀的價值》、《金錢的價值》、《放棄的價值》等書。
書中內容見仁見智,但作者鼓勵大家多多用腦筋思考,文中看不到柏拉圖、康德、黑格爾、尼采、德勒茲等人的名字。如此一來,我們發現每個人都有一套哲學說法,只要你願意不斷反思,只要你有豐富的人生體驗。偶然認識一位身體健康的歐吉桑,講起話來,頗有人生道理,甚至教你如何保養好身體,這些內容哲學系根本沒有開課?!
參考書目:1 / 《孤獨的價值》森博嗣 時報出版
2/ 《放棄的價值》森博嗣 仲間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