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家教帶給我的個人成長-part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這幾年因為行程多,怕腦袋記不住,所以使用Google行事曆紀錄每日行程,還安裝google calendar app在手機,隨時接收行程通知。

偶爾往回翻時,會驚訝自己某個月怎麼做了那麼多事情,看著都辛苦。

不過那個月的自己一定是狀態好,能量高,才能夠做很多事,見很多人


最近這三年,行事曆占比最高的事項是上一對一語言課。

我是學生,不是老師。

這期間,見過非常多老師,每位老師多多少少都帶給我不同的啟發與成長,可能是讓我語言能力明顯提升,或是互動過程中促進我的個人成長

一直很想記錄這段歷程的心境變化。

以下經歷不只涉及一種語言的老師,所以不完全依序發展,可能平行。


  • 老師1

人生中第一次找一對一家教,不知道自己想要的學習方式。跟這老師進行一次試聽後,覺得沒什麼缺點,不答應正式上課的話,心裡怪怪的(其實是當時不知道怎麼分析優缺點和適配度),所以隔天就答應一起上課。

正式上課的過程中,連續好幾堂覺得沒有收穫。

老師非母語者,而我也不是該語言的初學者,似乎碰到老師的授課難度限制。

但沒有拒絕家教的經驗,拖了兩個月,做了很多心理建設,才跟老師說彼此可能不適合,老師很禮貌地說瞭解也認同,然後祝我未來的學習之路順利。

咦? 曾經想像的火爆場面根本沒發生。 (●__●)

反思&成長:
開始認真思考自己的學習需求,和如何分析老師和自己的適配度。
意識到我很害怕主動結束一段關係,我擔心對方難過。我應該要把自己的感受和學習需求放在首位。


有了第一次的經驗後,不再糊里糊塗地答應上課。

這次找了三位老師試聽(老師2、老師3、老師4),打算見多一點老師,增加更多思考角度後再選擇。


  • 老師2

試聽課前,用訊息溝通時,老師的語氣讓人略感不適,不確定是不是太敏感。

試聽課中,氣氛肅殺,所有問題都像被拷問。 (×_×;)

剛開始的五分鐘,就不打算正式上課,但還是不失禮貌地保持微笑,上完試聽課。

結束後,以為經歷了一場壓力面試。

反思&成長:
彼此頻率強烈不合的情況下,我選擇快速逃離,做得可以。


  • 老師3

試聽課中,仔細聆聽我的回答,並立即修正,雖然被指正很多,但氣氛很舒服,互動性極佳。

因最後選擇老師4,而沒跟老師3繼續上課。

反思&成長:
老師的指正總是伴隨著鼓勵,所以可以在不傷害對方下,大量指正別人,值得學習。


  • 老師4

試聽課中,老師很會引導話題,讓我不知不覺說很多話,卡頓時,老師會起個開頭讓我接,也會用自己的方式重新敘述我說的內容,讓我能馬上知道母語者會怎麼說,非常沉浸式的學習,很喜歡,所以答應繼續正式上課。

開始上課的前幾個月,我的語言能力迅速提升,彼此相處也很愉快,這期間還主動給老師漲薪。

但漸漸地,老師連續好幾堂沒備課,不知所措的樣子一目瞭然。

也曾經跟老師提希望調整的方向,老師一口答應,但沒履行,信任開始崩塌。

關係也開始複雜化,太頻繁地在上課時當老師的情緒垃圾桶(我知道他有心理上的困難),向我請教問題,請我幫忙事情等等,我漸漸感到不平衡。

念及最初幾個月適配度很高,觀察(忍)了兩個月左右,期待老師能調整好狀態,但最終還是沒能等到,痛心地跟老師說再見,並謝謝這段期間的教導。

還記得,打算跟老師提以後不上課的那天,老師先跟我說他的某一位學生不繼續上課了,並表達了他的難過。

而我,也說了同樣的事。

我感受到他特別明顯的失落,然後,我關掉視訊。

其實,我也很失落。

花了好一陣子才處理好這情緒。

即使如此,這老師在我生命中依然是很重要的角色,他幫助我跨過一次學習瓶頸。

反思&成長:
和之前一樣,依然很害怕主動結束關係。
開始學習如何消化主動終止長期關係後的失落情緒。
開始學習看淡一個人的改變,且不需為他買單。
以金錢維持的關係,更是要保持清晰的邊界感。曾聽說「別人對你的態度都是你允許的」,或許我應該主動釋出信號,而不是在對方越界之後才開始感到心理上的不平衡。
我開始清楚哪種學習模式最能有效提高我的語言能力,也開始嘗試與老師溝通,儘管溝通成效不彰,但那是另一個議題。課題分離的好例子。


  • 老師5

見面前,老師要求先填google問卷,內容除了調查語言能力、應用場景、學習目標外,其中有一題令我印象深刻,我翻譯下來是,

如果學生說了錯句,希望老師怎麼幫助修正?

1.立即打斷學生說話,直接告知。

2.等學生完成一段對話後,再告知。

3.等當節課程結束後,下課前再一併告知。


除此之外,問卷上有句話也讓我印象深刻,「學生可以多見一些老師,再來決定哪個老師適合自己,並且做這行為時,不需對我感到不好意思」(我翻譯的,原文非中文),感受到老師是相當open-minded的人,見面前就對這老師印象很好。

並且,表單中的問題非常細、非常具體,卻不涉及隱私,用詞相當有禮貌、有溫度,大概是我寫過最優質的課前問卷,老師應該是見過很多學生,而且是很懂得總結經驗的人。

填完後,老師主動傳訊息告知已收到表單,可以約試聽。

試聽課中,老師如表單一樣,有效率、聰明、邏輯清晰、溫柔、尊重他人,上課方式則與老師4初期的風格相似,於是繼續正式上課。

正式上課後,每節課都有新的收穫,課堂氛圍也好,彼此能用目標語言談深入的話題。

後來,老師頻繁請假,而我有穩定的上課需求,因此主動告知老師這上課頻率不適合我,老師充分理解,也建議我先找其他老師代替。

沒有直接過問老師請假的原因,從過去對話來推測,可能是心理健康上的問題,造成他在時間安排上的難處。

反思&成長:
這位老師的種種細節表現出尊重他人的心,值得學習。
我第一次能在結束一段關係上做得非常果斷乾淨,再也不需兩個月的準備期,也沒有失落感,全心全意專注在自己的學習需求,趕緊找下個老師。跨出好大一步。( ̄▽ ̄)~*


  • 老師6

............

此文過長, 留至part2。


  • 小總結

做為成年學生,要學會主動審視自己的學習成效並做出改變,否則參與過多不適合自己的課程會消耗學習熱情和自信。

找家教的心境愈來愈開闊、隨和

像這張照片一樣。

台東池上伯朗大道

台東池上伯朗大道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yajun的沙龍
9會員
15內容數
90後上班族,分享一些遊記和感受。
yaju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7/09
上個禮拜,我們部門開了跨級溝通會。 跨級溝通會是非主管級員工和+2級主管直接溝通的場合, 所有+1級主管皆不可參加。 問題是會議前匿名蒐集的,讓我們有足夠的時間思考, 用文字表達也能好好地斟酌用詞和潤飾口氣, 更重要的是匿名提問,保護所有勇敢提問的人,挺好的。 不過,這次我沒
Thumbnail
2024/07/09
上個禮拜,我們部門開了跨級溝通會。 跨級溝通會是非主管級員工和+2級主管直接溝通的場合, 所有+1級主管皆不可參加。 問題是會議前匿名蒐集的,讓我們有足夠的時間思考, 用文字表達也能好好地斟酌用詞和潤飾口氣, 更重要的是匿名提問,保護所有勇敢提問的人,挺好的。 不過,這次我沒
Thumbnail
2024/07/06
前陣子,諮商師問我要不要聊聊職場的事,我說了這陣子在職場上的一種不適感。 這不適感的強度是中上,持續時間長達一年多,沒有好轉的跡象。 內在經常很喪,外在演員的工作總是超負荷。 我: 我有一個同事很積極,很熱情,但跟他在一同個空間,我很不舒服,我不知道為什麼。 諮: 妳要不要再多說一點
Thumbnail
2024/07/06
前陣子,諮商師問我要不要聊聊職場的事,我說了這陣子在職場上的一種不適感。 這不適感的強度是中上,持續時間長達一年多,沒有好轉的跡象。 內在經常很喪,外在演員的工作總是超負荷。 我: 我有一個同事很積極,很熱情,但跟他在一同個空間,我很不舒服,我不知道為什麼。 諮: 妳要不要再多說一點
Thumbnail
2024/05/05
開始經營部落格差不多一個月了,起初是想透過寫長文來療癒自己,也很不錯地,目前寫作帶給我的療癒效果是非常明顯的,很謝謝自己重新享受寫作。
Thumbnail
2024/05/05
開始經營部落格差不多一個月了,起初是想透過寫長文來療癒自己,也很不錯地,目前寫作帶給我的療癒效果是非常明顯的,很謝謝自己重新享受寫作。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本來想等確定新學年服務單位後再來回顧,但因為一些因素,拖到七月底還只能先底定。最後決定趁現在還能悠哉享受過渡期(?)趕緊把這一學年課務相關的心得好好整理面對。 這學年我的教職是從10月底退伍後才開始算起,到考季差不多半年,就算全職當考生,存款也能負擔這段時間,所以原本沒打算找兼課,直到快開學前接到
Thumbnail
本來想等確定新學年服務單位後再來回顧,但因為一些因素,拖到七月底還只能先底定。最後決定趁現在還能悠哉享受過渡期(?)趕緊把這一學年課務相關的心得好好整理面對。 這學年我的教職是從10月底退伍後才開始算起,到考季差不多半年,就算全職當考生,存款也能負擔這段時間,所以原本沒打算找兼課,直到快開學前接到
Thumbnail
𝘿𝙖𝙮𝟮 𝙅𝙪𝙡𝙮 𝟮 𝘿𝙖𝙮𝟯 𝙅𝙪𝙡𝙮 𝟯
Thumbnail
𝘿𝙖𝙮𝟮 𝙅𝙪𝙡𝙮 𝟮 𝘿𝙖𝙮𝟯 𝙅𝙪𝙡𝙮 𝟯
Thumbnail
最近這三年,行事曆占比最高的事項是上語言課。 我是學生,不是老師。 這期間,見過非常多老師,每位老師多多少少都帶給我不同的啟發與成長,可能是讓我語言能力明顯提升,或是互動過程中促進我的個人成長。
Thumbnail
最近這三年,行事曆占比最高的事項是上語言課。 我是學生,不是老師。 這期間,見過非常多老師,每位老師多多少少都帶給我不同的啟發與成長,可能是讓我語言能力明顯提升,或是互動過程中促進我的個人成長。
Thumbnail
學習五十音後,日文老師開始要求,每週上課前分享假日做了什麼(運用上周所教的文法),每週上課同學們都很想逃避前15分鐘的分享,但就這樣零零總總也紀錄了4~50篇,代表我二年來的日語學習歷程。
Thumbnail
學習五十音後,日文老師開始要求,每週上課前分享假日做了什麼(運用上周所教的文法),每週上課同學們都很想逃避前15分鐘的分享,但就這樣零零總總也紀錄了4~50篇,代表我二年來的日語學習歷程。
Thumbnail
開學的第二週,啟動也適應了學習模式。 寒假期間,沒有將自己放得太鬆,也沒有把自己逼得很緊,我想這也是讓自己開學進入狀況的方式。 這週才算真正上課,在新的課堂上遇到一位很棒的老師,在第一堂課就對我有很多的啟發。 早上起來回想過往的學習,尤其是在助人專業的路上,早期的學習著重在探索自己
Thumbnail
開學的第二週,啟動也適應了學習模式。 寒假期間,沒有將自己放得太鬆,也沒有把自己逼得很緊,我想這也是讓自己開學進入狀況的方式。 這週才算真正上課,在新的課堂上遇到一位很棒的老師,在第一堂課就對我有很多的啟發。 早上起來回想過往的學習,尤其是在助人專業的路上,早期的學習著重在探索自己
Thumbnail
今年過年特別因為孩子有其他安排,家中就不安排圍爐。我有年假也和寒假,為自己訂了閱讀目標。回想很多課程,我因時間無法參與而覺得遺憾。學習讓我覺察及自我陪伴。會先讓自己有感受在內心流動,接納跟允許有比較清晰的頭腦。上半學期學習可以因著作業的繳交期限來安排進度。感謝老天,讓我閱讀一石二鳥,並完成心得報告。這段時間是我最充實的時刻,帶著體驗的心情,取、捨失落、未滿足的期待,連「不得不」,都可以讓生命保有一種美好與享受。
Thumbnail
今年過年特別因為孩子有其他安排,家中就不安排圍爐。我有年假也和寒假,為自己訂了閱讀目標。回想很多課程,我因時間無法參與而覺得遺憾。學習讓我覺察及自我陪伴。會先讓自己有感受在內心流動,接納跟允許有比較清晰的頭腦。上半學期學習可以因著作業的繳交期限來安排進度。感謝老天,讓我閱讀一石二鳥,並完成心得報告。這段時間是我最充實的時刻,帶著體驗的心情,取、捨失落、未滿足的期待,連「不得不」,都可以讓生命保有一種美好與享受。
Thumbnail
「學習歷程」, 108課綱下的一大特色產物, 顧名思議,意指孩子在這學期中,學習的過程與經歷,諸如: ❦ 這門課的學習目標為何? ❦ 我在這門課學到了什麼? ❦ 修習課門課之後,我改變了什麼? ❦ 學習的心得、感想及自省。 ❦ 我有什麼想要繼續發展?或新期待? 好讓未來在高三升學之際
Thumbnail
「學習歷程」, 108課綱下的一大特色產物, 顧名思議,意指孩子在這學期中,學習的過程與經歷,諸如: ❦ 這門課的學習目標為何? ❦ 我在這門課學到了什麼? ❦ 修習課門課之後,我改變了什麼? ❦ 學習的心得、感想及自省。 ❦ 我有什麼想要繼續發展?或新期待? 好讓未來在高三升學之際
Thumbnail
這種情形一年比一年鮮明, 一年比一年時間提前的更早。 網路發達的時代, 在家也能從容自學, 來學校主要功能就是交朋友。 所以當學習過程 沿路被學業、考試、補習、上傳……的輪迴壓著打, 打到高三學測前的時候, 他們突然發覺, 原來自己最欠的, 是「專屬於自己的大量念書時間」!
Thumbnail
這種情形一年比一年鮮明, 一年比一年時間提前的更早。 網路發達的時代, 在家也能從容自學, 來學校主要功能就是交朋友。 所以當學習過程 沿路被學業、考試、補習、上傳……的輪迴壓著打, 打到高三學測前的時候, 他們突然發覺, 原來自己最欠的, 是「專屬於自己的大量念書時間」!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