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不能說的密秘:「該死,40歲我碰到了天花板?!」

a N-avatar-img
發佈於N° Lab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然而,當他進入40歲以後,卻發現自己難以重新融入職場。這可能與年齡歧視有關,儘管他依然擁有豐富的工作經驗和專業技能,但面對年輕且充滿活力的競爭者時,他感到了一種被邊緣化的壓力。



我年紀大我活該


我有一位朋友曾是中高階的專業職工作者,在職場中表現優秀,憑藉著多年的工作努力、累積了豐富的經驗和專業技能,40歲以前,他的職涯一直順風順水。他從不覺得工作難找,每次轉換工作都能獲得更高的薪水。他奉行「迷你退休」的理念,工作一段時間就休息一段時間,這樣不僅能讓他充分反思和學習成長,也保持了工作與生活的平衡。


然而,當他進入40歲以後,卻發現自己難以重新融入職場。這可能與年齡歧視有關,儘管他依然擁有豐富的工作經驗和專業技能,但面對年輕且充滿活力的競爭者時,他感到了一種被邊緣化的壓力。許多公司可能更願意招聘年輕的員工,認為他們更具有創造力和技術更新性,而對於年長員工則存在著某種程度的偏見。


這位朋友原本打算休息半年,但不知不覺間已經待業了一年。他單身未婚,但有房貸和原生家庭經濟負擔的壓力。每個月光是償還負債就要支付4萬元,這對他的財務狀況造成了相當大的壓力。除了偶爾靠股票資金周轉生活費外,他幾乎是在不斷地消耗著積蓄。


他一直自認為能夠跟著時代潮流與時俱進,關注科技脈動並不斷學習精進。隨著人工智能的出現,他也努力學習AI科技的應用,但最近幾次的求職失敗讓他感到困惑和挫折。這樣的情況下,他感受到了更大的經濟壓力。過去的積蓄正在不斷地流失,而他目前的工作狀況卻未見改善。


理想有價,現實無情


在當今世界快速變化的情況下,黑天鵝事件頻繁發生,企業面臨著許多挑戰。儘管企業高喊大缺工,但他們似乎更願意付低薪聘用數位原生世代的年輕人。這種情況下,職場似乎沒有給中高齡工作者提供足夠的機會和空間,尤其是那些專業職而非主管職的人。


這也反映了職場中的一個趨勢,即對於新興科技和數位化能力的需求日益增加。企業更願意招聘那些擁有先進科技知識和技能的年輕人,而對於中高齡工作者的需求似乎有所減少。這可能會使得一些有豐富經驗和專業知識的人在職場上感到被邊緣化。


雖然許多組織強調多元共融,但職場仍有無法直接言說的歧視,例如,一家公司可能號稱提倡多元性,卻在招聘過程中偏向特定族群或年齡層。一位有豐富經驗的職員,可能因為年齡而被認為不符合公司年輕化的形象,因此被排除在招聘名單之外


這樣的情況顯示,歧視問題既有表面上的因素,也存在於隱性的結構和文化中。解決這些問題需要更多的教育和意識提升,以及建立公平公正的制度和政策。只有透過共同努力,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多元共融,使每個人都能在職場中獲得公平的對待和機會。



企業缺工不缺我


面對這樣的職場文化不友善情況下,中高齡朋友往往需要更積極地尋找機會,可能需要調整自己的求職策略,包括考慮接受薪酬稍低但能穩定工作的職位,以減輕財務壓力,同時也需要思考如何有效地管理自己的財務,避免老本耗盡。


高齡化與少子化確實對職場產生了缺工的必然性。然而,現今的人愈活愈年輕,年齡不應該成為衡量一個人老與否的唯一指標,更應該注重在心態和經驗的累積。企業在面對人才缺乏時,卻又偏好聘用年輕且便宜的職場新鮮人,這樣的做法或許會忽略掉中高齡人才的寶貴經驗和穩定性。


我認為,年齡不應該是限制我們前進的障礙,而是我們成熟和積累經驗的象徵。中高齡工作者應該持續學習和不斷進步,如此才能更好地應對職場的變化和挑戰;企業應該更加重視中高齡人才的價值,給予更多的機會和支持,讓他們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專業技能和經驗,為組織的發展貢獻力量。


職場DEI:多元共融


DEI 是 Diversity, Equity, and Inclusion 的縮寫,中文意涵為「多元性、公平性、包容性」。


職場多元共融不是口號,一個健康的職場應該是包容多元的,不僅要有年輕人的衝勁與創新,也需要有中高齡人才的穩健和成熟。雙方應該共同思考,如何創造一個更有彈性和包容的工作環境,讓中高齡人才不受年齡限制,持續學習成長,並能在工作與生活間找到更好的平衡,持續追求自我實現與人生豐盛。


這些挑戰和反思都提醒著我們,我們需要共同努力,打造一個更加包容和公平的職場友善環境,朝多元共融的理想邁進,讓每個人都能在職場中獲得應有的尊重和發展機會。只有通過共同努力,我們才能實現職場的DEI(多元性、公平性、包容性),這樣的轉變不僅能夠促進個人的成長,也能夠帶動職場環境的改善!



結語


每個人都會經歷年輕走向老化的過程。當你的腦力、體力與精力燃燒怠盡時,或許你和我一樣想開始追求「意義」;曾幾何時把吃苦當吃補年輕的我們,也開始明白人生是場馬拉松,不是光有衝勁就能直奔終點。我們都會漸漸成長為成熟大人,我們將轉化累積的經驗,追求更加穩健、有意義的人生。


說到底,台灣法定退休年齡是65歲,而40歲正是發展的關鍵階段。不同年齡層的人都有著不同的價值和貢獻,面對未來AI機器人時代,人才不應該被視為用完即丟的耗材,而更應該被善待和重視,讓人才在職場中持續發揮所長,為組織的發展貢獻力量。企業與人才並不是對立,攜手合作才能創造共同雙贏!


: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閱讀N次方
35會員
63內容數
●讀書心得 × 視覺筆記 × 個人成長● 歡迎來到《閱讀 [N] 次方》── 一本書、一張筆記、一場分享,啟動你的成長倍數效應。 讓知識看得見,讓思考更有感,一起將學習與成長放大到 N 次方 🚀 #個人成長 #商業思維 #閱讀筆記 #刻意練習 #財富自由 ❥ 合作邀約 📧:fonamia31@gmail.com
閱讀N次方的其他內容
2024/06/11
每年的 Apple 全球開發者大會 (WWDC)都是科技界矚目的盛事,蘋果公司利用這個平台與全球開發者分享最新的軟硬件技術。今年的 WWDC 2024 以「Action packed 猛料全加載」為主題,推出了一系列令人興奮的新功能和升級。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今年的重點亮點吧!
Thumbnail
2024/06/11
每年的 Apple 全球開發者大會 (WWDC)都是科技界矚目的盛事,蘋果公司利用這個平台與全球開發者分享最新的軟硬件技術。今年的 WWDC 2024 以「Action packed 猛料全加載」為主題,推出了一系列令人興奮的新功能和升級。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今年的重點亮點吧!
Thumbnail
2024/06/04
2024年6月2日,NVIDIA 執行長黃仁勳在台灣大學舉辦了一場引人注目的演講。這場演講不僅吸引了眾多重量級企業高層到場聆聽,更在網路上引發了廣泛的討論與關注。演講內容涵蓋了加速運算、人工智慧、新一代 GPU 架構、數位孿生地球計畫等多個重要議題,並突顯了台灣在全球科技產業中的關鍵角色。
Thumbnail
2024/06/04
2024年6月2日,NVIDIA 執行長黃仁勳在台灣大學舉辦了一場引人注目的演講。這場演講不僅吸引了眾多重量級企業高層到場聆聽,更在網路上引發了廣泛的討論與關注。演講內容涵蓋了加速運算、人工智慧、新一代 GPU 架構、數位孿生地球計畫等多個重要議題,並突顯了台灣在全球科技產業中的關鍵角色。
Thumbnail
2024/05/25
這場抗議提醒我們,民主不是一勞永逸的,我們需要不斷地關注和守護。我們應該更加謹慎地審視每一項法案,確保它們符合民主原則,維護權力分立,保障我們的自由和權利。
Thumbnail
2024/05/25
這場抗議提醒我們,民主不是一勞永逸的,我們需要不斷地關注和守護。我們應該更加謹慎地審視每一項法案,確保它們符合民主原則,維護權力分立,保障我們的自由和權利。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本文講述了中年人在職場上取得成功的故事,並提供了一些應對中年職場挑戰的建議。
Thumbnail
本文講述了中年人在職場上取得成功的故事,並提供了一些應對中年職場挑戰的建議。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公司內部不同年齡層員工在面對變革時的心態轉變和權力角力。從20、30、40、50歲的員工間的對話中,反映出不同角色和心態對公司內部運作所產生的影響。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公司內部不同年齡層員工在面對變革時的心態轉變和權力角力。從20、30、40、50歲的員工間的對話中,反映出不同角色和心態對公司內部運作所產生的影響。
Thumbnail
隨著職場競爭日益加劇,資深中年員工面臨著獨特的挑戰。作為一位經驗豐富的中年職場人士,如何智慧地應對內捲現象,不僅保持自己的競爭力,還能促進個人的職業成長和心理健康,是一項重要課題。 重新評估職業定位 資深員工擁有豐富的經驗和深厚的專業知識,這些是職場上無可替代的資產。重新評估自己的職業定位,尋找
Thumbnail
隨著職場競爭日益加劇,資深中年員工面臨著獨特的挑戰。作為一位經驗豐富的中年職場人士,如何智慧地應對內捲現象,不僅保持自己的競爭力,還能促進個人的職業成長和心理健康,是一項重要課題。 重新評估職業定位 資深員工擁有豐富的經驗和深厚的專業知識,這些是職場上無可替代的資產。重新評估自己的職業定位,尋找
Thumbnail
然而,當他進入40歲以後,卻發現自己難以重新融入職場。這可能與年齡歧視有關,儘管他依然擁有豐富的工作經驗和專業技能,但面對年輕且充滿活力的競爭者時,他感到了一種被邊緣化的壓力。
Thumbnail
然而,當他進入40歲以後,卻發現自己難以重新融入職場。這可能與年齡歧視有關,儘管他依然擁有豐富的工作經驗和專業技能,但面對年輕且充滿活力的競爭者時,他感到了一種被邊緣化的壓力。
Thumbnail
有一個人在職場上總是高高在上,身份地位無不受人羨慕和推崇。突然有一天,那個人無預警從雲端掉下來,每個人都在等著看好戲,如果那個人是我們,我們如何在眾目睽睽之下重新站起來,要用什麼樣的心態重新鋪一段未來的路? 有一男子,五十歲那年被公司裁員,原本擔任研發部門資深經理的他,突然被通知隔天不用來上班
Thumbnail
有一個人在職場上總是高高在上,身份地位無不受人羨慕和推崇。突然有一天,那個人無預警從雲端掉下來,每個人都在等著看好戲,如果那個人是我們,我們如何在眾目睽睽之下重新站起來,要用什麼樣的心態重新鋪一段未來的路? 有一男子,五十歲那年被公司裁員,原本擔任研發部門資深經理的他,突然被通知隔天不用來上班
Thumbnail
從十幾歲就開始出社會工作到現在,見過太多不公平的事情,記得剛出來工作的時候,因為年紀小個性又直接,吃了不少暗虧,更嚴重的還有金錢損失,早就已經數不清楚為了掙一口飯吃要掉多少委屈的眼淚,有時候想想真的是身在江湖由不得自己,直到有一次因緣際會下.......
Thumbnail
從十幾歲就開始出社會工作到現在,見過太多不公平的事情,記得剛出來工作的時候,因為年紀小個性又直接,吃了不少暗虧,更嚴重的還有金錢損失,早就已經數不清楚為了掙一口飯吃要掉多少委屈的眼淚,有時候想想真的是身在江湖由不得自己,直到有一次因緣際會下.......
Thumbnail
當年紀越長、經歷越久的時候,找工作就會變得越來越難,其中不乏年齡歧視的問題。在這樣的困境下,許多人選擇在職場忍耐,而不敢隨便離職。文章中分享了作者對於自己身心症狀、職場困境的掙扎,以及對人生的反思。最後,希望大家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地方,快樂地活著。
Thumbnail
當年紀越長、經歷越久的時候,找工作就會變得越來越難,其中不乏年齡歧視的問題。在這樣的困境下,許多人選擇在職場忍耐,而不敢隨便離職。文章中分享了作者對於自己身心症狀、職場困境的掙扎,以及對人生的反思。最後,希望大家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地方,快樂地活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