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漢語的邏輯結構 009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導論:一個西方觀點的評述

raw-image

其實現代「語義」一詞並不適用於前節對中國語的觀察,因為中國語語法所關心的語義幾乎僅僅是字義而矣。現在讓我們按此進一步的觀察來探究一下中國語的表達能力問題。

關於中國語的表達能力,香港的陳耀南先生於1980年寫了一本有趣的小書,名為《中國語文通論》。這本只有一百多頁的小書,寫在香港第一波中文運動之際,出版於香港的第二波中文運動的尾聲。書中引述了一個故事,據稱香港當時有一位很受尊重的英文系英籍教授惋惜中文的貧乏,因為 scarletcrimsonpinkred,都叫做「紅」﹔陳耀南先生則在書中反駁﹕

其實值得惋惜的是﹕沒有人不亢不卑地告訴她﹕甚麼是「朱」﹑「丹」﹑「赤」﹑「絳」(複音詞更不必說了)。... 而舅父﹑姨丈﹑二叔﹑世伯,英文統而言之,都曰「uncle」,這可見中西社會文化的不同,不能據此就定出語言的高下。[陳耀南1980: 20]

除此之外,陳耀南先生還列舉「騸」﹑「騍」﹑「驌」﹑「驥」﹑「駘」﹑「駒」﹑「騂」﹑「駰」﹑「驄」﹑「驃」﹑「騮」﹑「驂」等,分別表示已閹割的馬﹑雌性的馬﹑良馬﹑好馬﹑劣馬﹑少壯的馬﹑赤色的馬﹑淺黑色帶白色雜毛的馬﹑青白色的馬﹑黃毛白點的馬﹑黑鬣黑尾的紅馬﹑車前兩側的馬等。

那麼,貧乏的顯然不是中國語的詞彙,而是那位英籍教授的中國語知識了﹖

該位教授或許真的不了解中國語,然而陳耀南先生也沒有走出傳統的視野。先不說「驂」(車前兩側的馬)﹑「騮」(黑鬣黑尾的紅馬) 何用,或「舅父」﹑「姨丈」﹑「二叔」﹑「世伯」的無休止分類的徒然,陳耀南先生的辯解顯然印證了我們剛提出的的觀察,中國語的精力幾乎全放在字義上,對語言的結構幾乎全不關心。

對結構的不重視正正就是為西方比較語言學家詬病的中國語沒有語法的根源。

如果現代語言學始於十九世紀初,那麼二十世紀初的西方語言學家的注意力則逐漸轉向語言的一般性結構,即系統地支配語言結構的規則和原則。

經過約半個世紀對語言結構的探究,廿世紀中期便有形式語法的出現。自此,西方語言學家對語言的研究越趨形式化,注意力落在對一般性規則的尋求或建立之上,借用數學技術的例子亦越多。對比之下,中國語學界中的中國語語言學的研究如同很多領域 (科學﹑哲學﹑政治制度﹑社會觀念等) 一樣,停滯不前。這便又回到所謂的李約瑟難題了﹕為什麼中國在科學和技術方面被西方所取代,儘管它更早取得了成就?

其實答案並不複雜。

1930年9月8日,德國數學家希爾伯特 (David Hilbert: 1862-1943) 在出席〈德國自然科學工作者和醫師學會〉(Gesellschaft der Deutschen Naturforscher und Ärzte) 時發表的電台擴播以「我們必须知道。我們將會知道。」(Wir müssen wissen. Wir werden wissen.) 作結。[Hilbert 1930]

而中國哲學源頭之一的莊子卻以「吾知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怠矣」為其知識論的起點和終點。

顯然,中華文明崇尚的「智慧」是沉默﹑無知﹑無為和中庸一類的惰性心智狀態 (讀者可同時參考魯迅的《華蓋集•通訊》﹗)﹔西方文明則熱衷於論辯﹑進取和求真的生活。

簡單地說,西方文明以求知為一種有意義的生活方式,而中華文明則以老莊式的不知或少知為美德。此所以後者不能產生科學,即使有了起步也只能說是一個歷史的偶然。

那麼中國語有沒有語法呢﹖

__________

待續

avatar-img
7會員
340內容數
我們這裡談兩個東西: 哲學和邏輯,以及與哲學和邏輯相關的東西。 首先開設的房間是《綁架愛麗絲 之 地下邏輯》。 隨後將陸續開設《綁架愛麗絲 之 鏡像語言》和《上古漢語的邏輯結構》。 聯絡作者﹕sen.wong@protonmail.co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se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導論:一個西方觀點的評述 五 從十九到廿世紀,大多數的歐洲語言學家對中國語的研究態度彷彿都離不開一個考古的視覺,視中國語為一個原始部落遺留下來的一套原始符號。「原罪」來自中國語「沒有文法」,即非屈折語。下面有四個同義短語的例子,讀者不妨思考一下﹕ 中國語﹕ 活地‧亞倫的一齣新喜劇。 英語﹕
導論:一個西方觀點的評述 四 在《符號邏輯及其應用》[MacColl 1906] 一書中,麥哥對「陳述」(statement) 和「命題」(proposition) 作出區分。他的符號邏輯將「陳述」定義為任何用於表達訊息的聲音﹑記號或符號 (或對聲音﹑記號或符號作出的任何排列)﹔「命題」則定義為
導論:一個西方觀點的評述 三 但在上述這種文化氛圍之中,即以歐洲為中心的單向觀點,閱讀過程中出現偏差還是不可避免的。於是,普魯士的語言學之父威爾海姆‧馮‧洪堡特  (Wilhelm von Humboldt) 首先提出一個觀點,認為中國語2 是一個原始的語言,而它的原始性正在於這個語言的「簡單化
導論:一個西方觀點的評述 二 伴隨著歐洲文明的向外擴張,歐洲中心主義亦邁向一個高峰。 在十九世紀的「時代精神」(Zeitgeist) 瀰漫歐洲大陸的此刻,歐洲的語言學家開始主導有關語言的論述﹕為世界語言做分類﹑為世界語言建立系譜﹑做世界語言的語法比較等。 如果我們用「壟斷」一語來描述這個時代
導論:一個西方觀點的評述 一 公元十八﹑十九世紀之交,歐洲文化的擴張邁向高峰期。始於十六世紀的金銀通貨主義 (Bullionism) 促成對自然資源 (尤其是貴金屬﹗) 的追求。金銀通貨主義很可能是歐洲諸國對外殖民擴張的其中一個根本原因。差不多同期出現的重商主義以金銀通貨主義為其貨幣政策 (包括
序 三 如何閱讀本書? 本書〈導論〉旨在鋪敘一個文化背景。這個背景包含兩大語系 —— 屈折語與位序語 —— 的比較,以及東西文明板塊接壤的某個位置上的一個單向理解。這個單向理解的出現源自兩個文明的相遇﹕一個文明由好奇心和冒險精神驅動,另一個文明則生活在自我精神上的滿足。由此單向理解形成的一
導論:一個西方觀點的評述 五 從十九到廿世紀,大多數的歐洲語言學家對中國語的研究態度彷彿都離不開一個考古的視覺,視中國語為一個原始部落遺留下來的一套原始符號。「原罪」來自中國語「沒有文法」,即非屈折語。下面有四個同義短語的例子,讀者不妨思考一下﹕ 中國語﹕ 活地‧亞倫的一齣新喜劇。 英語﹕
導論:一個西方觀點的評述 四 在《符號邏輯及其應用》[MacColl 1906] 一書中,麥哥對「陳述」(statement) 和「命題」(proposition) 作出區分。他的符號邏輯將「陳述」定義為任何用於表達訊息的聲音﹑記號或符號 (或對聲音﹑記號或符號作出的任何排列)﹔「命題」則定義為
導論:一個西方觀點的評述 三 但在上述這種文化氛圍之中,即以歐洲為中心的單向觀點,閱讀過程中出現偏差還是不可避免的。於是,普魯士的語言學之父威爾海姆‧馮‧洪堡特  (Wilhelm von Humboldt) 首先提出一個觀點,認為中國語2 是一個原始的語言,而它的原始性正在於這個語言的「簡單化
導論:一個西方觀點的評述 二 伴隨著歐洲文明的向外擴張,歐洲中心主義亦邁向一個高峰。 在十九世紀的「時代精神」(Zeitgeist) 瀰漫歐洲大陸的此刻,歐洲的語言學家開始主導有關語言的論述﹕為世界語言做分類﹑為世界語言建立系譜﹑做世界語言的語法比較等。 如果我們用「壟斷」一語來描述這個時代
導論:一個西方觀點的評述 一 公元十八﹑十九世紀之交,歐洲文化的擴張邁向高峰期。始於十六世紀的金銀通貨主義 (Bullionism) 促成對自然資源 (尤其是貴金屬﹗) 的追求。金銀通貨主義很可能是歐洲諸國對外殖民擴張的其中一個根本原因。差不多同期出現的重商主義以金銀通貨主義為其貨幣政策 (包括
序 三 如何閱讀本書? 本書〈導論〉旨在鋪敘一個文化背景。這個背景包含兩大語系 —— 屈折語與位序語 —— 的比較,以及東西文明板塊接壤的某個位置上的一個單向理解。這個單向理解的出現源自兩個文明的相遇﹕一個文明由好奇心和冒險精神驅動,另一個文明則生活在自我精神上的滿足。由此單向理解形成的一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本書由補習國文名師美人姊所著,介紹了古文,特別是高中國文課本中所選錄的文言文。在文章中,作者以現代文解析古文,使得古文成為容易閱讀且引人入勝的文章。這本書不僅對於高中生有幫助,也能給讀者一些啟發和體諒。
Thumbnail
這邊的文字指的是中國文字,中華民國台灣繼承了正統的繁體字,對岸中共國則改良了文字結構,成了簡體字。 繁體字又稱正體字,即使筆畫再多,也要一筆一畫地寫完才能讓人看懂意思,而簡體字則是減筆減畫,甚至加上一些不倫不類、和文字本身不相關的筆畫,務求讓人易學易懂,我稱它叫文字的偷工減料,這樣的態度一產生,做
Thumbnail
我不懂詩。可是為什麽「粵語入詩」能理解成「白話為主,粵語為從」,而不是「詩為主,粵語為從」?
Thumbnail
作者: 中華書局編輯部 出版社:華品文創 出版日期:2011/01/10
Thumbnail
人文思維:哲學基本問題期末報告;關於我對語言哲學的一些想法
Thumbnail
台灣啟航:跨領域的解讀與對話;關於語言學的一些思考
Thumbnail
近年來,現代台灣社會隨著科技進步、全球化發展,文化的多元性不斷呈現。在這樣的背景下,有人開始思考,在現代社會,是否還有必要學習古老的文言文?這個問題涉及到文化傳承、語文修養以及個人發展等多個層面,值得深入探討。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本書由補習國文名師美人姊所著,介紹了古文,特別是高中國文課本中所選錄的文言文。在文章中,作者以現代文解析古文,使得古文成為容易閱讀且引人入勝的文章。這本書不僅對於高中生有幫助,也能給讀者一些啟發和體諒。
Thumbnail
這邊的文字指的是中國文字,中華民國台灣繼承了正統的繁體字,對岸中共國則改良了文字結構,成了簡體字。 繁體字又稱正體字,即使筆畫再多,也要一筆一畫地寫完才能讓人看懂意思,而簡體字則是減筆減畫,甚至加上一些不倫不類、和文字本身不相關的筆畫,務求讓人易學易懂,我稱它叫文字的偷工減料,這樣的態度一產生,做
Thumbnail
我不懂詩。可是為什麽「粵語入詩」能理解成「白話為主,粵語為從」,而不是「詩為主,粵語為從」?
Thumbnail
作者: 中華書局編輯部 出版社:華品文創 出版日期:2011/01/10
Thumbnail
人文思維:哲學基本問題期末報告;關於我對語言哲學的一些想法
Thumbnail
台灣啟航:跨領域的解讀與對話;關於語言學的一些思考
Thumbnail
近年來,現代台灣社會隨著科技進步、全球化發展,文化的多元性不斷呈現。在這樣的背景下,有人開始思考,在現代社會,是否還有必要學習古老的文言文?這個問題涉及到文化傳承、語文修養以及個人發展等多個層面,值得深入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