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時局」,是一個特殊的日語歷史詞彙,特別指二戰期間,日本發動戰爭的局勢。當時身在臺灣的日本畫家飯田實雄,積極宣告藝術與「時局」的關係:「畫家應該描繪的對象已經登場,那就是新母題──戰爭。」
「二戰」或許是受過日本教育的世代,最難以訴說的記憶,尤其是戰前、戰後分處於兩個敵對的陣營,加上國民黨來台後的高壓統治,讓這段經歷也更加難以被好好訴說。由於人會離世、記憶會被遺忘,文字紀錄、圖畫等實體物件,就成了傳遞歷史的最佳載體,而黃琪惠這本由論文改編而成的《戰爭中的美術:二戰下臺灣的時局畫》,則提供了讀者以圖畫為窗口,觀看這段歷史的新視角。
相較於同系列的《神明離去之後: 臺灣神社的收藏物語》,或許是因為圖畫中的內容更加近於一般人所認知的台灣社會,《戰爭中的美術》就結論上來說易讀性又更高;尤其是作者在畫作之外,補充的社會背景與意義延伸,儘管多少帶有一點推論的成分,卻還是成功達到當初為了「適合一般讀者閱讀」的目的。
不過由於把範圍放在「時局畫」而不是畫家的出身,在前半段多以日本畫家與作品為主體介紹的段落,如果細分的話還是比後半部分集中在台灣人視角的分析,來得稍微乏味一點;尤其是在含有大量屬於日本繪畫史的敘述性內容,儘管在被殖民當時是被歸類於同樣的脈絡,還是會讓人有種想要直接跳過的想法。
另一個稍微可惜的點,則是畫作圖片並不完整。儘管裡面的圖畫數量不少,並且有的會以彩圖來讓讀者更具體得了解畫作本身,但在輔以QR code的情況下,還是沒有辦法把文章中有提到的畫作全部呈現出來,特別是在作者花了一些篇幅介紹的同時,卻看不到畫作本身、只能靠想像,也相當程度地削弱了原本應該更有趣的閱讀體驗。
儘管如此,在有附圖能夠參考的部分,尤其是描述台灣社會的那些,《戰爭中的美術》確實抓住了讀者的注意力;不只是讓曾在學校課堂上看過那些圖畫,有了更深的體會,新介紹的也讓讀者能夠以新的角度,去看見、理解畫家所想要展演、留下的歷史足跡。
「時局畫」本身的意義,顯示了藝術與當時社會生活的密切關係,而不論是單純描述戰爭的場面,或者是藉由一些隱喻來呈現戰時的氛圍,這些作品的內容與經歷,還有這本作品的出版,除了讓讀者了解台灣人民在瞬息萬變的戰爭局勢中,所必須面對的困境與複雜心境,也讓說明即使在殘酷的戰爭中,藝術依舊能夠不死,並且綻放出不同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