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與藥物》從流感、生化武器、冰毒到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探索史上戰爭催生出的疾病與新藥物,以及醫藥發展所介入的人類戰事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疾病與藥物寄生於戰爭之中
戰爭是靠吃藥壯大的! 


┤齊聲推薦├
李芳全│中華民國製藥發展協會理事長

翁稷安|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黃春木|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歷史科教師

人類的歷史既是戰爭的歷史,也是疾病的歷史。

raw-image


戰爭和疾病一直困擾著人類。從古至今不乏殺人如麻的戰爭,不時爆發的嚴重疫病也堪稱無情的劊子手。不久前,我們真切且即時目睹了新冠肺炎如何讓全世界靜止,大疫撼動了國家發展與國際情勢。人類的歷史既是戰爭的歷史,也是疾病的歷史。很多時候,兩者甚至相互糾纏,同時推動著醫藥的發展。為了與死神拔河,許多醫療手段與藥物被發明出來,用於戰爭的前線補給,又或者治療受傷的士兵。在當代生活中,我們每個人每一天都在與戰爭促成或遺留下來的疾病及藥物共度。本書作者白乘滿是南韓慶尚大學高人氣教授兼藥學家,開設課程在選課系統上會於短時間內登記爆滿。《戰爭與藥物》九大章主要談人類重大的醫藥突破,讀者會讀到歷史上的關鍵戰事,以及戰爭與醫藥交互影響的故事:從神風特攻隊臨飛前領到天皇御賜的冰毒茶、IS成員之間流行服用「聖戰藥丸」,再到異想天開的日軍空投鼠疫桿菌試圖屠城......作者暢談醫藥研發介入的人類戰事,以及血腥沙場再碰上疾病攪局的悲慘歷史。書中登場的藥物與疾病包括了嗎啡、芬太尼、阿司匹林及抗生素,以及鼠疫、天花、壞血病、瘧疾、西班牙流感、PTSD等。


本書蒐羅了各式各樣的逸事、戰爭史實、科學界小故事,例如──💊「敦克爾克大撤退」期間,艦艇遭德軍魚雷攻擊而落海的醫生亨利.拉柏利靠著冷靜漂浮於海面、靜待援軍,最後成功獲救。鑒於此次經驗,戰後拉柏利格外留意抗組織胺藥物鎮靜神經的功效並加以研究,由此催生出史上第一個精神病治療藥物:氯丙嗪。💉俗稱「冰毒」的甲基安非他命造就了德國裝甲部隊進軍法國的破竹之勢。納粹名將艾爾溫.隆美爾的第七裝甲師展現了驚人的戰鬥速度──不光速度驚人,還遊刃有餘輾壓了法國和比利時軍隊。隆美爾的部隊被證實使用了類似藥物,甚至是由隆美爾本人一一分送給士兵。💊越戰期間,科學與技術落後美國的北越向盟友中國求援,希望得到對付瘧疾的有效藥物。研究員屠呦呦參考了東漢時代文獻《肘後備急方》,找到當時西方既有瘧疾藥之外的珍貴藥材:黃花蒿。最後,雖無博士學位的屠呦呦仍榮獲諾貝爾獎肯定。💉年輕士兵為了不上戰場,選擇喝下華法林成分的老鼠藥自殺。然而,「連喝幾天毫髮無損」一事引起醫學界的注意,研究人員因此發現華法林的抗凝血效果,可用在血栓病患身上。自殺未遂事件後短短四年,華法林即用於美國總統艾森豪的手術治療中。


儘管人人期望著沒有戰爭和疾病的世界,但到目前為止,現實從來就非如此,醫學與藥物研發的腳步因而馬不停蹄。古羅馬時代起流傳至今的格言:「汝欲和平,必先備戰」,強調以軍事力量遏止戰爭所做的準備。應對疾病也是同樣的道理。世世代代許多前人努力抵禦隨時會爆發的疫病,甚至要防範戰爭摻和疾病造成的災難──本書所述的藥物發展與戰爭史,都能視為當代寶貴的教訓。▌好評讚譽


「一本優秀的書,內容不僅涵蓋醫學和戰爭兩個領域,還有辦法適當結合、解釋、比較古今情形。這本書幫助我們充分理解為什麼現在認為理所當然的事,在過去並不是這樣的……」「可以按照打仗中派上用場、導致戰事結束,以及戰爭所遺留之藥物這樣的順序來閱讀……將醫學與戰爭交織在一起,我們能夠從新的角度來看待日常生活中習以為常的醫藥。」「當重大戰爭發生時,醫學自然會發展;這本書寫得通俗易懂……通常專家的寫作方式會較為艱澀,但本書的解說方式適合一般大眾輕鬆閱讀,因此對國、高中生來說,也相當理想。」──韓國Yes24網路書店讀者好評 







76會員
357內容數
離開地面,是永恆的現代性,理當有文學來捕捉人類心靈最躍動的一面。 --詹偉雄×臉譜出版 山岳文學書系 meters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