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話的力量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The longest journey is the journey inward 最遠的探險是向內心探索。

這句話伴隨我將近十五年。

大約是在升上高中那年,英文老師在黑板上寫下這句話,當時詮釋的細節與和場景已經記不得了,但這句話在我後來的人生裡,不斷地出現。

從面對不安的內心,到判斷自己的想要與否,以及權衡責任與個人需求,這句話一直陪伴著我。


擔心停滯不前的大學時期

每年都為了嘗試新事物,以及挑戰自己,而參與在各種活動之中。

停下來的時刻,都會令我感到非常不安,擔心自己是不是就這樣停滯不前。

久而久之,不再因為事情新鮮有趣,反而是讓擔心與不安變成了自己前進的動力。

直到某個熬夜看日出的機會,這句話突然浮現腦海,像是當頭棒喝,逼自己重新思考每個忙碌與熬夜到底是為了什麼?

於是發現它們變成我認為自己有在前進的象徵,但內心深處的那個我,依然在原地不知所措,只是被外在的事物拉著走。

直到這個反思的出現,讓我意識到是時候面對自己內心的狀態,而不是拿各種活動來填滿行事曆。

我需要好好地關注「我」這個人。


練習各種選擇的國外實習

在國外實習時,有來自各個國家的實習生。

第一次面對全英文的職場環境,是透過模仿別人如何對話、寫信來學習。也因此下班後,和實習生們外出相處的期間,總會想著要如何和對方打成一片。

在那時,我已知道自己是相對內向,需要個人空間充電,也需要寫下日記來整理思緒。

而我的其中一個室友是外向活潑,每天都可以參加派對的活動咖,因此我會為了要不要赴約,常感到苦惱,這樣的情況持續了兩個月,直到某次發薪日。

當時實習生們約好在酒吧聚會,慶祝發薪日(是的,當時的我們什麼都能夠慶祝)。那也是我第一次見到所有在當地的實習生,也更清楚知道每個人互動的眉眉角角,甚至不論出席與否,其他人實際上並不在意。

在那次之後,當每個聚會邀約出現時,我會問問自己想不想要,而不是要不要和大家打成一片。

我意識到,我能為自己的旅程做出選擇,並且在選擇後,好好感受隨之而來的體驗。


在轉換工作中,照顧好自己

在後續數次的工作轉換,與主管之間總有些來回協商。情況不外乎希望移交穩妥,降低離職帶來的衝擊。

然而當下是否是最合適的交接時間,以及有沒有合適的交接對象,往往不是當事人們可以掌握的。

起初,提出離職讓我有罪惡感,因為身邊的同事都會受到自己影響,擔心這是不是不負責任的表現。然而在交接的過程中,除了顧及公司的需求,讓我逐漸有所轉念的是,我有沒有回過頭思考自己提出離職背後的需要。

當時的我,不完全因公司的推力而決定離開,自己其實非常在意外部拉力和個人需求,如果想要做到更好的自我探索與成長發展,必須轉換環境才有辦法獲得。

也因此,權衡了雙方的需求後,我能夠更有意識地照顧好自己,並且朝著期望的方向發展。


總結

直到現在,在面對重要的選擇,或是感到困惑的當下。

The longest journey is the journey inward 總是會時不時地冒出來提醒自己。

走過的大學的擔心與不安,經歷過實習期練習大大小小的選擇,也體會過轉換工作中,平衡關係人的影響和自我需求,或許還有更加挑戰的場景尚未出現,但這句話在過去十多年所帶來的提醒與力量,透過持續的內在省思與對話,讓我能夠成為更真實的我。


對你而言,有沒有那麼一句話在關鍵時刻發揮作用,為你帶來力量呢?

歡迎分享,也在此與你擁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艾瑪的職涯筆記
25會員
124內容數
願你在人生的聚散離合中,都能帶著相信與禮物。
艾瑪的職涯筆記的其他內容
2025/04/30
有時候,比起答案,我們更需要的是一個好問題。 能讓我們停下來,重新看見自己所在的位置。 我從《這一生,你要知道的五個祕密》,整理並調整出 15 個提問。
Thumbnail
2025/04/30
有時候,比起答案,我們更需要的是一個好問題。 能讓我們停下來,重新看見自己所在的位置。 我從《這一生,你要知道的五個祕密》,整理並調整出 15 個提問。
Thumbnail
2025/04/25
「一邊思考著想離職的原因,一邊說服著自己再等等、再忍忍,心裡也在懷疑,這樣真的好嗎?」 「一邊瀏覽職缺,一邊在糾結到底要不要投遞?」 「一邊找工作,一邊懷疑真的會有公司要錄取自己嗎?」 我近期遇到不少個案有類似的困擾,會冒出非常多的問號,然後帶著它們來諮詢。
Thumbnail
2025/04/25
「一邊思考著想離職的原因,一邊說服著自己再等等、再忍忍,心裡也在懷疑,這樣真的好嗎?」 「一邊瀏覽職缺,一邊在糾結到底要不要投遞?」 「一邊找工作,一邊懷疑真的會有公司要錄取自己嗎?」 我近期遇到不少個案有類似的困擾,會冒出非常多的問號,然後帶著它們來諮詢。
Thumbnail
2025/04/15
「我想要找到未來不會被取代的工作」 這句話,我從不少個案口中聽過。他們的年齡、背景不同,但語氣背後的那種緊繃與焦慮,卻意外地相似。 在這些諮詢的對話中,聽起來似乎是在談職涯,但我所感受到的是強烈的生存焦慮。
Thumbnail
2025/04/15
「我想要找到未來不會被取代的工作」 這句話,我從不少個案口中聽過。他們的年齡、背景不同,但語氣背後的那種緊繃與焦慮,卻意外地相似。 在這些諮詢的對話中,聽起來似乎是在談職涯,但我所感受到的是強烈的生存焦慮。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在我四十歲之後的人生字典裡,從來沒有所謂頓悟,一切都是漸悟。所有透徹的明白,都是顛簸困躓的累積與鋪陳,而後,在某個電光石火間,啟動劇情的設定,將結局掀開罷了。
Thumbnail
  在我四十歲之後的人生字典裡,從來沒有所謂頓悟,一切都是漸悟。所有透徹的明白,都是顛簸困躓的累積與鋪陳,而後,在某個電光石火間,啟動劇情的設定,將結局掀開罷了。
Thumbnail
探討中年時期的自我探索與轉變,如何勇敢活出自己,走向唯一的天職與使命。
Thumbnail
探討中年時期的自我探索與轉變,如何勇敢活出自己,走向唯一的天職與使命。
Thumbnail
回顧碩一生活,比一般人晚了二、三十年,而這一年也算是人生最充實的一年。每個人學習成長的課題不同,自知自己在回校園學習的動機是在圓自己的夢,優異的成績、專業的知識研究已經不是自己的重點,而如何面對自己、成為想要的自己,逐漸在生命中有了樣貌。
Thumbnail
回顧碩一生活,比一般人晚了二、三十年,而這一年也算是人生最充實的一年。每個人學習成長的課題不同,自知自己在回校園學習的動機是在圓自己的夢,優異的成績、專業的知識研究已經不是自己的重點,而如何面對自己、成為想要的自己,逐漸在生命中有了樣貌。
Thumbnail
有好長的一段時間懶得打文章,還記得以前的自己很喜歡看一些心靈成長的文章,透過別人的成長與反思似乎在我的生命當中也可以找到一些些共鳴,因此每當看到相關的影視作品,總會透過文章的形式來抒發自己心中的情緒,彷彿要告訴別人:喔喔這個東西我懂 或者 哎呀阿呀~這個大概就是長大的過程吧 然而有一段時間不知
Thumbnail
有好長的一段時間懶得打文章,還記得以前的自己很喜歡看一些心靈成長的文章,透過別人的成長與反思似乎在我的生命當中也可以找到一些些共鳴,因此每當看到相關的影視作品,總會透過文章的形式來抒發自己心中的情緒,彷彿要告訴別人:喔喔這個東西我懂 或者 哎呀阿呀~這個大概就是長大的過程吧 然而有一段時間不知
Thumbnail
The longest journey is the journey inward 最遠的探險是向內心探索。 這句話伴隨我將近十五年。
Thumbnail
The longest journey is the journey inward 最遠的探險是向內心探索。 這句話伴隨我將近十五年。
Thumbnail
勇敢活下去!一起努力!打造美好世界,閱讀室請坐,把檯燈開到溫暖的色調。好好地去讀書與閱讀,你就會知道,我如何活成現在的樣子給你看! 已經擁有一批粉絲在追蹤我了!歡迎訂閱#開啟小鈴鐺#我都會抽空回覆讀者的意見。 祝福連假順心
Thumbnail
勇敢活下去!一起努力!打造美好世界,閱讀室請坐,把檯燈開到溫暖的色調。好好地去讀書與閱讀,你就會知道,我如何活成現在的樣子給你看! 已經擁有一批粉絲在追蹤我了!歡迎訂閱#開啟小鈴鐺#我都會抽空回覆讀者的意見。 祝福連假順心
Thumbnail
路有長 也有短 在每個人 心中的那一段路 不相同 有些時候走著走著 就會有許多湧上來的回憶 記憶中那片段 不知為何 已經不再那麼重要了..... 最初的空白 到最後結束 文字的長短 總會有滿滿的思緒與感觸 腦袋唯一的思維 用寫 填滿了 在各時期的心情寫照
Thumbnail
路有長 也有短 在每個人 心中的那一段路 不相同 有些時候走著走著 就會有許多湧上來的回憶 記憶中那片段 不知為何 已經不再那麼重要了..... 最初的空白 到最後結束 文字的長短 總會有滿滿的思緒與感觸 腦袋唯一的思維 用寫 填滿了 在各時期的心情寫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