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當博士生的時候,也感覺教育是神聖的,
不該充滿銅臭味。
直到了解大學的運作機制後,我開了天眼。
不知道你有沒有好奇過,系上的設施,
你當博士生的薪水,系上的活動等等,
這些經費是哪裡來的?
實際上是從你的系所屬的學院來的。
那麼學院為什麼又有經費呢?
是從更上層的機構來的。
可以是來自政府機構,或是私人研究機構。
那政府或私人研究機構的錢是怎麼來的?
前者是國民的納稅錢,
後者是私人公司的營利所得轉投資。
那政府怎麼決定國民的納稅錢如何使用?
要投資在能對國家發展有幫助的方向。
那私人公司怎麼決定研究投資經費如何使用?
要投資在能對公司發展有幫助的方向。
政府與私人公司要的,都是「發展」。
而一項科技要能發展,
就要有足夠的人投入,大量產生大量知識。
這些人是誰?
其實就是在大學中追求學士,碩士,博士學位的你。
同樣的一筆經費,你會投資給蒸蒸日上,
碩士生愈收愈多,能快速推動國家公司發展的科系,
或者你會投資給苟延殘喘,
碩士生招不來,博士生研究無影響力的科系?
市場是很有效的。
東西如果有價值,
自然會出現更容易學習他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