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記|資訊爆炸之後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來源:博客來

來源:博客來


書籍介紹

書名:資訊爆炸之後 (原文:Too Big To Know)

副標題:網路思想先驅溫伯格解構資訊爆炸、知識轉型與資訊焦慮 (Rethinking Knowledge Now That The Facts Aren't The Facts, And Experts Are Everywhere, And The Smartest Person In The Room Is The Room)

作者:溫伯格(David Weinberger)

出版:貓頭鷹出版


筆記

「所有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意見,但不能有自己的事實」- Moynihan

資訊過濾以及資訊過載

網路出現無疑改變了我們接收資訊及知識連結的方式。作者指出,我們其實從以前到現在都一直處在資訊過載的狀態,只是方式不同,那為什麼我們會覺得現在是個資訊過載的年代呢?由於過往紙本書籍的內容是經由層層篩選並淬取出來,並在書本闔上時有「句點」的知識,大部分的人也不一定會去翻閱甚至查閱書中引用的文章或書本。而網路出現造就非專家及專家都能分享知識,許多時候由「讚」數或閱讀量過濾哪些內容「值得」閱讀,並只要點個超連結馬上能進入到別的文章或網站,讓資訊源源不絕進來,而讓我們更無法躲過資訊過載。

對知識的理想化

  1. 多元化: 網路的出現降低提供知識的門檻也增加了獲取知識的便利性。在我們以為因此能聽到多元聲音,卻忽略網路的「讚」數過濾器讓未經證實的資訊也更能被傳播,包含陰謀論、否認科學等言論。作者提醒多元性要根據內容而有限度,其中包含像是如果需解決的問題是只靠一人無法解答,那這時多種聲音便有可能集結智慧,而當群體的目標一致時這樣的多元就能發揮最大功效(呼應副標題the smartest person in the room is the room房間內最聰明的是集結專家的房間自己)。這裡也強調「多元」並非許多企業徵才誤區的「種族」多元。
  2. 客觀: 對知識的定義若是「科學證實」並「客觀」,則很容易認為經過層層過濾的長篇論證書籍才是知識。作者反問到真正的「客觀」是否存在,並提出「客觀」不符合錯綜複雜的世界結構,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對世界的認識。由於讀者並無法參與到書本的編輯,一本書籍也可能有著作家對名望地位等等的集結,這樣的長篇論證並無法達到「客觀」(例如許多科學實驗要有「結果」才會被出版,而造就科學家們假造結果等等),反不如網路資訊能夠隨時更新修正,而讀者也能不斷檢視作者的權威性。

如何「包含」而非排除網路知識

作者總結了過去及現代唯一不變的就是「我們共有的,不是大家都同意的知識,而是共享一個大家始終意見不合的世界」。由於世界之大,我們無法理解全貌,更無法定義社媒/傳媒/網路究竟是「好」或「壞」。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應該學習網路怎麼運作以及靠著更好的過濾系統把有價值的資訊推送到讀者面前,並善用多元化增加理解和回聲室(同溫層)促進連結的優點。網路的超連結是否點入取決於自己,就如同蓋上書本是否找下一本書也取決於自己。


心得

本書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第六章節,作者並非一味批評網路「導致」資訊爆炸,反而提出我們是否對「客觀」及「長篇論證」有著幻想,將資訊爆炸的「錯」怪在網路而忽略取得資訊要靠自身取決如何應用知識媒介。不可否認的是我也有著書籍似乎比網路文章來的有「深度」的迷思,明明自己也讀過很多作者不之所云而看不下去的書,反而會去網路搜索自己要的資訊。

由於這本書出版是在ChatGPT問世之前,並沒有提到人工智能AI的發展會怎麼影響我們探索知識。但是看著AI的發展,似乎也能看出當某些公司過度餵給AI「多元化」時會導致事實被扭曲,也能看出AI的出現似乎也在不斷修正什麼資訊該被過濾掉,至於是往什麼方向「修正」就還要持續觀察了。

6會員
8內容數
🧳分享一些獨旅攻略 📖也分享一些讀書心得。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獨旅 | 讀旅 的其他內容
閱讀筆記|焦慮世代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閱讀筆記|極端政治的誕生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
📖閱讀筆記|跟凱因斯學價值投資,成為散戶贏家凱因斯經濟學觀念與亞當‧斯密等經濟學家有所不同,他主張政府應該積極介入經濟,並強調價值型投資翻轉傳統的風險報酬權衡。凱因斯的六項關鍵投資心法,成為廣大股市投資人的參考典範。投資者應該專注於公司內在價值,確保具有足夠的安全邊際,獨立判斷股票的價值,控制交易成本,實行投資集中化策略並保持合適的態度。
Thumbnail
avatar
Peter Lu
2024-04-25
《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七|閱讀筆記第七章 職場專業文章寫作的方法論
Thumbnail
avatar
蔓無目的
2023-11-17
閱讀筆記 | 再思考 | 面對懷疑的論證,要如何反駁以取得更多資訊呢?今天的筆記來自於「再思考」這本書,主要筆記內容來自於第十一章「如何反駁論證」,當面對一個令人懷疑的論證,要如何合理的反駁它,指出它的不合理之處,引出更多的論證及隱藏的想法呢?如何透過合理的反駁取得更多的資訊?本章告訴你如何執行。這是「再思考」這本書的最後一章筆記,有興趣的讀者千萬不要錯過喔!
Thumbnail
avatar
佩姬觀點
2023-03-18
閱讀筆記|《愛對了,用正念滋養的親密關係,最長久》【達賴喇嘛說,你從佛教習得的,不是要讓你成為更好的佛教徒,而是讓原本的你變得更好。閱讀這本書,是為了與身邊的人改善關係,我們常以愛之名行事,愛令我們甜蜜,卻又令我們痛苦,一行禪師說:「愛應該帶來快樂,如果愛只帶來眼淚,為什麼還要愛?」】
Thumbnail
avatar
淡淡晴空
2022-06-26
猶太人的說服藝術| PART II.閱讀分享暨筆記|(含額外補充資料)首發日:2021.10.31     最後更新日:2021.10.31   前言:  有一陣子沒發文,這樣不太行。 同時前陣子把這本書的閱讀進度完成到97%。 有時候書讀著讀著,讀到一些內容會覺得這不是要吸收的知識或是比較沒興趣..等等地方就會想暫時把書擱著,先看其他本。 錨定效用、社會認同、眼
Thumbnail
avatar
地表最客觀渾身保險味的男人
2021-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