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公民活動自由度調查,公布台灣為亞洲唯一「開放」的國家。
原先我的立場,是偏向自小接受的言論自由,並認為正是因為如此,才能培養人們的思辨能力,而非由公權力來執行,更唯恐隻手遮天。
但這幾年下來,我確實發現越來越難以在網路上搜尋到正確的知識。鋪天蓋地的廣告,包括書評區都成為攻防戰的場地,如果沒有精確的下達關鍵字,甚至很難鎖定範圍。
我必須說,在充斥資訊操作的現代,我們要取得真相的成本正在逐漸提高,
而培養閱讀力勢在必行。
關於閱讀,我自己以往最推薦的是《如何閱讀一本書》,甚至結合讀後心得,寫了一篇文章。關於閱讀
這本五十年前的書至今仍是經典,但是用字習慣與文句的修飾,對於沒有閱讀習慣的現代人可能無法適應,最近我發現了《智慧型手機知識碎片化時代的閱讀力》這本書,作為入門,我認為更平易近人些。
大量閱讀的目的,是為了吸收他人「經驗」與「觀點」,
從中萃取「知識」和「觀點」,
從而勾勒出世界觀,然後產生自己的觀點。
將媒體和論壇分為,水平與垂直,水平指得是廣而不深,垂直則是對單一議題持續追蹤並深入報導。
再劃一條垂直線,以中立與偏頗區分,就會得到一個四象圖。
善用這個四象圖,我們就可以從水平中立了解事情的輪廓、再深入去探討觀點,並理解事件全貌,甚至並了解其因果。
傳統媒體,新聞與報章雜誌已經提供很多推式資訊,且為了講求時效,多數缺乏深度為水平。最直觀的就是,早上、中午和晚上各為一個小時的新聞幾乎都是一樣的內容。
我們應該要主動去吸取新的、優質的資訊。
而在這個年代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追蹤該領域的專家,觀察他的發言互動與討論,
像寫這篇文章的創作者哈斯就很值得你關注一下 ( 疑
作者這邊列舉了幾個日本軟體,我自己的習慣是閱讀記帳,把閱讀過的書紀錄下來;平常心得則紀錄在手機備忘錄中;經典的用心智圖整理,隨後寫成閱讀介紹文。
不過,可能因為這三年讀的書有800多本了 (包含漫畫),現在備忘錄增加的速度逐漸下降。
另外,對大量閱讀者來說紙本書的問題始終是痛點。作者選擇擁抱電子書,不僅方便整理筆記與試閱,也可以直接插入相關媒體資訊。
對於不易理解的經典,則可以參考他人書評,甚至是相關影片解析,加速熟悉與理解。
這點我自己也是這樣實踐,如當初我在看《正義: 一場思辨之旅》,對於裡面的一些概念理解不能,覺得過於抽象,但是在搭配 12 堂公開課的影片後就能堅持看下去。
雖然有種夢迴研究所,課前預習、課後講義複習的感覺。
市面上有許多書籍與方法都在教授人們提高注意力,但我認為人的注意力是有上限的,與其不斷追求提高,更重要的是最佳化使用這段時間、用在刀口上。
這點在《失控的努力文化》有類似觀點,甚至在《閒散的藝術與科學》中,大量探討這些不事生產的時間,反而是促進產出的重大關鍵。
仔細想想,多半所謂的忙於工作都是在處理事務性的機械化工作,在此情況下心智都被占滿,當然無法找尋事務中的連結。
人就是會分心,與其否認他,倒不如接受他。充分地休息,調整好狀態再上。
下週我想分享的是最近重新閱讀前 Meta 營運長 Sheryl Sandberg 所撰寫的《挺身而進》,並結合近期系統廠的採購經驗進行分享,探討在科技業中女性如何自處。
以上就是本次分享的內容,喜歡這次的分享,記得追蹤跟小紅心鼓勵創作者們持續更新~
參考資料:
https://www.cna.com.tw/news/aipl/202312060034.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