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改30年高等教育問題多 郭昱晴:教育部預警性不足、政策反應緩慢、配套不全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2024/04/17

立法委員郭昱晴今(17)針對教育部教改30年專題報告,以大學開設新生名額、整併招生、文憑貶值與公私立普大科大資源差距四大主題,點出410教改後,教育部預警性不足、政策反應緩慢、配套不全等問題。

raw-image

郭昱晴表示,從台灣出生人口情況即可預測,在民國83年的「410教改」廣設高中、大學以後,各級教育階段一年級新生,並不足以支撐因此開設的新生名額,大學部分實是供過於求。

raw-image
raw-image

郭昱晴分析,民國83年公私立大學總計23所,至103年總計已達124所,教育部雖然在民國92年開始有所管制、提出大學整併計畫,但近5年整體國立大學「招生名額」與「實際招生人數」,仍有3%的落差,112學年度更有8所國立大學掛缺額,其中又以師範學院升格合併佔比最高。郭昱晴強調,面對如此困境,教育部除了鼓勵整併以外,竟無其他政策工具。

raw-image
raw-image

郭昱晴進一步表示,根據2015年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報告指出,高等教育擴張政策除了並未達到當初弭平階級落差、促進階級流動的目標以外,更是產生了「大學文憑貶值」問題。從2009年至2022年,連續13年,有大學學歷者所得中位數是低於專科學歷者。

raw-image
raw-image

郭昱晴也關心,技職教育與一般教育目的不同,但以「高等教育深耕計畫」所核定的經費來看,公私立一般大學所取得的補助,皆遠高於技職體系,公立一般大學平均獲補助3.08億,私立科大平均得0.5億,最大差距可高達五倍之多。

raw-image
raw-image
8會員
46內容數
☀︎立法委員郭昱晴☀︎ 💚問政質詢💚服務建設💚議題追蹤💚 ~新聞稿彙整分享~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教改30週年,該怪罪誰呢?教改30週年,該怪罪誰呢?可能只怪我們眼光看得不夠深遠吧!
Thumbnail
avatar
石頭哥
2024-05-02
教改30週年,還在責怪李遠哲嗎這是一篇關於教改30週年的文章,指出在變化的時代中,教育必須持續改革進步,應該改變我們看待教育的心態,另外,文章中還探討了教育改革的理想化和問題等議題。
Thumbnail
avatar
咚咚的思辨學堂
2024-04-26
410教改30年--被消失的勞動教育  值此410教改30年,對教改的「成果」有褒有貶,但對教改所留下的空白,則缺少足夠的關注。搭著勞基法施行40年,本文試著拉出另一道軸線,指出410教改的進步性與多元性,以及任何社會運動都難以避免的,受到政治與經濟現實左右的侷限性。當年教改的未竟之業,期待在下一場社會運動中復燃。
avatar
王英倩
2024-04-10
教改與社運(一)教育生態系教改30年,國教院在3月31日也辦了一場論壇「教育生態系的建構與永續」,我覺得還是在閉門造車,因為台上台下98%都是教育人,而且大部分是另類與實驗教育體系。 同質性這麼高的結果,頂多會有一個小小的實驗教育「生態池」,是一個「水域」的概念,不可能會有一個循環共生的「生態系」。
avatar
李惠銘AMG
2024-04-01
教改是台灣父母育兒路上無法忽視的一坨狗屎,不只臭氣熏天,上面還爬滿了既得利益的寄生蟲我叫柳靖,是國考驛站Podcast執行製作兼主持人,同時也是個74年次的新北市地方媽媽。 地方媽媽對於教改的憤怒與無奈 「教改」從我國中那個年代就開始有了,我不想去探究教改的歷史緣由為何,究竟是誰發起的?因為這無法從源頭解決如灰犀牛般的教改問題。 我想問,教改之後,臺灣的經濟GDP有大
Thumbnail
avatar
柳靖
2023-11-08
30課綱 50希望(四)課程與教材課程標準的時代,在教材方面,全國定於一本,大家通通照國家編的來教、學、考。我們現在終於可以理解,只有共產國家才會這樣做。 九年一貫開始「一綱多本」,這是很大的突破,把原來掌握在國家機器手裡的知識權力和全民共享,每個教師可以自己編選教材,只要九年後達成十大能力指標即可。 這個政策也帶起教材產業勃興
avatar
李惠銘AMG
2023-10-07
教改再教改,學校教育是用來弭平貧富差距嗎?關於學校教育,我個人認為弭平貧富差距只是大家期望而已。 課本教授,無論內容多寡深淺,對於有資源的家庭,只是學習的下限,但對於貧窮家庭、身邊資源匱乏出身的小孩,學校教的,幾乎是學習的上限。 我個人認為,像過去統一教材,且內容繁重,考試也以課本為主,不注重課外讀物和才藝,才能弭平貧富差距。但是,缺點
Thumbnail
avatar
茹(MS. Leona)
2023-08-21
教改 缺的是解決問題的能力高中時,網路風潮初啟,有一回與好友尬完球賽,閒聊之際提及時下流行電玩與飲料店結合的想法。若當時我跟好友一起開店,現在會不會不一樣?
Thumbnail
avatar
恩賜也
2023-05-02
教改不是大怪獸,大人才是◎前幾天,又和某公立社會研究機構的朋友,李元益一起喝咖啡。 對於教改的問題,他笑了笑,說:「其實問題的答案書裡早就有了,只是教育官員和校方都不相信那個答案。」 ◎我好奇的問:「教改問題的答案早就有了?在哪本書裡。」 李元益說:「論語啊!」 我嘴裡的咖啡差點沒吐出來,論語,那本講了一堆人生基本原則,幾
Thumbnail
avatar
張旭淵
2020-12-02
記者忙什麼?三小時報稿+約訪+採訪+寫稿+過音+交稿 別再說智商只有30(上)其實很少寫自己平常的工作,不過這次到花蓮演講,有很多年輕朋友對記者生活很好奇,所以隨意紀錄一下。 這次我有提到「一日記者生活」,時間表大概是這樣的
Thumbnail
avatar
少女凱倫
2018-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