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你終於知覺到我(你的靈魂)

親愛的,你終於知覺到我(你的靈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意念不過是傻瓜的遊戲,是小我的玩具,真正的力量來自神性的啟發,來自靈感。接受生命才是快樂的最大秘密,而不是控制生命。

有太多人,包括我自己,都透過觀想和說肯定句等方式,企圖操控世界,我現在了解那些根本沒有必要。順隨生命之流,並持續清理浮現的任何雜音,會讓你過得更好。是我們的思想阻礙了我們獲得幸福,金錢、豪宅、或銀行賬戶,雖然這些都是好東西,但它們終會在一段時間後消失。

如果你無法在內心找到平靜和滿足,它們就毫無意義。

raw-image

當上帝沒有帶你脫離風暴...

有時,我們非得要等到創傷跟痛苦結束之後,才開始明白神在我們的艱難時期所教我們的事。就如約翰福音13:7「耶穌回答說:我所做的,你如今不知道,後來必明白 。」

這可能需要幾年的時間,你才能正視那段生命中艱難的時光,並意識到神藉由那次經歷要向你顯明的事情,讓你明白如果你沒有經歷那些掙扎,你可能學不到那些人生功課...

有一件事是肯定的:你對生活的困惑越深,你的思想就越能接受新的想法。本質上,要了解自己,人類的頭腦需要接受“瘋狂”的想法並打破禁忌。擺脫偏見和先入為主的觀念,信息模式要透過包容其他和你一樣的人類思維而成為驚天動地的轉變。

我們的困惑一直加深。我們的決定所造成的結果往往很複雜。因此我們需要想清楚,上帝期待我們能透過生活找到我們該走的路。況且,由于聖經沒有針對每一個問題提出清楚的答案,所以我們尋求解答的方式,要格外地小心。

如果我們只用人的方式去明白上帝對我們一生的旨意,那麼我們得到的,可能就只有絕望、沮喪、罪惡感以及不安。在尋求上帝引導我們的同時,我們成為自己最大的敵人。如何得知,你心中認為該做的事,確實是上帝的盼望,而非你個人屬世的慾望?這情況會令我們感到困惑。遵行上帝的旨意並不是我們天生就會的事


遵行上帝的旨意並不是我們天生就會的事。

  • ​加拉太書5章17節:因為情慾和聖靈相爭聖靈和情慾相爭,這兩個是彼此相敵使你們不能做所願意做的
  • 箴言 3 章 5 - 6:「你要專心仰賴耶和華,不可倚靠自己的聰明,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認定祂,祂必指引你的路。」其中「祂必指引你的路」新譯本譯為「祂必使你的路徑平坦正直」 。
  • 詩篇5篇8節中:「耶和華啊,憑祢的公義引領我,使祢的道路在我面前」。
  • 箴言1章7節:「敬畏耶和華是知識的開端;愚妄人藐視智慧和訓誨。」 。
  • 詩篇25篇9節:「祂必按公平引領謙卑的人,將祂的道教訓他們。」那些願意謙卑受教的人,會學習在各種決定上討上帝的喜悅。順服同時也表現在甘願放下我們自己的私慾,樂意成全上帝的期望。
  • 羅馬書12章1-2節:所以弟兄們,我以上帝的慈悲勸你們,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是聖潔的,是上帝所喜悅的,你們如此侍奉,乃是理所當然的。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上帝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

這種把自己獻上當作「活祭」的行為,乃是實際展現出發自內心,順服上帝的態度的外在表現。已經被「轉化」過的思想,會與上帝期望人過合適的生活一致。當信徒的心思意念中充滿了上帝的真理時,這種變化就產生了。生命的結果,證明了上帝的道路是人們所當走的最佳道路。


你醒醒吧,醒醒吧!

我們的某些疑惑,可能是由于我們不了解上帝如何引導我們,也可能是因為我們推卸自己的責任,或者低估上帝對我們生活的影響。

今天不願相信的真相,過一段時間就會被證明是正確的,因為人類的意識在進化、在開放,因為神性不時來敲人性意識的門並對它說:"你醒醒吧,醒醒吧!我就在這兒,我是真實存在的。你要意識到我的存在。為我打開你的人性意識、你的身體和你的人性心靈的大門!

在你們嘈雜紛亂的生活中,你們聽不到這位神性存有在敲打你們身體、心靈、意識的大門。學會傾聽祂的聲音,學會與祂對話,學會愛祂,學會感謝祂。 在未來的生活中,你們將感覺到祂居住在你們心靈、靈魂的最深處

腓立比書2章13節「因為你們立志行事都是上帝在你們心裡運行為要成就祂的美意。」上帝會透過任何一種方式,榮耀祂自己的名。祂掌握萬事,並隨時在那些誠心討祂歡心的人心中作工。

raw-image

我是你,你是我

你們將知道生命就在你們自身當中,那是大寫的生命,是與(God)造物主相對應的生命。​

詩篇 1: 1~6

  • 1. 不從惡人的計謀,不站罪人的道路,不坐褻慢人的座位,
  • 2. 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
  • 3. 他要像一棵樹栽在溪水旁,按時候結果子,葉子也不枯乾。凡他所作的盡都順利。
  • 4. 惡人並不是這樣,乃像糠秕被風吹散。
  • 5. 因此,當審判的時候惡人必站立不住;罪人在義人的集會中也是如此
  • 6. 因為耶和華知道義人的道路;惡人的道路卻必滅亡。


avatar-img
⏳熵妮的沙龍☆
88會員
772內容數
📌人活在自己的語言中,語言是人「存在的家」,人在說話,話在說人。語言文字為我們建立了一個平行於現實世界的精神家園,於是,不論我們行了多遠的路,靈魂總有可棲之處。 享受獨處,張開雙臂享受屬於自己的自由。 iamk.cc/WfQ82C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熵妮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親愛的~ 老靈魂。讓我告訴你, 如果你具有神的思維,你會看到所有的你。 你整個阿卡西都在那裡。 你靈魂的數百個表達在那裡, 在地球上生活過的許多次人生在那裡。 在神的鏡子裡,你是所有的人, 同時也是造物主的一個片段。 我們如何向你解釋, 你可以同時出現在許多地方?
選擇是一件有趣的事。一條古老、熟悉的道路感覺單調,因為它限制了我們的機會。一個新的事物似乎令人生畏,因為我們不知道它將帶我們去往何方。然而,路就是路,如果無人走過,它的奧秘就會被遺忘。 “有時候,意想不到的轉折會帶來最不可思議的地方。” 當回首看見生命某些時刻的轉折,便可以重新決定要成為什麼..
在獨裁國家中的自由vs.民主國家的自由, 哪一個是真正的自由? 真正自由的人,不論身處哪裡,都是自由的 在獨裁國家和民主國家中,自由的概念有著不同的含義和實現方式。 獨裁國家中的自由 在獨裁國家中,自由通常被視為由國家或領導人賦予的權利和特權。這些權利和特權可能受到嚴格的限制,...
多元思維模型,是查理蒙格智慧體系中最核心的部分。在所有的跨學科類目中,人類誤判心理學,是查理蒙格極為推崇的一套思維模型。
大多數(不是全部)靛藍人都是在相當惡劣的環境中長大的。比如破碎的家庭或其他什麼。正因為如此,他們必須適應。由於對他人的失望,他們也必須很快變得獨立。靛藍小孩從小就必須學會戰鬥才能生存。 調整自己就是記住你的靈魂已經知道的東西
攀緣心,在《楞嚴經》講到兩個內涵: 第一個,是業力的問題。 你一旦動攀緣心,一定會帶動生死業力。所以一個人攀緣心愈重,生死業力就愈重,他會循業發現。當你起攀緣心的時候,就會隨順你的業力--有些人你很喜歡、有些人你不喜歡。這跟過去的業力有關係,宿業所變現的景像你沒辦法改變。
親愛的~ 老靈魂。讓我告訴你, 如果你具有神的思維,你會看到所有的你。 你整個阿卡西都在那裡。 你靈魂的數百個表達在那裡, 在地球上生活過的許多次人生在那裡。 在神的鏡子裡,你是所有的人, 同時也是造物主的一個片段。 我們如何向你解釋, 你可以同時出現在許多地方?
選擇是一件有趣的事。一條古老、熟悉的道路感覺單調,因為它限制了我們的機會。一個新的事物似乎令人生畏,因為我們不知道它將帶我們去往何方。然而,路就是路,如果無人走過,它的奧秘就會被遺忘。 “有時候,意想不到的轉折會帶來最不可思議的地方。” 當回首看見生命某些時刻的轉折,便可以重新決定要成為什麼..
在獨裁國家中的自由vs.民主國家的自由, 哪一個是真正的自由? 真正自由的人,不論身處哪裡,都是自由的 在獨裁國家和民主國家中,自由的概念有著不同的含義和實現方式。 獨裁國家中的自由 在獨裁國家中,自由通常被視為由國家或領導人賦予的權利和特權。這些權利和特權可能受到嚴格的限制,...
多元思維模型,是查理蒙格智慧體系中最核心的部分。在所有的跨學科類目中,人類誤判心理學,是查理蒙格極為推崇的一套思維模型。
大多數(不是全部)靛藍人都是在相當惡劣的環境中長大的。比如破碎的家庭或其他什麼。正因為如此,他們必須適應。由於對他人的失望,他們也必須很快變得獨立。靛藍小孩從小就必須學會戰鬥才能生存。 調整自己就是記住你的靈魂已經知道的東西
攀緣心,在《楞嚴經》講到兩個內涵: 第一個,是業力的問題。 你一旦動攀緣心,一定會帶動生死業力。所以一個人攀緣心愈重,生死業力就愈重,他會循業發現。當你起攀緣心的時候,就會隨順你的業力--有些人你很喜歡、有些人你不喜歡。這跟過去的業力有關係,宿業所變現的景像你沒辦法改變。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嗨你好我是Lizard,是以寫作為終身職志,平常會在各大各小平台寫電影心得,偶爾寫點遊戲心得,還有在攸關文學上跟上面的攝影師合作命題作文小故事,是住在深海但不是大鳳梨而是電影院的Lizard,既然你已經點進來看,乾脆繼續看下去,來看看我們都在深海裡做什麼,然後順便追蹤起來,一起看些腦洞大開的電影
哈囉,親愛的讀者 謝謝你這一秒點進了文章,讓兩條應是平行線的我們,在此有了交集。 對我而言,這是小木定律發酵的最佳證明。
"我對妳的幫助,不一定要回饋給我,妳可以在妳有能力之後幫助有需要的人" 我知道電影「讓愛傳出去」裡最重要的台詞便是“照著做,讓愛傳出去",而我也認定那就是"電影"。 但就在眼前與我年紀相仿的大男孩,發自內心的對我說那有如電影台詞般的話時,我才明白「讓愛傳出去」,是真真切切的"生活"。
嗨你好我是Lizard,是以寫作為終身職志,平常會在各大各小平台寫電影心得,偶爾寫點遊戲心得,還有在攸關文學上跟上面的攝影師合作命題作文小故事,是住在深海但不是大鳳梨而是電影院的Lizard,既然你已經點進來看,乾脆繼續看下去,來看看我們都在深海裡做什麼,然後順便追蹤起來,一起看些腦洞大開的電影
哈囉,親愛的讀者 謝謝你這一秒點進了文章,讓兩條應是平行線的我們,在此有了交集。 對我而言,這是小木定律發酵的最佳證明。
"我對妳的幫助,不一定要回饋給我,妳可以在妳有能力之後幫助有需要的人" 我知道電影「讓愛傳出去」裡最重要的台詞便是“照著做,讓愛傳出去",而我也認定那就是"電影"。 但就在眼前與我年紀相仿的大男孩,發自內心的對我說那有如電影台詞般的話時,我才明白「讓愛傳出去」,是真真切切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