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大詩人黃庭堅,出自於蘇東坡名下,他的作品與蘇齊名。二十六歲那年中進士,被朝庭派任蕪湖地方知州,大約是縣太爺那個層級。
黃庭堅順著記憶中的小路找到那戶人家,前來應門的正是夢中的老婆婆。黃庭堅禮貌的詢問老人家有關芹菜麵的事,老婆婆說,昨天是女兒的忌日,女兒生前最喜歡吃芹菜麵,所以每年忌日都會煮一碗芹菜麵遙祭。黃庭堅問老婆婆女兒離世多久了,老婆婆說剛滿二十六年。老婆婆接著又說,女兒生前茹素拜佛不肯嫁人,沒想到二十六歲那年患急症走了,臨終前跟她說,一定會再回來。
黃庭堅走進老婆婆家,四周擺設異常熟悉,他對一口上鎖的箱子頗感興趣,老婆婆說,鑰匙被女兒收起來了,也不知道放在哪裡。黃庭堅依著記憶從床下取出鑰匙將箱子打開,裡頭放著一些文稿,那些文稿都跟他每一次考試所寫的文章一模一樣、一字不落。黃庭堅這才回神過來,眼前的老婆婆是自己前生的母親,黃庭堅將老太太迎回衙府奉養,直到百歲。
這個故事流傳極廣,讀過黃庭堅詩文的人都略知一二。這個故事值得分享的層面太多了,肉身苦短,靈魂不死,一場緣盡又匆忙換下一場來聚,來來去去,永不止息。意念可以穿越時空、穿越前世今生,儘管女兒早已換了一襲肉身,仍能接收前世母親的愛。同樣的道理,父母走了,陽世子女如若拋不開思念,不如盡力行善積德將功德迴向,一分一毫祂們都能收得到,不管肉身靈魂何處。
有些人對數學特別有天份、有的人對文學感到親切、有的人對人體醫學十分敏銳,那都是因為前世已經讀得滾瓜爛熟,今生稍微接觸就能上手,如同溫習一般。有些人不喜歡讀書,看到課本就想睡覺,有些人看到機械零件就精神百倍,說穿了也是前世記憶來敲門。一人一款命、一人一長專,順著天賦做事,逆著個性做人,不要羨慕別人擁有的,也不要勉強自己做不來的,隨順因緣就能境隨心轉。
#順著天賦做事
#逆著個性做人
#行善積德